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核爆」
2013年比「核爆」更該關心的議題性是生命的力量,一旦讓它流向負面狀態,戰爭就出現了如果壹週刊是爆料當今現況,那這本書就是揭開古今真相如果「犀利人妻」引發你的共鳴,那這本書將讓你震驚
賣淫者:「我只不過拿我自己的身體賺錢,不偷不搶,礙著誰了?」
一夜情:「我們尋歡,各取所需。」 婚外情:「婚外情也是感情,誰能說它就是不道德的?」
第三者:「第三者付出的感情也是真的,只不過遇到他晚一點,誰能否定真愛?」
性日記:「我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做愛又不是見不得人,為什麼不能與別人分享?」
從文革時期性壓抑到觀念衝擊後的性坍塌,性解放的快車在中國一路飆行。當性行為不是禁果,套上了自由的華服時,性自由是否就意味著無需控制?
中國近代最敢說真話的社會學暢銷作家最新麻辣點,完全剖析中國人何以從禁欲走向濫欲,一針見血的時代觀點,揭發男女心底最深處的欲罷不能!
本書為大陸社會趨勢學者、暢銷作家雅蘭所著,她大膽批評中國社會當前的荒謬現象,完全擺脫傳統學術著作的規矩枯燥,以深入淺出的論述引領讀者一窺關於中國性文化、性歷史與性未來的種種面向。
新版的意義:(原書名:性殤──女社會學家解密中國性趨勢)性殤,哀悼為性而失去靈魂的人;也殷盼拉開一個思考空間,尋得一個防患的契機。看似個人的問題,實則影響甚鉅,左右檯面上的政經時局
【本書特色】
★230萬超人氣博客閱覽人數,單篇點閱率超過六萬
★中國重量級作家徐兆壽、陳應松熱烈推薦
★結合感性與辛辣批判的筆法,從中國性嚴重氾濫開始談起,挑選各式各樣誇張的社會現象選入書中,並從中國性文化的曲折發展切入並以剖析。
★集結豐富的真實故事與歷史故事,有系統的從社會現象關注到每個人的愛的需求,並深入批判一些盲從的性社會現象,無論是對中國性文化好奇,或關心社會發展,想要探索自我的讀者喚醒都能在書中獲得觀念的釐清。
★作者以身為女性的立場,結合其社會學專業,再配以溫暖的文字與深入淺出的批判分析,讓讀者閱讀本書,猶如親身體驗一場中國從古到今的性探索課程。
作者簡介:
雅蘭
中國著名作家、社會學家,以思想敏銳,文字敏銳,視角獨特著稱,游離於言論、散文、小說、詩歌等諸多文體,公開發行的刊物與網站上著有《雅蘭專欄》。著書有:《中國很高興》、《斷裂的後現代》。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國重量級作家熱烈推薦
★雅蘭以輕鬆、隨筆的方式將中國古今性文化信手拈來,評說一番,既有很強的可讀性,又有鮮明的觀點。相較於近些年來,學者千篇一律抄襲與呆板論證,自認爲那才是真正的學術規範。讓他們見鬼去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首批榮譽作家徐兆壽
★本書讓人得以認識人類,尋找性的禪機。在作者的引導與暗示下,讀者得以見識或成長。──湖北第十屆政協委員、國家一級作家陳應
名人推薦:中國重量級作家熱烈推薦
★雅蘭以輕鬆、隨筆的方式將中國古今性文化信手拈來,評說一番,既有很強的可讀性,又有鮮明的觀點。相較於近些年來,學者千篇一律抄襲與呆板論證,自認爲那才是真正的學術規範。讓他們見鬼去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首批榮譽作家徐兆壽
★本書讓人得以認識人類,尋找性的禪機。在作者的引導與暗示下,讀者得以見識或成長。──湖北第十屆政協委員、國家一級作家陳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性引爆大揭密──中國人究竟如何走上性氾濫這條路?
有關性的話題在當今中國人的意識裏已不再敏感,隨著社會更加開放,性話題就像一道五彩斑斕的風景線出現在公衆視野。今天的中國深受西方文明的影響,人們討論的焦點也放在東西方文明的優劣爭論上。究竟要不要恢復傳統文明,改變混亂的性現狀?
古代中國有幾千年的儒家禮教文化歷史,我們現在仍以儒家文化作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文化傳承上,一步一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逐漸有了中國的現代文明。儒家文化提倡以禮節欲,但宋代開始的程朱理學將禮教具體化且深入化,並提出滅人欲的觀點,封建統治者大肆宣揚,明清進一步發展之後,這實際上佔了不到中國一半時間的吃人禮教文化,便成了現代人心目中的封建傳統文化。西方思想侵入後,人們便一腳將其踢開,性文化開始走向全盤西化。西方人未能占領到我們的土地,卻侵占了我們的思想。在「西方先進」的觀念下,西方的性革命便在中國土地上和新一代人的思想裏生根發芽了。
有人乘勢提出,要將「你需要,且她願意」作爲新的性道德底線。其理論基礎就是:需要是人的本性,要遵從人的本性,才能使人真正掙脫道德的枷鎖,成爲真正的自我。要求一個人絕對忠誠於另一個人,不但是一種理想狀態,並且這樣的理想狀態與人性的本質是相悖的。人對於性的需要,就像需要在不斷翻新的書頁裏瀏覽,需要通過新鮮感來解決枯燥的衣食住行與油鹽醬醋。性是人天生的本能,沒有了性刺激就如同沒有了新鮮的食品,難以有好的胃口。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視覺新鮮感、審美新鮮感,才能保持充沛活力。當下多數人多半處於疲倦的生活狀態,如果能有單純的性刺激,能使人永保新鮮,樂於生活,是解決生活乏味問題的一道大餐。即使在婚姻裏,性也需要新鮮的內容,才能保持不膩。
性忠貞是愛忠貞的一種具體體現,就目前一些性泛濫行爲的結局來看,性行爲對感情的影響甚深。經由參與「換妻派對」,男人女人找到更好的性伴侶,就逐漸對自己的妻子丈夫冷淡,隨之而來的就是感情的冷淡,婚姻家庭破裂,釀成悲劇。「換妻」雖也是交往雙方均認可的,那麽以此爲底線,是否真的行之有效呢?擺在眼前的事實,要求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當今的中國人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性道德底線?
當前的中國已是個不能再用「處女」來評價女性道德的年代了,但與之矛盾的是,目前仍有無數男性有著強烈的處女情結,他們一方面渴望婚前性行爲,來滿足他們身體的欲望,一方面又叫囂著:「娶妻還是要娶處女」。他們喜歡與青春漂亮的女孩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成人禮,又渴望娶得漂亮的處女老婆。以此觀之,這個話題的確引人深思,當代的女人,你的性真的得到解放了嗎?
