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東吳大學外文系教授、辭典專家曾泰元教授的散文集,由愛妻陳蓓編選,內容多為感性文章,選文涵蓋了感情、親情、家庭、師生、生活、旅遊,在含蓄委婉之間記錄了作者內心的起伏轉折。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南京一年間」記述他的歷史文化之旅,第二、三、四部「東方與西方」、「彩雲追月」、「東吳不知漢」則是他對中西文化、求學、教學生涯的親身經驗與感想。文章有知性的陳述,也有感性的發抒。
「不知漢」這三個字的靈感來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何論魏晉」,體現作者內心嚮往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逍遙之樂。文章出自曾教授的部落格《語國一方Hugo’s Corner》,某些文章曾刊載於《旺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人間福報》、上海《東方早報》等媒體。
產品特色
1. 呈現年輕學者的日常生活及所思所想,平易近人。
2. 兼具遊記及生活散文等短文,輕鬆易讀。
3. 翻譯學會會長蘇正隆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曾泰元,雲林虎尾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系。
章節試閱
南京,我來了!
以前讀到三國東吳的孫權於西元229年定都建業(今南京),開啟了南京的「六朝古都」史(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一直到隋文帝楊堅結束南北朝,於西元589年統一中國,南京才沈寂了下來。這讓在東吳大學教書的我,對南京泛起了一種奇妙的感覺。
近一點說,小時候上歷史課,讀到國父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奠都南京,之後扣除掉軍閥割據、對日抗戰,南京還當了15年的中華民國首都。這更讓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我,對南京有著飄渺的歷史情懷。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呢?你猜到了嗎?是的
,休假的這一年,我要去南京。我要到南京大學雙語詞典研究中心當訪問學者。
Why? 你很訝異嗎?為什麼不去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英語系國家?
我的專業是詞典學,專攻英英、英漢、漢英詞典研究,最近研究的重點放在漢語文化特色詞的英譯。這幾個領域,台灣大概沒有幾個人在做;放眼世界,能夠給我足夠的學術舞台、讓找到對話空間、持續精進的地方,就屬中國大陸了。我1999年到廣州參加亞洲辭書學會第一屆年會,就認識了南京大學雙語詞典研究中心的現任主任。2001年中國辭書學會在南京舉行了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就由南大詞典中心承辦,我與會發表論文,對南京、南大的老師,南大的校園,都留下了極佳的印象。從此我每年都有機會在大陸境內參加詞典學的研討會,也都會碰到南大的同一批老師,久而久之,那種affinity就變得很自然了。
2007年暑假開始的一年,我將住在南大的外籍教師公寓,以南京為根據地,除了唸書、寫作、沈潛、休養之外,就是四處遊歷了。在江南深度探幽訪勝,當然是最基本的,此外,我還打算
先到武漢憑弔黃鶴樓,順長江下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轉京杭運河北上,到蘇北的宿遷探訪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復轉陸路到皖北看看項羽受「十面埋伏」之困、「四面楚歌」之苦、虞姬自刎之痛的垓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垓下歌〉)。再轉到徐州看漢兵馬俑,抵漢高祖劉邦當過泗水亭長的沛縣(劉邦因此而亦稱「沛公」。成語云:「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榮歸故里時意氣風發,宴請鄉親父老,飲酒擊筑而唱〈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淮北,我可要帶本《史記》,好好緬懷一下楚漢戰爭「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滄桑。
這一年,我真的好期待。除了楚漢爭霸之旅,我還想計畫個《詩經》之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秦風‧蒹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小雅‧鹿鳴〉)。說不定還可以來個成語之旅―「完璧歸趙」、「邯鄲學步」、「涇渭分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唉唉唉,不能再想了,我在東吳還有書要教,還有稿要校,還有論文要寫,再想下去,正事就要荒廢了。請大家還是祝福我吧!
初抵南京
紫金山、龍盤虎踞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秦淮河、長江、莫愁湖、孫權的東吳、南唐的李後主、鄭和下西洋、南京條約、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大屠殺、板鴨、李白的〈長干行〉和〈登金陵鳳凰台〉、劉禹錫的〈烏衣巷〉、杜牧的〈泊秦淮〉、孔尚任的《桃花扇》、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朱自清的〈背影〉。
提到南京,大家想到了什麼?
