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言
歷史者,國家隆替分合之樞軸;制度文物,得藉之以資考鏡,而為人類進化比較之學問也。然欲知隆替分合之由來,則不能不先就本國歷史研究之。
歷史之範圍,各國學者觀詧不同:德國學者海爾漫洛但氏,謂歷史上有五種之見解:曰智力、曰工業、曰美術、曰宗教、曰政治,此一說也;英國學者又別之為三:曰德義、曰智力、約生產,此又一說也;也要各就其本國之觀察而得也。茲研究本國之範圍而亦得其五焉:
(一)民族。原夫中土民族,自西而來,立國於黃河流域,號曰華夏,而東朝鮮,西回藏,及越南緬甸遺氓,猶剺面嚮內,而震先聖之聲靈者,皆華族也;餘則南苗、北胡、西羌而已。
(二)地勢。古有大九州之稱,所包至遠,自炎漢而後,則由黃河流域而及於長江流域矣;自近百餘年,則由黃河長江流域擴而至於閩粵江流域矣。
(三)國統。虞夏以前,為官天下,夏禹以後,為家天下,期間征誅雖刱局,而皇位繼承仍種血統。
(四)學術。孔子之道,既集三代之大成,而亦為百世所宗仰;後乎此佛教輸入,國人之思想亦受其影響。
(五)社會。古人有言曰,歷史本社會之傳記。
吾國社會狀態,至為複雜,而究其大概,則貴賤之階級太分,生計之程度日進而已。依其演進,區而畫之,大致可分為三世:自三五而迄姬周,曰上古;自嬴秦而至隋唐,曰中古;自宋逮清,外交漸繁,事勢所趨,莫能相遏,是曰近世。茲擬以三世彙纂總編,復為量事區類,舉地形、食貨、職官、刑法、兵政、選舉、外交、文字、學說,次為分編。雖不敢謂已盡隆替分合之原,然提綱挈領,於歷朝政事之得失,與其風俗之隆汙,亦足少闚涯涘矣。
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