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詩,必須在孤獨最深的地方,否則,就不需要寫詩。
孤獨,是一種天賦,也是一個詩人寄寓其中的真正住所。這種寄寓,也是蜷縮,在詞語形成的獨特空間,蝸牛一樣蜷縮,以逃避外部的世界。
她將廣遠化為內在,將每一次遠行,當作詩人另一種身份的回歸。那流年中虛構的美人計,不可抵達之處,在詩人遙望敬亭山時,奇幻迷人,又隱隱作痛。她是一個在修辭上走鋼絲的人,每一次摔下來,都使她把自己繃得更緊。她的詩寫反復證明:一首拒絕解讀的詩,往往有很多種解讀。
作者簡介:
龍青
天性頑劣,信奉所有,不接受被教化。得過長篇劇本八十萬首獎,開過兩間藝文咖啡館。曾任傾向文學社、自由寫作編輯,現為青年日報專欄作家、斑馬線文庫副社長。出版個人詩集《有雪肆掠》《白露》。
推薦序
簡政珍 文字在空隙中隱隱作痛─ 序龍青的詩集《風陵渡》
我們經常強求慾念的「滿足」。但所謂滿足,經常不足。詩的文字尤其如此。
假如詩人動了念頭,想要讓心中的理念完滿表達,他將墜入自我的陷阱,而讓他的詩變成已經不是詩。他將用文字說明,甚至是解釋,想盡辦法讓讀者知道他心中的理念,而詩就在他自我的說明與解釋中崩解。
詩之所以為詩是因為有空隙。肚子填飽了,很難再感受食物的美味。語意已經說滿的文字,很難再讓讀者回味。空隙是「韻味」的基礎,「韻味」這個詞是老生常談,連「空隙」也幾近老生常談。
我們擔心詩行沒有空隙,但我們也擔心寫詩時刻意製造空隙。前者乏味,後者造作。考驗詩人的詩藝與才氣,不是檢驗他詩作中空隙的多寡,而是空隙是否適度拿捏。當然,所謂「 適度 」,因人而異,批評家對「 適度 」體會的差異,也顯現美學不同層次的修為。
龍青這本《風陵渡》是展現「空隙」的傑作。讀者從中得到驚喜,從「空隙 」中陷入深思與冥想,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過程中,因由「空隙」的逗引,遨遊文字所構築的世界。閱讀中,讀者不會覺得刻意或是造作,對我來說, 一旦感受到文字的造作,閱讀的樂趣就幾近蕩然無存。
《風陵渡》展現的空隙,多采多姿。言語之間,語意豐富而自然地打開讀者的眼睛,如:「醫生叮嚀:忌冷、忌熱、忌悶、忌辣、忌看花。╲喔,他最該提醒的是:春日勿近,你勿近。」〈提醒〉引文第一行的「忌看花」讓讀者心中打了很大的問號。「看花」會怎麼樣?讀者想像橫越時空,沒有固定的答案,是否想到花會凋謝,引起傷感。是否想到林黛玉的葬花,讓人感傷?而第二行,詩中人說醫生認為需要提醒的是「你勿近」。「你」為何不要靠近,不是怕傳染病毒,而是會撩動病者的情緒,也許這場病就是「你」觸發的,越親近的越不能靠近。
〈流年〉有這樣的詩行:「此刻開著的花╲也是我們曾經吃下的。」語意的空隙再度牽引很多的問號。答案可能是:花是植物的種子發芽後的結果,而這個植物可能是我們吃過的。「流水沒有骨頭」的意象讓人訝異。「骨頭」是否意謂人死後腐爛的遺體?而這首詩呈現荒涼的景致時,連人的屍首也找不到。這樣的解釋只是一種可能性,而龍青的意象經常蘊含了各種可能性。
有時意象微妙轉換與銜接,幾近沒有痕跡。〈荒野之美〉的第一行:「荒野之美,更需要月亮與骨頭」。荒野可能有人╲動物腐爛後的骨頭。但在這個意象裏變成一安靜淒涼的美感。這樣的美到了結尾:「世事紛陳,所有奔跑中覓食之食之物╲在月光下化為白銀」。意象轉化後首尾相接。原來白骨是覓食者的殘骸,動物覓食為了生命的延續,人覓食可能為了錢財。最後白銀與月光並列, 正如第一行骨頭與月光並列。原來白銀是錢財的化身,也是追逐錢財的人的化身。詩隱含悲涼,美感而無奈的悲涼。
