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美學大師漢寶德,醉心於古文物、古建築,舉凡美的事物,他絕對會用優美的散文、精緻的圖片,為歷史做見證。
本書為和漢寶德旅遊亞洲時因景生情的感懷,足跡踏遍中國、韓國、日本、印度、高棉等地,尋幽探勝,更尋找失落的文化源頭。他談北京,不寫宮殿苑囿,卻寫圓明園的幾塊殘石;去了江南,不寫蘇州園林之盛,卻寫少人知道的無錫寄暢園。
吳哥窟的藝術建築、麗江的紮染趣味、瀰漫儒學氣息的東京孔廟、慶州渾然樸素的景色……,亞洲諸多聖地,在漢寶德筆下,讓人仿如親臨實境,經歷一場知性與感性的洗禮。
作者簡介:
漢寶德,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南藝術大學校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台南藝術大學」、「聯合報系南園渡假休閒中心」等。著有《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真與美的遊戲》等。.黃健敏,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曾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 (2002-2004)。著有《貝聿銘的藝術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節慶公共藝術嘉年華》、《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等。
章節試閱
束京訪古
東京孔廟
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裡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裡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數百年的發展,留下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
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的旅社搭火車往秋葉原方向,到他們的公司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一片翡鬱的樹木,樹叢中有灰灰的廟宇屋頂。他告訴我,這是孔廟。真慚愧,來東京這麼多次,為甚麼沒有想到他們也應該有座孔廟?我大感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無所知。這只是一座孔廟而已,有甚麼好興奮的?他一生沒有進去過。
然而為我的興趣所感染,同意安排利用午飯的時間,到孔廟一遊,我欣然道謝。 原來東京的孔廟,當地人稱為湯島之聖堂,難怪中國朋友在東京留學的人也很少知道。湯島是地名,聖堂就是聖廟。他們當年不曾把孔廟建造在東京城裡,就可說明日本人雖然尊崇儒學,並沒有把孔子神化。陪我的朋友說,在戰前這座廟非當突出,戰後東京急速發展,大廈林立,就逐漸不為人所注意了。
我們先到明治大學附近的一個小館子裡吃了午飯,沿著河岸步行到孔廟。河,就是湯島川吧!雖經過都市化的嚴重破壞,還可以看到一些綠油油的楊柳。門前是一個碎石舖地的小廣場,立著一座石碑,是大正十一年史蹟湯島聖堂碑。根據記載,湯島聖堂是十七世紀時建造的,相當於中國的明末清初。為德川幕府提倡儒學的具體措施。與一切古老建築相同,湯原聖堂經歷了多次災禍,修建了多次,早已面目全非。在三百年間的變遷,比較重要的改變,是把正殿改名為「大成殿」,同時把柱梁架構原有的紅色改為黑色。對一個中國人而言,最令人感觸萬千的,莫過於看到這些漆黑的大柱子。這樣的深沈,這樣的不可測度,為甚麼中國人從來沒有想到用黑色來建孔廟呢?