城市有著名的「愛情一條街」(指的是談情說愛的男女專門聚集在一條幽靜宜人的小街道,時間久了,去得人多了,該處便享有盛名),大學有聞名城市的「情人坡」、「情人灘」,娛樂圈有司空見慣的「潛規則」(檯面下的人生遊戲規則),金錢與權勢支配下的「二奶潮」,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高調亮相」,「洗頭房只洗小頭不洗大頭」,震驚兩岸三地的港星陳冠希「裸照事件」,網路瘋狂傳播的「色情藝術」,強調自由與個性的「身體作家」……。
性,已然成爲速食,可以任意消費,不消費反而顯得跟不上時代。二奶的質量與數量變成一個男人成功的標準,女人靠色情服務得以爬上高位,這不是檯面下的,而是已然浮上檯面的。九十五%的貪官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女人。女人也倚靠破壞「成功男士」的婚姻來爭取自己的「幸福」,並不覺得羞恥,反以自己年輕漂亮而覺得驕傲。湖北公安縣地稅局三十二歲女幹部與該縣審計局四十五歲的副局長被發現雙雙裸死在一輛轎車內。類似這樣的新聞,看棺們似乎都已經麻木了。在這個性泛濫的年代,很多人已然忘卻需要的是什麽樣的生活了,迷惘與混亂,掙扎與爭奪,終究會帶來何種痛苦?
當今中國的性解放已如食之無味的雞肋,在性忠貞與性廉恥的軌道上則是偏離得愈來愈遠。任何事物都帶有兩面性,任何變革都是雙刃劍,利人也傷人。正義與道德是人類祖先歷經千年萬年傳承下來,留給後人的,任何事物縱然不能盡善盡美,但在思想發展的過程中,豈能丟掉美好的期盼,去尋找泛濫的自由?
西方性革命轟轟烈烈喧鬧了二十多年,其結局依然是不適應社會的,終究走上了淘汰之路。性自由與性禁錮是性狀態的兩個極端,僅僅二十年不到的時間,中國便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禁錮或許是太過壓抑,所以新思潮很快就獲得人們的認可,很少有人去思考對與錯及好與壞。這一發展,便如同收不住的洪水,難道只好任其泛濫嗎?沒錯,性比情感的産生要早,那麽是否就能以此判定性才是本能,性與情感衝突的時候,選擇性而遠離情感呢?至少要承認的是,現在的我們有與身俱來的情感感知,思想的放開真的能擺脫它的控制嗎?如今,多少人在享受性解放的同時,又不得不承認,那的確是一種放縱,是一種人性濫欲的行爲。
中國近代性解放以來,非婚同居、換妻派對、少女懷孕等現象接連出現,已然由個別現象演變成社會現象。在每個時代,偷食禁果的人都存在,然而當性行爲不是禁果,穿上了自由的華服穿行在男女之間,是否性自由就意味著無需控制?
社會制度的寬鬆,人們思想的寬容,究竟是好還是壞呢?簡單問一句,您的配偶有婚外性行爲,您是開心還是痛苦呢?答案在每個人的心裏。一種好的行爲,應當帶來的不是開心和幸福感嗎?
從社會制度和人類感情需求的角度來看,婚姻制度歷經了波折,不公平的制度曾長期存在過。一夫一妻制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制度,它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則。一對一是公平的,有人會問,那麽多對多算不算公平呢?現在不少妻子發現丈夫出軌,丈夫會對妻子勸說不要離婚,她也可以去找個情人。在制度的控制下,離婚、結婚都是麻煩事,只不過這些人忘了,婚姻的最初期望是什麽,是要找一個人,無論貧窮生病都要共度一生。
「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這是一句廣泛流傳的俗語。男人有錢就可以找婚姻以外的性伴侶,女人則透過被包養來實現致富捷徑,被幾個富男人圍繞反而是一種榮幸。
隨著解放概念的擴散,呼籲解放的範圍越來越廣,雖然不會到解放一夫多妻的制度,但道德在很多人的漠視下,在自由需求的帶動中已經徹底淪陷了。
人性的自我無限擴張,自私的情欲泛濫成災,當洪水猛獸侵吞一切時,人類的道德歸宿不知會漂落何方?
性解放並非中國歷史的偶然,在自由與平等的觀念衝擊下,性,這項人性本能的行為,遲早會浮上被廣泛討論的狀態。十年禁錮沒能徹底改變人們的性觀念,反而促使了這場更爲浩大的「解放」運動。
在思想、法制和科學的同時推動下,社會性觀念在很短的時間裏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社會的包容性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以理論來說明,還是會遭到大量性的反駁。性解放對傳統文明中家庭文化産生了不可小覰的衝擊力,倫理與道德上的改變,也就意味著維繫家庭和睦存在的道德倫理因素漸漸薄弱了。
缺乏道德和責任,家庭會遭受到的創傷是難以預估的。如果社會不再以家庭爲單位,其混亂更是難以預知。換句話說,也許社會可以接受所有的性,可是家庭不可以。夫妻之情的排他性,即使是在可以一夫多妻的封建時代,都是明顯而深刻的存在。
中國的性觀念經歷了幾個階段:宋代以前,儒家認爲性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之一,爲人之本能;道家則將性視爲陰陽交會的修煉手段;佛家則堅信「萬惡淫爲首」,禁欲才能超度靈魂。宋代開始,性的禁欲主義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儒、道、佛三大家的性思想逐漸成爲一家。性道德開始成爲嚴厲的控制手段,貞節牌坊在各地紛紛樹立起來。社會秩序進入了另一個時代。
五四運動顛覆了許多傳統,性道德觀念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改變,西方的愛情觀影響了此時的中國,性即將回歸本位。革命的口號又給性觀念的改變賦予了政治色彩。然而,性觀念改變的持續時間並不太長,十年文革又將這一代剛接收了新平等觀念的男男女女拉到了無性生活的年代。文革結束後,人們從極度壓抑的狀態掙扎了出來,性解放在瞬間席捲了整個中國。從性觀念解放到生殖解放,再到性行爲解放,短短十多年間,中國從一個極端迅速到達了另一個極端,期間的變化速度是始料未及的。
歐美性解放轟轟烈烈地鬧了二十多年,在性泛濫的毒害下,離婚率節節攀升,愛滋病四處蔓延,回歸平靜的人們終於發現,過度的自由不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任何好處,家依然是最好的歸宿,愛仍然是最重要的辭彙。而性,雖然是無數生命的開端,但對一個人的一生而言,僅僅只占了生命的一點點。「性革命」對那個時代的青少年造成了悲劇,整個社會都曾嘗到理想敗壞的苦果。九○年代後,美國的「性自由」開始回歸了。《新聞周刊》曾發表一項民意調查,認爲婚外性行爲是羞恥的達到了六十二%。而現今,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只有一個固定的性伴侶了。在回答「你想從伴侶關係中得到什麽」的問題時,回答「愛」的占了五十三%,而回答「性」的僅有一%。
第二章 當代的性文化現象──中國人談性不再色變
權利與自由被擴大化到最極致的今天,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人們對待性自由與性權利的追求,愛情已經不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新一代女性並不認爲不貞的行爲是一個禁忌,她們的貞潔觀越來越淡薄。在調查中十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她們不只與一個人發生過性關係,而這個比例相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
