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個人之夢――德國當代劇作選》(Der Traum vom Individuum—Zeitgenössische Theaterstücke aus Deutschland)推出的三年後,如今我們又要在台灣出版德國當代劇作中譯的第二輯。這是台灣對於德國戲劇創作感到好奇與興趣的表徵之一。只不過,對於這個遠在天邊的國家,台灣的民眾首先聯想到的,恐怕就只有諸如經濟或足球之類的主題。即使是德國的古典劇作,在台灣也相當少見,更遑論於此間上演。既然如此,歌德學院為何要支持這項出版品的中譯呢?
雖然歌德學院頂著或許迄今仍是德國最重要的文學家之名,可是我們在文化工作方面的焦點卻明確地擺在當前、時下的德國,並將工作重心放在可以與當地夥伴共同持續發展的領域,以及可以與當地文化工作者進入有益於雙方對話的領域。
這正是為何我們要支持這項出版品的中譯,也是為何劇作會是台北歌德學院長年耕耘的重點之一。在回顧那些生氣蓬勃、多采多姿、有幸日益走向世界的德國劇作的同時,我們還在台灣找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不僅熱情地與我們共同推動各項計畫,更樂意與我們分享許多讓戲劇表演更為扣人心弦的靈感與建議。
在《個人之夢――德國當代劇作選》第一輯出版時,曾於台北藝術節的贊助下,由「台南人劇團」與德國導演提爾曼‧寇勒(Tilmann Köhler)共同製作了《金龍》(Der goldene Drache)一劇。在那之後,該劇及其翻譯便一再為人重拾,並曾多次於華文世界裡搬上舞台。2014年時,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德國導演凱文‧瑞特貝格(Kevin Rittberger;其作品同樣收錄於本書中),他根據傳統的佛教題材撰寫了《目蓮拯救大地母親》一劇,爾後更與「身聲劇場」合作,將該劇搬上舞台。這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其中涉及到不同的戲劇傳統與劇場實務的衝突;除了必須探索對於文本與肢體的關係的不同理解,還必須顧慮到相異的劇場實務,此外,德國與台灣在技術與經費方面的差異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如今於2015年,我們再次促成德國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Daniela Kranz)與台灣「楊景翔演劇團」的台德合作,他們將大膽挑戰安雅‧希苓(Anja Hilling)的劇作《雨季》(Monsun;本書也收錄了此部劇作),將首次在台灣搬演這部作品。
除了這些雙方都必須付出許多同理能力與學習意願的合作劇目以外,台北藝術節與國家兩廳院也經常邀請德國重要的劇場來台演出,讓此間的民眾有機會一窺德國劇場工作的真實面貌。自2006年起,在台演出的德國劇院有:2006年,由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執導、國家戲劇院之「世界之窗――德國狂潮系列」的《玩偶之家》與《點歌時間》;2010年,柏林雷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的《哈姆雷特》;2013年,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執導、人民劇院(Volksbühne)演出的《賭徒》;2014年,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的《情色度假村》;以及2015年,柏林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 Berlin)的《失竊的時光》(Diebe)。
我們推動的合作計畫不止如此而已,還致力於:協助台灣的文化工作者前往德國觀摩德國劇場實務,協助台灣機構邀請德國專家來台舉辦如戲劇顧問或戲劇評論方面的專題演講與研討會,並建立與學術與培訓相關的文化交流網絡。
就德國的戲劇形式來說,即使近年來在劇作方面歷經了許多改變與創新,劇本卻依然是主要的出發點(與台灣相比,這樣的情況明顯許多)。是以,本輯的出版格外具有價值,因為它收錄了五部可供體驗、鑽研與品味的新劇本。不過這必須以好的翻譯為前提;文學文本的翻譯已非易事,要找到同時熟稔戲劇製作的好譯者更是難上加難。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尋獲了一位這樣的好譯者;對於這場由出版社、劇作家、譯者及相關組織通力合作的出版盛事,無異是一大福音。在此謹向包括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老師、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及中文譯者陳佾均女士在內,所有協助本書付梓的人士致上最誠摯的謝忱。最後,願本書在廣受讀者青睞之餘,也能成為生氣蓬勃的台灣劇場界在創作之路上的良伴!
