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老子‧正言若反
不同於《論語》和《孟子》是屬於記言式的語錄散文,《老子》是格言式的論說散文,這種文體在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晚期,仍是非常少見。讀今本的《老子》,一般給人印象是艱澀難懂,看了幾個不同注釋本後,非但沒有更明白,反而是疑霧重重。因此編寫本書是希望以「平易」和「淺近」的角度來理解《老子》,讓人閱讀時,不再覺得猶如嚼蠟。本書也不針對訓詁或考據去深入著墨,也不往專業的學術去探討,純粹是直入原意。
老子出生在周天子勢力已然衰退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是一個各國諸侯都在進行爭霸或兼併的時期,戰爭連連而民不聊生的世道。簡言之,爭奪利益而不講仁義忠信。當時的百家諸子中,有不少人都是為了替這些諸侯們服務,所以提出各種新奇的主張和論述,無非是為了打動諸侯的心,如此才可得以施展其理想和抱負,或者滿足其出人頭地的野心。所以「遊說」諸侯,就是這些「賢能」之士的志業。而諸侯們更是打著「禮賢下士」的招牌,希望招攬一些可用之士,為其開疆拓土,名利雙獲。
歷史上,孔子與孟子的周遊列國乃是以「仁義」去遊說,而其他諸子則是用「功利」去遊說。至於老子雖未積極有為的進行「遊說」,但我覺得這五千言其實也是為了「遊說」諸侯而寫。因為在那個風起雲湧的世代,決定性的人物就是這些掌握實權的諸侯以及世臣大家,一般的平民百姓就像放在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連生存與受教育的機會都很渺茫了,又談何看懂這套修身治國的理論呢?
老子是以這五千言進行「不遊說的遊說」或者「迂迴式的遊說」,他並不巴望諸侯可以接受他的主張和學說,或者說,他早已知曉諸侯不可能會接受,所以該說的說了,至於結果如何?也只能順其自然。既知這五千言是寫給那些諸侯、公卿大夫看的(對象並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循著這條軌跡探索下去,應該不難解析出《老子》一書的輪廓與架構。惟因我們不曾處在那個位階或生活在那個時代,條件上的欠缺是不可避免,故要真正讀懂《老子》只有以謙虛的心態,反身以求,才能有所領悟而受益。
《老子》一書呈現出道家濃厚的返歸於「自然」之思想,強調無為、不爭、柔弱、無欲、棄智、靜虛等主張,卻與當時諸侯所熱衷的趨勢走向,形成強烈的對比,是明顯的「反其道而行」。就如《老子》書中所言,很多的論述是「正言若反」,這是雙向通道的概念,其一是「正面的意思卻用反面的話」來建立,其二是「反面的意思卻用正面的話」來破解。除了老子外,佛陀也經常使用如此的語法。因此讀《老子》必須先懂得「逆向」與「換位」的思維,所謂「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言在彼」卻「意在此」。在《老子》一書中,信手拈來,都可在明顯處或隱微裡,看到「正言若反」在那兒向我們揮手。
《老子》一書通常也被稱為《道德經》,惟個人仍以《老子》為正名。老子提出了很多愛民治國的施政理念,也用了不少章句在表述他反對戰爭用兵的主張,個人覺得這五千言看似他為了諸侯設想所進行的「遊說」,其實是他為了廣大無辜百姓設想而說。若非如此,《老子》也無法被奉為「經典」,他當然也希望諸侯們看過後能夠認同和接受,若此,則能止息當時愈趨火熱的爭與戰。不過,最終歷史還是給出了答案。即使到了今日我們身存的世界,一樣是處在爭戰的狀態,除了武力的戰爭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爭戰,包括貿易、經濟、能源、職場、家庭、階級、信仰……等等,多不勝數。當人類不斷向外擴張與爭奪的同時,是否也需要靜觀本心並深層反省呢?
因為世界一切現象的展現,無非都是世人心念所共同投射出來的幻影。我們不能只想解決外在的紛擾與困境,卻對自己內心的情識與貪欲視而不見。《老子》不單只是一本治國的管理學,更是一本治民的領導學。時空背景、講述對象雖然與現今不同,但原理和準則卻是恆常不變的。今日包括政治人物、公司負責人、機關團體的管理者,乃至一家之主、一身之主,若能好好領悟正用,皆是可以受益不盡的。但有一點要提醒的是,不可流於奇巧權謀,否則自誤誤人。總是要記得老子所說的:「吾有三寶,持而保之」才行,若不能「慈」以廣施無畏,無法「儉」以內歛寡欲,卻敢於「爭先」,若此,都是與「道」相背離的,也是導致禍亂的根源。或許,人世間諸多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在《老子》一書中,早已為我們提供了所需的解方。所以讀《老子》與其研究之,不如參悟之並實踐之。
雖然在《老子》的字裡行間可以清楚看到,老子所要遊說的對象是諸侯們。但時至今日,他的主張和學說,若世人能夠理解並正用,也足以調和世間的種種不平與爭端。再進一步深思維,人與人的相處、國與國的交往、人對待萬物的態度,以及人如何回歸自然的悟境,老子所提的主張,應該是可行的治本之道。只是當時諸侯們所犯下的錯誤,經過這麼久的歷史遷流,現今的世人會不會也在重蹈覆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