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羅馬帝國時期勤於著述的哲學家Pling the Elder如此闡述:「作值得寫與寫值得讀的,方屬真正的榮耀」(truly glory consists of doing what deserves to be written, and writing what deserves to be read)。他更有發人深省的傳世名言:
「葡萄酒中有真理。」(In wine there is truth.)
作者於一九九七年無心之作「法國葡萄酒品賞」,不僅意外獲得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於翌年頒與「國家騎士勳章」(Ordre National du Merite)的殊榮。在堪稱枯燥無趣的財政領域,增添繽紛的色澤與深邃的質感。二○○八年三月付梓的「酒中珠璣」,藉由咀嚼西方賢哲詠讚葡萄酒的話語,更有知識感通的陶醉與心靈悸動的酣暢。
為了探索上述葡萄酒中的真理,作者當然也需要費神思考。藉由法國作家Francois Rebelais(1494-1553)的提示:「當我喝酒時,我思考;當我思考時,我喝酒。」(When I drink, I think; and when I think, I drink.)作者於是悟出英國作家Samuel Johnson(1709-1784)所說的:「任何想成為挑剔的飲酒者,就需要喝波爾多紅酒。」(He who aspires to be a serious drinker must drink claret.)而隨著歲月的經過,作者愛好波爾多紅酒的情愫日增,不禁油然而生起另一個榮耀的企求。
事實上「波爾多尋訪」已寫成兩年有餘,但作者感同於釀酒後所須的圓熟歲月,於是延緩出版俾可多作修潤功夫。如今堪稱洋溢作完值得寫的怡悅,但是否有寫成值得讀的「真正榮耀」,則非作者所可自我表述了。惟其中倘有若干的「真正榮耀」,作者理當不敢獨享!
油畫大師兼為長年摯友的王守英與蘇憲法二君,為提供本書所須的畫作,於二○○六年偕同前往波爾多。在當地友人Pierre-Antonie Casteja悉心安排,與許多酒堡熱情迎迓下,兩位大師不僅同享歷久彌新的美好回憶,更藉由畫布奔放的油彩,將時光剎那化為永恆,使得本書有無須旁求的美感。
作者在十餘年來探索葡萄酒真理的歷程,「法國葡萄酒品賞」的付梓,當時發行人張董事長秀政與法國的駐臺代表Jean-Paul Reau的協助,堪稱是作者如今享有任何榮耀的源泉。二○○五年四月,摯友林董事長百里與柯董事長文昌的偕同造訪波爾多,使得「酒中珠璣」有圖文並茂的呈現。而現任法國駐臺代表Patrick Bonneville的誠摯安排,將本書納入今年在臺北慶祝法國國慶的項目之一,也是何等榮耀的盛事!至於享譽國際DECANTER雜誌臺灣版的林發行人耕然與童董事長再興,熱情邀約而負責本書的發行事宜,亦值得作者誌念。又同為多本葡萄酒書作者的好友楊教授子葆,貢獻本書出版的寶貴意見,更令作者感念不已。
此外,書法大家暨多年摯友杜忠誥君,接續為三本酒書書名揮毫,筆力雄渾秀麗兼而有之,宛如葡萄酒的萬般風情。黃耀慶君優雅的編輯品味,也將三本酒書譜成清新可喜的旋律。
而最應該與作者分享榮耀的,就是內子羅月卿女士。初期雖淡然看待「法國葡萄酒品賞」的出版,但經偕同尋訪波爾多後,即欣然以攝影佳作增添「酒中珠璣」的光采。至於在本書文稿的擬就與「圓熟」過程,更給與不少的修潤建議,使本書得以愈臻完美。
誠如本書內文所引述者:自有文明開始,葡萄酒就增進了我們的生命,有如音樂、詩詞與宗教一般,形成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此外,有如法國詩人、劇作家暨大使Paul Claudel(1868-1955)所說的:「葡萄酒是品味的教授,藉由引導我們如何呵護內在的自我,它奔放了心靈,也開示了智慧。」(Wine is a professor of taste and, by teaching us how to attend to our inner selves, it frees the mind and enlightens intelligence.)藉由本書的導覽,期盼讀者諸君在波爾多的尋訪中,得以汲取文明的菁華與濡染生活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