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摘要
前言
近十年來,我一直關注認知隱喻研究,特別是它與翻譯的關係。自從雷可夫(George Lakoff)出版那本劃時代的《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以來,有關認知隱喻的文獻可謂卷帙浩繁,材料相當充足,而且討論認知隱喻和翻譯的作品為數也不少。但是只要我們仔細分析這類研究成果,就會發現大部分仍然是認知理論多於翻譯實踐,作者的精力主要傾注於原則概念,而非操作實踐,真正從翻譯實踐者的角度,將認知隱喻研究的成果與翻譯的具體實踐聯繫起來的作品為數仍不多。正是這一背景促成了本書的寫作。
有人也許會問,為何要將理論硬拉到實踐中去,理論並非一定要去指導實踐。我當然知道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並也部分認同翻譯理論不一定要和翻譯實踐結合的說法。但是有些翻譯理論畢竟也可以用來指導翻譯實踐,甚至完全是導源於翻譯實踐,比如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和目的論(Skopos)就完全是因實踐而生,所以把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聯繫起來的理由還是相當充分的。
另一方面,翻譯務實者卻從相反方向提出同一問題。他們也覺得理論和翻譯實踐沒有什麼關聯,因為他們沒有嚐到理論幫助實踐的「甜頭」。確實,中國翻譯理論近三十年的發展,並沒有使翻譯品質水漲船高。這當然有很多因素,但理論沒有被實踐者很好地吸收,未能幫上譯者,這個事實恐怕大家都不會否認。然而我們卻不應該因噎廢食,去怪罪翻譯理論。假如一個翻譯學說言之成理,為什麼就不能讓這個理論幫助實際的翻譯呢?我看理論未能幫上忙恐怕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問題。我們是不是在研究理論時更多地考慮了自身的需求,而沒有照顧學生的需要,比如我們喜歡從理論出發討論翻譯,而不是從實踐角度提出問題,並總覺得過多向實踐傾斜,會被人認為學術水準不高。結果上面老師雲裡霧裡地講,下面學生也雲裡霧裡地聽,理論和實踐完全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這樣你怎能讓理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進而幫助翻譯實踐呢?學生們有時頭頭是道地講理論,卻大多是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裡問題的關鍵是理論知識沒有內化(internalized)。
正是考慮到上述原因,本書的編排盡可能照顧到理論和實踐的聯繫。隨著章節的展開,認知隱喻的理論、原則和概念便逐步滲透到各個章節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本理論和概念的鋪墊,這部分不得不把重點放在一些理論、原則和概念上,因為這些知識是接下來討論的基礎;第三章和第四章馬上將認知隱喻和翻譯聯繫起來,但是這種聯繫仍然停留在比較抽象的議題上,如從認知隱喻角度討論對等、文本和目的等較為宏觀的議題;第五章和第六章則更進一步把具體翻譯過程中的一些議題加以討論,如認識隱喻與理解和表達的關係以及其他一些實際議題。第七、八、九章則完全是翻譯的實例分析,且附有大量例句。從第一章到第九章,翻譯實踐的比重漸次加重,最終基本是把前面學到的認知隱喻知識運用到翻譯實踐中去。此外,每章後還附有章節概要、參考書目和一些思考練習題。書的最後還有一個附錄,包含大量短句和短文,並給出了使用指南,可供教師留作業之用。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中的例句和練習都是英譯漢方向的,基本不涉及漢譯英。我儘量把它設計成一本教科書,而不是理論專著,目的是希望本書能為翻譯實踐者提供幫助。
本書寫作過程中受到不少鼓勵和幫助。我大學時的同學,任教於浙江大學的翻譯家王之光先生校閱了全書手稿,並提出了寶貴建議;我的同學聯合國高級譯審蔡力堅先生就某些章節和例句提供了他的意見;本校口筆譯及語言學院的學生朱力安、朱墨等為本書提供了一些譯文;加拿大學人John Casnig和我討論了一些例句,夏樂為本書提供了插圖,特此一併致謝。書林出版公司編輯劉純瑀在出版過程中認真負責,在此特表謝意。最後,我還要感謝我校Faculty Development Grants對本書寫作和出版的支持。希望本書能為翻譯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並為翻譯專業的學生和實踐者提供一些切實可用的知識。
第一章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看隱喻
1.1 傳統隱喻觀和認知隱喻觀的區別
翻譯教學的隱喻新視角
討論翻譯一開始關注的是字詞句,然後逐漸擴大,不斷地引入文本以外的因素,最後竟至於完全拋棄了文本。這種從微觀到宏觀的演進,正是從經驗之談過度到理論研究的過程,反映了人們的觀點逐漸深刻、視野更加廣大,不僅加深了對翻譯活動的理解,同時也多少促進了翻譯實踐。比如說,人們一開始從語言學的角度討論翻譯,首先是字詞句,然後又引進了文本、篇章等超越句子的角度,試圖在語言學內解決翻譯問題。可是人們發現以文本為基礎的語言學視角太狹窄,很多翻譯問題都不能從這個角度看清楚,也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於是人們開始離開文本,超越語言學的視野,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翻譯,引入社會、文化等文本之外的觀察角度,如一般熟悉的功能對等理論(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就不僅是語言功能的對等,而且將文化因素考慮進去。至於目的論(The Skopos Theory) 則更是進一步擴大視野,將翻譯文本的使用者這個社會因素考慮進去。再後來,人們發現翻譯不僅是文字的轉換,還是文化博弈的載體,於是將帝國主義、後殖民等概念引入了翻譯研究,文化翻譯(The cultural Translation)於是也登堂入室,此時的翻譯研究已全然拋棄了文本,在象牙塔中大談沒有翻譯的翻譯(translation without translations) 。所有這些研究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翻譯實踐活動。
