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新聞文化:報紙、廣播、電視如何製造真相?的圖書 |
新聞文化:報紙、廣播、電視如何製造真相? 作者:Stuart Allan / 譯者:陳雅玫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12-20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45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281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8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大眾傳播 |
$ 288 |
博客來 |
媒體識讀 |
$ 288 |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288 |
誠品網路書店 |
媒體傳播 |
$ 304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社會休閒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爆料的年代 八卦的年代
如果 你愛吃的不只是政治口水和霹靂火
如果 你不相信真相只是另一個影像
如果 你堅持事實不能罷免
這裡有久違的理性思辯 有效預防腦殘
媒體百家爭鳴的二十一世紀,本書重新反思新聞場域內的權力政治與意識型態如何介入閱聽人的日常生活。細說十九世紀以降,英美兩國的報紙、廣播、電視如何產製新聞、建構媒介真實,客觀報導與記者專業規範的形成,媒體與國家機器之間的收編與抗衡,以及媒體再現如何複製了性別與種族的刻板印象。當前資訊娛樂化與商品化的趨勢,又如何衝擊了新聞自由、公正監督、平衡報導等傳統倫理,形成一種嗜食煽色腥的通俗文化?本書兼具史觀與批判思維,深入淺出,論證嚴謹,是傳播達人的必修學分,也是值得借鑑的研究典範。
本書特色
大眾媒介的發展與運作、新聞工作者專業規範的形成。新聞如何影響日常生活、閱聽人與通俗文化。新聞講述模式、事實與真相之間的辯證關係。
作者簡介:
Stuart Allan
現任西英格蘭大學文化研究學院(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教授。專長領域:新聞史、新聞學、媒體研究。著有《媒體、風險與科學》(Media, Risk and Science, 2002)、《線上新聞》(Online News, 2006)。編有《性別新聞學》(News, Gender and Power, 1995,中文版由韋伯出版)、《環境風險與媒體》(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2000)、《911事件後的新聞學》(Journalism After September 11, 2002)、《報導戰爭:戰時新聞學》(Reporting War: Journalism in Wartime, 2004)和《新聞學:重要議題》(Journalism: Critical Issues, 2005)等。長期關注當代新聞產業的發展,以及媒體運作如何影響日常生活與通俗文化。
譯者簡介:
陳雅玫
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新聞翻譯/編譯、媒體翻譯、語言學與翻譯。從事翻譯、英語教學相關工作數年,譯有《寂寞獵人》(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小知堂出版)、《末日追殺》(The Doomsday Conspiracy,小知堂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