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澎湖的故事 在地的聲音
2015年3月,光復受澎湖主持界名人蔡惠苓小姐邀約,為她在澎湖灣廣播電台專訪在地故事的「戀鄉情結」節目,首次集結成書「傾聽風的聲音」為序,這是光復上任以來第一本書序,寫的就為澎湖的種種,正勾連了光復對故鄉幾十年愛的情結。
蔡小姐的「傾聽風的聲音」--澎湖的故事首集,集結七顆愛地方的心,呈現了在地的民情、人文、文化與觀光。
故事中五個世居澎湖的人:澎湖縣議會劉陳昭玲議長、南寮村長趙嘉協、在地知名歌唱者林明勇、澎湖眷村文化園區推手商累愛以及舞蹈老師謝易伶的成長故事,栩栩如生描寫了民國四十至七十年代澎湖生長環境,許多場景令人觸動,彷彿回到兒時豐收的土豆園、回到庄坪上「凍」露水的暗眠、回到寒害時信手撈魚的海岸。
另外兩位: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張隆城處長、平凡卻偉大的賣水人賴光明,感人的成長故事及奮鬥過程,展現社會正面向上的力量,足為許多人的典範。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外地人來到澎湖後,對地方深深的情感和認同以及對這第二故鄉的付出,不但見證了澎湖的強大吸引力,也感恩他們對菊島的熱忱。
文內的幾篇隔頁,以菊島的風景或文化活動內容輔以新詩,讓澎湖的美麗更為凸顯,簡短的情境描寫彷彿引導旅客走入澎湖的世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傾聽風的聲音」--澎湖的故事,是一本不論是在地人、旅外鄉親、旅遊澎湖的人、喜歡澎湖、想了解澎湖的人都必看的書,期望蔡小姐「傾聽風的聲音」一書,能如漩渦之力,迴盪深遠,為澎湖的美增添更多色彩。
澎湖縣長 陳光復
推薦序
東北風練志 鹹水煙磨心
利用過年時間,在家裡仔細地把[菊島履跡]首集讀完畢,表達一點讀書心得報告。
以前不認識蔡小姐,這次受她的文筆感動。她以七位人士的故事,串出她對澎湖的期待,或者說是她對自己家鄉的愛或夢想,我感受到她的用心。
小時候,長輩指著我鼻子說,要記住,澎湖人需要有[東北風練志,鹹水煙磨心]的心裏準備。這一集的故事中,驗證了。所以,新上任的村、里長們,甚至資深的村、里長們,不妨買一本讀一讀(書要自己買才會認真讀),在原有基礎上,再參考南寮村趙嘉協村長的經營模式,從基層面把澎湖紮紮實實地翻轉,誰說澎湖不好?誰說澎湖建設不起來?現在的南寮村就是活力村。
風管處二十年來,帶領澎湖觀光經濟產業發展,我覺得每一位處長都很有功勞。書中描述這位張處長拓展的方向,感覺上務實面有力。澎湖大大小小旅館的董事長、總經理,旅行社的董事長、總經理們,不妨也買一本讀一讀,思考一下,一定會產生共識;運用淡季的時段,訓練觀光生力軍,磨練產生高品質服務行動,導遊們,在觀光季中,引導遊客體會,產生再來澎湖看看的心願。對在地的鄉親,宣導觀光信心,把每一座玄武岩都賦予神話故事,則功效就很大了。但是管(講)一支長長,雙頭掛,有突破的創意,努力犧牲奮鬥,必定成功的。在這裏可以看到澎湖翻轉的希望。
其他幾位人士的故事,都很了不起,值得鄉親或疼愛澎湖的友人讀一讀,看看在這塊土地上,或喜歡上這塊土地的朋友們,如何突破困境,開創他們的成功事業。期望蔡小姐的[菊島履跡],激發[我愛澎湖]的務實有力黑洞旋渦。
前國防部兵工署副署長 陳增鎮
推薦序
為這片迷人土地作見証
惠苓要出書了,不過她以為我是天才兒童,要我二、三天寫出文字來,這是愛的霸道,也是愛的命令。有些不合理,尤其我剛得病上吐下瀉之後。愛是充實的生命,有如盛滿酒的杯。唸歸唸,我還是如痴如醉,舞弄了起來。
「妳真的在電信會館路旁等我4個鐘頭?妳不會打電話給我?」我驚訝。
「我想妳需耍休息,不敢打擾。」她慣有的沉穩。
「笨呀,妳這樣叫人心痛!」我大聲喊著。
「360天都在等了,區區幾小時算什麼。」 冷靜得叫人心煩。
2014 年應文化局之邀,回到日夜思念的故鄉,講述《井月澎湖》的故事。一下飛機就興沖沖和建設處長參觀澎湖地標奎壁山分水的壯觀,忘記和惠苓事先的約定,也被強勁東北季風洗禮得東倒西歪。少帶保暖衣物,她的綠圍巾手套,始終圍繞我回到溫哥華,直到此刻,她的溫馨始終飄蕩,像海水的呢喃低吟,繞繚在松林間供我傾聽。
2012 年我應馬公蘇市長之約和鄉親座談,之後接受她的訪問,我們成了好朋友。
「秀姐,其實十幾年前我就認識妳了,家人拿著《井月澎湖》一直讚美,心想這個作者真能飛天鑽地?」
「就看在這個情份,請用台語和我交談,因為講華語,咱美麗的澎湖腔就無去矣,這也是我轉來澎湖的條件之一,對我來講,故鄉澎湖腔口是世界上媠的語言。」
澎湖群島被譽為美得如上帝撒落人間的珍珠,獲名列全球「十大秘密島嶼」之一,當然,她的語言更是閃亮如鑽石。
