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緒論
文獻不足,不能言禮,空言徒載,鮮能及義。義亡則乖,禮失則亂,義乖禮亂,道德敗矣。此孔子所已刪書定禮,筆削春秋,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也。丘明論本事而作《傳》,公、穀詳訓詁以說《經》,道法雖殊,而其重文獻、著禍福之意則同。泊乎西漢,史家撰者,皆本斯旨,而史體濅繁,不拘一式。以時史籍仍寡,是以或附六藝,或入諸子,或屬數術,未得獨立一略。史部之名,定於《隋志》;分類之詳,備乎《四庫》。考今傳西漢史籍,循實責名,正其所歸,而得七類:一曰正史;二曰雜史;三曰載記;四曰傳記;五曰政書;六曰地理;七曰目錄。
吾國文化精華,皆存古籍之中,故欲闡揚文化,首當研究古籍。而古籍流傳,歷時既久,經手亦多,或佚脫而不全,或竄亂而非真,或倫類失次,或名份莫正。此皆研讀古籍之大礙,整國故,祛眾惑,正名實,辨真偽。國故既整,眾惑既祛,則專事國學者既便,即攻乎異端者亦稱利焉。今撰本文,即準斯旨,雖自覺力有不逮,猶希效其綿薄也。
本文稿凡二易,初稿草就於民國五十八年七月,二稿略定於民國六十年八月,費時雖多,而陋略難免,深蘄博雅君子垂教焉。
緒論
文獻不足,不能言禮,空言徒載,鮮能及義。義亡則乖,禮失則亂,義乖禮亂,道德敗矣。此孔子所已刪書定禮,筆削春秋,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也。丘明論本事而作《傳》,公、穀詳訓詁以說《經》,道法雖殊,而其重文獻、著禍福之意則同。泊乎西漢,史家撰者,皆本斯旨,而史體濅繁,不拘一式。以時史籍仍寡,是以或附六藝,或入諸子,或屬數術,未得獨立一略。史部之名,定於《隋志》;分類之詳,備乎《四庫》。考今傳西漢史籍,循實責名,正其所歸,而得七類:一曰正史;二曰雜史;三曰載記;四曰傳記;五曰政書;六曰地理;七曰目錄...
目錄
例言
緒論
簡表
一、 史記考
(一) 撰人考
(二) 書名考
(三) 年代考
(四) 存佚考
(五) 補續考
(六) 注疏考
(七) 專著考
二、 戰國策考
(一) 撰人考
(二) 書名考
(三) 類屬考
(四) 存佚考
(五) 注疏考
(六) 專著考
三、 楚漢春秋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存佚考
四、 蜀王本紀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存佚考
五、 列女傳考
(一) 撰人考
(二) 篇卷考
(三) 傳頌考
(四) 續傳考
(五) 注疏考
(六) 專著考
六、 列仙傳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列仙考
(四) 專著考
七、 孝子傳考
(一) 存佚考
八、 十二州箴考
(一) 州數考
(二) 存佚考
九、 漢禮器制度考
(一) 撰人考
(二) 存佚考
(三) 類屬考
十、 漢律考
(一) 撰人考
(二) 存佚考
(三) 類屬考
十一、 茂陵書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存佚考
十二、 西漢詔令考
(一) 類屬考
(二) 存佚考
十三、 水經考
(一) 撰人考
(二) 注疏考
(三) 專著考
十四、 七略別錄考
(一) 書名考
(二) 體制考
(三) 存佚考
十五、 七略考
(一) 撰人考
(二) 體制考
(三) 存佚考
附錄一:今傳西漢史籍考參考及引用書目
附錄二:今傳西漢史籍考參考及引用篇目
附錄二:歷代著錄今傳西漢史籍一覽
例言
緒論
簡表
一、 史記考
(一) 撰人考
(二) 書名考
(三) 年代考
(四) 存佚考
(五) 補續考
(六) 注疏考
(七) 專著考
二、 戰國策考
(一) 撰人考
(二) 書名考
(三) 類屬考
(四) 存佚考
(五) 注疏考
(六) 專著考
三、 楚漢春秋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存佚考
四、 蜀王本紀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存佚考
五、 列女傳考
(一) 撰人考
(二) 篇卷考
(三) 傳頌考
(四) 續傳考
(五) 注疏考
(六) 專著考
六、 列仙傳考
(一) 撰人考
(二) 類屬考
(三) 列仙考
(四) 專著考
七、 孝子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