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在未寫《八識規矩頌》之前,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闡釋心識運轉,以及瑜伽師修行證果的過程。可是,這本論著100卷實在太複雜了,許多人讀不懂,於是玄奘大師就將它濃縮成《八識規矩頌》,剖析凡夫的修行次第,直到成佛的過程。所以,《八識規矩頌》可說是唯識學的精要。如果說《百法明門論》是唯識學的入門書,那麼《八識規矩頌》可說是一本修行手冊。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可以通用,有時卻各有含義。三字通用是指能夠分別與識別。三字各有不同含義時,心,是集和起的功能,指第八識;意,是思量的功能,指第七識;識是了別的功能,指第六識。《八識規矩頌》是探討八識的境、行、果,也就是如何轉識成智,從凡夫到佛果一路的修行境況。
第二章 前五識頌
本章深入探討前五識,也就是我們的表層意識,因為它最容易理解。第一頌指出前五識和外境的關係。前五識一接觸外境就會產生三境、三量和三性。境是對境,包括性境、獨影境、帶質境;量是衡量對境,包括現量、比量、非量;性可分為三種:善性、惡性、無記性。
前五識中的眼、耳、身三識只有在二地才有,二地是指五趣雜居地和離生喜樂地。來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眼、耳、身三識就不再起作用。
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即五個徧行心所、五個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和六個根本煩惱中的貪、瞋、癡三個,及二十個隨煩惱中的兩個中隨煩惱和八個大隨煩惱。
第二頌文指出前五識產生作用所需的條件,首先必須要有淨色根,其中,眼識生起需要九個緣,耳識生起需八個緣,鼻、舌、身三識生起需要七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三識一定要根和境相接觸才能產生作用,而眼識和耳識則要有空間(距離)。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分別何者為根,何者為識。
第三頌文指出修行過程以及修行後的果。修行到初地的結果就是證得我空,所得到的智慧是後得智,已不再執著相分為實有,但還沒有證得真如智。要等到第八識完全清淨了,前五識才跟著清淨,此時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分身,廣度十方眾生。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六識是我們的思想中心,也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一頌文是講第六識的行相,第六識有三性、三量、三境。在三界輪迴時,如果我們肯用心,很容易就會覺察到第六識,以及和它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識猶如心猿意馬,我們因而煩惱不斷。
第二頌文中指出第六識在性、界、受三種法中變動不羈。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經常和第六識聯結在一起,所以第六識的作用最強,只要它一個念頭起來,就立刻從我們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感招引業和滿業。
第三頌文是修行的過程和結果。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進入歡喜地的第一心,雖然已經有了後得智,但俱生我執和法執仍然現起。要一直修行到第八地後,第六識才完全清淨,轉為妙觀察智,可以清楚觀照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七識是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為何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源所在。第一頌文講第七識的境況和行相。第七識的相分屬於帶質境,故非量。第七識是根據第八識的業力而執著有我。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法有十八個,包括八大隨煩惱心所、五徧行心所和五別境心所中的慧心所,此外,四惑(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也是一直跟隨著第七識。
