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依經、史、子、集,彙整中華典集,「經傳治要」、「史書治要」、「諸子治要」、「理學治要」、「古文治要」「詩詞治要」、「書目治要」共七編八冊,所選諸文皆四部名著或百世不朽之作。
經史諸子之說,以著述為主;理學詩文,則以作者為綱,而舉其初祖大宗、名實相符者各若干家;史學多錄大事而兼存原書體例;經傳則事理俱富;書目一編,兼總諸學,既可辨識古今學術流,別且開後學讀書門徑。全書繁而不蕪、簡而不陋,助於進窺國學堂奧。
商品特色
1.本套書為四部備要濃縮華之作。
2.此書依經、史、子、集,彙整中華典集,所選諸文皆四部名著或百世不朽之作。全書繁而不蕪、簡而不陋,開啟究學者進窺國學堂奧之門。
作者簡介:
王治心(1881-1968),名樹聲,浙江吳興(今湖州)人,前清學者,1921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國文和中國哲學教授。曾任基督教刊物《光華報》、《神學志》編輯。1928年起出任福建協和大學文學院院長、滬江大學國文系主任。退休後回金陵神學院教授國文和教會史,主編《金陵神學志》。
著有《孔子哲學》、《孟子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帝觀》、《道家哲學》、《墨子哲學》、《中國學術源流》、《基督徒之佛學研究》、《莊子研究及淺釋》、《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孫文主義與耶穌主義》、《三民主義研究大綱》、《中國學術概論》、《中國文化史類編》、《耶穌基督》、《評基督抹殺論》、《古書修辭例》。
章節試閱
第五編:
古文治要卷一序
古文十七家
古文之名,立於唐之韓柳,蓋以變革六朝駢儷之弊,或稱為散文,謂其文不用偶用韻者,實不盡然。大抵古文之根源,在於積理養氣,其文辭必求雅馴,而立言貴有益於世,今讀韓柳所作,未嘗不章句整齊,聲調鏗鏘,但其變通有法,不拘一格,斷非模擬剽竊所能為功耳,是故歷代為文字之士,巧曆不能計,而卓爾名家,為世宗仰者,韓柳前後,故可屈指而數也。吾因是考之歷代古文選本,見其集中所載,往往濫收雜取,否即限於一隅,罕能扼其要領,繁簡適中,不禁慨然有感於古文名家不易,而選本適用亦難。間有能見其大,取去合度者,其書以人統文,限定家數,於總集中而兼具別集之長,所取者多為一代之翹楚,可資師法,如張溥之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茅坤之唐宋八大家文鈔,李祖陶之元明八大家文選,清文錄等編,按其體例,似較他本為約而善,然其纂錄皆過於繁博,又時代隔斷,不能上下古今,而觀其會通,讀者仍多遺憾焉。故本編特詳參諸本,舍短取長,要以適合學者入門研讀為主,爰有十七家古文之選,遠溯晚周近訖清季,二千年作者,其統宗所在,源流相承,均提綱挈領,一目瞭然,共計錄文二百餘篇,雖為卷帙所限,未能盡集各家之美,而有物有序,傳誦海內之作,約略據此,學者苟沉潛反復於此有得,則自知其兼收並蓄誇多𨷖靡者之無當於治古文也。(群經諸子,及馬史班書,其文皆華實並茂,為後世古文之根源,然以其立意不同,各有專編,故不複及,學者合而參之可也)
第五編:
古文治要卷一序
古文十七家
古文之名,立於唐之韓柳,蓋以變革六朝駢儷之弊,或稱為散文,謂其文不用偶用韻者,實不盡然。大抵古文之根源,在於積理養氣,其文辭必求雅馴,而立言貴有益於世,今讀韓柳所作,未嘗不章句整齊,聲調鏗鏘,但其變通有法,不拘一格,斷非模擬剽竊所能為功耳,是故歷代為文字之士,巧曆不能計,而卓爾名家,為世宗仰者,韓柳前後,故可屈指而數也。吾因是考之歷代古文選本,見其集中所載,往往濫收雜取,否即限於一隅,罕能扼其要領,繁簡適中,不禁慨然有感於古文名家不易,而選本適用亦難。間有能...
目錄
第一編:經傳治要
(一) 經傳十種──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大戴禮記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
(二) 經傳序論
(三) 小學著述序論
第二編:史書治要
(一) 史書五種──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附錄通志序、文獻通考序)
(二) 史評二種──史通、文史通義
第三編:諸子治要
(一) 諸子十七種──荀子、春秋繁露、法言、中說(以上儒家);老子、列子、莊子(以上道家);管子、商子、韓非子(以上法家);公孫龍子(名家);墨子(墨家);鬼谷子(縱橫家);呂氏春秋、淮南子、論衡(以上雜家);孫子(兵家)
(二) 隋唐以前諸子論學名著
第四編:理學治要
(一) 理學七家──周敦頤、張載、程顥、成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
(二) 宋元以來各家論學名著
第五編:古文治要
(一) 古文十七家──屈原、賈誼、司馬相如、劉向、揚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蘇軾、虞集、宋濂、歸有光、姚鼐、曾國藩
(二) 歷代各家名文
(三) 歷代論文名著
(四) 歷代小說名著
第六編:詩詞治要
(一) 詩十五家──曹植、阮籍、陶潛、鮑照、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高啟、吳偉業、王士禎(附錄古詩樂府古辭)
(二) 詞九家──溫庭筠、李煜、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張炎(附錄女士李清照)
(三) 歷代論詩名著(論詞附)
第七編:書目治要
(一) 漢書藝文志
(二) 隋書經籍志
(三) 清四庫全書序目
第一編:經傳治要
(一) 經傳十種──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大戴禮記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
(二) 經傳序論
(三) 小學著述序論
第二編:史書治要
(一) 史書五種──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附錄通志序、文獻通考序)
(二) 史評二種──史通、文史通義
第三編:諸子治要
(一) 諸子十七種──荀子、春秋繁露、法言、中說(以上儒家);老子、列子、莊子(以上道家);管子、商子、韓非子(以上法家);公孫龍子(名家);墨子(墨家);鬼谷子(縱橫家);呂氏春秋、淮南子、論衡(以上雜家);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