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首富百年輝煌的傳奇
明察 慎算 善決 奇變
從亂世到盛世,從跑腿到首富,近代百年首富家族,用生命故事告知世人致富的真實道理。歷經清末年代、民國政府、共產文革至今,以行動證明致富必備的生命要素。
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首富等,這都是百年來榮氏家族的王牌稱號。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第一代首富榮德生一生座右銘,也是榮氏家族的重點家訓。
【本書特色】
為富具備三達德,齊家成就萬世昌
為富不智,家業墜世;為富不仁,流傳不成;為富不勇,輝煌難宏。
榮氏家族如何富過五代!
三代首富,立志當先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從跑腿做起,立志不讓白銀外流。榮毅仁立志以實業救國爲民,不畏紅衛兵迫害;榮智健不做溫室花朵,到外吃苦磨練。
渾沌商場,為富當智:
明察、慎算、善決、奇變是榮氏企業領導人物的特點,他們經商與做人做事,善於變中求勝,勝中求穩,穩中求贏。
詭譎挫折,為富當勇:
銀行的趁人之危、官員的落井下石、戰爭的全面摧毀、文革的批鬥,一切災難,都無法擊垮榮氏家族的韌性。說明取得的成就和經歷的磨難是成正比的。
買賣貴誠,為富當仁:
榮氏家族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字―誠。對朋友誠,對顧客誠,對社稷更誠,正是這一顆顆真誠的拳拳赤心,造就了榮氏家族財産和精神的雙重富有。
商場征戰,善借者勝:
榮家善於運用「借」字。他們不單純借錢,還借力、借勢、借機器,把這些優勢轉爲利,把利化爲錢,借得財源滾滾而來。
廣結善緣,知人善用:
榮氏家族善於結交朋友,並知人善用。榮氏納婿不看門第看才華;而成不了手下成朋友;集團領導,一山可容二虎。新老結合,內外結合。
富過五代,教育為本:
榮氏家族追求財富,也把自己賺到的財富用在興辦教育。不論在生活貧困,還是在富貴時,都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順大勢方能成俊傑:
榮氏家族永遠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他們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民族興則家族興,企業興;民族亡則家族亡,企業亡。
富過五代,並不是僅把財富留給子孫用,而是把家族中優秀人物的特點傳給子孫。
作者簡介:
呂叔春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法學學士、哲學碩士。籍貫江西臨川,曾出作品有四十多部,代表作《最能賺錢的9個人》、《人生博弈密碼》、《80後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現為自由撰稿人。
章節試閱
二、借錢借勢借力―榮家成長之本
紅頂商人胡雪嚴這樣詮釋商勢:「求商勢、用商勢」。迄今為止,不管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都善於運用「借」字。他們不單純借錢,還借力、借勢、借機器,把這些優勢轉為利,把利化為錢,借得財源滾滾而來。因此,榮氏家族的借勢功夫,可說是整個家族的企業經營心法…。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從幾千元創辦工廠,發展到後來的擁有億萬資產的實業界巨擘,如此巨大的跳躍式成長,與他們具有靈活的投資手腕,透過資金運籌模式,向親朋好友借錢來實現資本擴張密不可分。
榮氏兄弟創辦企業之初,需要有相當的資本投入,而靠他們自己的積蓄遠不足以成事。於是動員親朋好友,採取集資合股的辦法,把社會的閒置資金集聚起來。
集資合股,奠定事業基礎
在創辦保興麵粉廠時,議定資本額三萬九千元,分作十三股,每股三千元。榮氏兄弟父親的老上司、廣東知府朱仲甫出資一萬五千元,獨佔五股;榮氏兄弟抽出錢莊盈利六千元,各認一股;其餘在滬錫兩地招認集股。以後該廠改組擴建,除榮氏兄弟增資至二萬四千元外,同時也吸納了上海洋行買辦祝大椿、張石君等人的資本。