第二頌文指出第七識又是恆又是審。第七識一直在思考,而且永遠以自我為中心,四惑和八大煩惱一直跟著第七識形影不離,因而我們日夜都處在昏迷不覺的狀態。前六識是以第七識為根,以第七識為染淨依緣。第七識因為一直以自我為中心,故分別一生起,自然有種種煩惱產生。
第三頌文是分析第七識的行和境。第七識第一個要轉的契機是初地,去除了我執和法執,當下有了平等性,見到空性,這是第一轉,又稱為「下品轉」。修行到了第八地是第二轉,稱為「中品轉」,此時已經不必刻意的修行了,這時才是真正的任運自在。等到修行到了第十地,第七識完全清淨了,就可以現起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但只有初地至十地菩薩已經見空性者才能受用。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八識是最深層意識,也是我們生死流轉的中心。第一頌文講的是第八識的境。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它的心所只有五個,也就是五徧行。死後只有業力跟隨著我們,而我們也是依著自己的業力,決定下一世出生在哪一道。
第二頌文是講第八識的相。二乘只觀察到第六識,因為不瞭解第八識,所以就與大乘的論師們爭論不已。第八識猶如大海般深廣,也像深淵一般不可測,風一吹起就能掀起七識波浪。第八識是大海,而七浪境是風。
第八識能夠受熏,並且執持種子、五根、色身以及器世間,因此在生死過程中,第八識是最後離開身體,保存著我們所有的業力、習氣,但它是最先進入受精卵的。我們在三界六道裡輪迴不已,直到成佛以後,才能自由自在。
第三頌文是講第八識的果。修行到第八地「不動地」時,不會再有任何新的業力習氣加入第八識,但舊有的習氣還有待清淨。要一直修行到第十地金剛道的最後一心時,第八識的種子習氣才會完全清淨。第八識此刻立即轉為大圓境智,與此同時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而第七識則轉成平等性智。第八識一旦清淨了,就好像無盡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如果已經發心行菩薩道,就要懂唯識學,否則修了任何法門都沒意義,因為不曉得自己目前的狀況,也不曉得禪修到底是要修什麼、念佛是要念些什麼。掌握唯識學就等於掌握了人生、宇宙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了解整個心識作用以及修行過程。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作者序
前言
大家一聽到唯識學就害怕:「唯識學太複雜了!」其實不是唯識學太複雜,而是我們的心太複雜。如果我們的心都像佛陀一樣那麼簡單,像佛陀那樣把一切如實的觀照,如實地反映,就不必唯識學了。
唯識學是在說明煩惱心的狀況,也就是如何將煩惱心轉換成不煩惱心;將有分別的心、有困難的心、有困擾的心轉換成像佛陀一樣,完全是智慧,能夠把一切世間的萬法實相,觀照得清清楚楚。唯識學會難,就是難在這裡。我們不能怪祖師大德,不能夠怪佛陀,把唯識學講得這麼難,如果要怪就要怪自己,因為我們的心太複雜了。
要把唯識學學通不容易。中國唯識宗的創立人——玄奘大師,留學印度總共十七年,最主要的學習就是唯識學,因為那時印度正盛行瑜伽唯識學這門理論。回到中國之後,玄奘大師把很多唯識學的經論翻譯成中文,而建立了法相唯識宗。他的弟子——窺基大師,以及其他大師,於一百多年以內,將唯識學發揚到很興盛的地步。
玄奘大師是智慧絶頂的人,到印度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廣學經論,尚且需要花十七年的時間來學習唯識學,何況我們要以三天的時間來認識它,的確是很難。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第一節《八識規矩頌》的由來
唯識學最重要的經典是《解深密經》。每一宗、每一門學派都有它所依的經和論。經,是佛所說。唯識學所依的經很多,包括《華嚴經》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部經就是《解深密經》,這部經解開了宇宙法相,以及眾生最深、最祕密的地方。
根據《解深密經》,後代的大師就衍義出了論。論有很多,我們現在只講最重要的一部論——彌勒菩薩所造的《瑜伽師地論》,此論在講瑜伽師的修行。瑜伽yoga; 瑜伽師yogi,就是修行人。修心而能隨心所欲且不逾矩,心能夠和外境完全相融在一起的人,叫作「瑜伽師」。
「地」是指階位。修行者心境轉化的過程,有所謂的資糧地、加行地、見道地、修道地、無學地。根據唯識宗,一位修行者初發心,從發菩提心一直到成佛,共有四十一個地,也就是四十一個階位,就如同一個階梯接著一個階梯這樣上來的。唯識宗講四十一個階位,華嚴宗更是詳細的分,分成五十二階位。
