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舞蹈家、編舞家強納森‧布洛斯(Jonathan Burrows)認為舞蹈是與自己身體的思考方式進行的一場對話。他反思自己多年來的舞蹈生涯與創作經驗,以及帶領舞蹈工作坊的討論內容,詳細寫下創作、醞釀創意的過程與工作方式,不僅帶領讀者理解創作舞蹈表演的歷程與原因,更期望自身的經驗能幫助其他舞者及編舞家順利進行創作。布洛斯分享編舞過程的許多練習、冥想、原則與概念,舞者與編舞家都能藉此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美學與方向。不管想要創作什麼樣的舞蹈表演藝術,《編舞筆記》都能作為實用參照。
本書特色
1. 創作舞蹈的實用經驗,加深理解舞蹈藝術
2. 與2020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3. 適合舞蹈工作者、舞蹈相關科系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強納森‧布洛斯 Jonathan Burrows
知名舞者、編舞家、教師,曾於倫敦皇家芭蕾舞團擔任舞者,後於1988年創立自己的舞團Jonathan Burrows Group,並到海外巡迴演出。2000年起,布洛斯跨界與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合作,如荷蘭劇場導演楊‧雷沙瑪(Jan Ritsema)與義大利作曲家馬泰歐‧法吉歐(Matteo Fargion),也曾到歐洲多所學校訪問與授課。布洛斯長期與法吉歐合作,兩人於2003年獲得紐約舞蹈與表演獎項――貝西獎(Bessie Awards)。現任英國考文垂大學舞蹈研究中心研究員。著作《編舞筆記》在全球銷售超過數萬本,另有德語、保加利亞語與斯洛維尼亞語版本。
譯者簡介:
白斐嵐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理論碩士,近年寫作重心聚焦於音樂在劇場之運用、劇場翻譯與文化轉譯、音樂與語言之結合等領域。翻譯作品包括《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劇場公共領域》。文章不定期發表於《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與台新ART TALK。
推薦序
推薦序
耿一偉(2020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
我記得有一位在美國唸舞蹈的朋友跟我說,在大二他們就要讀《編舞筆記》,接著她說了一個很有趣的理由,她說這本書的句子都簡單,很適合舞蹈人閱讀。不論如何,《編舞筆記》自2010年出版以來,已有德語、法語、斯洛維尼亞語與保加利亞語等四種語言的譯本,是在國際上非常受到歡迎的當代舞蹈著作。
雖然強納森‧布洛斯沒有來過台灣,大家沒有機會看過他的作品,但他的確當代非常重要的一位編舞家,至少在魏淑美於2010年出版的《當代歐洲新舞蹈表演:反舞蹈、非身體》中,有一節是在討論他的創作。另外知名學術出版社羅特里奇(Routledge),近年有一個新世界編舞(New World Choreographies)的書系,當中收錄了四位當代編舞家的研究著作,其中三本是關於阿喀郎(Akram Khan)、傑宏‧貝爾(Jérôme Bel)與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而第四本則是討論布洛斯,書名為《強納森‧布洛斯:邁向一種弱勢舞蹈》(Jonathan Burrows: Towards a Minor Dance, 2019)。由此可見,布洛斯在當代舞蹈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本書能出版是基於兩個契機,一是2020桃園鐵玫瑰藝術節還是由我策展,按照過去兩年的慣例,我都會搭配與節目相關的出版品,而今年藝術節有一半以上都是舞蹈節目,搭配一本舞蹈著作是理所當然的選擇。第二是我老早就有希望促成此書出版的想法,只是之前苦無機會與資源。
還記得前幾年,若有出版社問我有什麼表演藝術的書值得出版,我都會推薦《編舞筆記》。後來發現鴻鴻的黑眼睛出版社也曾有興趣出版此書。但不論鴻鴻或其他出版社,都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國外出版社回應作者要求把版權收回去,拿不到版權。
幸好在倫敦從事藝術經紀的黃琇瑜(Cherie Huang),還有認識布洛斯的編舞家盧映竹,在這兩位貴人的積極奔走下,我終於聯繫上他。在討論翻譯授權的過程中,布洛斯非常細心,讓我印象深刻。一開始他就表達希望能有台灣編舞家與他一起工作,協助審稿。另外是他也強調,句子雖然讀起來簡單,卻不是在傳達甚麼定律,而是要注意到作者原來書寫的腔調,比較像是一種提問的口氣,是在向自己與讀者提出思考的邀請。
英國舞蹈學者伯特(Ramsay Burt)認為,《編舞筆記》提供了創作者在編舞上面對特定問題時,能有多樣的思考角度,協助讀者體認到他們自己創作的出發點與優先順序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只是單純討論編舞技巧,更多是在討論創作過程中如何摸索,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與觀眾溝通――這不只是對舞蹈而言,甚至在劇場或馬戲等領域,不管是創作者或評論家,只要對動作編排有興趣,都能從閱讀此書得到收穫。
最後,要特別感謝譯者白斐嵐的用心付出,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主任王啟仲與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承辦人董宥彣的細心協助,還有書林出版公司發行人蘇正隆與編輯劉純瑀的長期支持。有了這些人的幫忙,《編舞筆記》才得以順利出版。
推薦序
耿一偉(2020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
我記得有一位在美國唸舞蹈的朋友跟我說,在大二他們就要讀《編舞筆記》,接著她說了一個很有趣的理由,她說這本書的句子都簡單,很適合舞蹈人閱讀。不論如何,《編舞筆記》自2010年出版以來,已有德語、法語、斯洛維尼亞語與保加利亞語等四種語言的譯本,是在國際上非常受到歡迎的當代舞蹈著作。
雖然強納森‧布洛斯沒有來過台灣,大家沒有機會看過他的作品,但他的確當代非常重要的一位編舞家,至少在魏淑美於2010年出版的《當代歐洲新舞蹈表演:反舞蹈、非身體》中,有一節是在討論他...