振新紗廠的創辦,也是由榮氏兄弟所發起,聯合上海的一批洋行買辦、商號老闆共同投資而成。其中榮氏兄弟各認股三萬元,合計占實收資本總數的二二.二%。而福新一廠的創辦是榮、王、浦「三姓六兄弟」合夥籌建,榮氏兄弟各出資一萬元,王氏兄弟合出八千元,浦氏兄弟合出一萬二千元。三家都有獨自投資開工廠的意圖和經營能力,但在起步階段卻都缺乏足夠的資本,因而只能走合股集資的道路。
榮氏企業早期的資本投入需要依靠搭股、合資,在企業站穩腳步,獲得一定規模的發展之後,他們就越來越重視企業自身的自有資金。
三年內不得提取紅利
辛亥革命後,振新紗廠經營好轉,加上實施技術改革,工廠面目一新,每日夜出紗達七十件,盈利六百元。榮氏兄弟躍躍欲試,積極到各地考察,打算在上海、南京、鄭州等地興辦新廠,但遭到其他股東的否決,他們要求企業見利即分,反對盈餘轉增資。這一爭議一直發展到訴訟,最後導致榮氏兄弟退出振新。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過這件事的教訓後,榮氏兄弟在開工廠時立下一個清楚的遊戲規則:新廠創辦,各股東三年內不得提取紅利,股息一律存廠,以清償建廠欠款或用於企業生產周轉金。即使三年期滿後,榮氏兄弟依舊千方百計吸引各股東將股利「存廠生息,以厚資本」,直到增資擴建新廠。
福新二廠創辦,資本來源大部分來自福新一廠的盈利,由一廠撥付的股本八萬四千四百兩,占二廠投資總額的八四.四%,就是榮、王、浦六兄弟的股息和紅利。以後又以福新一廠的盈餘轉投資開辦福新三廠,以福新二廠的盈餘買下相鄰的中興麵粉廠,改稱福新四廠。
申新一廠的原始投資三十萬元,主要為茂福申麵粉廠的盈餘。以後歷年盈餘紅利均滾入股本,一九一九年核定為八十萬元,一九二二年達到三百萬元。申新三、四廠的新建和二廠的擴建改造資金,大部分也是依靠粉、紗各廠的盈餘調撥。
有很長一段時間內,榮氏企業就是靠這種「滾雪球」的方式,將企業越滾越多,越滾越大。
榮氏兄弟生長在舊社會,卻能擁有一個會「借」的頭腦,真可說是商界奇才。讓他們獲利如此驚人的「借」法,不但在當時無人可比擬,就是在今天,也少有人能像他們如此淋漓盡致地成功操作「借貸」方式,而這也使得榮氏企業得以迅速崛起,進而雄霸一方。
銀行就是榮家的資金「蓄水池」
「借」有千萬種借法,會借的能借來金山,可以把銀行的錢為己用,不會借的一文錢都借不到,求爺爺告奶奶也是借貸無門。榮氏兄弟善於借,也很會借,他們善於建立與銀行界的良好人脈關係。銀行是人開的,只要有交情,不怕借不到錢。
榮家是以開辦錢莊起家的,榮宗敬也曾想自辦銀行,可是沒有成功。但他們十分重視銀行和資本在生產中的功能,自始至終都與中國、上海兩大銀行保持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在上海銀行原始資本中,榮氏兄弟就投資了五分之一,在中國銀行也有五十萬元的股份。榮宗敬還是這兩家銀行的董事。此外,申新總公司及榮宗敬個人在十四家銀行、錢莊中共投資一百萬元。當時有些股東認為他「分散力量」,榮宗敬說:「我對他們投資一至二萬元,可是我能動用它們的十倍的資金。」榮德生還把女兒分別嫁給中國銀行副總經理,以及上海銀行總經理宋漢章的兒子,這為榮家日後不斷擴充企業奠定一條牢不可破的金脈。
有了穩固的資金做後盾,同時又憑藉本身雄厚的資本,榮家不斷擴充企業規模,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榮宗敬擴張的主要原則是:遇到經營不善、難以維持或即將倒閉的企業,就向銀行借款低價買進,接著再以新購進的廠房向銀行做抵押,以套用資金活用。
怕小廠倒,不怕榮家倒
榮德生說:「只有借錢、賺錢、還錢,才有發展之日。」榮宗敬認為,收買舊廠比建新廠便宜,只要減少一家紗廠,就減少一個競爭對手;在申新方面,則併購一家,力量就增大一分,更有利於競爭。
在這個最高指導原則下,從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三三年,榮家先後購買了上海的德大、厚生、東方、三新四家紗廠,改建為申新五、六、七、九等廠,同時新建了申新八廠,把申新系統擴展至九個廠,生產力大幅增長。裝有二十八萬枚紗錠的德大紗廠,當時至少值一百萬元以上,他們卻以六十萬元買了下來,連榮德生自己都說:「真便宜」。
榮家利用銀行借款,大力擴展企業範圍和經營規模,但同時也債臺高築,負債累累。有人估計,榮家所積欠的債款在一千萬以上。在一九二九年,榮家借貸的資金與自有的資金比率已高達四比一。一九三五年僅申新各廠所欠債務即高達六億多元,遠超過它的全部資產。
榮宗敬對自己舉債擴充企業的行為,曾自我解嘲:「債多不愁,虱多不癢,債愈多愈涼。」當有些人看到榮家舉債擴充企業太快,已與實力不相稱時,常為他們擔心,榮宗敬依舊十分坦然地說:「我雖沒有錢,只要人家肯借給我,我就要借。」
曾有人問榮宗敬:這樣做是否過於冒險?