《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都是玄奘大師所譯的,所以玄奘大師被稱為中國法相宗的創立者。他出生於公元六百年,圓寂於公元六百六十三年。無著大師是跟隨彌勒菩薩學唯識學,而後他又教自己的弟弟——世親菩薩。
世親菩薩本來學小乘,後來跟隨他的哥哥無著學了大乘,其中最重要的法門就是唯識學。《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造,玄奘大師翻譯,這是一本很大的論,世親菩薩將其濃縮成簡單扼要的《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頌》是世親菩薩所造,玄奘大師翻譯。《唯識三十頌》是講我們人八識的狀況,從凡夫八識的運作,透過修行,而後到達佛果位的過程。
印度的大師在寫書的時候,往往先造頌,頌是詩歌體。《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就是詩歌體,梵文叫作gatha,七個字一句,或是五個字一句,或是九個字一句,翻譯成中文也是如此,方便於記誦、背誦。
世親菩薩寫好《唯識三十頌》以後,因為很精簡,他本來打算作註解,以便讀者能夠了解和學習,可是他寫好《唯識三十頌》就圓寂了。他的十位弟子都是唯識學大師,分別註解了《唯識三十頌》,這十位大師的註解各有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名叫護法。
為什麼要提到護法呢?因為護法大師是戒賢大師的師父。護法大師將唯識學以及佛法的精義都教給了戒賢大師,而戒賢大師是玄奘大師的老師,活到一百多歲,能夠講解所有經論,他當時是印度那難陀大學的校長,那難陀大學的學生有一萬多人。
護法大師傳給戒賢大師,戒賢大師又傳給玄奘大師,因為玄奘大師留學那難陀大學,因此就跟當時的校長學習,直接傳承了護法大師唯識學的理論。因此,玄奘大師把很多唯識學的經論翻譯成中文,其中最主要的思想還是根據戒賢大師所教的,換言之,就是護法這一系,後來就變成了中國唯識學的主流。
玄奘大師回到中國,將《解深密經》、《瑜珈師地論》、《唯識三十頌》……等六十五部的經論,翻譯為中文。其中最有名的,大家都會背誦的就是《心經》。《心經》不是唯識學的經,而是講般若空性的經。
玄奘大師最主要的貢獻就在於建立中國法相唯識宗。他本來想要將十位大師對《唯識三十頌》的註解全部翻譯成中文,但是十位大師的見解和理解都不一樣。他當時請了他的四位學生來記錄,其中有一位是窺基大師。
玄奘大師請他們來記錄翻譯,他說:「我現在從註解的第一個大師講起。」結果第二天,窺基大師就辭職了。窺基大師說:「唯識學的理論那麼深,十位大師解釋《唯識三十頌》的理論各異。我們雖然都把它記錄下來了,但是我們仍然不懂唯識學的內容。倒不如請師父您不要再翻譯了,就摘取唯識學的重心,就您的意思把它寫成中文。否則,十位大師的註解翻譯成中文,我們看了還是迷迷糊糊,不知道哪位大師的見解比較如法。」
經窺基大師抗議,竟然成就了中國佛教史上一件大事。玄奘大師不再翻譯這十位大師的註解,而是將唯識學最重要的理論全寫下來。當十位大師在解說《唯識三十頌》有不同見解時,玄奘大師就以他的師公護法大師的見解為依據,這是因為護法大師被公認為對唯識學的理解最透徹。
玄奘大師後來寫了一部書,就是很重要的《成唯識論》。成:成就,是建立唯識論的意思;建立「三界唯心造,萬法唯識現」的理論。《成唯識論》共有十卷,將八識心意識的運作情況和瑜伽師如何修行到證果的過程,講得非常詳細。
十卷寫好了之後,這些弟子看了,還是覺得複雜難懂。當時的大師都覺得複雜,更何況是我們!《成唯識論》是一部巨著。為了方便修行人遵循起見,玄奘大師就將《成唯識論》濃縮成我們現在所要介紹的《八識規矩頌》。所以整個中國法相唯識宗的建立者是玄奘大師。
第二節 經題解析
《八識規矩頌》和原始佛教對心的解釋不一樣。原始佛教,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南傳上座部,心只談到六個識。來到大乘以後,把第六識再細分成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如此一來,可以解釋我們眾生很深層的潛意識,以及眾生把過去世的業力攜帶到這一世,進而影響這一世的人生經驗,然後再把這一世的業力攜帶到未來世的過程,把第八識當作生命輪迴的主體。所以大乘的八識就是從原始佛教的第六識細分成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而有了「八識」。經題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識」字。識,依中文的解釋,就是識別或是了別的作用。
