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於宗教哲學。為道家哲學之專著,而貫穿其他宗教義理。神仙為道教人格之最高境界,此書即說明何謂神仙,說明道教與道家之關係,及仙、佛、聖賢之異同,作者生平熟讀道家之書,並細研《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五卷,經二年寫作工夫,始成此書,字句力求簡明,總計十五萬餘字。
商品特色
1. 本書屬於宗教哲學,為道家哲學之專著,而貫穿其他宗教義理。
2. 此書即說明何謂神仙,說明道教與道家之關係,及仙、佛、聖賢之異同,作者生平熟讀道家之書,並細研《道藏》。
作者簡介:
周紹賢(1908-1993年)名延著,山東海陽縣人,歷任中學、大學教師三十餘年。童年師從晚清進士楊玉相,讀五經、習詩文,就讀於梁漱溟創辦的鄉村建設學院。抗戰勝利後,任青島市《公報》主筆,並被選為市議員。
1949年秋去臺灣,曾任東吳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教授,兼任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著有《魏晉清談述論》、《道家與神仙》、《老子要義》、《莊子要義》、《孔孟要義》、《荀子要義》、《佛教概論》、《中國文學述論》、《論李杜詩》、《漢代哲學》、《先秦兵家要旨》、《道教全真大師丘長春》、《文言與白話》、《應用文》、《松華軒詩稿》等。
作者序
穴居野處,變而為華屋樓閣;茹毛飲血,變而為美饈佳餚;以至行路有車,渡水有船,航行天空,潛游海底,此人類生活之進步也。聚麀苟合,變而有夫婦制度;攘奪侵占,變而為禮讓廉介;乃至倫理、宗教、文學、藝術,此亦人類生活之進步也。前者為物質生活,後者為精神生活,人皆知物質缺乏,難於生存,而詎知精神喪失,亦難於生存也。故二者相輔為用,無軒輊之分。
今世之人,好談社會進步,而其所謂進步,大抵指物質生活而言,物質生活突飛猛進,而人之所求欲無厭,冬煖夏涼之美居,金漿玉液之珍食,熊掌駝蹄,食之已厭,進而求龍肝鳳髓,愈難得者,愈為可貴,「高樓一席酒,窮漢半年糧」,奢侈無度之享受,人人苦心求之,貪得無厭,因而貪污、搶劫、欺詐、竊盜,殺人自殺之案,日盛一日,抹煞天賦之理性,任慾性以茲事,終日蠅營狗苟,心目中惟有貨材利慾,人類變為冥頑不靈之動物,自身之生活,如蠶之食桑,蟻之逐膻,而罔顧是非;對人之關係,純為利用著想,甚至弱肉強食,無所不至。社會混亂,世界戰爭,皆由此起,物質慾望之追求,至於此極,為人生之福?抑為人生之禍?一般人之觀點,各有不同。
沉於慾海苦痛之中,何以救之?儒家之養心寡慾,道家之清靜無為,釋家之戒心戒慾,皆慾海救生之津梁也。吾言至此,唯物思想之徒,必大笑曰:「此真頑固而開倒車者也」。老子云:「不笑不足以為道」。彼喪失精神,泯滅理性之野蠻思想,何足一笑哉!笑我者任其癡笑,而我在此陋室之中,獨坐自談,上窮碧落下黃泉,方內方外,無所不談,茲所談者為神仙思想。(後略)
穴居野處,變而為華屋樓閣;茹毛飲血,變而為美饈佳餚;以至行路有車,渡水有船,航行天空,潛游海底,此人類生活之進步也。聚麀苟合,變而有夫婦制度;攘奪侵占,變而為禮讓廉介;乃至倫理、宗教、文學、藝術,此亦人類生活之進步也。前者為物質生活,後者為精神生活,人皆知物質缺乏,難於生存,而詎知精神喪失,亦難於生存也。故二者相輔為用,無軒輊之分。
今世之人,好談社會進步,而其所謂進步,大抵指物質生活而言,物質生活突飛猛進,而人之所求欲無厭,冬煖夏涼之美居,金漿玉液之珍食,熊掌駝蹄,食之已厭,進而求龍肝鳳髓,愈...
目錄
第一章 神仙思想之由來
一、黃老之學
二、神仙之說起自何時
三、神仙之說起自齊國
四、神仙之說倡自齊人
第二章 道家
一、老莊要義
二、黃老養生之說
三、黃老所崇之人物
四、莊子所崇之人物
五、超生死
六、真人
第三章 道教
一、何謂宗教
二、道教之創始人物
三、道教之形成及其派系
四、道教之祖師
五、道士
第四章 道教之道
一、以道德經為基本聖典
二、由道家之言而演出道教之言
三、三教並稱
四、三教相攻
五、三教合一
六、道可相融而三家分立
第五章 神仙
一、神仙之法相
二、神仙之品位
三、仙界洞天
四、如何成仙
五、神仙之實況
第六章 修練
一、心性
二、三寶
三、金丹
四、守一與存思
五、導引與行氣
六、服食
七、養生要言
八、結論
第七章 方術
一、誦經
二、祈禳
三、符文咒語
四、其他法術
五、結論
第八章 此之謂神仙
一、神仙並非奇異
二、神仙不離常道
三、仙道簡述
四、結論
附:
清靜集
道家與神仙讀後
第一章 神仙思想之由來
一、黃老之學
二、神仙之說起自何時
三、神仙之說起自齊國
四、神仙之說倡自齊人
第二章 道家
一、老莊要義
二、黃老養生之說
三、黃老所崇之人物
四、莊子所崇之人物
五、超生死
六、真人
第三章 道教
一、何謂宗教
二、道教之創始人物
三、道教之形成及其派系
四、道教之祖師
五、道士
第四章 道教之道
一、以道德經為基本聖典
二、由道家之言而演出道教之言
三、三教並稱
四、三教相攻
五、三教合一
六、道可相融而三家分立
第五章 神仙
一、神仙之法相
二、神仙之品位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