但是我們已經看到,隨著視野的擴大,雖然理論思辨的力度確實加大了,但翻譯中的具體文本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下筆時首先遇到的字詞句更是被冷落在一旁。這不可能不對我們的翻譯實踐造成影響。比如說,接觸過大量翻譯理論的學生在翻譯的準確性方面並沒有顯出優勢,相反有時還會被宏觀理論所牽絆,在翻譯時作出錯誤的選擇。這並不是說,宏觀翻譯理論本身有什麼錯,但當老師將這些理論灌輸給學生時,學生所得到的是否是這些理論的精髓,學生吸收過程中這些理論是否已經走樣?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更何況,有些宏觀理論和具體翻譯實踐幾乎毫無關係,他們之間只能各自精彩,不益將這些理論拿來作為翻譯實踐的具體指導。
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認知隱喻翻譯觀的。在某種意義上說,隱喻這個角度能把我們的視野拉回到文本上。認知心理學的隱喻研究確實更關注概念隱喻和思維活動,但是認知語言學則非常關注概念隱喻和語言隱喻的關係。若將這種關注放到跨文化跨語言的背景下,它就可能為翻譯教學和實踐打開新局面。基於概念隱喻的語言隱喻都落實在具體的文本上,體現在字詞句裡,這就使我們有機會在翻譯教學中把注意力拉回到文本上。認知隱喻的視角當然不可能關照到翻譯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業已存在的其他翻譯研究方法,無論是語法的視角,語篇的觀點,還是符號學的角度,或是目的論的視角都會在翻譯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換句話說,沒有一種單一的方法可以解決翻譯中所有的問題,而認知隱喻翻譯觀當然也僅是意在補充,而非取代。
認知隱喻理論的基礎
在討論認知隱喻觀和翻譯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支撐認知隱喻觀的基礎,否則我們無法展開有關翻譯的討論。
人雖然也用肢體、顏色等傳遞資訊,但語言顯然是交流的主要工具。由於表達的事物不同,表達起來難度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們跑了十多里路,累得氣喘吁吁,已經走不動了;或者說,我們走進一個漆黑的房子,什麼都看不見,不知道應該向左轉還是向右轉,不知道前方是什麼;再或者說,你獨自站在寒冷的街上等朋友開車來接你,朋友來了,你坐進了他溫暖的轎車,感到溫馨舒適;再比如說,你和朋友打擂台,他將你打了下去。所有這些事件,表達起來都比較容易。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親身經歷或者至少是見過的,它們歷歷在目,有些甚至你還用攝影機拍攝下來,比如打擂台的經過。由於生活中長期的積累,我們頭腦中已經有了關於這類事件的非隱喻概念(literal concept),這些事件都比較具體,常都和我們人體的感知有關,並不牽涉抽象思維,我們能用簡單的語言相當準確地描述這類事件。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較抽象的事物。比如說一個小夥子和他的女朋友談戀愛,三五年了,卻還沒有結婚,過程相當冗長;一個公司的老闆根本不與助理們討論公司的發展規劃;你去參加一個聚會,可是別人不理睬你,於是你到朋友那裡去講訴你的遭遇,朋友耐心地安慰了你;你競選連任學生會主席,最後另一位競爭者勝出。這些事件都相當抽象。如愛情牽涉的主要是精神層面的活動,不太容易直接表達,所以人們一般會求助一個「把手」(handle),握住有形的「把手」來表達無從把握的抽象事物,說戀愛沒完沒了地談下去,就像長跑一樣,所以人們也許會說「婚姻的長跑」,「長跑」變成了一個「把手」。而那個老闆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因此別人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公司要向何方發展,就像一個人站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走,也許有人就會說「老闆這樣是把員工蒙在鼓裡」,「鼓」這個類似房子的三維空間就是一個「把手」。至於說你去參加聚會的經歷,我們也許會說「受到了冷遇」,而你朋友的安慰則是「非常溫暖」,物理意義上的「冷熱」就是一個「把手」。表達你未能連任學生會主席的一個很有效的說法就是「下台了」,「擂台」就是一個「把手」。