性文化的意識和價值觀在公眾領域上討論與發展得如火如荼,「性小康」、「性商」這樣的詞語被社會性學專家提出,並羅列一堆理由和事實來證明其理論的正確性和可實施性,並逐漸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學術體系。穿破了無數的爭議壁壘之後,取得了無數的勝利,並逐漸引導新一代人向性自由看齊。中國性學會秘書長、性學專家胡佩誠等學者提出的概念——「性商」,就相當於將「性商」這個概念置於和「智商」(IQ)、「情商」(EQ情緒管理)等量齊觀的地位,引來了頗多爭議。主要就是有人認爲,「性小康」相對於「性貧困」,或「性商」相對於「智商」、「情商」,本身並未得到學術認可,因而其涵義模糊,歧義叢生。
不可否認,性解放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惡果:愛滋病、墮胎率與離婚率節節攀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青少年,透過網路獲得性知識,隱藏在網路文化下的淫穢文化,在各個網站頻頻出現。在中國有三○%的一夜情都是藉由網路通訊而產生的。性原來是人們最隱私的事之一,而如今卻有無數人在網路上書寫自己的性生活與性感受,木子美是其中最狂妄的代表,以自己的身份和口吻來寫自己的性事,標榜爲自由與個性,其大膽程度至今無人能比。
這種新興的性自由,使網路變成了色情天堂,更多年輕人從網路上尋找危險的性自由。色情小說、激情照片、裸照、影片、真人視訊秀、激情視訊聊天、賣淫援交等,各類花樣在網路上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的男男女女在網路上遊走著,在這裏能得到關於性的一切想像。「出賣初夜」、「只要高潮不要錢」等等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原本就已經熱門的妓女行業,在網路上也同樣受歡迎。「裸聊(色情視訊聊天)一族」更有打算掃射全民之勢,到處搜索QQ帳號,開發潛力人群(QQ為中國廣泛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
第三章 性文化的曲折發展過程──從禁欲到賣淫嫖娼
中國古代帝王信道教和佛教的居多,但道教後來在發展上關於是否禁欲,則有各家理論,像嘉靖皇帝的道師原本要向皇帝推行禁欲,結果因為怕有違天子之意,竟以童貞女不是禁欲對象爲由,使無數女子深受其害。
封建時代,貴族的男人有權有勢,以皇帝爲榜樣,可以尋花問柳,遍尋美女;而女人的丈夫則因為擁有很多女人,常常冷落原本也出生富貴的女子,她們同樣有權有勢,自然也可遍尋美男,以慰寂寞。
宋明以來,孔孟學說被嚴重歪曲,儒學成了當時封建統治者提倡禁欲思想的工具,還非要說是為立孔孟聖人之言,結果害得孔老夫子被人辱駡千年。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已經先於孟子說明好色是人的天性,好德卻少有人做到。聖人言情言禮,卻不提理欲。《詩經》以〈關雎〉爲首,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便「輾轉反側」,這是天理,也是人欲,且聖人絕不會堅持壓制人欲。好色是人的天性,包括男人與女人,程頤、朱熹等人的言論,嚴重壓抑了女人的天性,展開了女性悲劇歷史的一頁。
事物存在均有兩極,性亦如此。當兩極作用不明顯時,性張力便弱,如唐代及唐代以前;當兩極作用相互吸引和拉扯時,性張力變強,如宋明時期的禮教與娼妓同步興盛。爲何每個時代總會有禮教和娼妓同步興盛的現象?宋代以後,禮教尤爲興盛,直到民國初期。明朝則被稱爲中國封建時代淫風最爲熾烈的朝代。而唐玄宗娶楊貴妃之前,楊貴妃是他的兒媳,爲了名正言順得到她,便先安排她出家爲道姑,在皇宮修行,成爲道姑。於是楊玉環便如沐浴後,煥然一新,不再是他的兒媳,而是有清靜修爲的道姑。皇帝選一個這樣的女人在身邊自是顯得理所當然。娼妓也就是如此,原本是大家閨秀,一旦淪爲娼妓,便脫離常規禮教不受約束,無夫無家,可以無視禮教存在。於是,透過這個漏洞,男人才得以與更多女人行魚水之歡。
中國歷來朝代政權交替,卻從未改變過封建統治剝削壓迫的本質,只是一般建國的首任皇帝多是深受愛戴,受衆人推崇而登上帝位的。但每每發展下來,宮廷對政權的爭奪,往往引發血戰與政變,都會有腐化、陰毒之輩坐上統治者的地位,僅歷經兩代就被推翻的朝代如秦朝、隋朝等,天下還未定,戰亂又起。
娼妓行業的歷史悠久,根據娼妓起始的淵源來看,最早應該是在貴族和宮廷之間流行起來的,民間娼妓行業正是封建社會發展的産物。賣淫嫖娼實際就是貴族淫蕩行為向民間擴散的結果。在私有制産生初期,性占有便已經産生了。最初是要占有生殖,到了封建社會時期,性占有則開始爲了享樂。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宮廷性泛濫,到了漢朝,宮廷性泛濫發展到了極致。唐宋時期的民間性泛濫也達到了新高。
第四章 令人髮指的性禁忌與性偏好
貞節觀念從秦朝開始就有了,魏晉南北朝、唐代、漢代一直推行,貞節烈女在東漢時期就有記載,《列女傳》在魏晉時期就有了。這段歲月似乎更講人性。漢武帝時期的平陽公主嫁了曹壽,寡居後,自己還能挑選夫婿,陪伴她度過後半生。蔡文姬嫁了衛仲道後,又嫁給南匈奴左賢王,然後還嫁了董祀。唐代公主再改嫁的更是一般現象。貞節觀對於當時的女人來說,並不如想像中那麽惡劣。最初那些朝代只是提倡,並不強求,到宋代程頤程顥時代,貞節觀才逐漸開始變成一種規定,人人皆須遵守,否則會接受殘酷的處罰。
程朱理學的傳播,讓整個社會對於性都抱持著嚴肅的態度,這樣的態度與孔子的謹慎態度又是相距甚遠。虛僞的「天理」與孔子的謹慎,不僅來自於兩種思想,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孔子的謹慎,是擔心過於沉迷其中,會耽誤人生其他事情;是要人克己復禮,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克己與滅己當然是兩回事,是要建立在對人欲合理存在的承認上。而程朱理學對於男女問題的解釋,顯然忽略了人本身的感情需要與依賴需要,過分的強調「欲」,把一切想要的與需要的都稱之爲「欲」,其實「欲」做貞女烈女,不惜生命的代價,又何嘗不是「欲」呢?這個理論自身就是矛盾的,與聖人始祖的主張更是相違背的。但就是這樣不可理喻的理解,成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
中國古代從思想上對女子在性方面就極爲禁錮。而古代時期,世界各國都對貞操或多或少的提倡著。朝鮮的少女的下半身要被安上一個貞操鎖,由金屬圈帶鎖組成,鑰匙在出嫁前由母親保管,結婚後就交給女兒的夫婿。阿富汗地區,如果新婚初夜女子不落紅,新郎可以休了新娘,甚至處死。非洲許多部落流行割禮,手術後使下體癒合在一起,封閉起來,只留下可以小便的洞口。古代在男權統治下,女子的貞操重要程度超過了生命。對男人來說,女人是附屬品,是他們的私人物品,男人有權力要求自己的女人只忠於自己,不能有自己的要求和思想。
