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節錄〉
閱讀、寫作、思考:建構有意義的讀寫經驗
推動此書成形最主要的動力,來自於我深信閱讀寫作有助於發展創造思考、批判思考的能力,特別是第二語言閱讀寫作。研究顯示,閱讀寫作能力明顯和創造思考能力直接相關(Wang, 2012a);個人花在有意義的閱讀寫作時間越多,其創造思考表現越佳(Wang, 2012b)。在自然資源越來越缺乏的時代,公民思考力必然成為最重要的國家競爭力。因此,教兒童閱讀寫作是培養小小思考家的重要起點。然而在臺灣,著重於教兒童有意義地讀寫英文的書卻似乎不多。
閱讀寫作在政府全力推動下(吳清基,2010;教育部,2013),配合其全面提升英語能力計畫(教育部,2009),英語閱讀寫作受到各方的重視,其重要性在本書各篇章均不斷提及,在此不再贅述。問題是,英語閱讀寫作這麼重要,那教師或家長知道該怎麼帶領孩子讀寫英語嗎?根據「英語教材教法研究室」多次對國小英語教師發出的問卷顯示,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教師希望我們能多舉辦英語閱讀或寫作教學研習活動。換句話說,身為專業英語教育者,他們瞭解英語閱讀寫作的重要,也希望多了解如何能更有效地帶領孩童進行英語閱讀或寫作。
大綱架構
本書從介紹整個社會文化脈絡開始,再進入理論概念及教學策略的論述,最後以呼應主軸概念的實際教學活動作總結,完整呈現如何發展多元英語讀寫能力的可能性。全書分成三大部份,包含背景知識、理論策略、實務活動:第一部份「兒童英語讀寫之背景與脈絡」,談的是教兒童讀寫之前,必須先瞭解的相關知識。第二部份「英語讀寫教學之概念與策略」,著重於開始英語讀寫教學時,所應具備的態度和所能運用的策略。第三部份「英語讀寫教學之活動示例」,則是在教學之後的成果,教學者詳實記錄各種兒童英語讀寫教學活動流程及其反思。
各章摘要
在第一部份「兒童英語讀寫之背景與脈絡」中,第一章作者於前兩節中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國內中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之社會與文化背景。其次,強調閱讀與寫作教學不可分割之理論基礎,第四節為全章之精華與重心,探討國小英語讀寫教學之原則與實務。此章綜觀社會文化背景,從宏觀的角度(macro-scope)呈現英語閱讀與寫作納入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在本書第二章中,作者娓娓道出兒童讀寫能力發展的各階段樣貌,從臺灣學童如何學習外國語言─英語,探討兒童外語讀寫能力發展,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並提供豐富的閱讀教學參考資源。全章帶領讀者認識影響國內學童英語讀寫能力發展的因素,從微觀的角度(micro-scope)檢視在不同讀寫發展階段中提升兒童讀寫能力的可能性。
本書第三章全面檢視英語讀寫能力的基石─字母拼讀(phonics)。此章探討何謂字母拼讀,字母拼讀在英語的學習,尤其是閱讀的學習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臺灣英語為外語的學習情境中,字母拼讀對國小學童英語讀寫學習的功效與侷限,並提出字母拼讀教學活動的建議。
第四章則進入閱讀材料的介紹與選擇建議。此章主要聚焦於介紹不同的童書繪本實體書。作者以閱讀理論,帶出兩種取向的教學,再據以介紹適用的閱讀材料,並依照不同文類,列舉著名的兒童文學讀物,有助於教師或家長選擇適合孩子的英語閱讀材料。
第二部份「英語讀寫教學之概念與策略」以跳脫論述文章模式的第五章開始,意指活潑跳躍─脫離制式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亦是重要的教學態度。此章以散文風格呈現另外一種教學選項,完全擺脫約定成俗的學習框架,徹底以兒童為中心,作者以童詩入手,充分表現兒童文學於英語教學的立場。
