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自傳《堅持‧無悔》後的最新力作。
陳若曦說她的創作「是在反映那一刻的社會現實,要我關起門來寫一些脫離現實的故事,非我所願,也非常不喜歡。」所以她的作品充滿現實色彩和感時憂民的情懷,海峽兩岸讀者都稱許。
本書內容囊括教育、政治、旅遊、歷史、人物……等,共分四輯,輯一為台灣經驗,輯二為大陸經驗,輯三為綜合議題,輯四為人物。晚近陳若曦投身環保行列,關懷面從自身周遭到地球村,不僅可看到陳若曦對現實社會的隱憂,也可從小處看出整體環境的大問題。是陳若曦繼七十自述《堅持‧無悔》後的最新作品,偏偏言之有物,切中問題核心,令人感動,更令人深思。
作者簡介:
陳若曦
原名陳秀美,台灣台北縣人。就學台大外文系時參與創辦《現代文學》,寫作短篇小說。1962年出版英文小說集《招魂》,同年負笈美國。1966年偕夫投奔中國大陸,適逢文化大革命,目睹清算和鬥爭,1973年舉家遷居香港,開始寫作《尹縣長》等一系列反映文革傷痕的長短篇小說。1995年返台定居,曾獲中山文學獎、聯合報特別小說獎、吳三連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學會1978年書卷獎、吳濁流文學獎等。
章節試閱
三見蔣經國
生平見過蔣經國三回,當場印象都不錯,等拉開了時空距離,感受方起變化,認識也逐漸加深。
一九五三年秋,我讀初三,由於曾發動初中部同學捐獻勞軍,校方作為獎勵,推薦去參加蔣經國領導的青年救國團活動,聽到他一場致詞。記得他穿著樸素,白布香港衫和卡基褲,肢體語言豐富,言辭激昂慷慨,好多學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那是「反攻大陸」的年代,我們以愛國復國為己任,視他為「青年導師」。
隨著年歲增長,逐漸體會到蔣家專制獨裁的具體內涵。譬如高二時適逢台北市長選舉,級任導師利用國文課舉行市長選舉討論,目的在利用學生影響家長。我擔任班長,見全班噤若寒蟬,便拋磚引玉說:「民主是選賢與能,政治要有制衡,如今是國民黨執政,台北市是首都,最好選個非國民黨的……」話沒說完便被導師一手推下台去,還氣急敗壞地訓斥:「胡說八道!要造反呀?」
我們這一代都懷著政治恐懼步入大學,活在軍訓教官和職業學生的陰影下。有個同學歐阿港,中學時代的同伴偷讀魯迅著作被抓了,逼供時咬出他的名字,連累他被拘留了幾天並留下紀錄,大三暑期集訓時,寫總統訓詞的心得,用辭不夠「政治正確」,加上前情再翻了幾番,竟被送入獄,再沒回到學校。
這個時候我特別感謝高中的國文導師,當時若往上報告,肯定把我發配到綠島去唱小夜曲。
政治恐怖不分紅白色,一律漆黑無底,壓得許多有識青年喘不過氣來,而「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流行語中的美國,遂成為自由民主的象徵。蔣經國提倡「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我留美後投奔蔣家的敵人中共,道理不言而喻。去了才發現國共兩黨實乃難兄難弟,政治恐怖不過五十步和百步之別而已。
八○年代我重返北美,這時台灣已進入蔣經國總統的時代,經濟建設受到國際矚目,但戒嚴依舊,黨禁、報禁……一樣不少,只因出於保衛政權,採取「吹台青」政策,開始走向本土化。所幸「黨外」人士領導的民主運動前仆後繼,且越壓越盛,蔚為海內外台灣人的希望。黨外雜誌如《台灣政論》和《八十年代》等,都變成海外台灣人的精神食糧。
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黨外菁英被捕,一時震驚國際。張富美最早告訴我,接著聶華苓來電,說黃信介被捕,作家王拓和楊青矗關進監牢,甚至陳映真也岌岌可危,問我能否返台一行,向總統求情。
找特務頭子起家、專門鎮壓民主人士的蔣經國求情?有效嗎?我既不情願,也猶豫不決。
聶華苓說:「以前雷震被捉時,海外都希望胡適回台灣救援,他沒有這麼做,大家到現在都還不能原諒他。」