中國古代的性起源於對生殖的崇拜,後來《黃帝內經》的出現,開啓了人們對性技巧的追崇。道教宣揚的「采陰補陽」之術在封建男權社會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讓古人相當篤信。生殖理論和生殖科學的建樹一直少有進展,一直以爲是生命的神祕之事,既崇拜又敬畏,不少荒謬的觀念影響了這個社會的性形態,比如黃帝馭千女而仙去的流言,就是後來無數荒淫無恥皇帝的榜樣。即使在政治最昌明,民風最開化的年代也是如此。
中國文學的性欲描寫自一開始就是病態之路,正是那些荒謬的性理論,使中國沒有真正性欲描寫的文學。性欲描寫目的本是要表現病態的性心理,並且是一種社會的病態心理,是值得研究的。
禁欲主義的出現反而給性小說的産生和興盛帶來了契機。物極必反的道理在這裏也行得通。明、清兩代,封建統治階級竭力推行封建禮教,資本主義也在此時在中國逐漸萌芽。人類文明發展到這個時期,思想是必然要從蒙昧過渡到文明的。封建禮教是相當摧殘人性的,必然要受到一些具有進步思想者的反對與批判。
第五章 歷史上的性解放
孔子應是最早提出女色概念的聖人。
對於色,孔子最明確的態度表示在:「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後人總結三戒,一般都概括爲:戒色、戒鬥、戒得,往往忽略前面的時間。年少輕狂正值意志不堅定、正該培養堅定意志的時候,倘若耽溺美色,則會耽誤了學習和思考,當然不可行,是故年少戒色是爲了學習,爲了將來的仕途。那麽人到壯年,理應成家立業,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年少修身、壯年齊家,則是情理之中,與色無關,所以不必戒之。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青少年尚未完全發育,過早的性生活勢必會造成困擾,看來孔子對性的理解,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唐詩宋詞元曲裏,我們常常能讀到另類的景致,那就是文人風流的描寫。那時的文人因爲能出入風月場所,引發成一種社會和身份的時尚。明代中後期,這樣的風氣相當盛行,也將整個文人風流史推上了巔峰。戲曲家何元朗能夠當衆脫下妓女王賽玉的繡花鞋,作飲酒托杯,一時間還被傳爲佳話。文人王貞世還作長詩來記錄當時的盛況。風流代替淫亂,成了那個時代獨有的風采。
封建帝王與後妃間很少能産生真正的愛情,那種源於內心深處,會想到與她相濡以沫、白頭到老的感情很少。唐代有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清朝有順治爲董鄂妃之死背叛母親意志,棄江山伴青燈的故事,像這樣的故事在封建王朝為數較少,但淫亂之事卻是被記載得較多。也或許,封建男權不允許有男人爲女人癡情的故事流傳,所以即使是唐玄宗或順治皇帝,這些故事都有些霧裏看花,文人杜撰的成分比較多。而那些要遍全天下美人的事倒是記載得多,因爲在這個以帝王為尊的地方,多的也就是欲望、怨恨和淫亂。
明朝是妓風盛行的朝代,整個社會對女子自然會寬容些。而清朝對女子的要求則把貞操觀推到了「神化」的地位。統治者不斷表彰貞女與節婦,不但爲那些貞女節婦設置了守節條款,還定時定期頒發貞節牌坊給她們,貞節牌坊就是後來被認爲束縛了無數女人生命和幸福的封建惡霸。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可以擁有無數個女人。對那些成天想著女人、想著性的皇帝來說,縱使是夜夜笙歌,也有厭倦的一天。於是,中國古代皇帝後宮便有了三次荒淫無恥的性解放。第一次性解放的創意來自於東漢漢靈帝。漢靈帝非常好色,精力也相當旺盛,只要漢靈帝在後宮裏行走,隨時看中一個美豔的女子,便拉到床上交歡。可能後宮美豔的女人太多了,他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夠將後宮的美女占盡,於是便規定後宮的女人都得穿上開襠褲。晉武帝的荒淫與漢靈帝是有得比的。被美色銷了魂的晉武帝發明了駕車巡幸法,羊車停在那,就召喚哪個嬪妃。隋煬帝發明一種叫作「任意車」的玩意兒,專門用來臨幸童女。這種小車上暗藏著能束縛人手腳的機關,一旦上車,童女便會被束縛得不能動彈,可以讓隋煬帝任意處置。
民國初年性解放的導火線跟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導火原因頗有些相似。一九二七年,廣東省政府提議禁止女子束胸,法律頒佈的最初動機不過是爲了所謂「強國保種」,使婦女成爲優生優育高效「母親」。這個看起來與性毫不相干的問題,卻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國「性解放」,當時報紙稱之爲「天乳運動」,像是大晴天裏的響雷,震撼了民衆的心。
從解放到文革十年,中國的大部分時間處於性禁錮時期,相對不那麽禁錮的時候也被稱爲性保守時期。那時候沒有性教育,人們不能有性意識,有性意識通常被認爲是淫亂份子或者資本主義思想的象徵。性懲罰也是各式各樣的,多少人的大好前途因性問題而葬送了。文革結束後,人們紛紛開始反思,痛定思痛,性意識在八○年代開始有了復甦的苗頭。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新婚姻法與計劃生育的提倡,性成了大衆問題。
科學的性知識傳播在新觀念的引導下也開始漸漸甦醒,關於性知識的各種書籍都是當時的暢銷書。除了書籍解禁上市外,西方流行文化的到來,如電影、選美、時裝秀、變性手術等,也對中國人性觀念造成一波波的衝擊。中國文化逐漸受到了強烈的影響,性觀念開始邁開大步的向前跨出。
第六章 當代光怪陸離的主流性文化──強調性絕對自由後的代價
中國真正開始出現性觀念的改變應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文革時期,性猶如一個突然出生又被抛棄的小孩,而文革之後,又被大衆重新拾起,顯得尤爲珍愛,呈現衆星捧月之勢。
九○年代開始,婚前性行爲、試婚、婚外情、非婚生子等現象層出不窮且愈演愈烈,從五四時期到當代社會,才不到百年光景,千年的禁錮文化便轟然解體了,剩下的只是些「頑固細菌」,但隨時都像似會被風吹散的模樣。
近年來以「身體寫作」爲代表的文學「風景」被赫然的掛在「女性文學」的門楣。這種新的文化現象引發了各方爭議,製造了無數熱門話題。衛慧的《上海寶貝》用赤裸的文字向人們展示當代都市年輕女性的性觀念。最爲轟動的是木子美,一部《遺情書》,藉由露骨的性描寫,作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這一代的中國女性,從羞於啓齒、輕描淡寫、欲說還休到公開討論,這個過程彷彿是經歷了好幾個世紀般。
這是一個純消費的時代,就連性也可以拿來消費。然而,性的消費是會造成毒害的,這個毒害會使人上癮,然後使人爲之崩潰。儘管有著如此可怕的惡果,但那些霓虹燈下縱欲男女個個都是趨之若鶩,如飛蛾撲火,場面甚是熱烈而壯觀。情欲自然而然地竄入了中國的大街小巷,而那些帶著標誌性的「色語」則持續被無數人引用和學習。
性是一種權利,是大自然賜予人類與近乎所有動物的本能,剝奪者遲早會遭到反叛。三從四德雖然離時代很遙遠了,但反對三從四德的不平等教條,並不代表當代的人們非要高呼性泛濫與性自由。我們要的明明是「性」解放,何時被誤讀成了解放「性」?