「規矩」規,是圓規;矩,是長度的單位,就好像我們拿著尺要量長度,拿著秤要秤重量一樣。換言之,就是原理、道理。八識規矩頌,就是依照八識的道理所寫成的偈頌。偈頌,是詩歌體。
第三節 心意識
中文裡有三個字經常是連在一起用的,就是心、意、識。這三個字有時候可以通用,如果通用的話,心意識的定義就是能夠分別、能夠識別其中的不同。比如我們瞭解這是佛像,這是杯子,這叫作「分別」。如果作詳細的定義,心、意、識各有不同的意思。
所謂的心意識,不是物質,不是色法,而是心法。佛教名詞中的物質就是色法;心法是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想不到的,識只是一種功能。功,是功用;能,是能力。功能就是功用、能力。我們現在經常聽到「功能」這兩個字,其實是佛經上面的字。
所謂的功能,就是能夠產生某種功用的能力。比如,光有光的功用,光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東西,這就是它的功用。而它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呢?因為它會發射出光芒,這是它的能力。一盞燈的功能,就在於它有光線,有光明能夠照出來。為什麼會有光明的功用呢?這是因為有通電、有電燈泡、有開關等等,很多因緣條件和合了一個色法。
如果將心、意、識這三個字分開來講,心就是集和起的功能;意是分別的功能;識是辨別的功能。
集是收集,起是生起。收集什麼?收集我們的身業、語業、意業。換言之,就是我們的行為、語言與起心動念所有的造作,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作的一切作用力,都會被心收集起來。以力學的原理來講,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身語意造作的作用力被心收集起來後,等到將來有相應的緣出現時,就會生起了反作用力。
第一項 現行熏種子
世間的一切都是在求取平衡而已,我們過去所造的身語意業,不要以為說過話就算了,就沒了;不要以為罵小孩子,打一個人,偷一個東西,事情過了就沒了;不要以為我行善,說一句好話,說過話就沒了;其實,這些行為、語言的影響力仍然存在。不管對一個人好或不好,事隔幾十年或好幾輩子,業力都還沒有消,因和緣一和合,反作用力就出來,這就叫作「集和起」。
以唯識學的術語來說,所謂的集,叫作「現行熏種子」。熏就是熏染,這像點香就會熏;又比如說噴香水,那味道會滲入衣服,要有能熏和所熏的能力,才能夠熏。集的意思是現行熏種子。現行是指前七識,種子是指第八識。「現行熏種子」是指前七識在熏種子,也就是在熏習第八識種子,所以第八識又稱為種子識。
種子是什麼呢?種子有幾個不同的名稱,可以稱為習氣,也可以稱為煩惱。氣就是一種氣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身語意業時,所留下來的氣味,其氣分熏習了第八識種子。因為有習氣,所以就會產生喜歡或是不喜歡的分別心,因而造成我們的煩惱,這叫作「種子」。種子的意思就是習氣,就是煩惱,也是指第八識。
前七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意識是第六識,末那識是第七識。以現代心理學的術語來講,就是表面意識和潛意識、下意識這些的造作。眼識開始動了,耳識開始動了,因此就能看到、就能聽到。第六識開始動時,就想起一件事情而有所感受。第七識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執識。
這七識一動,就叫作「現行」。行,是行動;現行,就是已經表現出行動。這七識一動就會熏習種子,種子又叫作「第八阿賴耶識」,也就是它的影響力都存在這裡,功不唐捐。所以我們做每一件事、說每一句話,都要很小心。
為什麼一定要懂唯識學?為什麼不懂唯識學的人很難修行?比如修禪宗、修打坐、修密宗、修淨土宗,不能不懂唯識學。因為唯識學告訴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子,為什麼要戒定慧;為什麼要守戒、為什麼要修定、為什麼要修慧。不守戒的話,身語意三業就現行,傷害眾生的影響力就會被收集起來,它就熏習種子(第八阿賴耶識)。
第八識,簡單來講,就是我們眾生最基本的心,這個心會將我們無始以來的身語意習氣保留下來,在我們還沒成佛以前,我們就受到這些業力的影響,死後進入中陰身,再來執著、分別,而後又轉世投胎,在六道裡面來來去去。
我們為什麼會輪迴不已?因為心有集和起的作用。心的第一種作用是集,也就是「現行熏種子」。點香有香味,衣服放在那邊就會被熏;喝茶的時候,茶杯和茶壺被茶葉所熏,雖然裡邊沒有茶葉了,熱水一冲進去,還是有茶的味道出來,因為被熏,所以就叫作「熏種子」。心的第二種作用是「起」,和「集」正好相反,是「種子起現行」,這是同時存在的兩種功用。