大門乃由四根粗壯的大柱子支撐著一個厚重的屋頂,黑灰的調子相當肅穆敦重,略顯得頭重腳輕。匾額是金色的「仰高」二字,襯在結構的黑底上,特別醒目。這座大門其實是三間,只是兩側的便門甚為矮小,易為人所忽略。這裡原應該是我國孔廟的櫺星門,通常是面闊三間並列,以氣派勝。比較起來,這裡顯得局面不夠壯闊。走近了,知道粗大的結構是鋼骨水泥改建的。 進了大門,要走幾十公尺略為曲折的石版路,登幾十步石階。右轉才是孔廟中軸線上的正門「入德門」。大殿背山面河而建,前低後高,正門已經接近河岸了。然因地勢高,自「仰高門」進來,還要上登幾十階。沿途的環境感覺綠蔭相夾,靜寂之至,倒像一座佛寺。
「入德門」是孔廟中僅有的一座木造建築,是十八世紀最後一次大修時的遺物,被列為「重要文化財」,附近不准吸煙。也許因為是古物,這座門的規模與氣派不如「仰高門」遠甚。同樣的黑色木構架,灰色瓦屋頂,單開間,但顯得細緻輕巧些。尤其是木構造的若干接頭使用銅件,梁架上、柱頭上,及搏風板都有精美的雕刻,與我國的建築相近而不相同,而尤有古風。可惜為了保護該建築而加的銅質天溝與水落,影響了建築的外觀,這在中國,恐怕是不能為大眾所容忍的。進了「入德門」之後,要爬一個臺階,才能到達正殿的廣場。臺階兩側林木茂盛,但因為自門口即可看到遠處最後一進「大成殿」的匾額,空間的連續感還是很
緊湊的。中國孔廟中所沒有的高差,予人一種「仰高」的感受。爬上臺階,就到了中國孔廟中大成門的前面。在這裡,臺階上是一個花崗石鋪的廣場,正面的建築,為五開間三門歇山頂,匾額上金書「杏壇」二字。我孤陋寡聞,從來沒聽過孔廟中用這兩個字為額的,覺得很新鮮。「杏壇」的三間門,只有中央一間是開著的,因此可以看到大殿及其兩廂的外貌,但卻用繩子攔著,不准參觀。如果沒有日本人陪我,說不定偷溜進去瞻仰一番大成殿中的景象。
「大成殿」是五開間單擔歇山頂,屋頂比例相當舒展,正脊兩端有非常特殊的鴟尾。灰綠色的屋瓦,黑色的柱梁,灰色花崗石的正庭鋪面,整個感覺是溫和而又嚴肅的。大殿前沒有月臺,又沒有前廊,所以顯得臺基不夠寬大。在造形的意味上與中國明清以來的孔廟確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台灣孔廟的繁瑣裝飾來比較,距離更遙遠了。杏壇與大成殿的這個四合院是大正年間由日本的中國建築權威伊東忠太教授所修復的,伊東博士在中國也很知名,也是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修孔廟,據記載是依原樣修復的。但民國初年的修復觀念與今天大不相同,伊東忠太教授修孔廟乃用鋼骨水泥取代木材,顯然只保存了當時的形貌。可見古建築的修復在觀念上見仁見智,有相當歧異。混凝土的柱梁上很久沒有塗油漆了,多處斑駁,不太順眼,我就與同行的日本友人談到這個問題。他們不能了解我的觀點,也看不出為甚麼木結構的古建築不能用耐久的混凝土修理。但他們笑著說,他們是外行,所以表示的是外行意見。
自杏壇前的廣場返身回顧,只感到下面一片綠色,靜寂之感與寺院相近。我不禁在想何以日本的孔廟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就以色彩來說,日本江戶時代的建築並不是崇尚黑色的。有名的觀光區日光地方的佛寺,其色彩之絢麗與裝飾的堆砌,即使是中東地區的宮殿也比不上。把孔廟改漆為黑色,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意要與一般寺廟所流行的紅色劃清界線。推測起來,也許孔子的祭典在日本並不是國家正式祭典的一部分,孔廟又不是官學,所以孔廟的建築就沒有一定的限制。他們稱之為「聖堂」,就表示發自內心的尊崇,超過了制度與形式。他們使用的「仰高」、「入德」、「杏壇」等名稱,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見解,與他們對孔廟建築的看法。在中國孔子被追封為王位,連皇帝都要做形式上的祭拜,孔廟的制度相當官樣化,在主軸上使用櫺橘星門、戰門、大成門、大成殿、啟聖祠等名稱。櫺星門外尚有泮池。日本人沒有這樣的包袱,反而可以就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及對儒學的體會,來解釋孔廟的建築。坦白的說,異邦人發自精神的表現,比起我們純形式的孔廟來,要動人得多了。
在「仰高門」與「入德門」之間,有一講堂,是純日式的建築,相當於明倫堂吧!在這裡有定期的中文或儒學課程。講堂旁邊。有一座高大的孔子立像,遠看去,覺得面貌與造形都很熟悉,原來是臺北市贈送的,使我有點遇到故舊的感覺。該像座落的背景很恰當,以綠色的枝葉為襯,是很受看重的。
