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生在金門的珠山村,長年服務於金門的教育界。本書寫作內容大多以金門為背景,以一個珠山兒女的心情,敘述生活在這個金門小島的所見、所聞、所感,少數篇章涉及赴台所經歷的感想。
大部份篇章在敘述從小生長的鄉村聚落—珠山,以兒時的生活種種回憶為主,包括:提燈籠、舉火把鬧元宵;回味不已的中秋節勞軍晚會;西瓜皮醃製成佐飯的小菜;跟阿兄去耙草,摘巴樂、被狗咬的心痛;兒時的豬油渣、蚵爹製作與口腹貪婪之慾;田野麥穗、高粱採收的喜悅;甚至從小時怕貓到萌生養一隻貓的改變;……等等,內容較偏重於寫景。
近年來在金門所見而引發的感觸,有:一碗肉羹麵、聲聲慢、迎龍年、一聲謝謝、後浦小鎮、……等等,情景的描述外,重在心情的抒發。少數篇章敘述到臺灣所經歷的感想,包括:戲中戲、多一點體諒、美景當前、北捷事件的隨想、苿莉花、……等等。
全書以一個珠山兒女的心情,感念孕育生命成長的這塊母親土地—金門。
本書特色
以近年來在金門所見而引發的感觸,有:一碗肉羹麵、聲聲慢、迎龍年、一聲謝謝、後浦小鎮、……等等,情景的描述外,重在心情的抒發。少數篇章敘述到臺灣所經歷的感想,不同的風土民情,不同的人情世故,衍生不同的因緣結果。尤其讓回家這一條路,充滿了無數的不確定感。
無法編土列地的,就歸屬於心上那塊靈土吧!你昏了嗎、夢正年輕、伴我走過迷茫、悸動……,只因我思故我在,人生有夢,有夢的人生最美。
全書是以一個兒女的心情,感恩懷念孕育自己成長茁壯的這塊母親土地—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