性解放是十年禁錮之後的光復思潮,主要受西方性革命的影響。
崇尚自由的西方國家領先中國開始了性解放運動,不得不說那是個混亂的時代,是一個民族的噩夢。現在已有很多西方國家開始在提倡正確的貞操觀念,回歸家庭生活。而中國則還有很多人,等不及淌這趟渾水,渾然不覺噩夢降臨。
日益猖獗的性傳播疾病和數量龐大的單親子女,讓美國政府極為頭痛,爲了確保國民健康與提高國民素質,美國政府斥鉅資五千萬美元推動「禁欲教育專案」,推行婚前禁欲計劃。如果你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美國單身貴族,你就會遇到這個「棘手問題」:政府要求年輕人到三十歲之後再開始性生活。近日來,美國聯邦政府通知各州,可以使用聯邦專項補助金來鼓勵那些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在婚前保持禁欲生活。
而中國的性學專家這個時候則在廣泛傳播著,性壓抑已經影響了人民的生活健康,積極提倡西方的人權與自由權,要求性解放。其實,西方的性解放對他們而言已是老掉牙的事情了。過去那些不堪,很多西方人都不願提起了。他們的政府和社會學家還有教育學者,現在皆積極投身於如何解決單親、解決青少年性認識等問題,正不斷向社會灌輸貞操觀的好處。這時候中國某些專家的話相對來看就顯得可笑了,提倡「換偶」,還提倡一個人有兩到三個性伴侶是正常的。性不忠貞距離情感不忠貞有多遠?看看那些龐大的離婚數字就知道了。難道伴侶不忠是提出離婚該方對於性的理解不夠,才導致的嗎?這都是極其荒唐的笑話。因爲性資訊的自由傳播,那些十三、四歲就偷食禁果而懷孕的少女,難道還不讓人心疼嗎?
中國的性學專家只看到性解放在西方曾經熱烈的過程,卻沒有注意到其悲哀的後果。如果性解放是一件好玩的事,爲什麽中國古代那些活色生香的妓女卻如此命苦呢?她們不必像尋常女性那樣守貞,可是她們卻稱那是風塵之地,不宜久留。家庭才是人賴以生存,得以獲得溫暖的地方。人是需要相互扶助與相互照顧的,而家庭是最易區分也最易結合的。不是個人需不需要家庭的問題,而是全人類都需要家庭,社會需要家庭。
性自由思想的傳播對家庭文化已造成極大的威脅。對孩子而言,單親家庭最初都意味著苦難,而苦難往往促使人走向極端,單親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比例相當高。性自由的傳播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冷漠。婚外性的合理化,使很多人爲尋求性刺激,不顧家庭和睦,最後拋妻棄子,導致家庭破碎。性自由的傳播還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從性途徑傳播的愛滋病比例逐年增加,各類性病層出不窮。西方國家已經歷過的混亂,為什麼還要呼籲我們再去經歷一次?夠了,這一切真的夠了。
專家是否應該別再去討論關於性要不要自由、要不要解放、要不要權利,要不要尊重這些事情了。關心該關心的事,說得明白點,自由給人家了,要不要關你什麽事。
性解放已經演變成「亂性」了,不可否認,性解放具有最初的積極意義,但一旦成爲放縱,就會釀造社會悲劇。那些被自由灌醉的人們,只看到了閃閃發光的權利,忘記自己在社會立足要承擔的責任。原本立意於人權自由、人性自由的性解放,卻成了部分人恣意妄爲的口號,把生殖器官解放了,卻忘了給大腦細胞一個生長的空間,結果導致縱欲成災,死於非命的人,也算是自食其果。
談性色變的年代遠離人們很久了,在熱情追逐性之後,冷靜的過渡期是該來臨了。如何看待性控制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性的發展史中找到答案。
第一章 性引爆大揭密──中國人究竟如何走上性氾濫這條路?
有關性的話題在當今中國人的意識裏已不再敏感,隨著社會更加開放,性話題就像一道五彩斑斕的風景線出現在公衆視野。今天的中國深受西方文明的影響,人們討論的焦點也放在東西方文明的優劣爭論上。究竟要不要恢復傳統文明,改變混亂的性現狀?
古代中國有幾千年的儒家禮教文化歷史,我們現在仍以儒家文化作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文化傳承上,一步一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逐漸有了中國的現代文明。儒家文化提倡以禮節欲,但宋代開始的程朱理學將禮教具體化且深入化,並提...
