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曾變易的本質 林文月
為了再版一本舊文集的需要,我去翻找老相簿,無意間看到在相連的兩頁貼著好幾張與學生們合影的照片。 約莫是三十年前的照片吧?六、七位男女學生,以我為中心,擠成一排微笑留影。他們是我教研究所課第一年選修課程的學生,我分明記得。地點是我故宅的客廳,大家就擠在長沙發?,我也分明記得。但是,因何全班同學都到齊了呢?已不甚記憶。大概是學期末的導生聚會吧。 那時候,大學?已實施導生制度。校方把學生平均分配給授課的教授為導生;研究所的學生人數較少,所以往往全班都歸屬一位教授。導師和導生每學期至少聚會一次,以增進課堂之外的了解,那大概就是導生制度施行的目的。不過,凡事制度化以後,便易流於形式。多數學生於修完課程後,便不見蹤影,失去聯繫;也有極少數的人會在規定的聚會之外,個別來訪,甚至保持更長久的師生情誼。照片中有一、兩位如此,何寄澎便是其中一位。 多幀照片中擠坐最左邊的一個男生便是何寄澎。他看來與三十年後的今日無甚大變化,或許是當年他較其他學生年紀稍大的關係。寄澎讀博士班的時候,已婚,並且曾經任職於文化事業,所以較之同屆的男女同學顯得老成持重,甚至多慮與憂鬱。 我故宅的書房,稍嫌逼仄幽暗。除了我自用的書櫥和桌椅之外,桌旁只容一隻小沙發椅,而且常年都需日夜點燈,燈光使人思緒易於集中。我進入書房,總是埋坐於桌前的椅中閱讀或書寫,只偶爾換坐在沙發椅中舒解精神疲憊;偶爾那椅子?坐著的是我的家人,他們在書房中總是可以找到我;偶爾那椅子?也會坐著我的學生,他們個別來訪時,我不安排令他們端坐客廳,喜歡他們坐在我書房的那個角落。在吊燈之下,有些舊損的沙發椅中,大概會令人感覺放鬆,言語自然的吧。 便是多次在那燈光之下、那坐椅之中,寄澎和我談話,讓我知道他學業的進展與困躓、他生活的意興與憂戚。他說話的時候,仍有一些課堂上討論發言的味道,輕聲而緩慢,甚少激昂慷慨直陳。往往是多感的、多慮的,但也常常都是語帶保留的含蓄。聲調和語氣雖與課堂上給我的印象類似,但是所講的內容則不相同。坐在書房一隅那張舊損的椅中,或許真會令人感覺放鬆自在,許多的話題便也自自然然湧現。我似乎更認識了我的學生,那些是在討論學問,批閱報告時所無法發現的個別特質。 其實,那張椅中,也坐過許多其他前前後後不同時期的同學,述說過許許多多個別的年輕的心事或困惑。我未必能夠為他們一一解惑,但確曾誠心聆聽過。我想,也許學生們只是需要課室外一個安靜的角落、一張舒適的椅子,讓他們盡興傾談罷了。他們個別的問題,說不定傾談後便釋然,可以面對、甚至迎向明日。 許多年過去,學生們先後畢業,迎向明日。在急速變化的台北市,我那一幢故宅已經在新的都市計劃中消失,化為南區捷運某站的一隅了。但是,我知道有些記憶並未消失,譬如我的學生們同我談過的一些話。只是當時青春的他們,如今已步入更為成熟的中年。 如今的寄澎,甚至自稱已然有「衰老的癥候提前來到」。教課授業擔負行政工作之餘,又往往見到他發表的文章。在文章?,我看到他的生活、感思和關懷。 住臨近學校的宿舍區,近來寄澎捨轎車而改騎腳踏車,倒也是因應日益擁擠的都市交通狀況的好方法,大路小徑任意穿逡,得以寓目瀏覽花木草樹。從家到研究室,從研究室回家,學人的生活看似單調寂寞,但他說: 停妥車子,拿起沉甸甸的背包,踏入研究室時,又有「鐵肩擔教育,笑眼看青年」之慨──那顯然已不僅是一己的自由、任意與逍遙了;其中自也包含了人生在世應有的信任與責任。 他窗下讀詩,感動於古今人物的修養內涵。於閱讀鄭因百老師《清晝堂詩集》後,滿懷追思寫下: 鄭先生展現了一種深受傳統文化浸染薰陶之學者的氣質與風度。相較於晚近以來那些處處可見的,與時變易、務出新奇、根基不實、晦澀艱難的論著,鄭先生具體見證了一種日趨消失的學術典型。 不過,憑窗暫眺,也總有些「小葉欖仁的枝葉隨著寸寸西移的日影、隨著偶然揚起的金風」。友人種植的「兩株羊蹄甲」,於貧瘠的土地,開出豔紫的花,無甚枝葉姿態,「也自有一種麤服亂頭的風致」,遂又悟得生命歸屬的道理。 