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月:顛覆傳統,找出真相
一、本書為歷代以來,唯一把老子當佛,並用佛法來解讀全經的著作。
孔子曾說:「老子就像飛龍在天,自在無礙、變化萬千,不是我所能捕捉、所能了解的」。故知光用儒家的世俗禮教是不足以解讀道德經的。
本經中有言:「正言若反」、「與物反矣」,而佛法中也有所謂的「理與俗反」。意思都是「真理與世俗人所認為的正好相反」。更何況經文中的「致虛極,守靜篤」,正是佛法中明心見性的甚深禪定;「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正是般若智慧的「般若無知,而無不知」;兩個合起來就是「定慧雙修」。而「無為而無不為」,也正是「中道圓融清淨自在的不住相布施」;「熟知其極?其無止耶?」指的正是「因果報應,沒完沒了」;更何況「道體」,就是「一切眾生本具心體」,乃一切萬象的本體;而「道」就是「大乘法」……,不勝枚舉。因此若不用佛理則根本就無法解密,也根本就無從確認經義。
二、確認經義,不再眾說紛紜。
可以避免掉學習者如入五里霧中的搞不清方向,無所適從。確認經義之後學習者才能依之而行,並正確的運用在生活中,從而獲得真實的利益。
三、建立各章之間的關係,承上放下,緊密連結,全經一氣呵成。打破傳統的「章
章獨立,支離破碎」。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在長時間所收集、記錄的,所以章章獨立,各有所指。《道德經》則不同,乃老子在短時間內為了講一個道理而抒發出來的。所以一定有一個基本的理路脈絡可尋。本書挖掘出來了,於解讀中可清楚的看出從頭到尾循序漸進、層層堆砌、合理通暢,以至於最後一章的總結,完全一氣呵成。也因此更能確認祂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絕對不是如語錄般的「章章獨立、各說各話」。
四、抓出錯字,以符合經義;並校刪歷代以來於傳抄中被妄加的文句。以確定該
章的章旨,恢復老子的本意。
以尊重心深入經文,契會原意,明白了老子所要表達的是什麼!自然就會發現錯字與贅加的文句。為了恢復本經原經,故訴之以強而有力的理由,而大膽的予以修正,甚至刪除。這樣才能使學習者不再被錯字與贅文所惑亂。
五、清楚的說出「宇宙的真相、萬物的狀態、生命的答案,以及實際可行的修行
方法與生活運用」。
能確實改造每個人的命運,提升生命的境界,使人可以生生世世都自在無惱、幸福快樂的過日子。並非天馬行空的理論家,更不是怪力亂神的談玄弄虛。
六、領導人物的最高境界。
任何團體都一樣,領導人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陳博正(阿西)
1955年生,1975年以第一志願考進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1979年參加全台灣區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之「預備軍官智力測驗」,測得滿分145分。此後未再測過,故不知其智商之極限。
1982年以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85年以電影「超級市民」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2009年以電視「你是我的唯一」獲得金鐘獎最佳男配角。
2014年以電視「雨後驕陽」獲得金鐘獎最佳男配角。
以及其他各類獎項……。
帶領「大千讀書會」研讀《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圓覺經》、《永嘉證道歌》、《達摩四行觀》、《達摩血脈論》,以及《法華經》、《阿彌陀經》丶《無量壽經》……等,並在「烏來.龍太宮」講授《道德經》與《清靜經》。講經說法二十餘年。捨棄眾說紛紜的諸家注解,以自己的領悟講經。經常發掘新意,卻又不違佛說,總能引經據典,以作證明。
章節試閱
【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經文直解】
「道」勉強可以解說,但是解說出來的,並不等於真實的「道」本身。
就好像,一切的事物(凡是事物皆有名相,故第一個與第三個「名」指的就是事物)都可以形容解說,但是形容解說出來的,並不等於就是真實的事物本身。為什麼?因為那只是「語言、文字以及心中的想像」而已。譬如你為一個從來沒見過無花果的人解說無花果的形狀、大小與味道,即使你形容得鉅細靡遺,對方仍然無法完全了解無花果到底是什麼?除非真的讓他看到、吃到,否則他永遠都無法真的知道。