松岡美術館的古陶瓷
東京的門牌系統,在臺灣的中國人是很熟悉的。是先有區,再有丁目,再有號碼。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到東京,住進旅館就拿出一份友人的地址,請櫃臺的服務人員告訴我怎麼可以聯絡。他們說除非有電話號碼,在東京找一個陌生的住址是很困難的。東京的門牌好像只有郵政局當地的郵務員熟悉。他建議我最快的聯絡辦法是打電報。這辦法果然有效,我的朋友當晚就接到電報,第二天就打電話到旅館來了。當時我的朋友尚在念書,家裡並沒有電話。以後雖去東京多次,訪問參觀多半在事前安排好,或有朋友帶領,沒有遇到過找地址的問題。
有次去東京,機票的安排困難,不得不多逗留一天,因此行程稍鬆散些。為充分利用機會,決定自行訪問幾處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民間文教機構,雅興有了,就不得不面對「尋訪」的問題了。原來日本有些文教機構是私人設立的,規模不大,所典藏的圖書與文物卻很珍貴。研究中國文物的專家大概對他們都耳熟能詳,而一般的日本人知道的卻不多。在我們寄榻的旅館附近看到松岡美術館的一張廣告,正展出中國古陶瓷,覺得應該是很適合的去處。向日本朋友打聽,他們都率直的表示一無所知。看他們毫無興趣的神情,不打算再麻煩他們陪行了。試試自己在東京訪古的本事。
東京的門牌系統傳承中國古代坊里的觀念,是用行政區劃的名稱來做綱領,是「面」的系統,與後世用街巷的名稱做綱領之「線」系統大不相同。「面」系統只能有約略的位置,很難按圖索驥,是很「古雅」,也相當「落後」的。我很佩服日本人保存傳統的精神,直到今天,大街竟都沒有起名字。 松岡美術館在一條大街上的高廈裡,離華航辦公室不遠,照說不難找。但是我們能夠順利找到,乃因向沿途的一家文物店打聽的結果。說來也是運氣,我們幾乎要轉向了,竟看到這家文物店。
松岡的中國古陶瓷收藏很了不起,尤其最近幾年,投入了很多資金,大量收購高品質古文物。展出的量雖然不大,但品質非常好,堪稱世界第一流。不但大陸展出的僅具有考古價值的東西無法與它相比,即使歐美大博物館中的展品,恐怕也略遜一籌。我國的故宮博物院,元代以上的收藏很有限,像這樣高品質的唐、宋、元代作品,實在應該大量的編列預算去收購,尤其是最近若干年,由於中共的大量發掘,世人對中國陶瓷的興趣,早已自明清上推到漢唐。中國古文化的盛期展現的壯闊的創造力與灑脫的風韻,實在令人神往,比較起來,明清的官窯之纖細軟弱,實在不足以引為驕傲的。
松岡博物館在中國文物收藏上是比較新的機構。松岡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發了戰爭財,成功的企業家收藏美術品是世界的通例,松岡也不例外。年輕時喜歡現代繪畫,可惜其收藏在東京大地震時被焚。年事較長,才喜歡古代美術,對中國古陶瓷發生興趣還是最近的事了。至於他公開收藏品,設立博物館,也不過六、七年的歷史。在歐美,私人開設的博物館很少。有錢人的收藏品早晚都捐到大規模的博物館去了。有些很有錢的人,甚至捐給博物館加蓋展示廳的費用,以展示自己的收藏。日本與中國的情形近似,有錢的企業家,購藏的美術品或古代文物,喜歡自己保存,因此每人都想建造一座博物館。這樣做原也未可厚非,但是博物館是慈善性服務大眾的組織,雖收門票,卻是賠錢的。企業在賺大錢的時候,維持一座小博物館是輕而易舉的,一旦經濟情況發生變化,很可能面臨關門的命運。這種類型的博物館要保持永久,實在是很困難的。日本人有博物館法,執行似乎也不太嚴格,但他們成立財團法人式組織,使博物館具有脫離企業的地位,使它不至於受到經濟情況變動的影響。即使如此,長久的投入人力物力,除非有相當穩固的基金,是很難辦得到的。這在中國,幾乎無此可能。大企業家都希望在回饋社會的事業上,能收能放,所以
大多仍只能把這些事業抓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私人博物館到目前為止,談得多,做得少。
大倉集古館的石刻
自松岡美術館出來,想順便到附近的大倉集古館看一下。大倉集古館是很有名的私人古文物收藏機構,很久就想去瞻仰一番而找不到機會,難得此行有點空閒,就不打算錯過了。