榮宗敬氣定神閒回答說:「做生意有賺有賠,不會永遠賠,也不會永遠賺。賠了罷手,就賠定了。賠本時不停手,反而更放手去做,即使借錢也要做,到賺錢時,就可以賺得更多。真要倒,別人都陪你倒,也決不讓你倒,就永遠不會倒。」
榮宗敬就是這樣,透過銀行借債和廠房抵押,把企業的命運與銀行、錢莊的發展緊緊地拴在一起,使銀行、錢莊不得不與企業共存亡,從而保障了企業的未來發展。
就這樣在銀行、錢莊的支援下,榮家發了很多財。日後在一些危急關頭,榮氏企業由於背後有大銀行的撐腰,也使得他們免於被官僚所併吞。例如一九三五年,宋子文想吞併榮家時,上海銀行陳光甫、宋漢章基於本身利益,都大力支援榮家,使榮家得以渡過難關。
當時人常說:「怕小廠倒,不怕榮家倒」,就反映了榮家信譽,以及與銀行間禍福與共的密切關係,更充份顯示榮宗敬過人的膽識與魄力。
三、巧借「西風」,創造麵粉工業的「黃金時代」
榮氏兄弟除用分期付款的辦法不斷增置機器、擴大經營外,還憑藉著他們在社會上的信譽,大量拋售遠期棧單,作為調度資金的手段。此舉不僅擴大麵粉廠規模,還將麵粉銷到國外,成為中國出口的標準粉,不但為自己的企業謀了利益,也為中國爭了一口氣。
一九一四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忙於相互交戰,在戰爭體制下紛紛把民用工業轉為軍事工業,國內糧食生產及加工大幅度下降,不但無力向外傾銷,還必須要從國外採購大量糧食以彌補不足。中國麵粉一向價格低廉,產量可觀,很自然地成為交戰各國的主要採購商品。
那時到上海來採購麵粉的外商既多又頻繁,他們見到麵粉就下單,不論粉色如何,品牌優劣與否一律都要。早已成為名牌的「兵船」麵粉更是成為搶手貨,外國商家常向茂新訂購「兵船」牌麵粉幾萬包甚至幾十萬包,促使「兵船」牌麵粉走出了國門,遠銷到英、法、澳大利亞以及南洋各國。
這是中國麵粉工業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在上海,形成了麵粉工業蓬勃發展的興盛景象。
那些日子,榮氏兄弟的心被興奮和快樂漲滿了,他們的情緒上揚到了最高點!在匯豐銀行的大樓前,穿著一身筆挺西服的榮宗敬對弟弟說道: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兄弟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榮德生仍是布衣布鞋。他心中暗暗忖度了一番說:「歐戰已經爆發,是可以放手做棉紗和麵粉業了。」
一雙有力的手伸過來握住了他,那是榮宗敬的手。德生和兄長的手緊緊相握著,好像要互相傳輸力量給對方。此時此刻,昔日那偌大、高不可攀的匯豐銀行,也不再顯得那麼顯赫和遙不可及。
如今兄弟倆走在這條大馬路上的腳步聲,將會震撼整個上海灘!
