生命之歌
我上小學一年級時,視力測驗近視度數就破千,其實學齡前父母親就已發現我的視力異常,只是除了喝叱幾句「看東西要保持距離」外,並沒有帶我做過任何檢查,我想那個年代的父母親多半沒有這方面的常識吧。上了學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央求母親為我配眼鏡,她帶我到龍山寺一個眼鏡攤子買了一付眼鏡,度數根本不對,看什麼都是霧濛濛的,不管怎麼抗議也不得要領,到了三年級她終於帶我到康定路的一家眼鏡行,正式驗了光,醫生為我配了一千度的鏡片,他說度數太高恐怕戴不住,會頭暈站不穩。就這樣我在課堂上戴起了厚厚的深度近視眼鏡,看起來一圈又一圈的鏡片,黑板的字是清楚多了,人卻醜死了,活像個小老太婆。我的功課一下子由四、五名一躍成班上之首,老松國小畢業考時還拿到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可是全校的畢業典禮上,我卻只是班上的第三名,拿的是區長獎,因為母親從未在導師身上有過一文錢的奉獻。
我從小就愛漂亮,怎能忍受自己如許模樣,因此,厚鏡片的近視眼鏡只有班上同學才看得見,在外頭我情願冒撞玻璃門、碰電線桿的風險,也要維護自己的「尊顏」。我們手足七人,共有四人天生視障,排行一、四、五、七,包括弟弟在內,其中又以我和老五最為嚴重,可是在外人眼裡她比我不幸太多了,除了天生弱視外,右腳足踝骨突出變形,從小就買不到合適的鞋,再加上、個子矮小,走路外八,偏偏個性倔強,不服輸愛頂嘴,很不討母親歡喜,在所有兄弟姐妹當中被打罵得最多。她小我十二歲,整整一輪,我一直很心疼她,為她向母親力爭過許多次,只是我出國時她還太小,在成長的過程中彼此沒能有太大的交集。
初中畢業時市面上開始有了隱形眼鏡,我死纏爛打,終於求得母親的同意,為我改配隱形眼鏡,雖然最高度數也只能調到一千一,但可以戴著離開教室,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大放光明,與以往相比竟有天壤之別。這也多虧了我愛美的天性,從小學一年級起,只要一離開教室就立刻取下那醜得要死,活像癩蛤蟆般的厚片眼鏡,也正因如此才維持住天賦端正的面容。這副硬性的隱形眼鏡也不知給我帶來了多少麻煩與痛苦,但為了愛漂亮,也只有忍耐到底了。首先是怕遇到刮風的天氣,,只要有風沙飛進眼精裡,就刺痛無比,直流眼淚,一定要立刻取出,讓眼睛好好休息,才能把清潔後的鏡片重新戴上。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真正的麻煩是不論刮風下雨,還是不可逆料的意外,導致鏡片脫落遺失,如果是在戶外,就肯定找不回來了。如果是在家裡,就得勞動家人幫我尋找,有祖母或爸爸在場都能很快尋獲。如果只有母親和其他弟妹在,那多半就屍骨無存了。媽媽總是先發一頓脾氣,等發洩夠了才會想到要彎腰尋找,那時鏡片早就在某人腳下粉身碎骨了,最後還得央求祖母和父親共同分攤我的新鏡片費用。而真正令我害怕的是鏡片有時會莫名其妙地碎裂在眼眶裡,刺痛難當,且淚流不止,必得立刻叫車前往衡陽路的第一眼鏡行找醫生求救。
