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奢摩他—止/ 010
1. 作為因緣及果報的止觀/ 010
2. 止觀之所斷/ 011
3. 止觀能總攝一切禪定/ 012
4. 止的自性/ 012
5. 觀的自性/ 013
6. 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 015
7. 止觀之區別/ 017
8. 止觀雙修的理由/ 020
9. 次第修止觀/ 023
10. 修止資糧/ 029
11. 修止之加行/ 033
12. 修止之正行:身體用什麼威儀來修/ 036
13. 修止之正行:修止次第/ 037
14. 修止之正行:無過軌/ 052
15. 修止之正行:破有過軌/ 058
16. 修止之正行:說明所修的時間量/ 063
17. 心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行—沈、掉之相/ 065
18. 於修行時生起覺察沈、掉之正知/ 068
19. 斷除沈、掉 /071
20. 產生沈沒與掉舉的原因/ 076
21. 遠離沈沒與掉舉時該怎麼修/ 078
22. 九住心簡介 /082
23. 六力成辦九住心/ 085
24. 九住心的層層關係/ 087
25. 九住心的總結/ 089
26. 有人質疑四種作意/ 091
27. 有沒有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有沒有成就奢摩他/ 094
28. 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是成就奢摩他/ 097
29. 如何讓自己與他人知道「已得作意」/ 102
30. 斷除疑惑/ 108
31. 說明修止的總道路/ 110
32. 如何證得初禪—《瑜伽師地論》的七種作意大寂撰/ 114
33. 說明世間道修止的道路/ 115
34. 奢摩他已得作意是什麼意思?大寂撰 /118
第七卷
毗婆舍那—觀 /121
1. 總說明修觀的資糧/ 122
2. 正見生起之前—明白染汙無明/ 127
3. 俱生我執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137
4. 求「無我見」的理由/ 149
5. 二種「無我見」生起次序/ 157
6. 說明「人我」/ 159
7. 抉擇「我」無自性/ 164
8. 人我與五蘊的自性相異,有何過失/ 167
9. 抉擇「我所」沒有自性/ 175
10. 如幻的真正法義/ 177
11. 如幻的相似法義/ 185
12. 依靠什麼善巧方便顯現如幻/ 192
13. 法無我—使用前面的道理破斥法我/ 198
14. 法無我—使用其餘的道理破斥法我:緣起之因/ 200
15. 無為法也不是實有 /211
第八卷
1. 二諦的分別 /226
2. 世俗諦/ 229
3. 世俗諦之相/ 235
4. 世俗的差別/ 241
5. 解釋「勝、義、諦」的字義/ 248
6. 說明勝義諦正確的意義 /250
7. 解釋問難/ 265
8. 勝義諦的差別/ 281
9. 解釋以二諦決定數目 /300
10. 修觀的差別 /303
11. 依「止」修「觀」 /310
12. 止觀法門屬於大小乘的哪一乘/ 319
13. 正式說明依「止」修「觀」的方法/ 323
14. 成就慧觀之證量/ 347
15. 止觀雙運的方法/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