「種子起現行」:我們過去所儲藏下來的習氣或是作用力,現在或未來因緣和合時,就生起了現行,而表現在七識上。換言之,我們每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子講話?為什麼會這樣看事情?為什麼會這麼想?都是源自種子識,也就是第八識裡面過去的生命經驗。
現代的教育學告訴我們,一個小孩子在五歲以前最重要。從入胎、住胎、出胎、成長,到五歲最重要,到五歲就已經定一生了。因為這段年齡,他還是很純真的小孩,父母親給他什麼,他就完全吸收;還有,環境給他的、電視教他的、哥哥姐姐教他的,也全部吸收;旁邊朋友的影響,他也吸收。就好像種子識一樣,把所有的現行全部吸收下來,也就是現行熏種子。
等到五歲、六歲以後,他開始有了分別心。那時候,他的種子開始起現行。一個小孩為什麼會這樣講,為什麼會這麼做,跟他的潛意識作用有關。
很多人會有恐懼症、憂鬱症、不安全感,也都是在小時候的生命經驗裡,有一段很痛苦的過程。不管是在入胎或住胎期間,如果有一段很不愉快的過程,就會影響一輩子。如果沒有透過修行,沒有透過心理治療,這些陰影永遠存在,這就是第八識裡面所熏的習氣。在佛法上戒定慧的修行,就是要斷習氣,把這些習氣斷除掉,就能夠恢復第八識的清淨本色。
第八識的清淨本色就是佛性,就是真如,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光明面。而無始以來,我們不斷的受到現行的熏習,因此第八識就有很多業力、有很多染污的東西一直告訴我們:要怎樣以自我為中心來分別、識別,以便維持自己的生存,讓自己延續下去;因而我們一直受到第八識習氣的影響而輪迴不已。
現行、種子、心、熏習,這幾個作用都是同時的,我們在講話的時候是現行。但現行是怎麼來的?是由種子來的,是種子起現行來的。當我們在講話的時候,立刻就熏了我們的種子,而這種子又會立刻起現行,它是剎那生滅的。
佛法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和「諸行無常」,不是在指世間的東西。外面的東西固然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但最重要的是在指我們的內心。一位修行者透過禪定,觀到自己的起心動念,發現自己的心一直在剎那生滅,剎那生滅就是指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
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曉得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淨化我們過去無始以來留在第八識的習氣,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淨化?淨化了,我們就有智慧,我們就光明了,就能夠快樂。
第八識有另外一個名稱,叫作藏識。它的含義有三種:第一種叫作「能藏」,就是能夠收藏,它能夠像容器一般把外界的東西接收下來。
第二種叫作「所藏」,意思是前七識是能藏,第八識就變成了所藏,因為是現行熏種子。前七識在起作用時,作用力、習氣就留在第八識裡面,所以第八識叫作「所藏」。
第三種叫作「執藏」,執是執持,就是能夠收存,能夠把它維持一段時間。執藏什麼呢?它執藏根身、器界,以及很多的種子。
第八識執持我們的根身、器界、種子,緊緊地抓住。根身就是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就是我們的感官。而五根的總合就叫作「身」,把眼耳鼻舌總結起來,就叫作身。
第八識中,第一個執持的就是我們的根和身。第二個就是器界,器是物質,即物質的世界。比如山河大地、桌子、人、物,這些是器世間。我們會把器世間執持收藏在第八識裡頭。實際上,並不是把這些山、河、車子、房子收在心裡頭,而是透過眼、耳、鼻、舌、身接觸了世間以後,把領受下來的影相,收集在我們的第八識。第三個第八識所執持的就是種子,也就是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力習氣。
前言
大家一聽到唯識學就害怕:「唯識學太複雜了!」其實不是唯識學太複雜,而是我們的心太複雜。如果我們的心都像佛陀一樣那麼簡單,像佛陀那樣把一切如實的觀照,如實地反映,就不必唯識學了。
唯識學是在說明煩惱心的狀況,也就是如何將煩惱心轉換成不煩惱心;將有分別的心、有困難的心、有困擾的心轉換成像佛陀一樣,完全是智慧,能夠把一切世間的萬法實相,觀照得清清楚楚。唯識學會難,就是難在這裡。我們不能怪祖師大德,不能夠怪佛陀,把唯識學講得這麼難,如果要怪就要怪自己,因為我們的心太複雜了。
要把唯識學學通不容易。...