作者序
【推薦序1】
人是什麽? 徐兆壽
這幾年的中國,可謂熱鬧非常,也可謂混亂非常。錢袋子實了,但心窩子似乎空了。手機和網路使我們便利了,但心與心的距離更遠了。一切都並非當初想象的那樣,似乎有些相反。我倒並非想盲目地讚頌過去的舊時光,而是想說,世界之變和人心之變實爲天命,我們躲不過,但在這種變數中,恐怕連我們對自己也産生了陌生感、恐懼感。我們常常對自己驚訝得無話可話。一切都變得不可把握,不可捉摸。而在這種變數中,有兩種東西起著推波助浪的作用,那就是藝術和學術。自十九世紀中後期以來,西方的藝術就已開始探索人類非理性的部分,理性與上帝漸漸死去。中國是自二十世紀初開始了這場探索,但實際上是從九十年代才開始大規模地展開。二十年來,伴隨這場革命的還有學術。人類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社會學、民俗學、生物學、化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都以自身的特點展開了對人自身和社會的分析、解釋。一場浩大無邊的關於人與宇宙本質的假說漫漶而來。結果,我們發現越來越不可救藥。關於人的知識越來越多,尤其是關於身體的藝術與學術遠遠地超過了身體本身,但是,正如傅柯在其著名《詞與物》的最後說,這些所有的知識表面上都是人的知識,但事實上人不在了,人被終結了。
人成了模糊的存在,成了欲望的所指,成了肉體,甚至成了性、器官。人的界限不在了。人是動物嗎?有很多人可能回答,是。人是肉體嗎?很多人也會回答,是。人有靈魂嗎?很多人在遲疑之後會搖頭說,我沒見過。以感官來簡單地判斷這個世界與人的機械唯物主義已經盛行於青年人中。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一場拜物教正在全世界興起。肉體和性成了新的宗教。自由被簡單地理解爲爲所欲爲,愛情是看不見的,所以也終究會被否定。
那麽,人呢?人在哪裏?
也許有人會說,人就在那裏。在哪裏?是指肉體?還是在肉體裏?
我在課堂上曾經談到生命時問過我的學生們一個問題:什麽是生命?我的學生們用了很多的知識來回答,我只是舉了一個例子輕輕反撥他們。一個年輕人可能會因爲任何什麽原因在我們面前突然死了,我們都說他死了,但是,他明明躺在那裏。他的身體還在。到底是什麽死了?顯然是生命,而不是肉體。生命離開了肉體,肉體沒有了生命。那麽,什麽是生命呢?顯然不是肉體。也顯然不是科學家拼命在研究的蛋白質與氨基酸,因爲死了的這個年輕人身上到處都是這種東西。如果碰到人吃人的年代,他就成了別人的美食。即使不是這樣的年代,若是被虎狼碰著,他也成了最好的營養。這具肉體顯然不是生命,他死了。我們說一個人活著,就說明他是有生命的存在,如果他死了,就說明他的生命已經不在了。這是基本的事實。因爲說一個人死了的時候,並不是說一個人的肉體死了,而是說他的生命離開了他。但是,這樣一個常識卻無人發現。那麽,生命到底是什麽呢?這是一個謎,誰也無法來證明的一個謎。
而這個謎就是生命的祕密,也是人的祕密。它是另一種存在。這是指純粹的生命,任何動物或植物都有的一種生命的存在。而人類的生命密碼中還加了另一種東西,那就是屬於人類社會的文化。生命和文化任憑肉體而存在,它們渾然一體,誰也離不開誰。在神學時代,生命指的是靈魂,靈魂是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的,但到人學時代,靈魂的說法已經不可靠,我們將它還原爲生命本身,於是,生命和肉體以及文化便成爲現代文明中的統一體,使人分不清哪是生命,哪是肉體,哪是文化。在這樣一個場域中,由於人們在推翻上帝與所有神學的時候,也把靈魂殺死了。但人們並沒有發現生命。人們以爲這具活著的肉體便是生命本身。於是,對肉體的崇拜,對肉體的研究便成爲一個多世紀以來所有學說的中心。而在這些學說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性學、人類學和生物學,因爲它們都在研究人本身(但傅柯恰恰認爲這些學說脫離了人本身)。它們得出一個結論,性是最早的崇拜,也是最終的自由。因爲看不見人,所以這些學說也便犯了一個本末倒置的錯誤,把手段當成了本質。所有的性崇拜其實是對生命的崇拜,這才是本質。性只是誕生生命的手段、過程、元素。生命不等於性。
與此相伴隨的是另一個迷障。這便是兩性關係中的愛情、婚姻等關係。因爲對人的忽視,所以對看不見的愛情、友情、親情也可以輕易地否定,性、利益、權利、私我便成了這些關係中真正的權威。這些關係在古典時代以另一種禁欲的方式存在著,而現在又以別樣的縱欲的方式存在著。唯有那介於中間的人不在了。
一切性學的真正迷誤便在於此。佛洛伊德發現了生命本身,但他認爲那是性,泛性。事實上,那是生命在肉體中的存在。這樣一個發現是偉大的,儘管它遠離了生命本身。藹裏士從文學出身,以藝術家的方式把握到了生命、性與文明的統一存在,但他的衣缽無人繼承。此後,一直到傅柯,想重新發現人本身,但似乎他也失敗了。他與尼采一樣,在失去了上帝的巨大背景後同樣迷失於悲觀的尋找中。邏輯學意義上的哲學終結了。邏輯意義上的人也同時被終結了。而除了他們之外,幾乎所有的被稱爲性學家的學說都不過是肉體的知識而已,或者更爲確切一些說,只不過是生命的肉體表現形式的知識而已。生命的另一重表現,即文化的表現喪失殆盡。而這就是人,與動植物不同的人的存在。
這就是我對所有性學以及當今流行的學說的一種基本的看法。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因爲一本書需要我這樣說。
自二○○二年與著名性社會學家劉達臨教授接觸、學習並合作寫作《非常對話》一書開始,我經歷了長達九年的性文化研究,在網上開設大學生性心理諮詢熱線、在大學裏開設性文化課並在幾大門戶網站開始博客,進行性文化教育的同時,我曾熱情疾呼,要對青年大學生的性問題進行重視,要在性問題上寬容,要對青少年乃至全民進行性文化和性科學的教育,等等。但自二○○八年開始,我突然覺得這一切對我該結束了。在那期間,我曾在網上與一些性學家爭論換偶遊戲、性施虐、多邊戀、守貞教育、一夫一妻制等問題,結果我發現,我被排斥在性學家們之外了。性學家成了一群鼓吹性開放的喇叭。在性學家那裏,性成了新的上帝。性成了愛情、婚姻、家庭及整個社會唯一的權力。人等於性。
人在性中死了,被終結了。
我認爲,中國人乃至整個人類得重新來思考兩性問題。人得重新確立自身。
我不再幻想從性學家們那裏能得到這樣一場新的思想探索,而是重新將目光伸向新的藝術、新的哲學,甚至是古老的宗教、藝術和哲學。比如,儒家的人性觀,儒家對性的寬容態度和中庸之道。在沒有宗教的時代裏,我們必須從人性之上重新建立兩性關係。而在人類所有的文化中,只有中國的文化擁有這樣的資質。當然,古代中國的文化建立在不平等和不自由的基礎上,它並不簡單地適合我們現代人。我指的是那種從人性之上建立的範式。有了這樣一種思想,我開始尋找同盟。
我發現,中國的一些哲學家或哲學教授們事實上對性是很感興趣的,但他們憚于傳統不敢涉水,而中國的那樣作家、詩人、畫家、行爲藝術家對此很感興趣,只可惜他們都是過猶不及,大多還是拜性教。你發現置身于莫大的孤獨之中。
南京的作家、學者雅蘭與我通過博客認識,後來將她即將出版的著作《性殤》發給我看,我只是看了一下她的題目和一些章節便拍案擊掌。大概她出身于文學的緣故,所以關於人的主題一直是她這本書的要旨。書的副標題《中國人從禁欲時代走向濫欲時代》是本書要闡述的主要內容。而關於我以上所述有關人的思考也在她的書中時常體現。如她對「性解放」和「換妻遊戲」的批判,對婚外性和男性處女情結的批判。如她對中國古今性文化現象的解讀和批判。在這些略帶憤怒的文字中,我讀到了一個女性在重新認識歷史時對人類荒謬行爲的憤懣,讀到了一個女性在當今紛亂社會中的恐慌、質疑與對抗。而在所有的文字中,只寫著一個問題:人在哪裏?