剛巧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了。我們趕緊搭上一輛計程車,請他帶路,一時忘記日本計程車的本領是有限的。這位司機先生不知大倉集古館在何處,但知道有一家大倉旅社,就向那個方向前進。由於語言不通,就把該館的地址拿給他看,上面寫著區、丁、目等,他老兄顯然茫然不知如何走法。甚至連大倉旅社的大門也找不到。轉了半天,依我推想他找不到,就請他停車在一座教師會館前面,冒雨進去詢問。警衛室的人員很客氣,但看了地址仍然無法指出方向。難得他熱心幫忙,打了電話給大倉集古館,又搬出那一帶的地圖,才弄清楚地點。我們按照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計程車帶我們繞了一圈,距離並沒有縮短。索性買了把雨傘,踏著雨去尋雅了。
大倉集古館果然在大倉旅館的前面,是自一個小巷子進去。該旅館很有名,也算是車水馬龍,但很少幾個人注意到大門旁邊那座小博物館的。這也難怪,集古館的圍牆上寫了斗大的英文字,是大倉旅館,甚麼人會去注意小牌子上的字呢。創館的大倉先生是明治時代的人物,為當時的大企業家,也是受封的貴族,對明治維新似乎有相當的貢獻。生前收集了不少的文物,去世後,由其第二代設館公諸於世,為日本第一座私人博物館。館的四周為院落所圍繞,陳列著來自中國與韓國的石刻,相當可觀。其中也有大倉先生的雕像,及紀念其豐功偉業的碑文。依大倉當年的氣魄,局面顯得侷促些。恐怕因為後代有經濟的問題,不得不以大部分的土地建造旅館之故吧,但卻不免使我感到,即使在如此尊重文化資產的日本,在現實的壓力下,文化的設施也是很寂寞的。
該館是二層樓的建築,也是在大地震之後,由伊東忠太博士所設計中國式的建築。屋頂是廡殿式,瓦為銅綠色,脊上的吻飾很簡單。伊東對中國建築非常熟稔,如果有些不合規矩之處,也是他有意修改的。地面層為石砌面,並有拱圈,是所謂東西合璧的作品。大倉把集古館蓋成中國的式樣,可知對中國文化的尊崇。我注意到入口處的匾額是民初中國的政要徐世昌寫的。與外觀比起來,內部的陳列品多少有點使我失望。既然館的式樣是中國的,裡
面應該陳列著中國文物吧,事實不然,中國古物只有少數幾樣而已。記得在過去讀過的介紹文字中,敘述大倉集古館曾受東京大地震的災害,損失了不少寶貴的古物。中國古物的收藏是否因此而遭到破壞呢。所幸我最關心的一件石刻仍然陳列在那裡,我知道大倉集古館的名稱,乃因伊東忠太所著的中國建築史上首次提到這座佛像。這座像特別之處,在於其背後刻著甚多建築物之形象,簷角起翹誇張,如同牛角一樣。據伊東當時的推斷,認係東晉之物。由於該像來自河北琢縣永樂村東禪寺,應該是前燕所轄之地,時當紀元四世紀。由於建築史家一直認定中國建築的飛簷開始於南北朝末或唐初,這塊牛角形出簷的石碑,就使他們大傷腦筋。伊東認為誇張的簷角只表示簷端之彎曲裝飾物,相當於鴉尾,並不能推翻南北朝末期產生飛簷的學說。 後來我在伊東另外一篇文章中,看到對此碑年代的推斷,向後延伸了兩個世紀,認係六世紀時北齊之造物,有多種遺物顯示中國建築已有翼角起翹之現象,這樣歸類,當然可以便利於支持已有的界說。我曾在拙著《斗供的起源與發展》一書根據此碑上屋頂的造形,討論其宗教意義的可能性。這次親眼看到這座雕像,以「重要文化財」的資格被維護著,心中充滿了不虛此行之感。但是看說明簽上指示的時代則改為五世紀的北魏,必然是有根據的。最近幾十年來,由於遺物發掘的數量很大,南北朝時代的文物斷代多了不少證據。這座石碑刻有大量的圖案與人物,推斷正確的時代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可以說明對古代人物的研究是很困難的。
我在雕像的前前後後走了幾遍,覺得應該攝影以供參考;而大倉集古館是禁止攝影的。與守衛人員商量,他們要我與管理員商洽。幸虧遇到一位物理學教授也在參觀,他能說英語,可以經他的翻譯說明來意。管理員表示同意後,我使用了最後兩張底片,留下了值得寶貴的紀錄。
靜嘉堂的木刻版書
去靜嘉堂文庫則是很偶然的。知道它的存在乃因翻閱讀書目錄時,發現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古版書。我並不是讀古書的人,但近年對古典風水有興趣,不時注意這方面的古書,曾在它的目錄中發現有兩部明代中葉前的木刻版風水書,因此「靜嘉堂」這個名字就一直記在我的腦子裡,後來在翻閱中國古代美術的著作時,有兩個精美的唐三彩器,下面註明屬於靜嘉堂文庫,這當然加深了我的印象。