大學畢業後赴美結婚,有了兩個男孩,在照顧他們和忙於家事之餘,隱形眼鏡經常出狀況,經友人推薦,找到了聖荷西一家頗有規模的眼科中心,負責人是個看起來很穩重和氣的華人醫生。我就決定選擇這家醫院作定期檢查及保養事宜。過了若干年後,老闆突然問我知不知道軟式隱形眼鏡已經問世了?我回說不清楚,他就很詳細地為我解說,這種鏡片已上市將近十年了,開始的時候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如今已慢慢成為飽受硬性鏡片之苦的人所喜愛,它是一小片很薄的膜片,比硬性的鏡片稍微大一些些,只要把膜片放在食指尖上,往眼球輕輕一觸,就能牢牢地附著在眼球上了。它沒有硬性鏡片所有的缺點,配戴的人若不主動取下,它絕不會脫落,而且戴起來非常穩妥舒適。一聽完他的解說,我立刻就作了去硬就軟的決定。
經過了一小段時間的反覆操練,用大姆指和食指把軟式鏡膜從眼球表層拿捏出來,對我這個重度視障的人來說,拿捏準頭還真不是簡單的事。這不禁讓我想到溫州有一句諺語,「子麥那個呷」,我天生手腳都不靈活,偏偏大手大腳,好像很麻俐的樣子,結婚後有一段時間與公婆和兄嫂同住,他們看我幫忙做家事時那種同手同腳的笨拙模樣,也不知是哪個人脫口而出「子邁那個呷」,立即引起哄堂大笑,我不明其故,連忙追問那是什麼意思,卻個個都笑而不答,直覺告訴我這絕不是一句好話,但也識趣的不再追問了。私底下我偷偷問老公,他卻叫我別在意,他們並沒有惡意,。很多年後,我終於弄明白那句話的意思了,那是批評某家媳婦做起家事來笨手笨腳的樣子,「子邁」是溫州俚語中被形容做事同手同腳的人,「那個呷」應該是說這個人的手做起事來就跟用腳做事一樣,拙態百出吧?
不記得軟式隱形眼鏡究竟戴了多少年,這中間我曾經駕駛了十五年的汽車,做了很多一生都不敢夢想的事,帶領過兩次來自台灣的音樂團體,在美國舉辦過幾場演奏會,還率領他們暢遊全美各大名勝。也作過報社行政工作,甚至客串過新聞記者,採訪過轟動一時的兇殺案。除此之外,每天還得接送三個子女上下學,我幾乎都以為自己是個正常人了。直到有一天隨著老公去作公司所提供的視力檢驗,被告知視力急遽衰退,建議我立即去作進一步檢查。
我又來到了聖荷西眼科中心,還是那個主任醫師,他聽了我的敘述,竟說出一段令我吃驚的話來:「每個人決定配戴軟式隱形眼鏡之前,應該都已經完全明白兩者的優缺點,經過全盤考慮才會作出決定,通常像妳這樣高度弱視的患者,我們是不會推薦的。」這一席話震得我如遭雷擊。這時他叫祕書從檔案中拿出我的文件資料,那上面有我的親筆簽名,我記得這份文件,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我壓根兒就看不清楚,還記得當時曾請教過祕書,她卻告訴我上面只是一些該注意的事項,我只要簽名就成了。在我的記憶中從不曾知道硬性的鏡片不會增加度數,而軟姓的則無法遏止度數的攀昇。而今我的眼球表層早已彎曲變形,完全不能走回頭路了。回到家中我沮喪地躺到床上,這是我一向自我療癒的法寶,只是這回卻完全不管用,腦中思緒只有更紛亂了,到底當初醫師有沒有事先告訴我兩者的優缺點,此刻都已無關緊要了。老公下班後,我並沒有告訴他這回事,反正一切都已成定局,又何必讓他徒增懊惱,就當是給自己一次迷糊的教訓吧,只是,這個代價也未免太大太大了。
到了耳順之年,我毅然拋棄了纏繞近乎一甲子的「有鏡無鏡」的困擾,回歸了自由自在的本來面目,任由另一半把我帶到天涯海角,聽他細膩的向我詳述所見的各式美景以及風土民情,而我也向他描繪了我這矇矓眼所能看見或想像出來的情境,時常離譜得讓他嘖嘖稱奇,有時也令他拍案叫絕,爆笑不止。我們前後幾乎花費了將近十年的時光,足跡遍及了世界五大洲三大洋,所有我們心之嚮往、興之所至的地方,為我們五十年的鰜鰈情深譜下了最後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