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量論》為法稱論師根據陳那論師之《集量論》所作的註解。《釋量論》與《現觀莊嚴論》、《入中論》、《俱舍論》、《戒論》(也可稱為《律論》)共稱為五部大論,闡述「五明」(聲明、內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中的「因明」,也就是佛教的邏輯學、論辯,為藏傳佛教僧人於顯宗學習基礎中必要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而《集量論》可謂集所有佛經思想所作之註解,解釋了整體佛經的核心要義,是故稱為《集量論》,在「經」、「律」、「論」等三藏中,主要解釋法藏。
陳那論師(西元五、六世纪)為古印度佛教名學府那爛陀寺的班智達(智者),師從世親菩薩,建立量學系統,為量學鼻祖,與世親菩薩、再傳弟子法稱共為二勝六莊嚴之一(二勝:釋迦光、功德光,六莊嚴:龍樹、聖天、無著、世親、陳那、法稱)。他在量學邏輯上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世親菩薩。他以深廣的智慧,觀察抉擇了釋迦牟尼佛所說教法中的理路規則,著作了《集量論》。他的新因明唯立現量、比量二種量,提出喻體、因三相等概念,從九句因中提煉出因三相,使新因明由古因明中更加提升。此典籍的問世,為當時印度的因明邏輯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後傳至西藏也極受重視,並由十二世紀西藏桑浦寺的住持恰巴・卻己僧給(法獅子)開創了攝類學,為後代開啟了學習量論的大門。是故西藏佛學家皆慣稱《集量論》為《量經》。
「攝類學」即是將量論中一些重要的主題攝集而成,其類別包含:返體、因果、總別、相繫、現量、比量、應成、因相等。以較精簡扼要的方式,以辯經語言貫穿而成。分別學習與理解這些主題之後,對於學習量論會更有幫助,更易於瞭解。經由許多藏地著名譯師不斷的譯作與推廣,量理方面的典籍數量遠遠超過漢譯,此後對於藏傳佛教在量論方面的研究與發展有極大的影響。曾至那爛陀寺求學的玄奘法師於《大唐西域記》中提到:「所行羅漢伽藍西南行二十餘里至孤山。山嶺有石窣堵波。陳那菩薩於此作因明論。陳那菩薩者。佛去世後承風染衣。智願廣大慧力深固。愍世無依思弘聖教以為因明之論。言深理廣。學者虛功難以成業。仍匿跡幽巖迻神寂定。觀述作之利害審文義之繁約。是時崖谷震響煙雲變釆。山神捧菩薩。高數百尺。唱如是言。昔佛世尊。善權導物以慈悲心說因明論。綜括妙理深究微言。如來寂滅大義泯絕。今者陳那菩薩福智悠遠。深達聖旨。因明之論。重弘茲日。」由此即可看出玄奘法師對陳那論師崇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