前些時候我曾打聽取得那兩本古風水書複印本的可能性。由於與日本的學術界毫無淵源,隨便打聽一下,並沒有甚麼結果。因此使我感歎做點研究是很困難的。去日本是另有公務,雖然抱著渺茫的一點希望,並沒有訪問靜嘉堂的計畫。只是在聊天時,一位日本朋友問我公餘有無其他的打算,我不經意的說,如果可能,很想去靜嘉堂找兩本書,他大為驚訝,我為甚麼知道這樣一個偏僻的所在? 實在巧合,他的家就在靜嘉堂文庫附近。大部分的東京市民都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這個機構坐落在住宅區中的一個公園裡,只有住在當地的人偶爾去散散步,才會注意的。當然,我的朋友大概不知道這「文庫」有厚厚的一本中國古書目錄,在漢學界可能是世界聞名的。他聽了我的解釋之後,表示可以利用午飯前後的時間,順便訪問一下。他認為我的訪問路線相當配合。
靜嘉堂坐落的住宅區,道路狹窄曲折,七彎八轉,才到達那座近似原始林一樣的公園。如果不是朋友帶路,無論如何是找不到的。走上濃蔭夾道的一條小路,再轉一個彎,才看到兩座飽經歲月的老房子。車子就在砂子鋪地的停車坪上停下來,使我感到繁華的、處處標榜二十一世紀的東京市,忽然在眼前消失了。其實這文庫的房子並不真老,看樣子也不過二次大戰前的建築,只是在叢林之中極靜,予人以時代的錯亂感而已。靜嘉堂與大倉集古館相似,都是日本現代化初期貴族知識分子的積藏,後經公開者,所以建築環境都代表當時的趣味。
靜嘉堂分兩部,一座日西合璧住宅形式的建築,規模較小,是中國陶瓷的陳列室。此非我此行的目的,但既來了,就順便看一下。當時正展覽唐三彩。數量不多,但品質甚高。靜嘉堂展出的三彩馬、駱駝、神將與鎮墓獸等,原是相當常見的器物,但其尺寸特大,雕塑精美,為國內所無。故宮博物院並無唐三彩藏品,歷史博物院所藏品質中等,如馬,不過一尺左右的高度。靜嘉堂所藏屬於二尺半以上的大件,實在驚人。這裡的一件不太起眼的白底貼花滴藍彩罐子,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又有一只真物大小的三彩鴛鴦,一對守護獅子,被指定為「重要美術品」,都精美異常,令人感動。看了這樣水準的東西,不免覺得當年我們自己不懂文物的可貴,為外人廉價取得,實在是很丟臉的事。政府應該編夠預算,設法搜購國外民間的重要文物才好,不可再任其流入外國的博物館裡了。
靜嘉堂的文庫是壹座外觀平實的三、四層建築,大約是書庫的面貌吧。進口處亦很不顯眼,門是緊閉著的。按門鈴數次,才有一位女士出來詢問來由。我遞上名片,由同行的日本朋友解釋,終於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容我們入內。室內陰暗,是深色木板鑲裝的西式建築,一邊有壁爐,上懸創辦人的畫像。面積不大,應是明治時代的遺物。因係西式地板,我們要脫了鞋才能進去,靜嘉堂文庫為「重要文化財」,室內不准抽煙。我搞不懂是指這座房子為文化財,還是指庫內的藏書?請教那位朋友,他搖頭笑笑,根本不知道文化財為何物。
我們被引進一間明亮的大房間,有兩個大窗戶面對院落,很像當年的書房。裡面有二、三人踞案研讀。我們進門後,先要登記,然後填寫單子,要求取書查閱。這個手續似乎與中央圖書館的珍本書取閱方式相類,只是日本人在形式上顯得更加謹慎小心而已。因為時間匆忙,我就不客氣的說明來意,自目錄中查出那兩本風水古版書號碼,請她拿出來看看。我以為她會像中央圖書館一樣,讓我看微粒影捲,那知過了一會,她把原書捧出來了。並告訴我說,其中的一本是很珍貴的。
她指的那一本是很普通的《葬書集註》。在目錄上寫著「明新刊本」。我想看這一本書,乃因《葬書》流傳甚廣,各版本均來自明末,也有文字的不同。同時我很懷疑這本書的來源,一直想知道是否明朝人所杜撰的。明新刊本應該可以解答我部分的問題。經看到原本,發現這書不是明新刊本,恐怕至少屬於元代的遺物了,因為明新儒者宋濂先生在書前有夾頁的批文。照常理推斷,他在書前寫批,在當時應該已是古書,所以靜嘉堂把它歸在宋版書一類裡。這樣說來,南宋已經有《葬書》是可以肯定的了。
