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童年招魂曲
徐嘉澤為「六年級」作家,雖然出道較晚,但是後發先至,作品的質與量較同輩突出,亦有可觀之處。他初試啼聲的《窺》,對同志糾葛與情慾流動的撫馭火候,文字老練,手法自然,將此類型小說的場域擴大、延伸,讓人驚豔。如果說《窺》是劇場版,那麼同年底接著出版的《門內的父親》則為抒情版,是徐嘉澤舞台下的親情關懷與拉扯,進而探觸性別議題。
作家的處女作,幾乎呈現往後他在文學遠途上的風格,也就是說,徐嘉澤的寫作題材與內容,幾乎是《窺》的變調、扭曲、隱晦、鍛鑄,甚至是混血後的華麗異形。《門內的父親》如此,《類戀人》也是,流動《窺》的DNA,這不是意謂著作家的招式已老,而是將同一招逞馭到完美,足夠了。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武斷說法,畢竟,徐嘉澤的第四本書《大眼蛙的夏天》跳脫他慣有的題材。相較已出版的書籍,《大眼蛙的夏天》屬童年純真版,甚至有少年啟蒙小說蘊底,能歸屬徐嘉澤「前青春期」小說,尚未觸及到性別意識翻攪的情慾勃起、同志場域。當然,此書是他的文學獎精選集,可能是徐嘉澤在這幾年來的文學獎沙場縱橫之餘,避開文學獎評審的內規「防堵熟客」─以來稿風格與語言猜測是否是出自老手─防火牆機制,變換題材與手法,另闢蹊徑,反而瀟灑地走出一條自己未來可發展的文學之路。
《大眼蛙的夏天》的內文排版有其意義,首篇〈尋找陳亦履〉與末篇〈小說家之死〉文氣相通,展現「小說家」受現實命運的擺布玩弄。〈尋找陳亦履〉中無人知曉的小說創作者,與〈小說家之死〉將紙上杜撰技巧轉化成賣靈骨塔的推銷伎倆,掀露了小說家在華麗裙襬下,有雙被現實不斷絆倒的跛足。事實上,《大眼蛙的夏天》最令人咀嚼的,是掐頭去尾的篇章,極盡演義了徐嘉澤的少年世界觀。他在書桌,以文字為覡,高歌對逝去青春的悼曲或招魂,將過往童年化成豔麗孔雀的〈祖母的影子〉,或〈哪吒〉乩身蹈舞,或〈大眼蛙的夏天〉、〈蝶道〉中多次出現的輕盈蝴蝶。作家老是挖掘童年題材,像反芻,草料反覆咀嚼、重複吞食,幾乎像強迫症那樣處理。這過程對徐嘉澤是宗教式治療或排毒,對讀者亦是如此呢!
另外,小說中多次現身的主角「張小虎」,是從《門內的父親》當中延伸的人物。一旦敦請「張小虎」為主角,徐嘉澤的敘事語氣變得更純真與輕緩,將情感提升,在殘酷世界中,流露一股溫暖。也許「張小虎」對徐嘉澤有個人情感上的投射,或救贖的意義呢!
無論如何,《大眼蛙的夏天》在徐嘉澤目前書寫的版圖,是另闢歧疆,也許這種沒有沉重意圖與負擔的內容,彷彿適合在夏日午後,坐在清風徐徐的樹下展讀,予人舒坦的閱讀感,重新找回自己遺失的童年記憶。
甘耀明
本文作者甘耀明先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著有小說:《神秘列車》、《水鬼學校與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等。
作者序
說故事
故事就從那片牆說起。
磚牆上爬滿了藤蔓,看到許多小果實,一捏才知道是蛹,最後的夏季,外婆說藤蔓纏著牆,要把藤蔓砍了,我和表哥摘了很多金黃色的蛹放進保麗龍盒。過了幾天,我像施展魔術手法一打開蓋子,成功羽化的蝴蝶便爭先飛出,成了最深刻的記憶。而幾隻翅膀攤得不完全的,蜷著翅膀像雞爪,以詭異的動作用腳在保麗龍上刮出刺耳的聲音,大自然展現生命的無情。
母親常說外婆的命格撐得起鄉下住所的龍穴位置,外婆一走,住在那的親戚不是離異、生病就是欠債,連主屋的樑柱都垮成像廢墟,磚牆還在,卻沒有再見蝴蝶回來過。
故事可以從那個颱風說起。
大學暑假到成功嶺受訓,幸運的接連來了好幾個颱風,不需要出操,一群大男孩窩在悶熱的大教室裡,外頭閃電打雷颳風下雨,電壓不穩導致日光燈時暗時亮,像催眠術,一些人已經趁班長不注意偷偷小盹。我拿出筆記本寫出第一個故事再謄寫在信紙上寄給了同學,為被困在此處的自己找了個想像力的出口。寫著寫著,十幾個年頭已經過去,再回頭,背景彷彿被置換掉,剩下自己時時與電腦螢幕及鍵盤奮戰著。
故事或許該從那個獎說起。
到底是誰說拿了大報文學獎就是進入文壇的通行證和鑰匙,我一定被騙了,我拿著這些東西卻不知道入口在哪?第一次拿到獎還興高采烈等著出版社來發掘我,之後才認清一個事實:台灣一年有那麼多文學獎得主,自己只是其中的「分子」,這「分子」會隨著分母量隨年增加而存在感日漸稀薄。那時我還傻傻的以為一個獎可以為我帶來什麼,後來知道,如果不繼續寫,再多獎都沒有辦法為自己帶來什麼。
故事應該從那個文藝營說起。
「搶救文壇新秀大作戰文藝營」,很好,我認真起來了,顯然這「文壇新秀」四個字就是指我,初次見到這個文藝營就非常吸引我,無奈每年寒假出國玩樂成了必備。那一年我總算把出國玩樂的時間給排開,害羞地以為二十九歲的自己會是營隊中最老的一個,心裡揣測不安的參加生平第一個文藝營,如果和那些早慧的創作者來比,我已經慢了十幾個年頭才來跑文藝攤,沒想到文藝營上年紀比我大的多的是,可見文學熱忱不管哪個年紀都會有。那麼,被搶救到了嗎?我心裡想:那一年可以鼓起勇氣報名參加這營隊是正確的。
故事要從家人、朋友、讀者說起。
沒有你們,永遠不會有這些故事。
謝謝你們,聽我說故事。
二○一○ 徐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