我想到的是南京的綠。雖然南京人抱怨綠樹已遠不如以往多,可是當我看到市區內許多街道法國梧桐夾道,林蔭蔽空,心中泛起的是靜謐,是悠閒。信步走它一下午,心中的浮念,便能逐漸沈澱。
南京的這一年,我是過客,是候鳥。但我相信,客居一載,我所
接觸到的人事物,所看到所經歷的一切,都可能給我深遠的影響。人生到了這個階段,原本已經習慣沒有夢想,就是慣性地按照既定的軌跡繼續前進。想不到這天上掉下來的長假,讓我又重拾了這令人著迷的夢想能力。
到南京的隔天下午,我就立即從客居的鼓樓一帶往南步行一個小時,往西跨過秦淮河,到我在南京最喜歡的莫愁湖公園。走進莫愁,萬事不愁。在燠熱的午後,倚著莫愁湖畔忘憂橋,清風徐徐,荷葉田田,遊客星稀,恬淡寧靜。
遊罷莫愁湖,便衝著地圖上標示的「鳳凰台遺址」,沿著虎踞南路、鳳台路南行,身旁是樓高三層的明代古城牆,心中想的卻是唐朝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穿過集慶門,彎進集慶路,找到鳳遊寺(一條小路),心想,這路名太明顯了,肯定就在這一帶,便問路邊的大娘,她說,就在古瓦官寺內,往前面那條小巷走去。早已毀壞的古瓦官寺,目前正在大興土木,企圖回復到1500年前南朝初建時的規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既然鳳去台空寺毀,那就憑弔歷史,託詩想像吧!
南京,我來了!
以前讀到三國東吳的孫權於西元229年定都建業(今南京),開啟了南京的「六朝古都」史(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一直到隋文帝楊堅結束南北朝,於西元589年統一中國,南京才沈寂了下來。這讓在東吳大學教書的我,對南京泛起了一種奇妙的感覺。
近一點說,小時候上歷史課,讀到國父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奠都南京,之後扣除掉軍閥割據、對日抗戰,南京還當了15年的中華民國首都。這更讓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我,對南京有著飄渺的歷史情懷。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呢?你猜到了嗎?是的
,休假的這一年,我要去南京。我要...
作者序
曾泰元教授是台大外文系晚我十幾屆的學弟,三十多歲就當了東吳大學英文系系主任,是台灣少數中英文造詣都極為精湛的學者。他的專業是詞典學、詞彙學、語言學,是台灣少數的詞典專家,對於漢語文化特色詞(culturally specific terms)的英譯更有獨到的研究與見解。
2007年他有七年一休的教授假,利用這個機會到南京大學去擔任訪問學者,並開始展開他的神州壯遊(Grand Tour)。這本集子的第一部就是這時開始發表在自己部落格「語國一方 Hugo’s Corner」上的文章,記述他的歷史文化之旅,頗有他的學長、我另一位學弟賴瑞和教授大約二十年前中國壯遊的況味,都是先做了文化上的準備,再去冒險闖蕩。
這本集子裡的二、三、四部:「東方與西方」、「彩雲追月」、「東吳不知漢」則是他對中西文化、求學、教學生涯的親身經驗與感想。文章有知性的陳述,也有感性的發抒,我仔細閱讀後對他的勇氣與坦誠極為敬佩。他很大方的與讀者分享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內心世界,學者大多道貌岸然,像作者這樣勇敢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受想行識透過生動的文筆讓我們一覽無遺的實在不多見,因此益顯得難能可貴。
2008年前我對電腦幾乎一竅不通,只拿它來收發電郵,查Google統計,人家傳來的連結從來沒打開過。有一天他給我發一個電郵,請我打開看他部落格文章。雖然約略知道部落格是怎麼回事,但從來沒親自看過。我點了一下,終於有了部落格初體驗。而他自己則因為這個部落格結識了讀者粉絲美嬌娘陳蓓,以文會友,進而締結良緣。這本集子紙本的誕生,他的忠實讀者陳蓓是幕後推手,文章都是她親手挑選出來的。身為第二個讀得最仔細的讀者,我樂於為之推薦作序。
蘇正隆 2013.2.23
台灣翻譯學學會執行長
書林出版公司董事長
後記
曾泰元
這本《不知漢齋》的文章都選自我的部落格「語國一方 Hugo’s Corner」,集結成書的想法來自內人,不過付諸實際行動,積極進行選文、編輯,則是一兩年之後的事了。正式與書林出版公司接洽,直至付梓問世,又過了不算短的半年光陰。
《不知漢齋》得名自我東吳大學的研究室,此書齋位於外雙溪校區清幽的教師研究二樓。當初要給這本書取名字時,曾經想過其他的點子,但總覺得這些點子都不盡如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正當為此事猶豫不決之時,我卻回過頭來想到了這個我多年前自創的「不知漢齋」。「不知漢」這三個字的靈感來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何論魏晉」,體現的是我內心嚮往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逍遙之樂。「不知漢」同時也可理解為「多所不知的漢子」,我生活經驗較為貧乏,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因此不知漢也可作為我現狀的描述。同樣的三個字,一個動賓結構,一個偏正結構,巧妙地表達了理想與現實的雙重意象。
「齋」字為文人雅士的小屋,作為我研究室之名,完全可以理解,但作為書名,似乎有點破格。然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內有屋,屋即是齋,如此說來,以「齋」字作為書名,也
不無道理。
我的部落格「語國一方 Hugo’s Corner」成立於2006年5月4日,當初的想法比較單純,就是運用新時代的作法延續我年少時寫日記的習慣。但由於部落格是個公開的園地,因此不能像寫日記一樣,把所有內心私密的事都往裡頭寫,有些話只能講到嘴邊,點到為止,到最後知者知之,不知者依舊不知。
我部落格的文章可粗略分為兩大類,感性的心情和理性的心得,本書的各篇都是經內人挑選、內容偏感性的一些軟性文章,這些文章有的還投給報社刊了出來。本書的選文涵蓋了感情、親情、家庭、師生、生活、旅遊,在含蓄委婉之間記錄了這幾年我內心的起伏轉折。
2007年秋恰逢東吳大學給我休假一年,我選擇到南京大學訪問,藉這個難得的機會給自己放空休整。也就是在這寶貴的一年,我四處遊歷,勇敢探索,在部落格裡記錄了身體和心理的足跡,引起了內人的注意,促成了這一段的兩岸佳緣。事隔多年,如今又由內人主動出面,幫我彙整了她認為比較適合珍藏的文章,拙作得以出版,主要功勞歸她所有,謝謝!