從租到買,銀子加倍賺
有一天,榮德生到同和錢莊,與吳、方二君閒談。吳君卻像有要事相商的樣子,問他道:「你們的麵粉廠何以年年賺錢?我的惠元卻停工賠錢,可以教我訣竅嗎?」
惠元麵粉廠位於無錫西門外惠山之濱,榮德生早已知道該廠景況欠佳,有心併購卻無處下手。不過,商家多戲言,所以他笑了一笑,回答說:「我開(廣生)錢莊關門,你能否教我如何重開嗎?」
彼此都笑了。吳君又說道:「便宜點租與你,只要利息合適就可以了。」
榮德生心裡一動,但他嘴裡卻故作鎮定、淡淡地說:「真的嗎?」
方君一本正經地插話道:「等我開過董事會確定,明日答覆你。」
第二天惠元董事會果真答允出租。榮德生覺得租賃和收買舊廠要比建設新廠花錢少,見效快,所以當即拍板,以每年租金二萬元的條件租辦了惠元麵粉廠。稍加整頓之後,即由原來出粉一千六百包增加到二千包,月月有利潤。
租期本來定為兩年。第二年(一九一七年)元宵節過後,榮德生又去同和錢莊,吳、方二君迎著他笑道:「恭喜恭喜,廠房租給你大賺錢,要分點來!」
榮德生從他們臉上的表情知道是在說笑話,也就笑著說:「分錢可以,不如把廠房還你,看看是否還能繼續賺錢?!」吳君臉上換了一副認真的表情,用商量的口吻說道:「你何不乾脆把它買去?」「可以!」「真的嗎?」「君子無戲言!」
榮德生胸有成竹,回答得很乾脆,這就樣一樁買賣談笑間成交。正式商議後,榮家用十六萬元的價格買下了惠元的產權,並由商會經手交割,正式改惠元為茂新第二麵粉廠。
除收買惠元廠外,榮德生還租辦過泰隆和寶新兩家麵粉廠。當時無錫共有五家麵粉廠,除九豐外,均歸榮德生經營。
這時,榮宗敬在上海更是緊鑼密鼓,快馬加鞭進行擴廠事宜。
巧用借雞生蛋,擴大經營
一九一五年,他正式收購原先承租的中興麵粉廠,改名為福新四廠。買價十二萬元,僅合中興廠原投資額二十萬元的四成左右。這筆錢由福新二廠的盈餘中支付。
一九一六年,又在漢口籌建福新五廠。榮宗敬為了擴大經營規模,計畫在湖北、河南、山東等地設立分廠,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有利地位。創設福新五廠就是這項雄心勃勃的戰略計畫的一部分。福五廠一九一八年建成,一九一九年正式開機,日夜生產麵粉六千包。
隨後又於一九一九年買進上海承華興麵粉廠,並改稱為福新六廠。租金和買價都是由本廠盈利中所支付。榮宗敬不僅善於借雞生蛋,而且善於以蛋養雞買雞。
祝蘭舫過去曾打算吞併保興麵粉廠,十幾年後他經營的華興廠卻被榮氏兄弟併購,榮宗敬對此舉頗為得意,他對榮德生說:「他無能,不能怪我無情,經營實業還是要靠實力才行。」
經過大力擴充,榮氏兄弟經營的麵粉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增加到八個,粉廠設備和生產能力增長約兩倍。八個廠每日夜共出粉四萬二千袋,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巧借「西風」,借得財源滾滾
榮氏兄弟除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不斷增置機器、擴大經營外,還憑藉著他們在社會上的信譽,大量拋售遠期棧單(棧單:貨棧收受託存貨物 時發給貨主的憑證 。一般載有托存貨物的名稱 、規格、數量 等。貨主憑棧單可向貨棧提取托存貨物。
,作為調度資金的手段,以擴大生產。為了加強市場競爭,他們控制原料,制約同業,並加強改進生產技術,使麵粉質量不斷提高。從此,「兵船」牌麵粉不僅成為各國商人爭相採購的商品,而且成為中國出口的標準粉。
在舊中國的上海,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隨意踐踏,而榮氏兄弟巧借「風勢」擴大麵粉廠,還把自己生產的麵粉銷到國外賺進大把外匯,不但為自己的企業謀了利益,也為中國爭一口氣。榮氏兄弟巧借「西風」,從租借廠房起家,借得財源滾滾。
二、借錢借勢借力―榮家成長之本
紅頂商人胡雪嚴這樣詮釋商勢:「求商勢、用商勢」。迄今為止,不管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都善於運用「借」字。他們不單純借錢,還借力、借勢、借機器,把這些優勢轉為利,把利化為錢,借得財源滾滾而來。因此,榮氏家族的借勢功夫,可說是整個家族的企業經營心法…。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從幾千元創辦工廠,發展到後來的擁有億萬資產的實業界巨擘,如此巨大的跳躍式成長,與他們具有靈活的投資手腕,透過資金運籌模式,向親朋好友借錢來實現資本擴張密不可分。