我豈敢和胡適相比,但家鄉蒙難,不盡點責任我一定會終生愧疚。當即糾集了三十多位海外(主要是美國華人)文化人士,包括許倬雲、李遠哲、李歐梵和杜維明等,連署了一封給蔣的陳情信,呼籲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千萬不要動用軍法審判。
元旦過後,我帶著這封信飛回睽違十八年的家鄉,求見蔣經國總統。
蔣先生已是病魔纏身的垂垂老人,言辭謙和,頗有禮賢下士之風,神色寧靜自若,只在談到事件的「真相」時才略顯激動。
他堅持事件起因「暴動」,定性為「叛亂」,見我不能苟同,還反問一句:「若非叛亂,你認為是什麼?」
我缺乏政治細胞,事先又沒演練,便隨口答以「嚴重的交通事件」。
話甫出口,驚得陪伴一旁的蔣彥士快跳起來,但見蔣總統僅臉現詫異之色,並無其它表示,他彈起的身子才倖倖然落座。
相比之下,蔣總統實在深沉和穩重得多,果然「處變不驚」。
為了圓自己的觀點,我表示,應是警方過度反應,即先行鎮壓才引發群眾反抗,形成暴動現象,也即後來法庭上引用的「先鎮後暴」說法。
無論如何,我遞上美國華人文化界的陳情書,同時表達了島內外對逮捕民主人士的憂心忡忡,台灣尤其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島內的情況是我返台次日搭乘計程車的親身經驗。曾問司機,對高雄「美麗島事件」有何看法。他滿臉畏懼,並好心警告我:「這事難講,不要講。」人民的恐懼可見一斑。
這回總統接見約一個半小時,大致是陳述事件的真相。
大約三天後,我在南部觀光,聽到總統要召見,連忙趕回台北。
蔣先生仍是平易近人的風度,主動談到高雄事件,強調「叛亂」事件需要依法審判,但保證實事求是。對我說的「先鎮後暴」,他提出暴民當街打軍警,而軍警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客觀事實。
我說,可能是治安單位為了鎮壓的藉口,當街表演「苦肉計」吧。
蔣彥士又是一驚,滿臉欲說還休的氣憤模樣,這忠心護主的神情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總統仍是不動如山,神情無奈但口氣堅定地回答:「我以人格保證,我們政府不會行使苦肉計。」
他再度承諾,一切依法處理。我起身告辭時,他誠懇地表示:「哪怕是一個人受到冤枉,我的心都不會安的。」
事後,擔任《亞洲新聞》記者的殷允芃問我:「你頭一回見總統時,是否向他反映了計程車司機的什麼?」
原來蔣總統前兩天到南部視察,忽然指定要搭計程車,且非坐不可,把一批官員弄得莫名其妙。
「我打聽過了,最近除了你,他沒接見過誰。你再想想看!」
我一想,登時恍然大悟。想是總統要想找計程車司機聊聊,直接由民間管道來了解事件的真相。
剎那間,我對他的觀感大為轉變。他的過去種種,史家自會仔細研究,現在有這份心就值得肯定。俗話說「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獨裁者的晚年能心存善念也算難能可貴,不必一味地美化但也不可全然抹煞。
現在的官員都擅長包裝,忙著唱歌、跳舞、扮裝和摟抱孩子,好為民調加分。蔣經國膾炙人口的親民作風,該是台灣政壇作秀的始作俑者,但親切自然多了。
以我大陸七年生活的經驗,蔣經國一生的功過,似宜放到海峽兩岸的大環境裡評論,不能忘了台灣偏安四十年的事實。高壓統治和政治迫害的痛苦經驗,台灣人民不可忘記,但也不必斤斤計較;最好丟掉歷史包袱,大家團結向前看,落實民主政治,俾使苦難昇華為全民之福是幸。
三見蔣經國
生平見過蔣經國三回,當場印象都不錯,等拉開了時空距離,感受方起變化,認識也逐漸加深。
一九五三年秋,我讀初三,由於曾發動初中部同學捐獻勞軍,校方作為獎勵,推薦去參加蔣經國領導的青年救國團活動,聽到他一場致詞。記得他穿著樸素,白布香港衫和卡基褲,肢體語言豐富,言辭激昂慷慨,好多學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那是「反攻大陸」的年代,我們以愛國復國為己任,視他為「青年導師」。
隨著年歲增長,逐漸體會到蔣家專制獨裁的具體內涵。譬如高二時適逢台北市長選舉,級任導師利用國文課舉行市長選舉討論,目的在利...