第六章提供教師和家長教兒童閱讀的起步,除介紹教兒童開始閱讀時所需的圖書分級之外,並仔細說明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步驟。全文從發展孩童獨立閱讀的重要性開始,其次闡明如何根據孩童程度選擇適合程度的圖書,再提出繪本閱讀的具體教學建議,最後以相應的單字句型教學策略作結。
在第六章瞭解如何教兒童理解文本之後,第七章就進階到引導兒童與文本互動,也就是帶領兒童思考閱讀內容、在學英文的同時學思考。第七章主要介紹如何以英語繪本進行批判識讀(critical literacy),內容包括批判識讀的源起、定義、相關研究,更介紹英語繪本批判識讀課程設計、課程理論基礎,並進一步詳細介紹如何實踐課程,包括議題性(如,多元文化、人權、環保等議題)的英語繪本介紹、議題性的英語繪本課程設計、對傳統繪本的批判課程設計、結合英語繪本和英語教科書的批判識讀教學課程設計。
第八章開始說明如何啟發兒童寫作,此章從學習進程理論談起,其次陳述開始摹寫到引導創造式寫作的進程。同時以國小英語文寫作為例,解釋如何從閱讀帶入寫作,運用各種教學活動,配合相應的學習進程,教兒童從輕鬆摹寫開始到引導他們進行創造式英語文寫作。
在第八章學會教兒童進行簡單的創造式寫作之後,第九章就進階到全語言兒童英語寫作歷程。第九章旨在介紹寫作工作坊進行之方式,亦簡單說明其應用,並提出教學建議。作者積極倡導寫作工作坊的精神,再三強調英語寫作教學不應侷限於拼字、句型、結構的傳授與教導,更須積極培養兒童運用寫作來思考、溝通與表達。
第三部份「英語讀寫教學之活動示例」從簡單介紹閱讀教學活動的第十章開始。作者詳細記錄其國小教學現場的閱讀教學活動,包括實際師生互動中的對話亦如實呈現。作者配合在臺灣英語為外語的教學環境,同時運用「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的「交互式」模式,說明實際在臺灣的英語教學現場中,如何進行有意義的閱讀教學。
第十一章作者亦經實際教學後,列舉適合臺灣國小英語課程的寫作教學活動共十五則。同樣呼應本書全語言概念的教學,作者先從如何提供學童大量真實語料(authentic language)談起,再由此呈現其經歷大量聽、說、讀英語的班級,是如何搭配英語聽、說、讀進行英語寫作。全章將教學活動分成適合低、中、高年級的教學活動,除詳細說明活動流程,列出活動所需的相關資源之外,更進一步記錄教師於活動後的反思。
第十二章為本書終章,可謂英語讀寫教學活動百寶箱,作者整理了近五十則英語讀寫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活動、練習活動、評量活動等。全部教學活動以三大部份呈現:閱讀基本能力之養成活動、閱讀延伸至寫作之整合活動、和獨立讀寫活動。各大部份再細分為適用於各種不同主題、情境的活動示例。除了教學活動之外,亦同時呈現教師反思、學生作品、學生意見回饋。
結語
本書書名訂為「讀讀、談談、寫寫」,正如楊茂秀教授所說,就是因為讀寫不能分開,要學「讀」、也必同時學「寫」,而這本書正是一群教育者在「談」英語讀寫。讀者可以逐章慢慢讀來,也可以隨興地從任何一個篇章開始讀起。各篇章從不同角度切入,帶領讀者看見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篇章或輕鬆、或嚴肅、或閒談、或論理,各章雖具備不同的特質,以不同的風格呈現兒童學習讀寫的許多不同風貌,然而各章仍有其共通之處。其中最重要的共通點,就是這群作者都十分重視發展孩童的思考能力,也多方琢磨如何替孩童建構出有意義的讀寫學習經驗。希望讀者無論是按部就班地逐章閱讀,或是隨興地跳入其中任何一章一窺究竟,都可以感受到這份重要的信念,並將之帶入各自的教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