「晨起喝粥」,「早餐後,背書包,騎車出門」經過許許多多熟悉的「小舖」,滿足於小小平凡的生活。寄澎記錄了自己和眾多市井小民的尋常生活,他所嚮往的是「簡單的愉快」,毋寧是不容易再追回的那種「簡單純粹的年代」。這樣的篇章?,我看到的是,往日我所認識的青年,有一些浪漫、有一些易感,還有一些愁悵與無奈。 然而,在不同的篇章?,也引出我對寄澎的另一些印象。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他對個人的生活,嚮往簡單純粹,但於社會風尚及教育制度,自有主張和堅持。「靜夜讀詩」,不盡是情興的陶醉,「善悟易感,不曾因老而遲鈍」,典範在夙夕,每每提醒對於「原則」與「責任」的思考,乃遂握筆「書憤」: 我把你沉默的「憤」寫出,留下一個見證。你要相信,窗外終將有人,枯黃的草也終將恢復它的青翠…… 於是你知道你已身陷於一個黑暗無邊的世界,不免哀傷委頓。但我要告訴你,在這樣的世界裡,透過莊嚴的沉默,守護自我的貞定、清醒──如果那算是放逐,則也是一種抗議的姿采。 儘管於時事現實有所批評、甚至憤慨,寄澎書憤的語氣,仍是三十年前在我書房燈下一貫的約制、含蓄而有所保留,正亦應證了他自己再三強調的「人格的教育」,和「讀書的教育」。這樣的書寫方式,在今日急速變化的社會價值觀中,或有一些不合時尚,但「關懷負責、誠懇謙虛、明辨是非」原是知識份子的守則。透過文字,我看到了何寄澎從青年時期沒有變易的本質。
二○○八年五月四日
.林文月女士,知名散文家,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類)、國家文藝散文獎及翻譯獎,著有《作品》、《交談》等,並曾翻譯日本古典鉅著《源氏物語》等。
推薦序二
時光長廊裡的等待者 簡 媜
──讀《等待》有感
我繼續等待著,時而俯瞰山下多彩的燈海,時而仰觀無星無月的夜空。 厚厚一疊白紙列印的散文書稿,從寒冬至春暖,隨著我的閱讀進度在書桌、餐桌、床頭之間輾轉,其中幾頁還曾塞入登山背包到山上涼亭吹了一陣風。白紙黑字有一種冷靜的光影氛圍,我因此暫忘作者是熟識的何老師,當作自己是初相逢的讀者,讓文字告訴我一切。 首先,印入眼廉的〈討厭自己〉著實令人一驚,鮮少人以此種方式開篇;然在討厭自己何以不能裝聾作啞、從俗媚眾的「自我詰問」之中又雄辯滔滔地「自我答覆」:「本質不能變、原則不能變、理想不能變、價值不能變。」一問一答,揭露近十年間處於社會亂局卻深感無力者共有的鬱悶心結。這鬱悶像一枚新燒的烙印,而往昔青春正盛時,從家庭教養從古典經籍從師長繼承而得的核心價值體系又如與生帶來的胎記,行路已過中歲,疾風暴雨忽歇忽起,書寫者帶著烙印與胎記踏入文字國度,抖落一身記憶,砌築一條長廊,雕刻時光;浮光暗影悄然晃動,往事歷歷在目,說故事人的語音時而愉悅時而感傷,偶而也夾著嘆息。 全書六輯總綰六類人事情懷。輯一輯二,或懷想澎湖童年或記述日常,採擷微物之中自有的一份閃爍之美,而平凡家居也頗有悠閒體會足以分享。其中,書寫父親數篇最是動人,補捉如亂世飄蓬的一代人中,自己父親那二度離鄉背井、鰥居數十年的孤獨身影。父子同一屋簷,卻各有各的時代鬱結,父親房間裡的燈與書桌,默默陳述一身如寄者所尋得的小小慰藉。平凡之物,亦是信物。 輯三以「該被讚美的人」定名,所記為師友、學術往來或日常錯身而過的市井人物,不論鴻儒白丁,凡顯現美好品質者恆被文學家歌詠,蓋散發溫暖的人性世情,總能在無形之中給予人們勇氣與支持。 作者所砌築的時光長廊裡,固然四季嬗遞,但處處佈著靜夜獨白的意境。或許,相較於白晝喧囂、市聲亂耳,黑夜更能讓內心泊止進而流露本然面目。因此,不管是仲夏夜獨自在山上等待下山的車班,遙觀燈海夜空若有所悟;靜夜讀詩,省視觀照「價值」與「美」的真諦;中夜忽醒,探問自我躁動之心;夜行列車,從燈火幻滅的窗景中補捉片刻沉靜;或是子夜前偕妻校園散步,見嫻靜的樹、柔和的燈、溫暖的建築,「穩如磐石的圖書館莊嚴深邃,黑夜裡闊如長河的椰林大道崇高偉大。」