有時候透過分節的空隙,產生戲劇性的轉折。〈我們在床上的關係〉第一節是:「關燈之後╲我抱著╲四顆枕頭其中的一顆╲它們分別是:╲軟枕、硬枕、記憶枕、羽絨枕」,第二節只有一行:「貓抱著我的腿」。思維的跳躍讓人欣喜。第一節與第二節的對應,隱藏其中的是一條呼應的虛線。人和貓對應,枕頭與大腿對應。人的疲憊在枕頭中紓解,貓以主人的大腿撫慰心靈。有時,分節的空隙,不是前後兩節語意的中斷或是銜接,而更像是兩個電影鏡頭所顯現的時空。〈雪〉有兩節:「我感到害怕,先生。╲最近我完全看不到就在眼前的事物╲╲站在一群赤身裸體的人中間╲她的乳頭下陷,像極了╲任何一個發育不良的孩子』假如讀者試圖去探索兩節之間語意的銜接,將會有挫折感。若是想成電影鏡頭的場景變化,詩行變得非常自然舒暢。兩個場景也許是時間的連接,因而是順時性;也許是同一時間的不同空間,因而是並時性。龍青非常擅長這種文字鏡頭的切換。詩行經常藉由鏡頭的並置,讓讀者看到眼前的當下,也聯想到地球上原來還有別的地方。
有時,思維邏輯留下空隙,表象顯現的因果,並非因果。〈形式〉一開始的第一節:「你喊她名字的時候,花就開了。那麼,花叫什麼名字有什麼關係。她叫什麼名字有什麼關係。」第一句並不一定是因為喊她的名字,花就開了。花開不是名字被叫的結果。真實的狀況可能是,喊她名字和花開是同時間的動作。但類似因果的邏輯,讓讀者覺得叫她名字的愉悅感,因為一叫她,花就開了。既然只要叫她的名字就有愉悅感,她叫什麼名字就無關緊要,到底是什麼花開也無關緊要。關注焦點的轉移,也讓物象脫離個別的物質性,因此作為意象的花不必有名字,就像她也沒有名字。
《風陵渡》大部分詩的迷人處,大都不是藉由比喻,不論是明喻或是隱喻。空隙讓詩行自在的毗鄰、接觸而產生心靈的風景。但是偶爾讀者也發現有隱喻。但這些隱喻和一般的使用的方式迥異。〈夜入桃花林〉是一首有關性的隱喻。「桃花」在第一節是我們熟悉的植物,風景是主要的情境。但到了第二節「吃空桃花的月亮╲所有看清的瞬間美如初夜╲潮濕,疼痛╲止不住哀傷。」初夜是女性第一次性經驗,伴隨而來的是潮濕與疼痛。這個瞬間之美的主角是月亮,它「吃空桃花」,因此這裏桃花已經變成女人跟性有關的肉體。詩節進展中戲劇性的轉變,比喻如此隱約,卻效果驚人。其他像情侶是故鄉〈故鄉〉,時間是咬斷喉嚨的怪獸〈深夜裏的謀殺事件〉都讓人眼睛一亮。
龍青在這本詩集裏展現了各方面靈慧的思維。在〈起霧的早上〉,情境與佈局和艾略特的兩首詩〈普魯佛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Prufrock)與〈荒原〉(The Waste Land)對話。〈練習〉是許仙白蛇故事的新演繹,在這些詩作中,文本互植,舊有的文本在新時空展現了新的面貌。「美人計」那一集,龍青似乎轉化成妖(或是說龍青呈現妖的本來面目),把「妖」正典化,因為女性的妖、媚,並不是魔。也許,這本詩集,想像的跳躍,意象的出人意表,都是神奇的「妖」術。
另外,這本詩集有幾首是寫「他」的。幾十年來,我覺得大部分的詩人只能寫「我」,無法寫「他」;只能描寫自己的內心世界,無法描述外在動人的人生。當然也有些詩人書寫的焦點是「他」,但這個「他」在喧囂的文字裏,已經變成書寫的工具。為「他」陳情,為「他」吶喊;「他」已經在詩中喪失了生命, 因為詩已經不再是詩了。雖然詩作不多,龍青是個有潛力寫「他」的詩人。在〈他的悲傷無與倫比〉中, 透過詩中人的她描述「在廢紙箱中翻找報紙的老人」,〈檢瓦匠的一天〉,詩中人讓讀者注意到「他的手,長久地╲停留在瓦塊凹陷下去的地方」。〈我回來了〉的「 他 」沒有特定的身份,幾乎是所有人的化身,是時間碾壓過的任何人,沒有想到國計民生,沒有想到選舉做票,只是想念「 胸前的一粒扣子╲距離雪落下還有一個冬天的時間╲手指雖然有些僵硬╲但他還是可以慢慢地╲把它扣起來 」。詩行緩緩行進,淡淡地碰觸到生活的疙瘩,詩中人只希望手指還能扣扣子。以如此卑微的希望過日子,日復一日。