書林董事長蘇正隆老師多年來對我的提攜照顧不遺餘力,今天還在百忙之中惠賜序言一篇,不勝感激。書林出版公司為本書的出版出力良多,在此一並致謝。
如讀者所知,拙著諸文來自部落格,雖經微幅改寫,弱化文章明顯的時空脈絡,然而部落格的特性可能還是清晰可尋。文章 出自我筆下,照片來自我手中,若有任何錯誤不妥之處,還請讀者諒察指正,以便再版時修訂。
曾泰元教授是台大外文系晚我十幾屆的學弟,三十多歲就當了東吳大學英文系系主任,是台灣少數中英文造詣都極為精湛的學者。他的專業是詞典學、詞彙學、語言學,是台灣少數的詞典專家,對於漢語文化特色詞(culturally specific terms)的英譯更有獨到的研究與見解。
2007年他有七年一休的教授假,利用這個機會到南京大學去擔任訪問學者,並開始展開他的神州壯遊(Grand Tour)。這本集子的第一部就是這時開始發表在自己部落格「語國一方 Hugo’s Corner」上的文章,記述他的歷史文化之旅,頗有他的學長、我另一位學弟賴瑞和教授大約二十年前...
目錄
序 蘇正隆 1
第一部 南京一年間
南京,我來了! 5
初抵南京 8
被雨澆熄的桑拿天 10
我的驕傲―「一個人流浪」車票拼貼 12
東吳,蘇州 40
糟了,沒有炒菜油! 42
新疆紀行 46
重慶、廣州和澳門之行 51
驚喜與感動 54
寺‧戒 Temples, Caution 57
漫漫長夜,我的冬至 61
2008,新年快樂! 63
都是劉若英害的 66
李白,李白,我愛你! 69
九江,詩的城市 7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76
第二部 東方與西方
麻婆豆腐,紅油抄手 113
北京,我的第一次 115
英雄所見略同之「解放鞋」 120
林語堂故居巡禮 122
哈爾濱‧中央大街 124
經典外灘 126
月亮灣,觀跳水 132
南京,和闐,哈密瓜 135
日式服務初體驗 139
紐約初夏 邂逅夏志清 144
第三部 彩雲追月
心情紀事 151
我的阿嬤 153
下雨天的週末 156
建中,冬日的午後 158
我的恩師―茲古斯塔 160
想哭 164
台北一景―敦南誠品購物記 167
八八隨想 169
陪她散步 171
春聯‧消費券‧波斯地毯 174
這是女生嗎? 176
救命啊,小孩掉進洞裡了! 179
蘭州拉麵與《辭海》的糾葛 182
我與兩個姓陳的女人 186
下午的一齣戲 188
痛 211
週日上午的急診 214
上海,我來了 217
上海家常美味 219
幸福的生日 223
上海書展初體驗 226
九旬嬤 兩岸慶雙十 229
第四部 東吳不知漢
那一段青澀單純的歲月―獻給我在屏商的初戀 235
崇本務實,不卑不亢―給大一新生的一席話 239
教師節快樂 242
Merry Christmas 244
南台灣的野台婚宴 247
同學,1000元夠不夠? 251
捷運新體驗 253
不要再邀我參加謝師宴了 256
由東吳學生作弊談起 259
姐妹情誼 261
人心之思欲,不可不察 264
不知漢齋 266
先爆笑後感動 ― 記導生聚餐 270
饅頭+詞典的混搭 274
大餐‧感恩 276
男生也坐著小便,如何? 278
意外的謝師宴 280
為何大學生接連自殺 283
外籍學生慶中秋 285
後記 289
序 蘇正隆 1
第一部 南京一年間
南京,我來了! 5
初抵南京 8
被雨澆熄的桑拿天 10
我的驕傲―「一個人流浪」車票拼貼 12
東吳,蘇州 40
糟了,沒有炒菜油! 42
新疆紀行 46
重慶、廣州和澳門之行 51
驚喜與感動 54
寺‧戒 Temples, Caution 57
漫漫長夜,我的冬至 61
2008,新年快樂! 63
都是劉若英害的 66
李白,李白,我愛你! 69
九江,詩的城市 7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76
第二部 東方與西方
麻婆豆腐,紅油抄手 113
北京,我的第一次 115
英雄所見略同之「解放鞋」 120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