在在彰顯著自我應答的內心起伏,探詢、追問、冥思、回歸,不斷地自問人生該追求什麼?該如何尋回安詳與真誠?如何在紛擾之中安頓年輕時即已得出定論的終極價值。因這自我問答的音色如此清亮純圓,而靜夜如一匹黑絲綢,情景交融,遂完成一獨特的心靈風景。與之相映成趣的當屬「造物不吾欺」一輯,寫宿舍區的蓊鬱林木、書桌前的羊蹄甲,寫榕松兩樹之爭、春櫻秋芒,雖是短篇實為佳裁,筆端流露真情如對知己,如慕如訴,令人不免推測在作者眼中花樹遠遠勝過人事,許是一草一木不欺吾,年年以美相待,不似現實人事變化無端之故啊! 如果靜夜諸篇顯示了學術殿堂裡一個安身立命的知識份子所追求的寧靜與恬淡,則輯五輯六是個反差存在,以變調的高音省察社會亂貌、揭示敝端甚至痛陳沉痾,鬱抑之情難掩,憂憤獨多,爭如不見亦不聞的「棄絕」心態,一段強過一段,一篇悲過一篇,險險乎有玉石俱焚的詭異氣氛。然而,證諸多年來我輩賴以寄託之核心價值、珍貴品質一一崩塌的實況,其「憂憤書寫」卻也是最能引發共鳴之處。 宛如大海回瀾,在「憂憤」深處,「棄絕」盡頭,最初的學術銘印與年輕以來的自我信念錚錚然歸位,捍衛著一切,呼應了開篇二文〈討厭自己〉與〈等待〉這組一厭一等、既是謎題也是解答的密碼:在燈海之上、夜空之下,重新感受昔日的種種情懷,靜靜等待著。等待什麼?或許是一個善意的陌生人送來溫暖,或是一個清明的社會漸漸回魂,當然更是「等待那原來的『我』的返回」。
.簡媜女士,知名散文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吳魯芹散文獎等,著有《水問》、《月娘照眠床》、《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等多部。
後 記
收在這本小冊?的作品,除了〈父親,請好好的走〉、〈燈與書桌〉等極少數篇章外,都是我在聯合報副刊《塔?塔外》(二○○二年七月至二○○三年七月),《天地之間》(二○○四年七月至二○○五年七月)專欄?的所思所感。本來裒集舊作成書出版,理應有所揀擇、刪汰,甚至增補,以成其有系統之新貌。但或許基於一種自珍不捨的情感;或許因著歲月給予的啟示;走過的步履即使蹣跚,也不妨完整留下足跡,畢竟那是確確實實的心血結晶;更或許是由於紛擾的日子讓原本粗疏之才益為枯索,懨懨之心益為偷惰;總之,終究決定除了略依性質予以分輯外,不予更動。然而,我畢竟覺得本書各篇所顯示的是一個「真我」──這或許才是我儘可能存其原貌的真正原因吧? 在那每兩週要完成一篇專欄稿的兩年?,我藉由周遭的人、事,生活的瑣節,無可迴避的工作,以及浩瀚典籍的咀嚼吟詠、風骨人物的追懷感受,乃至面對行健不息、真誠無欺的自然的沉思默想,一層層,細細的、慢慢的、莊嚴謹慎的揭開我隱翳心扉的帷幔,檢視既陌生又熟悉的自我,從而不斷探索叩問自己真誠的關懷、尋覓與歸止。其間種種質疑、矛盾、惶惑、憤懣,乃至恬然、欣喜、貞定、平篤,都真確無偽──即使至今日,亦仍猶然不免──那是一種兼含回顧省視與追尋嚮往的發現之旅、學習之旅。 我非常非常懷念那些日子:無論在家中或研究室,往往從清晨到黃昏,自黃昏至子夜,反覆推敲字詞的意義、音色,句子的氣韻、寓托,以及亟欲表達的情與志與道,必定要「心安理得」始置筆而止。這五十餘篇小章,不僅如前述,顯示的是一個「真我」;並且也讓自己於「散文」之本質及循此而應然的藝術美有更深切的體認,乃戰戰兢兢的跂予踐之。我殷切企盼今日之懷念速速化成明日之進境──書名《等待》,固終有這樣鞭策惕勵的旨趣在吧! 雖然只是一本小書,而其問世其實不易,自有許多該感謝的人:衷心感謝林師文月、敏媜學妹賜序;也要謝謝蔡文甫先生、陳素芳總編的不嫌不棄,還有欣純責編的辛勞與配合;而最最要感謝的是好友義芝──若非義芝的厚愛、鼓勵,本書的所有作品都不可能產生;更重要的是,「真我」的重新發現、追尋,勢必無緣完成──然則其惠我之意義,固不僅在「作品」之有無而已。
何寄澎 謹誌 二○○九年三月廿二日於 台大中文系三十二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