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林婉瑜
每每朱菲在談到「時間」時,顯出 一 種專屬於她的別緻質感。 在這些文字鏡面折射出的、 站立的那個現實世界,一些誠實的探問,想像的聲色延展、生長,在她感受著的意識世界,真直以對,有時則出手施力,捏塑風的流向,或把自己投注其中,混合了變化了情景物的顏色、光澤,於是意義閃現,有詩意的可能和浮顯。
有人並不屬於詩的國度,朱菲的文字讓我覺得 是詩這一國的,我期待她一 直寫下去。
推薦序
鄭宇庭/新手書店
我不懂讀詩,也不會評詩,邀請我為詩寫序實在不敢,我只知道詩是要帶在包裡,跟隨著一趟長途旅行中慢慢讀。
跟朱菲只有一面之緣,網路上幾次訊息往返,喜歡她訊息寫得直接乾脆,一如她的詩,用簡單語言寫深刻情感,我猜測她是個理科女孩,詩人女孩看世界的方式,不只是文組的優雅模糊,還加上了理組的務實精算,字句間沒有過多惱人的黏膩,反而有大量的生活細節堆疊,用知性取代抒情,融情感於日常現象的努力。
反覆讀了詩集初稿,我喜歡這本詩集裡有關時間的語句,從來覺得我認真讀詩時,不是單純活在現在過去未來裡,唯一能觀照我自己的只有當下與文字的共奏,詩人在〈斷面〉裡,寫時間會擠壓、 曲、折裂,又在〈致青春〉裡寫時間的空心與隙縫,最後在〈三十〉裡,把時間的層疊與積累,用她獨特的節奏,一字一句推向生命裡下一個衡量時間的維度。
這本詩集裡的詩,如此溫柔,又如此理性。
詩評家常說詩是精鍊的語言,我倒是從詩集裡兩首《飛行員情詩》裡,看詩人從平凡裡提煉出語言滋味,那些將睡未睡的思念,深情款款的撫觸與夜裡看不清楚的夜空,化成風與夢,直達每個愛詩的讀者的心裡,我特別推薦將詩句讀出聲音,記得聲音千萬得輕巧,這兩首情詩,會勾起甜美想念,詩人只說「我其實只要這麼多」,讀者能否感受浮雲漫散的愛意?
從《感覺自我的美好 往往在面對戀人時瓦解消散》到《一定曾經有狂喜 才讓追逐深深寫進基因裡》裡都有兩首寫台北的詩,有趣的是,我對台北的印象一如詩人所描述的總是有雨,生活裡,我經常把象徵與隱喻當成真,台北盆地是否承載了人們太多的情感,而總是淚眼汪汪呢?
擁有一本自己珍愛的詩集,一如擁有愛情,需要好好呵護,時時照看,或許就是你眼前的這本了。
自序
「一定曾經有狂喜
才讓追逐深深寫進基因裡
像蝴蝶撲向風浪
蟹群橫渡沙際
都要凋零 」
〈代價〉
不斷重生,再不斷凋零,充滿絕望又充滿盼望。
〈代價〉是今年年初寫下的詩句,在過年的前夕,台北沉降到安靜的水位,在巷口彷彿又看見離去多年的戀人,我坐在他等我的位子上,慢慢想著自己是怎麼戴上這個鈴鐺,寫詩的慣性,像被下了咒的皮偶,只能一再展演一樣的把戲,幻化出不同的詩句但是相同的痛苦。全身心自溺於此,也不再奮力追問了,因為狂喜與悲,都繫在我的頸上,呼吸不可或缺。一定,一定曾經有狂喜,才讓追逐深深寫進基因裡。
距離第一 本詩集《感覺自我的美好 往往在面對戀人時瓦解消散》出版,已三年有餘,期間居住於香港,一個多風的島,每天都能聽見遠方的船鳴,從大海的腹腔跨越時間而來。近期習得,視覺是一個退化後的感官,真相其實位於大腦核心那唯一不對稱的松果體。我閉上雙眼,時間不再能度量,空間、感受、情緒,交織交疊,在腦海裡揉合成屬於自己的實相。而這樣的無相,藉由文字又被重新塑像,成為痛苦的壁畫。
如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所描述,小心翼翼的人會好好守護著那偶然之光,秉持如火把通過人生的隧道。我拿著我的火把,一邊刻蝕著哀傷,一邊往前,即便步履維艱,也只能如此了。
朱菲 民國 一 〇七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