上面的例子說明,人們遇到不可知,特別是較抽象的概念時,總是借用熟悉的、唾手可得的事物來表達。傳說一次學生問亞里斯多德What is life? 亞里斯多德思索片刻,回答說Life is a stage。life這個概念是抽象的,不好把握,於是亞里斯多德使用stage這個人們都很熟悉的概念來說明抽象的life,stage就是亞里斯多德表達時用的「把手」。大家都知道,《聖經》中很多深刻的道理都是通過隱喻表達的。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說教?其實抽象的道理很難用非形象的語言表達,為了能更好地把寓意說清楚,《聖經》的寫作者採用了當時人們最容易懂的語言,比如《聖經》中If someone slaps you on one cheek, turn to them the other also這句話就是一句平易近人的大白話,簡單明白,但現代人往往過於強調其字面意義,而忘了本句的寓意恰在於本段最後一句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強調的是要忍耐,不要太計較,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的這種使用隱喻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並不需要借助後天的語言訓練或依靠超群的文學天賦。傳統上我們一般認為說話寫文章能使用比喻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但上面的例子卻說明,在普普通通的語言當中,隱喻已經比比皆是。假如我們說,這種隱喻有文學色彩的話,那麼我們甚至可以說,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詩人,因此維柯(Vico) 才將人使用隱喻的能力稱之為Poetic Logic。
人的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一下子使語言充滿生機活力,人們滿腦子想說的抽象的話語都找到了言說的載體或「把手」。亞里斯多德說「人生是一個舞台」,但我們也可以說,「人生是一條河」「人生是一個旅程」「人生是一個夢」,你甚至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把手」說出更多有關人生的話,因為你有更多有關人生的抽象概念。每用一個新「把手」,都突顯人生的一個新側面,說「人生是一個旅程」,突顯的是起點、過程、終點;說「人生是一個夢」則突顯人生的短促。我們可以根據要表達的抽象事物,選用不同的「把手」。隱喻使語言充滿生機活力,這還體現在有時隱喻並不是那麼清楚,其不確定性往往給讀者想像的空間,而想像使語言更有活力。說「人生是一條河」 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釋,特別是不同文化的人解釋的差異可能更大。我說人生是一條河,因為它一路奔騰而下,但也許有人會強調河蜿蜒曲折的一面,若是小河是否也有歡快的一面?說人生是一個夢突顯了人生短促這一面,漢語文化圈基本能在這點上取得一致,但誰能排除人生是夢可能散發的人生空虛的一面,甚至也很難完全排除人生無憂無慮的一面。離開文化共識的遣詞造句有時反而是文學創意之所在。總之,隱喻可能被任意解讀。認知語言學圈內有個熟知的例句:The theory has thousands of little rooms and long, winding corridors (Lakoff and Johnson, 2003: 53)。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理論?我們可以根據thousands of little rooms和long, winding corridors的特點基本得出一個揣測:這個理論似乎很複雜,就像有上千個房子那麼複雜,這個理論看來很不容易理出頭緒,就像長長的彎彎曲曲的走廊,行人會走丟。難道這就是全部意思嗎?Lakoff自己說(私人信件),上千個小房子還說明每一個都不很重要,但加起來就很重要了,因為一般認知體系中小表示不重要,大表示重要。你看,這隱喻世界該多麼充滿生機活力,它是動態的,不像邏輯語言那樣靜止不動、死氣沉沉。
從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抽象概念最容易找到的「把手」都與人體的感官有關, 比如冷熱與身體的感知有關,漆黑的房子和人們的視覺有關, 從(擂台)高處掉下來與我們的方位感有關。因此我們說,人的認知能力是和人體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沒有人體的參與,人將很難表達自己的抽象概念。當然,當亞里斯多德用舞台比作人生時,舞台並不和人最基本的感官相連 ,舞台要比通過感官體驗的物件複雜得多,它本身可能載有資訊,且會與文化有關,因此對於因文化不同而沒有見過舞台的人來說,這個隱喻就沒有意義。所以,那些與人體最基本的感官相連的「把手」就成了人表達抽象概念的主要「媒介」。認知語言學有別於傳統語言學的根本一點就是強調人體與心智的緊密聯繫,研究體驗性(embodiment)是認知隱喻研究的基礎。
1.4 本章內容概要
• 認知隱喻理論認為,隱喻相當普遍,不用費力就能說出隱喻。隱喻存在於所有類型的語言中,決非文學語言所特有,在科學、技術、商業、金融、法律等諸多領域都是隱喻叢生;這和傳統隱喻論針鋒相對,後者認為隱喻是特殊的語言,主要存在於文學中。另外,認知隱喻理論認為,隱喻不僅是語言現象,更重要的是思維現象,這也和傳統隱喻理論的觀點對立。
• 隱喻的本質是借助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來表達一個抽象概念。這個具體的概念就像一個「把手」,借此來把握一個很難把握的概念。
• 概念隱喻的形成很多都是以人體體驗為基礎的。認知語言學認為,大部分隱喻是被誘發出來的,它們的形成是有動因的,不是精心策劃後選擇出來的。
• 認知語言學在描寫隱喻過程時使用了幾個專業術語,即源域、目標域和映射。熟悉的概念是源域概念,想要表達的抽象概念是目標域概念,將源域概念投射到目標域上就是映射。
主要閱讀材料:
1. 有關奈達功能對等的理論可參考他與人合作的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82),也可參看中國學者介紹解釋奈達理論的著作,如譚載喜的《新編奈達論翻譯》(1999),及葉子南《高級英漢理論與實踐》(第三版,2013)中有關奈達的章節。