她同意我可以申請影本,但因他們沒有影捲,沒有現成的複印本服務,影本的製作非常昂貴。尤其是宋版書,每複印一本再加約臺幣一千之費用。折算起來,印一本沒有多少頁的書,竟要數千元新臺幣了。考慮了一會,覺得也沒有選擇,只有拜託她代印了。我們辦了手續,辭謝出來,她把我們送到門口,行禮如儀的,才告別而去。我感到了卻一樁心事的愉快,公園裡的鳥聲居然也很入耳了。
(後記)本文發表後,承申央圖書館蘇積先生指正,靜嘉堂文庫之《葬書》仍應為明新版,後再向該堂查詢,同意不照宋版書收費,蘇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
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到印度去看看是我多年未實現的願望。在年輕的時候,到歐美旅行,幾次打算去印度,都因申請簽證被拒絕而不能達到目的,為此我一直耿耿於懷。前幾年印度政府的態度開始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成果所融化,有不少朋友陸續組團往訪,可惜我一直抽不出時間;1986年勉強成行,雖然沒有完成全程中途返國,大部分旅程又都在瀉肚,對我來的目的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對我來說,到印度,是看看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老文化的遺存,當然,我要看看它的建築。過去幾年來,深感自己對印度了解太少。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對中國南北朝以後的建築與藝術有相當根本的影響,但是我們對印度的古老文化卻甚隔膜。印度雖是我們的近鄰,今天的中國人對印度則鄙視而輕忽,沒有興趣了解,這是很可惜的。
印度的傳統建築,可以因其歷史分為三大部分,即相當於中國秦漢以前的古代,所剩下的是少數佛教的石塔及石窟寺。等到佛教消失於印度教中,自中國的唐宋到明初,是他們的中古時代。此時群雄割據,各地都發展了典型的廟宇,與歐洲中世紀的天主堂發展的情形可以比類,有些作品宏偉之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廟宇大多尚存在,為英國人保留下來。到了十六世紀,蒙兀爾王朝自中亞高原侵入,建立了帝國,把波斯一帶的建築帶進印度。在帝都德里一帶,留下不少宮苑、陵墓。到了十八世紀,英國以少數水兵打敗蒙兀爾朝廷,並沒有把他們廢除,只把他們當作傀儡看待,所以回教傳統的貴族建築一直使用到本世紀中葉。古
代的佛教建築以簡單古樸取勝,中世紀的印度教建築以雄壯的軀體、細膩的雕刻取勝,而近代的宮殿則以豪華、富麗取勝。
印度中世紀的廟宇,是四座高低不同的石砌的方錐形建築連成一線而組成。最後一座特別高大,是神食之所在。在東部的奧里撒斯省與申北部的普來德省,這些錐形廟的地面都是正方形,先是自地面垂直上昇,到大約三分之一處,外輪廊呈弧線內收,集於頂點,形成一個美麗的彈頭狀的造形。各地的特色有異,大多在外表的裝飾上,這使我直覺的想到中國的密簷塔了。中國的佛塔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樓閣式,大家都說是來自漢代的望樓,由於外表上完全相同,應該是沒有爭論的,這是今天中國人所熟知的塔。另一種是密簷塔,其來源沒有人提及。照一般的看法,密簷塔就是把很多屋簷壓縮在一起的樣子,應該先有樓閣,後有密簷才對。然而我國現存最早的密簷塔為嵩嶽寺塔,建於紀元六世紀初的北魏時代。這表示我國的兩種塔是同時存在的。我看了那麼多印度中世紀廟宇之後,認為我國密簷塔的來源是它們的前身。現在的廟宇,大多建於八世紀之後,當然不可能是模仿的對象。但依據歷史發展的原則,在既有形式之前,一定有類似的建築。在南北朝時代,中國與印度的交往很多。撰寫於六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若干僧人往西土考察的故事,也記載過印度饅頭形的佛塔(窣屠婆)。我想中國塔既然可以自漢代的望樓取樣,這些往印度留學的僧人,看多了印度的方錐形廟,難免混淆,把它當作塔而抄襲過來。這種式樣的「張冠李戴」,在形式轉換期是很平常的。最漂亮的一座密簷塔,是唐代長安薦福寺的小雁塔。建造的年代在八世紀,已經是玄莊取經之後的事,幾乎可以斷定受印度教方錐形廟的影響。唐朝的中國人胸襟寬闊,在文化方面吸收很多外來的因素,均加以融化,並不因自卑感而予以排斥。在密簷塔的下部,垂直的三分之一處,與印度廟宇一樣,是佛像的雕刻的位置,只是不似印度廟上那樣密密麻麻而已。以我推想,在八世紀以前的印度廟上,其雕刻一定也是比較簡單的。