就像一個人死了後,你看見的只是表相,即肉體的停止運動,而生命的本質你看不見,現在,她看見了這個時代肉體的瘋狂,也分明知道人是什麽,但她並沒有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爲她無法回答。因爲本質是無法描述的。早在馬克思之時,那種理性的確定無疑的可以用概念和範疇來限定的人已經死了,而一個感性的同樣也在這種感性中想確立新的理性的人活了,但他在感性的變化之中。你能感覺得到他的存在。
基於此,也能感覺得到愛的存在,性只是愛的伴侶,並非性的主語,也並非人的宗教。得了這樣一種精神(應該是從人類慣有的精神中得到的,也應該是從文學藝術那兒感悟到的,甚至只是一種本能的對人的本質的堅持),於是,在雅蘭的這本書裏,我們便得到一種有關性的新的不同於當下那些性學家們的解讀。雅蘭對傳統的批判也許能讓那些性學家們歡欣鼓舞,而他對性革命和性開放的批判又會使她如我一樣,被那些性學家們所排斥。甚至被當下排斥。但這正是我所要讚揚的。
同時,我非常欣賞的是這本書的另一個特點。在這本並非像是學院派要求的那種中規中矩的著作中,雅蘭以輕鬆、隨筆的方式將中國古今性文化信手拈來,評說一番,既有很強的可讀性,又有鮮明的觀點。這類似於那些感性的文學評論。我喜歡這樣的文風。近些年來,學者們追求所謂的嚴格的學術規範,千篇一律地抄襲、呆板地論證,結尾還贅上一大堆從無人問津的注釋。這種明清時的學究習氣和西洋來的八股邏輯已經將學者囚禁在學術的監獄裏。但學者們並不覺察,自認爲那才是真正的學術規範。讓他們見鬼去吧!
我相信真正的讀者是喜歡感性的文字、感性的思想以及感性的人的存在的。尤其在東方。
【推薦序2】
認識人類自己 陳應松
我的朋友雅蘭完成了這樣一本書,讓人訝異。事實如此。她本來就是個性學專家。
人的存在有內屬性和外屬性;深層意上來說,內屬性是自我的,外屬性則跟社會息息相關;因此,人類社會於個人來講,極大也極小。人類社會的歷史於個人,極長也極短。當人類開始不甘渺小、不甘愚昧,通過語言、文字、影像、無線電等諸多文明的干預,逐步濃縮了歷史的時光,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人類的一切發明、一切進步都在使自己逐漸脫離普通生物的族群。然而,總有難以擺脫的屬性,仍然是一個人人生的重要課題,那就是性。
中國傳統源遠流長,五千年儒家文化浩浩蕩蕩;食色,性也、飽暖思淫欲、飲食男女等曾是聖人之言,所以沿用至今。對人類來講,無論是在古代封建帝王的統治,還是當代宣揚自由的性解放,性都不僅僅是繁衍後代如此簡單。遠離了原始社會落後的窘迫,人類開始了權力與欲望的征途,性在沿途上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傅柯選擇人類性行爲中的權力分配來進行哲學研究與思考,正是因爲看到了性行爲研究在整個人類研究中的獨特意義。與性有關的社會關係,是個人的社會關係網中密度極高的一個區域。勞曼和加格農曾經著書《性現象的性社組織》,也系統地創建了性現象的社會網路理論,他們論證了人類的性現象實際上發生于、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和互動之中,而許多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就結成了整個社會的性現象的網路。通過對人類性文化、性歷史進行考察與反思,剖析這塊高密度區域中人與人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所反映的人的欲望所求,是人類認識自己的一種極佳的方式與途徑。雅蘭所做的,就是通過對人類性文化、性現象的深入剖析,來認識人類自己與人類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關於性本能與性發展的思考和研究,涉及到人類學、性學、社會學、生理學、生物學、心理學、人種學、哲學、人類歷史學、精神分析學、史前研究等,它的屬性多樣,輻射面廣,因此歸屬範疇無法明確,迄今的研究結果遠遠沒有達到人們滿意的效果。由於性同時具有生物屬性、社會屬性、心理屬性,並且特徵都相當明顯,研究起來應該有個龐大的體系,研究的科學性自然也是多面性的。剖析性研究,與人們面對性行爲一樣繁雜,在關於性的法律、性的規則、性的權力、性的自由等各方面,始終無法給以最終的定論,無論哪個問題都會讓人沉思三刻,有時也會讓人深陷迷霧。黑格爾曾說,人固然是通過性活動賦予兩性及其關係以重要性,正如他賦予他的所有功能以意義和價值,但性活動不一定隱含在人的本性中。
處於凡俗世界的我們,常常能說出或者寫出很多關於性的議論,文明的、原始的,自由的、道德的等等,矛盾難以統一。但有一點要認識到,作爲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與千百萬年前的先人相比,我們人類在追求幸福與自由的途中,是否真的獲得了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代,金融危機、疾病傳播、環境威脅、恐怖主義等許多生存困擾接踵而至,這是每個當代人必須直面的問題。當性自由與性解放之風裹挾著艾滋病等各種惡果瘋狂泛濫,當更多迷失與災難降臨到人類時,你我、人類中的每一個人是否仍然可以熟視無睹?