2. 目的論可參考Hans J. Vermeer 的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1996)。
3. 有關後殖民的翻譯理論可參考Susan Bassnett等主編的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1999)。
4. 有關文化翻譯的主要理論可參考霍米‧巴巴的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
5. 認知概念隱喻的必讀書是雷科夫和約翰孫的Metaphors We Live By。如果希望比較詳盡地了解認知概念隱喻,可以參考他們兩人合著的Philosophy In The Flesh和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國內學者王寅的《Lakoff & Johnson筆下的認知語言學》(2001)簡潔地概括了概念隱喻的理論。
6. 有關poetic logic,可參考Marcel Danesi所著的Poetic Logic (2004),特別是第一章 “Metaphor and Poetic Logic”寫得通俗易懂。有關體驗和動因,可參閱Kövecses所著的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一書中 “The Basis of Metaphor”一節。作者在講解時使用的語言平易近人,毫無書卷氣,是初學者入門認知隱喻的一本好書。
7. 有關文學隱喻這個題目,必讀的書是Lakoff 和Turner所著的More than Cool Reason。
思考題和練習
1. 在大眾閱讀的報刊雜誌中尋找一段300到500字的文字,然後按照認知語言學家對隱喻的定義,閱讀該文本,數一下到底有多少比較明顯的隱喻和不很明顯的隱喻,最後看一看這些語言隱喻背後的概念隱喻是什麼。
2. 從最接近生活的語言中尋找隱喻,比如在每日的交談,商場購物,看醫生,使用電腦和智慧手機等活動中,我們是否使用隱喻,都使用些什麼樣的隱喻,這些隱喻都非常明顯還是不易發現?在課堂上展開討論,看看這些隱喻中,哪些是很難避免的,哪些未必需要使用,使用隱喻和不使用隱喻的利弊何在?
3. 採用認知隱喻的觀點,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是隱喻:
I have not burdened the text with footnotes, but have taken care to make only statements which can be backed by sources, and have as far as possible used the original words, though this may not be apparent.
4. 下面這段文字是討論平板電腦價格的,請根據認知隱喻的理論找出其中的隱喻以及誘發這些隱喻的概念隱喻:
But Microsoft said “competitive,” and if Microsoft really wants to compete with Apple, it probably has to undercut the iPad. So while the $599 is more than likely, it would be nice to see Microsoft enter the market aggressively, rather than launch high, then drop the price if (when?) sales are slow. Amazon didn't price its Kindle Fire high then drop it, it went on the cheap. Meanwhile, RIM priced its PlayBook very high, then dropped and dropped and dropped the price. Which company is holding its head high now? (From nbcnews.com)
5. 下面這句話中,有不少隱喻。請根據認知隱喻的定義,找出句子中明顯的和不明顯的隱喻,然後用解釋的辦法重寫一下這句話,儘量把隱喻消除,再來看看有隱喻的和沒有隱喻的句子的差別何在:
Those of a positivist inclination have tended to sweep metaphor under the academic rug, deeming it as linguistic frill that can always be reduced to the kind of literal language with which they are more at home. (From The Educated Mind by Kieran Egan)
6. 現在我們已經擴大了隱喻的視野,也許已感覺到隱喻表達法真實比比皆是,那麼就來看一看下面這段並非文學語言的文字。從認知隱喻的角度看,你能發現多少隱喻表達法:
In its tough, often remorseless way, New York is a crucible for every manner of talent. Some of the talented young are swiftly defeated, and retreat into more ordinary lives. Others are shooting stars, here and gone. Those made of sterner stuff last longer, and it helps if they have lived on our street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