不論是寫我或是寫他,這本《風陵渡》不時讓讀者心中隱隱作痛。龍青的詩中人,在各種情境中,經常回顧自我,一個意識到一切即將不再的自我。這個自我活於當下的瞬間。瞬間是時間的凝聚點,但當下的美好,瞬間即將消失。看到湖岸並肩的情侶、長椅上的老人,嬉鬧的小孩,「一切都那麼完美」,但緊接著詩行,也是整首詩結束的詩行:「在凶猛的時間裏,在凶猛的消逝中」〈不可抵達之處〉。
時間一秒一秒流逝,在不知不覺中,但突然和鏡子打個照面,瞬間看到白髮,瞬間意識到時間凶猛的奔馳。一切景象,似乎永遠在美好中駐足,但實際上,這些景象也是凶猛的消逝。凶猛,因為時間露出猛獸的牙齒,將人的存在撕裂。美景消逝,不是電影的淡入淡出,而是乍然終止。不是燈光漸漸昏暗,而是光線瞬間被黑洞吞噬。
這個世界滋養有情眾生。情提供氧氣,讓我們彼此能呼吸活下去。但情凝重且飄忽。一個瞬間翻轉成另一個反差的瞬間。也是自此永不再相見的人 」〈蕭山,蕭山〉,第一次見面的狂喜,緊接就是永不再見面的結語。時間「凶猛」地壓縮,開始已經就是結束。
有時回顧所謂甜蜜,一切恍惚,似真似幻,「 你我相隔人海和萬物╲幻想著一場從不存在的偶遇 」〈義橋〉。你和我在空間上人海萬物阻礙其間。幻想可能偶遇,其實並不存在。即使真的存在過,也經由時空的攪動而類似一種幻覺。這時存在也幾近不存在。
人珍惜偶爾相聚,而說「整夜的話」,等到雞啼,語音就再沒有回音了。你要離開,「我必須犁開一壟白皚皚的雪╲好讓你奔赴明天」〈為你犁開一壟雪〉。但所謂讓你奔赴明天,心裏很清楚:「離開之後╲我們不會再相遇」。文字淡淡的隱藏一種痛。龍青的詩不會痛入心扉,文字悠悠,那種痛像天空偶爾飄過一片雲,讓妳體認到已經消失的或是即將消失的,讓你體驗一種有無失據的蒼茫感,讓你瞬間意識到那個人永遠不會再出現了。
假如別離是空間留下心裏的傷痕,看見往日的影像,是時間牽引的情傷。過去不可得,時間真正能印證是現在,而所謂現在,在當下正在轉變成過去。面對過去的影像,可能會引發一種衝動去攬鏡自照。兩相對照,再次提醒意識的今非昔比。但進一步思維,穿過時間,詩中人看到往日的「笑容燦爛甜美」(舊影集),這種甜美「像鐵銹╲穿過經年的雨水、風蝕╲與現在的自我重逢」。正如金屬在時間生銹,生命經由雨水、風蝕才有現在。過去與現在是連續,並不是對比。所有的現在,都是過去「苔生的細紋」。如此看待,自己已經很難切割成過去與現在,這是龍青透過詩作所展現的靈慧與思維。
自我無法切割成過去與現在,因此面對影像過去的自我,「想到誰也不能替代我站在那裏笑╲我靜默地流下淚來」。流淚,因為自我無人替代,不盡然是感
傷,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感動。這個感動瞬間凝結了時間之流裏的風雨、陽光、相
聚、離別,所有的悲歡離合。
經由《風陵渡》,龍青證明自己是臺灣詩壇的佼佼者。意象明晰,輪廓清楚;文字自然,不黏滯、不扭曲;詩思活潑跳躍,經常留下令人驚喜的空隙。讀這本詩集非常享受,享受空隙美感中文字的隱隱作痛。
簡政珍 文字在空隙中隱隱作痛─ 序龍青的詩集《風陵渡》
我們經常強求慾念的「滿足」。但所謂滿足,經常不足。詩的文字尤其如此。
假如詩人動了念頭,想要讓心中的理念完滿表達,他將墜入自我的陷阱,而讓他的詩變成已經不是詩。他將用文字說明,甚至是解釋,想盡辦法讓讀者知道他心中的理念,而詩就在他自我的說明與解釋中崩解。
詩之所以為詩是因為有空隙。肚子填飽了,很難再感受食物的美味。語意已經說滿的文字,很難再讓讀者回味。空隙是「韻味」的基礎,「韻味」這個詞是老生常談,連「空隙」也幾近老生常談。
...
