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影是娛樂的產品,也是結合多種媒體的精緻藝術,與透過敘事情節來傳達意識形態的社會實踐。如果能對電影如何說故事、如何安排畫面、如何配合聲音與音樂、如何剪接有所了解,不僅更能欣賞電影藝術的形式之美,也能在享受電影帶來的娛樂之餘,看穿電影各種故事背後夾帶的訊息。 這是一本充滿影像與思考熱情的文集。寫影評的人對電影總有不吐不快的想法,可以是理性的分析、也可以是感性的回顧。翻開這本書的目次,你會看到熟悉的片單迎面而來,思緒也回到看電影當下的歡愉與沉思…… 本書特色 每個熱愛電影的人,都和電影一國! 1. 知名電影學者與影評人林文淇十五年來電影評論、演講文章完整收錄。 2. 深入淺出帶領讀者遍覽電影國度裡的各種電影風貌,包括電影美學與意義分析方法介紹以及電影與文學等主題漫談。 3. 七十篇長短影評涵蓋國片、華語電影以及美加歐亞各國電影,精闢評析經典與近年影片。
作者簡介:
林文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放映週報》總編輯與《電影欣賞學刊》主編。著有《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並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與《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等專書。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
章節試閱
那天,我在家裡邂逅了難忘的《珈琲時光》
你看一部電影,你喜歡這部電影,DVD發行後,你趕緊買下收藏。剛上架的影片,票房好的水漲船高,曲高和寡的要收回成本,通常所費都不眥,但是你心甘樂意──因為掏了錢,你就「擁有」了這部電影。
擁有一部又一部的電影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那是沒有人會吃醋的劈腿,法律嚴格保障的重婚,是民主時代可以政治完全不正確地去享受坐擁佳麗三千的帝王特權。然而,擁有一整個書架的電影最美妙之處,是你不必走進夜店或是在西門町流連,就可以在螢幕上與每一部你曾經愛戀的電影重新邂逅。
我以為我對侯孝賢的《珈琲時光》已經再熟悉不過,但是從書架上拿下封面過於俗艷、盒裝太過厚重、選單頁一青窈的歌聲太早出現的DVD,當那節不知從何而來要往何去的電車再次橫駛過畫面,熟悉的鐵道聲與蟬聲響起,我已經跟著影片緩慢但生活滋味十足的步調進入侯孝賢的「電影時光」。
一部沒有什麼劇情故事的影片,卻有著不可思議的影像魅力。女主角陽在小小的屋內窗邊晾衣服,陽子坐搖搖晃晃的電車,陽子走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陽子到舊書店跟好友肇見面,陽子與肇一起靜靜地聽江文也的鋼琴曲,狹窄但古味與情誼十足的書店裡,門外來往穿梭車輛的反光在背牆上間歇閃動。一動一靜與一新一古之間,你知道這不是《戀戀風塵》裡九份那種遠離塵囂的世/市外,而是在東京這個全球化都市裡可以擁有的一種生活滋味。
文化理論家班雅明曾經這樣形容現代化的進程:一個被「進步」的大風吹向未來的天使,看著不斷遠離的歷史廢墟卻無能為力。陽子在片中要找尋已經成為廢墟的江文也的歷史而不得,昔日江文也經常駐足的咖啡店已經蓋了大廈。身懷有身孕,沒有固定工作,但是堅持在東京獨立生活的陽子,她的身形與處境與班雅明的天使無異。但是她比那個被吹向未來的天使多了一份堅毅與勇氣,還有一個相知相惜的好友。
班雅明的天使像是企圖對抗現代性而不果的戰俘,陽子卻是優游於新舊交雜的後現代東京,不管朝代交替兀自樂活的市井小民。片中,我們經常看到她的背,看到她在車陣與人群裡的孤單身影,她是片中提到的繪本Outside, Over There 裡那個必須太早面對世界的小女孩,帶著法國號,穿上媽媽的雨衣,不知道背著從窗戶掉入現實世界是一件危險的事。然而,侯孝賢並未將陽子跟都市對立,反而用更多的電影時間讓觀眾跟她一起在都市裡生活,去發現歷史從未完全變成班雅明擔憂的廢墟。聽一段音樂、做一個童年的夢,走入車站旁的一家咖啡店,找一個老朋友,看幾張老照片,都將留住美好的回憶。
《珈琲時光》以東京神保町站四線電車同時穿梭的遠景結束。過去我總是只看見這個鏡頭令人屏息的都市昇華(sublime)美感。然而,這次再看《珈琲時光》,我的目光移到鐵道旁那條河面有著一波一波水紋,不管急駛的電車震耳欲聾,兀自在都市靜靜流動的小河,竟然發現這是一部我從來沒有看過的電影!