說到雕刻,凡是去過印度,看過卡紀拉哈的神廟的人,大都印象深刻,因為廟上的雕飾,不僅是神像,而且有很多當時生活的寫照,其中有一部分刻了性交的各種姿勢,連現代西方人看了都臉紅。中國人喜歡稱它們為「性廟」,是很不公道的。因為那些廟都是奉祀印度教的神,是很認真的。我要談的,不是這些,而是印度人體雕刻的典型姿態。
我年輕時,孤陋寡聞,在國外大博物館裡,看到古代菩薩雕像,有點難於接受。其中最使我不了解的就是菩薩的姿態。因為我當時所知道的菩薩像,多是仙女一般,白衣飄飄,手執淨瓶的樣子。那有半裸著身體,做出一副傭懶的、不正派的樣子的女人,能稱之為菩薩的?其實這種不正派的姿態,就是印度的姿態。我翻翻,發現印度人在佛教末發生的時代,就把女神雕成肉感的形象,站立的姿勢,成S形,胸脯取正,臀部扭向一邊,一腿直立,一腿微彎的迷人架式。這種典型,後來為佛教所借用,然後又傳到我國來,是十分順理成章的。直到明代以後,我國民間實在看不慣,才把它改為白袍的樣子。自唐末到宋代,出現一種菩薩坐姿,除了上身半裸外,左腿高檯,右腿下垂,身子半倚在座位扶臂上,一副貴妃浴罷的神態,非常動人,但十分不雅,為文明國家的女性所不取,根據我的了解,這種姿態原也來自印度,只是到了中國就貴妃化了。在印度中古的廟宇上,處處可見擺出S形姿態的女像。由於廟的下部環周一圈都是女像,而每一女像均呈S形或反S形,第一眼的印象,予人以摹女一起左右扭動的感覺。但是我找了很久,只發現了一個類似菩薩坐姿的例子。大概這種姿勢不適於刻在廟壁上做裝飾吧。
印度之旅,我對蒙兀爾王廷建築的有一點感受。蒙兀爾帝王是自中亞一帶來到印度,本身是回教徒,又受了波斯文化的影響,所以是很講究享受的統治者。在建築上,融合了回教與印度的特色,創造出別樹一幟的式樣。這一階段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有地位的,因為蒙古帝王沙加汗建造了美麗的墓室︰塔姬瑪哈,是世上最可愛的一座大理石建築。塔姬瑪哈太有名了,不必細表。且說當時的帝王為自己的起居建造宮殿是免不了的。他們喜歡大理石,更喜歡在大理石面上鑲嵌寶石類。但只限於用在最切近帝王生活的地方。城堡及其他建築,乃使用比較低廉的紅色沙石所建,所以德里的皇宮才被稱為「紅堡」。照目前所見的印度皇宮,似乎帝王們生活在沒有門窗的大理石建築裡。這些建築不論大小,都方方正正,由成排拱廊組成,大家席地而坐,面對著院子。建築的樣子雖與我們中國不同,但與漢代建築使用的辦法是一樣的。不但如此。印度皇宮中的主要建築為廟堂(Audience Hall),與中國古代的制度相當接近。自城門進入有一很廣大的院落,院落中是幾何形花紋的圖案。正中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大理石廳堂,沒有門窗,裝飾得富麗堂皇,那就是皇帝接受民眾朝拜的場所,稱為「公眾廟堂」。自此而後,進入較私秘的院落,有規模較小,但是建築更加精緻的廳堂,為皇帝與朝臣議事的地方,稱為「私祕廟堂」。這種做法與我國周代以來,內朝、外朝的制度是相同的。可見有些道理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至於進入皇宮內院,當年帝王妃殯所居的環境,帝王與外界完全隔離,也有類似的廳堂以接受三宮六院的侍奉。今天雖不見當年的盛狀,但錯綜的建築,曲折的廊道連通,似乎還可使人想像出鶯鶯燕燕的宮女,穿梭往來的景象。與印度皇宮比較起來,明清以後的申國皇宮,在氣派上自然要勝過很多,在生活享受上,卻顯然要落後。北平的故宮沒有敞廳,不但大朝是封閉的,宮內一切建築也都是同樣的模式,所以其可居性不高,難怪清朝的皇帝喜歡建造離宮、別館,住到宮外去。