即便性研究是個棘手的領域,迫於其極深刻的意義和極重要的性質,研究進步也刻不容緩。研究者需在研究中更要注重社會意義和教育意義。如能撇開對人類性行爲與性衝動的發生機制的探討,而側重對人類性行爲所表現出的規律性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則更有說服力。同許多自然産生的事物一樣,我們無法瞭解它的本質,弄不清楚爲什麽會這樣,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怎樣使用它、約束它,讓它對我們的生存産生實際的意義。
人類的性還應放在跨歷史和跨文化兩個維度上去考察。在研究性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能過於狹窄,透過歷史、跨越地域的研究,會讓我們的認識更加全面而不偏執。不拘泥于一時的性思想,也不依附於一處的性思維,研究結果方可彰顯其社會和發展的價值。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性一面被人類綁縛在權力與欲望之上,一面又把人類綁縛在道德和風氣上。性與人類的糾纏與生俱來,人無法擺脫性的牽扯,正如同性無法擺脫人的思想。性文化隨著社會形態而演變,人類不斷更改性的規則,爲性建立道德或科學的枷鎖。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也仍生活在造物主所設的樊籠之中。所謂的自由與幸福,是一個極大的宇宙空洞,不過是人類將種種妄想建立在精神的虛無之上。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大快樂中必含有大陷阱或大禁忌,這是造化永遠不變的遊戲規則和平衡法則。透過歷史不難發現,性泛濫的時期,人們的生活並不美好。換言之,性自由並不能帶來生活的幸福。有疆界的自由,才是自由,才有幸福;因爲人活著,還需要精神上的安全感來做寄託。因此,對於性的研究,還要建立在理性認識性禁忌、踐行性道德的基礎上。
薩特認爲,人的真正本性,由於人的有限狀態,同死亡密切相關。可以想像,有一種在時間上既是無限也是有限的生存;但死亡若是沒有存在於人的生命中,人同世界以及同他自己的關係就會産生極大的混亂。性也應該具有科學、客觀的地位,自人類繁衍開始,它就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與人的身體和心理緊密相連,影響著每一個人。研究者要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和現實的分析,爲性的發展找一條健康之路;通過對文化的理解和社會的描摹,爲性文化塑造一個合乎人情、順應天理的形態。
一面在極小的生活範圍裏經歷,一面在極大的世界範圍裏旁觀;一面在極短的人生歲月中感悟,一面在極長的歷史河流中緬懷。人與人類,在參透中相遇。認識人類,尋找性的禪機,就與雅蘭的《性殤》共同見識或成長。
我祝賀這部饒有趣味的書出版,並願意在作者的引導與暗示下,和所有讀者一起思考。
【推薦序1】
人是什麽? 徐兆壽
這幾年的中國,可謂熱鬧非常,也可謂混亂非常。錢袋子實了,但心窩子似乎空了。手機和網路使我們便利了,但心與心的距離更遠了。一切都並非當初想象的那樣,似乎有些相反。我倒並非想盲目地讚頌過去的舊時光,而是想說,世界之變和人心之變實爲天命,我們躲不過,但在這種變數中,恐怕連我們對自己也産生了陌生感、恐懼感。我們常常對自己驚訝得無話可話。一切都變得不可把握,不可捉摸。而在這種變數中,有兩種東西起著推波助浪的作用,那就是藝術和學術。自十九世紀中後期以來,西方的藝術就已開始探...
目錄
推薦序1 :人是什麽?
推薦序2 :認識人類自己
第一章 性引爆大揭密──中國人究竟如何走上性氾濫這條路?
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麽樣的性道德底線?
中國性解放的伴侶呈擴散形式
中國性解放的前期社會文化
性解放遊戲中的換妻派對
女用威而鋼引發第三次性解放
性解放走向性泛濫
重新審視中國的性解放
佛洛伊德引爆了中國性解放
中國性解放的「獻身」錯誤觀
第二章 當代的性文化現象──中國人談性不再色變
中國當代人的性權力和性自由
中國文人病態的道德主義狂熱
中國當代的單身文化
單身文化向主流文化擴散
家庭文化成爲主流社會的行爲規範
當代的婚外性是否接受道德審判?
年輕人在網路上尋找危險的性自由
談性色變的時代過去了
處女情節仍是中國男性的弱點
第三章 性文化的曲折發展過程──從禁欲到賣淫嫖娼
什麽是禁欲?
古代性文化裏的養生學
古代人性生活中的男女益補
古代貴族男女之間的淫蕩
來源於雜交時代的一夫多妻制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性張力
中國性文化的曲折發展過程
古代人寢室的私密性能差
強調以禮節欲也是儒家的經典
古代皇帝的性啓蒙教育
中國提倡禁欲從宋代開始
活色生香的古代男風
妓女文學是唐詩宋詞的代名詞
妓女只是供人發泄性欲的工具
妓女的興盛標誌著都市的繁榮
統治者腐化淫樂的本質是相同的
賣淫嫖娼是性泛濫的典型表現
第四章 令人髮指的性禁忌與性偏好
與道學相違背的古代性道德
初夜權是古代最原始的婚檢
縱欲女皇是武則天的代名詞
豐乳肥臀是唐朝男人的性偏好
危言聳聽的房中術
宮廷中充滿荒唐、壓迫、無恥
閹割男人是避免混亂的性交
與禁欲環相對應的貞操帶
令人髮指的漢朝性文化
明清時代的淫書泛濫成災
春宮圖使明代的性藝術達到高峰
性小說是古代社會文明的一大遺産
第五章 歷史上的性解放
打破解放初期的性禁忌
苦難放蕩的民國娼妓
民國時期的賣春博士張競生
孔子是中國最早的「色」主
清末時期的性苦悶
清末民初的性解放
清末民初的女同性戀
千古奇觀的開襠褲文化
明代文人以得性病爲榮耀
明清時期的性禁錮
末代皇后婉容的灰色性愛
中國古代皇帝和後宮娘娘的性生活
不僅僅是武則天享受男色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性解放
第六章 當代光怪陸離的主流性文化──強調性絕對自由後的代價
色情文學找不到方向
國外的主流性文化
殘酷的蘇聯性懲罰
改革開放帶來了性觀念的解放
中國的性解放先從女人開始
代女性文學的性愛色語
強姦也是性文化
當代小學課本中的性別歧視
性解放的結果是性冷感
性解放是中國性學專家的錯誤言論引導
五彩斑斕的中國大學生性樂園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性歷程
性解放對民族的危害性
人類的性文化史也是一部控制的歷史
推薦序1 :人是什麽?
推薦序2 :認識人類自己
第一章 性引爆大揭密──中國人究竟如何走上性氾濫這條路?
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麽樣的性道德底線?
中國性解放的伴侶呈擴散形式
中國性解放的前期社會文化
性解放遊戲中的換妻派對
女用威而鋼引發第三次性解放
性解放走向性泛濫
重新審視中國的性解放
佛洛伊德引爆了中國性解放
中國性解放的「獻身」錯誤觀
第二章 當代的性文化現象──中國人談性不再色變
中國當代人的性權力和性自由
中國文人病態的道德主義狂熱
中國當代的單身文化
單身文化向主流文化擴散
家庭文化成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