作者序
野人獻曝(自序)
一直很羨慕一些作家的散文才華,他們提筆就能寫一些美和心靈的感受,不受社會事件的干擾,文章也沒時間性,因而不擔心會變成明日黃花。我並非沒有這類感受,只是不覺有下筆的急迫性;我是懶人,碰到不吐不快或應邀才會動筆。十年前出版散文集《打造桃花源》後,遭受背痛的折磨,兩年後做了脊椎手術才得解脫。病痛伊始,我即放棄小說創作,自稱「退休」或「讓賢」,總之把園地轉給年輕人。說我「江郎才盡」也罷,反正我樂得享受「古稀年」的閒情逸緻,省去構思剪裁的煩惱。然而,我從未放棄散文;寫作以雜感居多,希望透過個人的經驗,盡「野人獻曝」的心意。
這部集子包括個人對台灣社會環境變化的觀感,首先是文化議題。新世紀的頭十年,正逢台灣政局大幅動盪,譬如半個世紀了才出現第一次政黨輪替,用「變天」形容都不嫌誇張。隨著媒體自由化,報章雜誌鋪天蓋地,電視名嘴紛至沓來,是百花齊放?抑或眾聲喧嘩?莫衷一是。民主政府要順從民意,一些措施又常引發爭議,說「亂象」也不為過。關心國家大事的知識分子,豈能視若無睹或掩耳不聞?以今日觀昨日,敘事可能有事過境遷之慨,但是箇中轉折,也是歷史的客觀存在,後人知道來龍去脈,相信更會珍惜台灣民主之得來之不易。
正因如此,讀者當可理解,富有時事議論的文字是不易被出版成書的。這本集子能問世,還真得感謝出版社的寬容或不計成本。
其次是環保議題。我從「一九九五閏八月」返台定居,即加入剛成立的荒野保護協會。該會已躍為台灣最大環保社團,說明環保意識正日漸受到重視。處於「地球村」的時代,台灣確實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於是諸如「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和效應,一直是我關注的對象,有機會鼓吹是絕不會放過的。本世紀初,文友林枝旺主編台電刊物《源》雜誌,邀我寫新世紀的台灣,包括了一批環保健將,可惜個人遷居頻仍,剪報散失,電腦又丟掉,如今只留下參與花東大富村火車站音樂會的記憶。
身為晚晴婦女協會的終身志工,男女平權等婦女運動成果也是我樂意書寫發揮的事。我常閱讀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品,這方面的資訊便透過聯副的「望遠鏡」專欄加以引述,並對比台灣現狀,希望收到見賢思齊之效。
二十多年前,在紐約見到一位來自大陸、正紅遍台灣副刊的散文作家。我拜讀了他不少悠遊歐美大城市的作品,特別羨慕他能暢遊歐陸的名勝古都,趕緊當面請教。
「請問你是哪一年去希臘的?」
「我沒去過。」
我一愣,趕緊換一個他下筆如有神的城市。「那巴黎呢?」
「也沒去過。」
「可是我讀了你有關這兩個地方的文章……」
「那都是為了寫文章嘛,你知道。」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散文不是小說,不可虛構。這本集子裡寫的全是作者親身見聞,讀者可以放心。
因為剪報散失,個別文章找不到見報日期,請多包涵。
陳若曦 二○一一年三月
野人獻曝(自序)
一直很羨慕一些作家的散文才華,他們提筆就能寫一些美和心靈的感受,不受社會事件的干擾,文章也沒時間性,因而不擔心會變成明日黃花。我並非沒有這類感受,只是不覺有下筆的急迫性;我是懶人,碰到不吐不快或應邀才會動筆。十年前出版散文集《打造桃花源》後,遭受背痛的折磨,兩年後做了脊椎手術才得解脫。病痛伊始,我即放棄小說創作,自稱「退休」或「讓賢」,總之把園地轉給年輕人。說我「江郎才盡」也罷,反正我樂得享受「古稀年」的閒情逸緻,省去構思剪裁的煩惱。然而,我從未放棄散文;寫作以雜感居多,希望透...
目錄
目錄
野人獻曝﹝自序﹞ 003
三見蔣經國 013
一代儒士高信疆 019
黃友棣.杜鵑花 024
永遠的老紅帽 027
雕金更雕心 031
收藏界的怪咖 034
媒體治國VS國治媒體 039
大富村今夜有蕭邦 047
台南古蹟開元寺 051
台灣比丘尼的成就 056
我們是一個島 064
一次終結二二八悲情 068
公文橫寫的聯想 073
語文水平直直落 077
漢字簡化是順應世界潮流 083
學好國語,吃遍天下 089
鄰里要多管閒事 094
台灣帝雉 096
情牽廈門 101
後發先至:海南島的啟示 105
清明佳節祭黃陵 108
生態城市好 114
綠色南昌,終老之鄉 118
仙境殺手 122
旅遊:貴州致富不二法門 126
邊塞更顯民族魂 130
喇嘛廟的啟示:遊蒙古的一點感觸 139
天堂歷險記 149
曼荷蓮的女生 160
東歐三國的啟示 168
認真對待「京都議定書」 173
為地球降溫,兩岸加把勁 178
哥本哈根峰會,雷聲大雨點小 185
嗜食野味之風不可長:吃補會吃掉中華文化 191
一個不嫌少,生女兒更好 198
男人時代會結束? 201
家庭主婦萬歲 204
光環之下,更該省思 207
有容乃大 214
文學是苦悶的象徵 217
中華世紀柏 221
一個甲子,歷史能重演幾回? 227
共同語言和文化傳揚 233
目錄
野人獻曝﹝自序﹞ 003
三見蔣經國 013
一代儒士高信疆 019
黃友棣.杜鵑花 024
永遠的老紅帽 027
雕金更雕心 031
收藏界的怪咖 034
媒體治國VS國治媒體 039
大富村今夜有蕭邦 047
台南古蹟開元寺 051
台灣比丘尼的成就 056
我們是一個島 064
一次終結二二八悲情 068
公文橫寫的聯想 073
語文水平直直落 077
漢字簡化是順應世界潮流 083
學好國語,吃遍天下 089
鄰里要多管閒事 094
台灣帝雉 096
情牽廈門 101
後發先至:海南島的啟示 105
清明佳節祭黃陵 108
生態城市好 114
綠色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