印度宮殿中最有趣的是水的利用。當地暑期較長,他們引水入室,想盡辦法用水來減低室溫,使帝王充分享受到侍奉。水要流動,水性自高而下,因此到了夏天,要發動民工,把水搬運到高處的水庫,內宮的廳堂的屋頂上可以有不斷的水流,他們常用的辦法是使水自屋頂上流下,沿後壁急速注入室內的水槽,產生激流,後壁面對著夏季風向,水流過壁面時,有風口使之冷卻。這樣就等於一個原始的冷氣機了。這座機器不但有清涼的功能,而且有水聲助興。水流潺潺,又可增加室內空間的動感,在宮廳中,這水流又可與院內的景觀連結在一起,饒有趣味。這使我想起中國後代帝王,受儒家思想影響,不敢在享受上大事鋪張,利用奇技。但早期亦有記載,說明中國帝王在這方面的頭腦並不輸於印度。《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宮殿,其中不乏暗示生活享受的描寫。對於暑日生活,有「清涼殿」之說,原文是這樣的.
清涼殿,夏居之則清涼也。亦曰延清室。董偃常臥延清之室,以畫石為林,
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侍者於外扇堰。偃曰︰
玉石豈須扇而後涼邪?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同潔,侍者謂冰無盤,必融濕席,乃拂玉盤墜,冰玉俱碎。玉晶,千塗國所貢也,武帝以此賜偃。
這段文字顯然是雜湊的,禁宮之中何容得臣子享受?但可自文中看出殿內均為玉石、琉璃、水晶等做成,比起印度嵌加各色寶石的大理石,好像要高級些。更高級的是中國帝王有冰可用,所以不用水流。從周朝開始,我們就懂得在冬天把冰藏在地室中,等到夏天使用。並設有專職。《三輔黃圖》中記載未央宮中有凌室,乃藏冰之所。自此而後,歷代帝王都有類似的設備。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古代宮殿中沒有水流,《三輔黃圖》的另一版本中說到「未央宮中有石渠閣,蕭何所造,其下醬石為渠以導,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文字不太清楚,不知閣在室內,還是在地板下,至少說明古人雖不用水流在夏日降低室溫,但即知道享受水流的趣味。
印度宮殿中最動人的水流是德里紅堡的宮廷。紅堡是當年印度蒙古王朝的統治中心,其建築之宏偉與細緻均為各宮之冠,可惜部分內宮為軍方所用,不曾開放。主要的廳堂造在一個持續的高臺上,一條寬同拱券的石砌水渠貫穿了全體,並隔著花格牆流注到內宮中去。這條寬水帶像一條河流樣的成為連結宮中活動的象徵。水在蒙兀爾王朝的建築上確實有象徵的意味。有名的塔姬瑪哈陵墓的前面有一個長形的水池,能把這座美麗的建築的倒影反映出來,益增其風姿之綽約,但是當年在建造的時候,這座水池非為美觀的目的,而是有象徵意義的。在長形水池的中央,也就是院子的正中,有一個高起的臺,上面是蓄水庫,這水的流動,應該是具有生命的追思的意義。可惜今天這座水池為了觀光客的需要,幾乎成為靜水,以反映圓頂的倒影。不僅在塔姬瑪哈,在一切皇宮中,院子正中央的位置常是一個高起的水庫,或一個低下去的排水孔。如果純粹為了蓄水或排水,應該放置在較隱蔽的地方才對。
關於水流的靈性,使我想到我國古代宮廷中的「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觀念自六朝以前的鄉野活動,轉變到惰唐以後的戶內活動。看了印度王廷室內的流水之後,不禁覺得古代的帝王,不分中外,對於水流都是相當著迷的。(本文圖片全由朱祖明建築師攝影提供)
束京訪古東京孔廟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裡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裡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數百年的發展,留下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的旅社搭火車往秋葉原方向,到他們的公司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一片翡鬱的樹木,樹叢中有灰灰的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