目錄
005 向明:具超感詩能力的龍青
012 簡政珍:文字在空隙中隱隱作痛─序龍青的詩集《風陵渡》
輯一 流年
029 暮晚
030 蝴蝶
032 河裏站著廢棄的橋墩
034 一把口琴
036 練習
038 聆聽
040 西藏的藍
043 他的悲傷無與倫比
044 顯影劑
046 摺痕
048 故鄉
050 時光巷弄
053 檢瓦匠的一天
054 飲酒謠
056 舊影集
058 深夜裏的謀殺事件
060 十月
062 結論
064 正在醒來的樹
066 流年
輯二 不可抵達之處
071 鏡中
072 夜入桃花林
074 春天的馬蹄聲
076 不可抵達之處
078 我是誰
080 我從哪裏來
082 大夢
084 實境虛擬
086 蓼莪
089 最後
090 對話
092 雨中記
094 我回來了
096 蜻蜓倒立在荷葉上
098 水面
100 前渡
102 雪夜
105 水深之處
110 紙上造景的一天
112 耳朵裏的故鄉
輯三 遙望敬亭山
121 我站在這裏
122 遠眺觀音山
124 風景
127 過新店溪
128 去關渡看夕陽
130 來自海島的聲音
132 漫步大稻埕
134 東引二首
138 紫蓬山歌
143 通往桃花潭的三種途徑
148 遙望敬亭山
150 海南行紀
153 在陵水
156 義橋
158 蕭山,蕭山
160 桃花.青丘
162 風陵渡
164 那天,在龍岡石窟
167 白羅衫.2018南京
174 雨林三疊
輯四 美人計
185 愛他的時候
186 春天,你是我的小妖
188 自畫像
190 起風了
192 《聊齋》的另一種讀法
194 水汪汪
196 小滿
197 七月
198 起霧的早上
200 旅館
202 你是唯一讀懂月光的人
204 野牆
206 為你犁開一攏雪
208 如果你愛我,我將痊癒
210 江岸與梨花
212 頹盪
214 來自遠方的聲音
218 在海邊
221 三十七計
227 天邊
輯五 虛構
231 荒野之美
232 虛構
233 我愛你
234 我們在床上的關係
235 零件損毀的早上
236 靜穆之美
237 場景
242 土豆.松鼠.私房茶
243 小河經
244 雪
245 暖意
246 形式
247 提醒
248 相對論
249 好女人
250 雪沒停過
251 第七響
252 節日
254 無故鄉論
005 向明:具超感詩能力的龍青
012 簡政珍:文字在空隙中隱隱作痛─序龍青的詩集《風陵渡》
輯一 流年
029 暮晚
030 蝴蝶
032 河裏站著廢棄的橋墩
034 一把口琴
036 練習
038 聆聽
040 西藏的藍
043 他的悲傷無與倫比
044 顯影劑
046 摺痕
048 故鄉
050 時光巷弄
053 檢瓦匠的一天
054 飲酒謠
056 舊影集
058 深夜裏的謀殺事件
060 十月
062 結論
064 正在醒來的樹
066 流年
輯二 不可抵達之處
071 鏡中
072 夜入桃花林
074 春天的馬蹄聲
076 不可抵達之處
078 我是誰
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