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台灣研究在韓國的新紀元
陳國偉
自2011年開始,台灣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與韓國外國語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為求有效促進雙方學術交流,於該年底簽訂了合作協議書,並從2012年7月開始,共同向台灣的教育部申請並執行「推動臺灣文學與電影研究在韓國植根:NCHU-HUFS雙邊合作計畫」,這個計畫是由「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支持,目的是希望能在國際學術領域,推動台灣研究的推廣與深化為目標。由於雙方的合作非常成功,這個計畫即將邁入第六年。
長久以來,台灣與韓國雖然在東亞國家間,地理位置相當靠近,且有著相近的歷史進程與民主化經驗,但其實交流面向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文學與文化層面。然而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以及東亞在地緣政治上重要性的提升,台灣與韓國在產業與文化發展所面臨的共同挑戰,使得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當務之急。
也因此,通過「推動臺灣文學與電影研究在韓國植根:NCHU-HUFS雙邊合作計畫」這樣的合作計畫,台灣中興大學與韓國外國語大學成功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五年下來,在台灣與韓國已經共舉辦過十次國際學術會議,與會發表論文的雙方學者超過上百位,議題橫跨文學、電影、紀錄片、戲劇、歷史、語言、國族、性別、環境運動、社會、文化、性別、區域研究等領域,可以看出台灣研究的創新與豐富性。
在這樣的基礎上,雙方也就學術會議所發表的論文,陸續合作刊登在韓國外國語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發行的刊物《台灣研究》上。並且進一步地規劃編纂以「文學」與「電影」為主題的學術專書,分別在台灣與韓國以中文、韓文出版。一方面,希望引介韓國學者對於台灣的觀察,提供台灣學界不一樣的學術視野;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透過翻譯成韓文的方式,將台灣學者近年來在台灣研究上的開創性,介紹給韓國學界,以達到台灣文學與電影研究在韓國的深化與推廣。
也因此,我們將本書的中文版命名為《台灣文學研究在韓國》,便是在強調無論是韓國學者或台灣學者,在撰述這些論文時,其首要的目標是韓國讀者,透過兩國相仿的歷史進程與情感連帶,希望建構起良性的學術交流與溝通平台。所以在本書的架構上,分成了「方法論的重探」、「東亞比較研究」、「想像中國」、「歷史與情感」四個共同關懷的主題。
不過雖然如此,本書所收錄的十篇論文,仍是充分展現了韓國學者與台灣學者在學術問題的關注面向,以及論述的框架上,所展現的不同特色,以及能夠互相學習、取法的可能。韓國學者往往能透過跨國與比較研究的視野,進行大格局的論述,也對於台灣的外省移民與文化中國鄉愁,有著深入的觀察,更能在關注台灣的同時,也帶入韓國自身的脈絡。而台灣學者對於過去較少被觸及的領域,如日本殖民時期文學、當代劇場、音樂劇等,大膽地進行新議題的開發;或是在文化翻譯這樣新興的理論方法,以及日記、新聞報導等研究媒介上,嘗試作出新的結合。
而這樣的差異,不僅顯現出台灣跟韓國各自在文學研究上,所面對的既有傳統,以及為求突破所進行的努力;也更讓我們瞭解到,唯有相互的對望與更多元的交錯視線,才能夠更貼近真實,真正看清自我的全體形貌。而這才是最彌足珍貴的,也正是我們雙方一起推動台灣研究的跨國學術交流,所努力邁向的目標。
最後,我也代表中興大學的研究團隊,感謝教育部相關單位、駐韓台北代表部、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歷任主任王明珂院士、邱貴芬教授、李育霖教授、陳淑卿教授的長期支持,還有為這個國際合作計畫付出最多辛勞的韓國外國語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林大根主任!以及這幾年在台灣中興大學以及韓國外國語大學所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的所有台灣與韓國的學者,因為大家的努力與精彩發表,今天我們才能有這一系列豐碩的學術成果誕生。此外,還有為這系列著作出版貢獻心力的書林出版社,中文校潤的高鈺昌博士,及協助編輯的計畫助理廖翊如、林枋俞等,因為有各位的付出,才有今天這本書的順利完成與出版,在此再度致上最高的謝意。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