歌德學院(台北)院長 柯理 博士(Dr. Clemens Treter)
王榮輝 譯
推薦序
2014年5月,我受邀參訪柏林戲劇匯演(Theatertreffen)藝術節時,歌德學院還安排了去參觀知名的恩斯特・布希戲劇學院(Hochschule für Schauspielkunst Ernst Busch)。在那裡,我碰到負責國際事務的瑪格莉特・舒勒教授(Margarete Schuler),她跟我說2012年來臺北藝術節執導《金龍》的導演提爾曼‧寇勒(Tilmann Köhler)是她的學生,寇勒跟她說了很多關於台灣的事,並提到因為《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的出版,讓她在上海戲劇學院上工作坊時,也做了《金龍》這齣戲。當我聽到這件事,腦袋好像被甚麼敲了一下。
劇場文本與電影劇本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一部成功電影的劇本可能就只有那個電影版,是排他的(真的有可能再重拍《星際效應》或《賽德克‧巴萊》嗎?)可是劇場不一樣,一部劇本紅了,意味著很多人都想做這齣戲,而且真的可以做,引發不同的詮釋角度。這就是劇場迷人之處,戲劇文本有著一種公開、歡迎身體參與的民主性在裡頭。
《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於2012年出版後,在短短不到一年內,不論是北藝大、香港或澳門,都有人演出《金龍》,其他劇本如《無辜》、《公司感謝您》、《愛比資本更冷》,之後在港台也都有演出或讀劇活動。第一本當代德國劇作選在華語圈引發的製作熱潮,讓台北歌德學院願意支持第二本劇作選出版,而我則受到委任,負責一開始的編選名單。
密集討論大概從2014年3月起,我參考了像雜誌《當代劇場》(Theatre Heute)年度票選名單、歌德學院官網、柏林戲劇匯演官網、慕海姆劇本節(Mülheimer Theatertage)官網及一些學術著作,整理出五個候選劇本。這份名單以千禧年後德國主要劇作家為主,並希望劇本能呈現德國社會的多元現狀。之後,台北歌德學院將此名單轉給慕尼黑的歌德學院總部,經過總部戲劇部門討論並對劇目略做微調之後(主要是凱文‧瑞特貝格(Kevin Rittberger)的劇本改成《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台北歌德學院便開始洽談版權。
後來導演阿敏‧佩特拉斯(Armin Petras)以筆名佛里茲・卡特(Fritz Kater)創作的《五百萬中的三百萬》(3 von 5 Millionen)版權洽談出現了問題,當時我剛好人在柏林,也詢問了瑪格莉特・舒勒教授與本書譯者陳佾均兩人意見,整理出三個新候選名單給台北歌德學院。在討論過程中,陳佾均建議最好有一位女性劇作家,最後我們挑了安雅‧希苓(Anja Hilling)的《雨季》――這也才催生了後來楊景翔演劇團與德國女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Daniela Kranz)在臺北藝術節的合作(她執導過好幾部希苓劇本的首演)。
德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座公立劇院,並接受國家補助。民主國家對藝文補助的最重要理由,是為了避免藝術創作受到商業力量的主導,而能保有創作的自由度。劇場有嚴重的成本病,又不可大量複製,演出很難像電腦一樣,可以越來越便宜。藝術自由是民主制度的最後防線,所以維護創作多元的健康環境,才能成為政治事務關懷的對象。也因如此,讀者們會在這本《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讀到各種形式創新與激烈政治議題的作品。
語言是文化的界線,翻譯的目的在於突破語言的障礙。真得要非常感謝台北歌德學院對文化交流的推動,尤其是前主任魏松(Markus Wernhard)與現任院長柯理博士(Treter Clemens)的大力支持,書林出版社對戲劇出版的長期堅持,讓臺北藝術節也可以參與其中,最終讓更多台灣劇場愛好者能碰觸到不同的歐洲劇場文化,感受這股後戲劇浪潮的力量。
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