榮氏兄弟創辦企業之初,需要有相當的...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立上等願,擇高處立
一、滅門之禍
第一代首富的誕生
二、開錢莊攢下第一桶金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學徒生涯淬練成鋼
三、靠四台石磨起家
立足廣東,眼界大開
美國十大富豪傳的靈感
「六月雪」的啟發,轉投實業
遭逢地方惡勢力頑抗
痛失幼子,親情事業兩難
反對聲浪推不倒的「保興」
四部石磨、三道麥篩起家
四、一山容二虎,兄弟齊興家
兄弟攜手,再創新局
借友人之力打開東北市場
戰亂下的生意新契機
事業觸角延伸至全國各地
五、獨木不成林,一個好漢三個幫
千里馬尋伯樂
收購量大,取得市場主導地位
品質決勝負
三姓六兄弟,班底成貴人
六、富過五代教育為本,一手賺錢一手辦學
公益第一小學
「仁愛」、「德治」理念為經營之本
七、愛才、惜才、育才
將軍與老闆一起做公益
中國建教合作的典範
戰火紛飛,不忘辦學初衷
第二篇 借勢,借力,借梯登天
一、無中生有,舉債發展壯大
「借錢、賺錢、還錢」榮氏經營心法
負債經營成為企業擴張條件
清帝國瓦解,明星企業家崛起
兄為先鋒,弟為後衛
二、借錢借勢借力―榮家成長之本
集資合股,奠定事業基礎
三年內不得提取紅利
銀行就是榮家的資金「蓄水池」
怕小廠倒,不怕榮家倒
三、巧借「西風」,創造麵粉工業的「黃金時代」
從租到買,銀子加倍賺
巧用借雞生蛋,擴大經營
巧借「西風」借得財源滾滾。
四、內部融資─集大家的錢滾錢
用「借」壯大企業
第三篇 變中求勝,穩中求贏的商戰秘辛
一、只有賢才,才能帶來錢財
榮氏納婿不看門第看才華
女婿撑起一片天
翁婿聯手奠定家族基業
二、明察、慎算、善決、奇變
明察
慎算
善決
奇變
三、老幹新枝,內外結合
恩威懷柔並重的榮氏管理
第四篇 遍地烽火,風雨中挺進
一、擴張過速,大船擱淺
成長背後的危機
力抗「國有化」
吳稚暉出手相助,終得虎口餘生
二、最艱辛的時刻,最感人的情份
內憂外患夾攻
銀行團聯手「倒閣」
榮德生傾力救火
榮宗敬黯然引退
好人肯定有好報
三、日軍侵華,槍口下的求生
戰火灰化了半生心血
自立救濟,重整殘破家園
榮宗敬的遺憾
第五篇 商業王朝從一統到分立
一、誰是企業兵符掌門人
家族三分天下
二、唯一留在中國的大富豪
榮德生綁票案的詭異
去留兩難
七十二峰青未斷,萬百千枝芳不孤
獨排眾議,堅守殘破家園
第六篇 紅色中國下的榮氏新局
一、榮毅仁一夫當關
欠薪、缺料,起步蹣跚
榮家「少壯派」崛起當家
二、財富歸零,工人當家下的落難財團
半世紀風光,一朝夕雲變-榮毅仁的機智
三、鄧小平欽點,榮氏翻身再起
從「民族資本家」到洗廁所小廝
在淚水與苦難中重新站起
滿目瘡痍中振興中國經濟
第七篇 榮的傳人
一、蛇吞象─香港市場大展身手
從貴公子到勞改份子
六年的艱難,磨出世故與堅強
重返家園,重新開始
揮別父老,獨闖香江
愛卡神話,第一桶金
加盟中信,初識金融市場
過江猛龍,大顯身手
收購泰富,身價翻倍
蛇吞大象,智取恒昌行
邀集富豪群,聯手競股權
這次,是蛇獨吞象
中信躍身成為「第一紅籌股」
二、立足香港的中國新首富
自由、自我、自負的榮智健
一場震驚市場的金融醜聞
三、榮氏子孫全球百花齊放
智字輩全球開花結果
第五代頭角崢嶸
富過五代的典範
榮氏族譜
前言
第一篇 立上等願,擇高處立
一、滅門之禍
第一代首富的誕生
二、開錢莊攢下第一桶金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學徒生涯淬練成鋼
三、靠四台石磨起家
立足廣東,眼界大開
美國十大富豪傳的靈感
「六月雪」的啟發,轉投實業
遭逢地方惡勢力頑抗
痛失幼子,親情事業兩難
反對聲浪推不倒的「保興」
四部石磨、三道麥篩起家
四、一山容二虎,兄弟齊興家
兄弟攜手,再創新局
借友人之力打開東北市場
戰亂下的生意新契機
事業觸角延伸至全國各地
五、獨木不成林,一個好漢三個幫
千里馬尋伯樂
收購量大,取得市場主導地位
品質決勝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