作者序
前言
我的工作有時要舉辦工作坊,邀請不同舞種背景的人們聚在一起,好好坐下來聊聊編舞要怎麼做。編舞可以是很寂寞的工作,而每次我們不管和誰聚在一起,都會發現大家有多開心能聽到其他人是怎麼編舞的。我們發現,整體而言,其他人的做法其實和我們相同──編舞家們或有美學領域之界,其在意的想法與問題卻無分別。這令人開心的發現,違背了我從小接受的教誨,習慣讓不同手法或理念成為敵對:芭蕾與現代舞、劇場與抽象舞蹈、即興與設定好的舞步、概念式舞蹈與跳舞的跳舞……我們一再被告知我們這門藝術是小眾愛好,既難看懂,也不好解釋在做什麼,然而我在工作坊中親眼看見某種似乎是由多人所共享,且清楚傳達的熱情。
這幾場工作坊的筆記,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出發點,包含我從眾多舞蹈家身上觀察到的、記下的多年分享。只有一小部分的筆記最後收印成冊,但一次次的對話,成了幫助我檢視自身偏見的一股常在力量。最終這一切,在我身為編舞者與表演者的作品中得到實證──這才是我真正的工作,也正因此才能讓所有矛盾、疑問、意見與觀察得到生命。這本書發展自(也反應了)我身為一位藝術家的感受與創作樣貌,並就此提出思考。但我希望的,是藉由我所做之事浮現的種種確定與不確定,為他人帶來某些反思過程中的幫助。
現在的舞蹈會用上各種技法:肢體的、即興的、結構的與具表演性的。眼前的方法之多,超越過去舞蹈史所見。而這些問題既是對這席捲而來一切的回應,也成了我的動力。
我們如何讓「選擇」這件事成為益友,而非難以承受的負荷?我們如何能讓自己不時回到充滿熱情的無知狀態,好讓我們能做出選擇,而非保持全知全能?
或許有人會問:「但真能從書上學編舞嗎?」――這問題也沒什麼不對。答案是否定的,我不是邀請你來學編舞,而是讓你繼續做你正在做的,至少在這本書的幫助下,你能得到些什麼來提出自己的主張。
把這本書丟到一旁,或許會和拿起這本書一樣有用。
本書並無收錄任何照片,因照片恐怕會讓舞蹈畫面被定型,阻礙了你的個人特色。
前言
我的工作有時要舉辦工作坊,邀請不同舞種背景的人們聚在一起,好好坐下來聊聊編舞要怎麼做。編舞可以是很寂寞的工作,而每次我們不管和誰聚在一起,都會發現大家有多開心能聽到其他人是怎麼編舞的。我們發現,整體而言,其他人的做法其實和我們相同──編舞家們或有美學領域之界,其在意的想法與問題卻無分別。這令人開心的發現,違背了我從小接受的教誨,習慣讓不同手法或理念成為敵對:芭蕾與現代舞、劇場與抽象舞蹈、即興與設定好的舞步、概念式舞蹈與跳舞的跳舞……我們一再被告知我們這門藝術是小眾愛好,既難看懂,也不好解...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跳舞/原則
素材
習慣
重複
重複
重複
即興/剪貼/編舞
形式
探索/冒險
主題/靈感/偷借/熟悉的動作/編舞/其他來源參考/自我表述
約定/表演空間/語言/編舞
打破規則
研究/「怎麼做」與「做什麼」?/戲劇構作/理論/好奇心
訪談/未竟之事/問題/原則
財務限制/排練場/申請資金
準備/排練期程/沉重感
合作/觀眾
原創/弔詭
技法/肩上的鸚鵡/真實性/每日練習/跳舞/風格/把玩
炫技
囤積/開頭
結尾
繼續下去/步調
混搭雷鬼/變化率/簡單素材/孤注一擲
靜止與靜默/害怕變得無聊
最小與最大
這行得通嗎?/呈現/導師陪伴
另一種身體/狀態
自我分散注意力/弔詭/編舞/表演/電吉他
預料之中與出其不意/期待
敘事/芭蕾/連貫性
連貫性/分段式作品/素材/六個東西/編舞/流/關係
關係/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想法
關係/時間/節奏
時間
抽象舞蹈
對位/形式元素/差異
譜/排練場/即興
機遇/手放空/動作範圍/限制/苦工/哲學
空間或地方?
觀眾/面向前方/正面迎戰/幽默/失敗
觀眾
表演/原則
市場/生計/作品管理/委製
音樂/合作/靜默
台詞
燈光/技術人員/合作/服裝/穿鞋不穿鞋?/舞台設計/裸體
標題
拍攝/歷史/合作/鏡子/人身尺度
位階/舞者或編舞?/之內或之外?/誰擁有什麼?
我如何將上述簡化?
全忘了吧
參考書目
致謝
索引
推薦序
前言
跳舞/原則
素材
習慣
重複
重複
重複
即興/剪貼/編舞
形式
探索/冒險
主題/靈感/偷借/熟悉的動作/編舞/其他來源參考/自我表述
約定/表演空間/語言/編舞
打破規則
研究/「怎麼做」與「做什麼」?/戲劇構作/理論/好奇心
訪談/未竟之事/問題/原則
財務限制/排練場/申請資金
準備/排練期程/沉重感
合作/觀眾
原創/弔詭
技法/肩上的鸚鵡/真實性/每日練習/跳舞/風格/把玩
炫技
囤積/開頭
結尾
繼續下去/步調
混搭雷鬼/變化率/簡單素材/孤注一擲
靜止與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