目錄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第一節 《八識規矩頌》的由來
第二節 經題解析
第三節 心意識
第一項 現行熏種子
第二項 心的含義
第三項 意的含義
第四項 識的含義
第四節 境、行、果
第五節 轉識成智
第二章 前五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一項 三境
第一目 性境
第二目 獨影境
第三目 帶質境
第二項 三量
第一目 現量
第二目 比量
第三目 非量
第三項 小結
第四項 三性
善性、惡性、無記性
第二節 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節 徧行別境善十一
第一項 五徧行
第二項 五別境
第三項 善法十一
第四節 中二大八貪瞋癡
第一項 不正見
第二項 隨煩惱
第一目 小隨煩惱
第二目 中隨煩惱
第三目 大隨煩惱
第五節 小結
[第二頌文]
第六節 五識同依淨色根
第七節 九緣七八好相隣
第一項 九緣生識
第二項 恆和審
第八節 合三離二觀塵世
第九節 愚者難分識與根
[第三頌文]
第十節 唯識學的修行過程
第十一節 變相觀空唯後得
第十二節 果中猶自不詮真
第十三節 圓明初發成無漏
第十四節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三章 第六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二節 三界輪時易可知
第三節 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四節 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性界受三恆轉易
第六節 根隨信等總相連
第七節 動身發語獨為最
第八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第三頌文]
第九節 發起初心歡喜地
第十節 俱生猶自現纏眠
第十一節 遠行地後純無漏
第十二節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四章 第七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帶質有覆通情本
第二節 隨緣執我量為非
第三節 八大徧行別境慧
第四節 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恆審思量我相隨
第六節 有情日夜鎮昏迷
第七節 四惑八大相應起
第八節 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三頌文]
第九節 極喜初心平等性
第十節 無功用行我恆摧
第十一節 如來現起他受用
第十二節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五章 第八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唯無覆五徧行
第二節 界地隨他業力生
第三節 二乘不了因迷執
第四節 由此能興論主諍
[第二頌文]
第五節 浩浩三藏不可窮
第六節 淵深七浪境為風
第七節 受熏持種根身器
第八節 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三頌文]
第九節 不動地前纔捨藏
第十節 金剛道後異熟空
第十一節 大圓無垢同時發
第十二節 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十三節 三性和三無性
第一章 認識心意識
第一節 《八識規矩頌》的由來
第二節 經題解析
第三節 心意識
第一項 現行熏種子
第二項 心的含義
第三項 意的含義
第四項 識的含義
第四節 境、行、果
第五節 轉識成智
第二章 前五識頌
[第一頌文]
第一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一項 三境
第一目 性境
第二目 獨影境
第三目 帶質境
第二項 三量
第一目 現量
第二目 比量
第三目 非量
第三項 小結
第四項 三性
善性、惡性、無記性
第二節 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節 徧行別境善十一
第一項 五徧行
第二項 五別境
第三項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