把DVD放回架上,那條小河的安靜、緩慢與自足景象一直縈繞不去。我想,那天我是在家裡邂逅了難忘的《珈琲時光》。
那天,我在家裡邂逅了難忘的《珈琲時光》你看一部電影,你喜歡這部電影,DVD發行後,你趕緊買下收藏。剛上架的影片,票房好的水漲船高,曲高和寡的要收回成本,通常所費都不眥,但是你心甘樂意──因為掏了錢,你就「擁有」了這部電影。擁有一部又一部的電影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那是沒有人會吃醋的劈腿,法律嚴格保障的重婚,是民主時代可以政治完全不正確地去享受坐擁佳麗三千的帝王特權。然而,擁有一整個書架的電影最美妙之處,是你不必走進夜店或是在西門町流連,就可以在螢幕上與每一部你曾經愛戀的電影重新邂逅。我以為我對侯孝賢的...
目錄
目次
I. 電影入門
1. 看電影的一百種方法I:形式美學
2. 看電影的一百種方法II:電影意義與社會實踐
II. 電影漫談
1. 電影與牆
2. 西方電影中的迷幻世界
3. 當文字化為影像:淺談中外文學與電影的交纏
4. 《機器戰警》與好萊塢科幻電影合成人
5. 《珈琲時光》的電影與生活美學
6 瓊瑤電影中的勞動女性
7. 《戲夢人生》的布袋戲
8. 台灣電影中的鬼魅台北
9. 老中影‧新經典:六部數位修復國片
10. 2002-2006台灣電影產業的困境與發展
11. 外省家庭裡的本省媽媽
12. 懷念那些安靜的電影
III. 華語電影評論
1. 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第四張畫》
2. 電影都市迷人的黑色光影:《停車》
3. 好一部醚味十足的通俗電影:《色|戒》
4. 《醫生》:一個父親的故事
5. 故宮的懷舊新形象:《經過》
6. 天邊一朵雲,那人間呢?
7. 《無米樂》的在地真情
8. 失根的無力感:《伊莎貝拉》
9. 華語電影的歌舞片新試:《如果‧愛》
10. 人性光輝的書寫:《可可西里》
11. 《美麗時光》的美麗想像
12. 當美軍換成好萊塢電影:《太平天國》
13. 《麻將》:楊德昌的不忍與天真
IV. 歐亞電影評論
1. 懷念過去美好的時光:《紅氣球》
2. 別做人生大夢:《美滿人生》
3. 貧窮生活中的幸福:《佐賀超級阿嬤》
4. 《維納斯》與永遠的彼得‧奧圖
5. 成人童話的寓言體:《羊男的迷宮》
6. 那天我在家裡邂逅了難忘的《珈琲時光》
7. 武士再起:《隱劍鬼爪》
8. 冶豔風黑色電影:《壞教慾》
9. 生命無法承受的海洋:《燃燒生命之海》
10. 《摩托車日記》:不是革命,是旅行
11. 《最後一次心動》:問情是何物?
12. 社會生活反思:《替天行道》
13. 歷史教育好電影:《帝國毀滅》
14. 哀傷的歷史畫:《希臘首部曲》
15. 失焦的《小宇宙2》
16. 《看看我,聽聽我》的音樂性
17. 風格錯位:《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18. 《巴黎初體驗》的美好回憶
19. 長鏡頭之靈光寫真:《創世紀》
20. 失控的現代化:《我的舅舅》
V. 美加電影評論
1. 公路見真情:《小太陽的願望》
2. 生命的文學真諦:《口白人生》
3. 勵志浪漫愛情歌唱片:《為你鍾情》
4. 半世紀的傳奇:《灰熊人》與荷索
5. 遊「林」驚夢的暴力醒悟:《驚弓森林》
6. 同志青春電影:《志同盜合》
7. 日出、日落一樣美麗:《愛在日落巴黎時》
8. 政客們請看:《刺殺尼克森》
9. 美國拳擊片、美式的溫情《登峰造擊》
10. 《雙面瑪琳達》:好個伍迪艾倫!
11. 《尋找新方向》台灣賣座難
12. 無瑕心靈的永恆陽光:《王牌冤家》
13. 歷史的多重真實與創傷:《A級控訴》
14. 《意外的春天》的後現代寓言
15. 「網」住浪漫情緣:《電子情書》
16. 女性自己的博物館:《瑪格麗的博物館》
17. 《色情酒店》︰科技社會中的「異色」地帶
18. 《月曆》:錄像與人際關係的表演
19. 愛恨好萊塢:《天生大玩家》
20. 大火燒出的後現代問題:《售後服務》
21. 寒意十足的驚悚之旅:《鬼店》
22. 媒體人請看:《電視台風雲》
23. 《2001:太空漫遊》的聲音美學
目次
I. 電影入門
1. 看電影的一百種方法I:形式美學
2. 看電影的一百種方法II:電影意義與社會實踐
II. 電影漫談
1. 電影與牆
2. 西方電影中的迷幻世界
3. 當文字化為影像:淺談中外文學與電影的交纏
4. 《機器戰警》與好萊塢科幻電影合成人
5. 《珈琲時光》的電影與生活美學
6 瓊瑤電影中的勞動女性
7. 《戲夢人生》的布袋戲
8. 台灣電影中的鬼魅台北
9. 老中影‧新經典:六部數位修復國片
10. 2002-2006台灣電影產業的困境與發展
11. 外省家庭裡的本省媽媽
12. 懷念那些安靜的電影
III. 華語電影評論
1. 台灣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