就歷史與地理而言,澎湖有特殊地位,不然馬關條約就不會將她專程拿出來定位,連日本天皇都必須到訪。日治時,澎湖是當時日本四大軍港之一,戰前很多佐世堡人(大姓大久保)移居澎湖,現尚可看到大久保書局、大久保百貨公司,還有澎湖黑糖粿的百年傳承。
其歷史更豐富,可惜主導權被台灣本島拿走了,至少日冶初期,其歷史文化比台灣豐富。如能立碑,一座澎湖中心,襯托東南西北方位;一座北迴歸線紀念碑,不會輸給花蓮與嘉義的北迴歸線碑,並附上澎湖褒歌,台灣只有澎湖有其優越性,會有旅遊特色,盼澎湖走上國際舞台。
澎湖尚有許多發展空間,相信具遠見政治家,會為菊島帶來更輝煌成果。也許我們會有一座澎湖歷史公園,澎湖與荷蘭、法國、日本等國有深厚歷史情結。集其史料,將澎湖五百年歷史,造訪過的名人雕像放在公園中,如15位歷史名人,5位庶民,讓澎湖人與觀光客知道澎湖乃東亞重鎮。台灣尚未有這種歷史公園,讓新生代了解澎湖,這是何等迫切的歷史建構。
惠苓的菊島旅跡,訪問在地精英,如今結集成冊,為這片迷人土地作見証。但願她的聲音和文字,弛聘在藍天蒼穹,點亮你我的心房;她的愛,像潺潺流泉,衝破巖右障礙,不斷向前洶湧奔馳
旅居加拿大作家李秀
作者序
在風中湧動出島民的堅毅與不凡
歲月如悠悠長河,在每一寸記憶深處緩緩流過,為人生寫下註解。在這個土地貧脊、環境惡劣的地方,卻孕育了許多堅毅的生命,如同牆縫中的勁草,平凡的環境造就不凡的人,寫著不凡的故事,每一則都值得深深咀嚼。
「傾聽風的聲音」是一本易懂易讀的故事書,如果你經歷過書中人的生活,希望這書能引領出你甜美的回憶,如果你不曾經走過與他們相仿的歲月,也願這些故事能帶給你一些啟示。
離開故鄉的那年,是九月的開學日。我猶記得那秋風起兮,父親牧場周圍,隨風著東北季風舞浪的枯黃長草,與母親沉默的孤寂,那動與靜之間的強烈對比在我心裡卻同樣流淌著初次離家的酸楚。
如果你一直記得、念得這島的風,即便離開她的領域,也會時時尋覓風蹤。
在春分的花叢間,見她是否搖曳;在夏日的樹影下,感受她有無吹拂;在秋起的黃草上,看她可曾迎舞;在冬冷的方窗外,耳聞她有否呼呼。
但那尋覓,常令人悵然失望。因為這風,只在菊島季節分明。
2009年母親重病回澎定居,結束我28年尋風的日子,也展開我歸零起步的續段人生。
五年多來我努力以忙碌平復失去母親、失去生命中最重要支柱的痛,於是在正職工作外排滿行程,主持活動、廣播節目還有授課,生活中幾無暇日。我以付出之心、義工之為,感恩這片孕育我成長,也給我陪伴母親最後一程機會的土地。而這樣的忙碌卻也為我帶來更開闊的心情與溫馨的人生,更達成母親離世前自許要快樂生活讓她安心的願望。
「傾聽風的聲音」這本書,更是以忙碌修復心靈的延伸—我的談話性專訪廣播節目「戀鄉情結」部分內容集結。
在這個節目裡,我專訪了無數與澎湖相關的人士,常讓我憶起童年生活的片段,或想起曾由父母或長者口中引述的早年生活,有時也如身在當時地一次次經歷不曾接軌的人生,每次訪問,我的腦海裡都充滿許多的場景,如同也履歷了各種不同的人生,豐富且精采。
因為裝滿了一則則觸動心靈深處的故事,因此集結成書,希望藉由文字,藉由迷人的紙頁,讓這些故事長遠流傳。
首集,我選寫了七位朋友的故事。
南寮村長趙家協對於社區營造的用心與童年鄉村生活讓我頗有共鳴;現任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張隆城處長,獨立的成長故事以及來澎後對觀光推展的用心,讓人感動;平凡確知感恩的賴光明淒涼的童年,與成為澎湖女婿後對地方的回饋令人動容;全國在位最久的議員劉陳昭玲議長,有趣的農漁村生活與愛情故事看得見她強力問政外的柔軟;末代里長商累愛的眷村生活點滴與文化保存工作,可以見得他對故里的深愛;生命因歌聲而燦爛的林明勇,豐富的工作經歷,每一段都遇有鮮事;由教授舞蹈至經營冰品的謝易伶,回鄉創業之路光彩、崎嶇卻堅毅。每一則都展現了人生中不同場景的美麗。
至於書序,要謝謝澎湖縣大家長陳光父縣長,以及我目前的最高長官----馬公市葉竹林市長的推薦。另外,常以故鄉名自稱為媽宮人,曾任陸軍兵工學校校長、國防部兵工署副署長,受到許多澎湖旅台鄉親愛戴與尊敬的文人將軍陳增鎮先生;還有旅居加拿大溫哥華,已出版十數本著作且多次得獎的澎湖外垵裔作家李秀小姐不吝情提筆推薦。
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家人對我滿滿的愛,沒有他們我走不出一個早該抽離的漩渦。感謝澎湖灣廣播電台陳明山董事長給我偌大的空間,感謝聯合報資深記者蔡宗明給我的出版指導、感謝謝愛陵先生一字一句地多次細心審稿、感謝我在澎湖社區大學廣播電視製作班的學生,一次一次地陪我專訪,感謝所有協助這本書出版的朋友、感謝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感謝天。
蔡惠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