「道」也一樣,如果你只是從文字上加以了解,就自以為知道了,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真的把那些道理落實在修行上,並在生活中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拿來「歷事鍊心」。慢慢的日積月累而變成一種習慣、一種修養、一種本能,就像DNA一樣,變成你的生命因素,在生命的運作中自然而然的產生力量,就像呼吸與心跳一樣,渾然不覺又理所當然的運行著,如此方能稱為「得道」或「證道」,不只是「口沫橫飛」講得天花亂墜的「知道」而已。
老子一開始先語重心長的用這十二個字來提醒並勉勵,告訴我們,他留下來的只是語言文字,不可以「光說不練」,一定要真的做到才有用。
接下來才為我們寫下《道德經》。首先,他告訴我們他所證得的真理「道」,也就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體與總原則,其最根本的真實狀況是什麼?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無」,是天地出現的起點;「有」,是萬物出生的源頭。所以「有」與「無」共同創造了天地萬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是恆常、永恆的意思。所以我們的心要永遠安住在「無」的境界中,這是為了要觀照「它」的深妙、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無」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所以勉強用「無」來表達。它既然是天地萬物共同的本體,自己怎麼會沒有體呢?譬如我們現在所用的這些念頭,也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又指揮著我們的身體,做出種種事情。然而誰也不能說這個心念不存在。常無則心淨不亂,就是定力。
在「無」這個清淨、寂滅、不可見的本體中,卻又具備了一切的可能性。只要眾生起心動念、造種種業,那麼就會隨著業力而恰如其分地出現天地萬物,這也就是「有」了。
常「有」,欲以觀其徼。
我們的心也要永遠不離開天地萬物,這樣才能從萬物的差別相中觀照他們各個不同的界限。譬如眼睛只能看,不能聽;耳朵只能聽,不能說;桌子、椅子、鏟子……也一樣,天地萬物各有不同的相貌、功用與限制。常有則明照一切,就是智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無」與「有」又出於同一個總源頭,也就是「道體」。只不過是為了解說的方便,而將「道體」的兩個特性,拆開來說明而已。就像「定」與「慧」一樣,若心定不亂,看事情自然就清楚,那麼就是「慧」了。故知「定」與「慧」並非兩個不同的東西,其實都是同一個心。所以才會說「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同體,唯是一心」。同樣的道理,「無」與「有」既然「同體平等」又深祕難入,所以都稱之為「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既然兩個都稱之為「玄」,那麼「玄之又玄」就是「無之又有,有之又無」、「無中有有,有中有無」、「無不離有,有不離無」、「有無不二,唯一道體」了。這個道理就好像一道門,「入得此門,則見眾妙」,也就是開悟、證道,顯發出生命圓滿的萬德萬能。能夠一切清清楚楚,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同時又清淨無惱、自在無礙地展現出活活潑潑的生命力。
注釋
「常」這個字無論在佛經或道經中,主要的意思就是「真實」或「恆常」,譬如「常住真心」、「虛妄無常」,或《清靜經》中的「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玄」或「妙」都有深祕奧妙、不可思議的意思。「不可思議」不是故弄玄虛,而是「不可思」—無法用思考推理、想像來了解;「不可議」—也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議論、來完全表達。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沒到達那個境界,還沒有那個生命經驗,所以根本無法利用語言、文字以及想像來真實地了解。除非你拿掉所有「大腦思維模式的念頭」,顯發出我們「清淨圓滿的本心」,才能領會。
佛法說:「妙高山頂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佛祖略容話會」,意為:「最高境界從來都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商討說明,也無法用念頭來思量測度。退而求其次,佛祖勉強容許藉著話語文字的說明讓人來領會」,也就是仍然要用文字語言的說明來引導眾生,一定要先建立「正知正見」才不會走寃枉路。所以老子寫下了道德經。
聖人們所見到的真理完全一致,所以老子與佛證得的究竟圓滿的真理,當然也一樣。下面的對照就是證據:
一切現象都以心為本體;一切的運作,也都是心在運作。所以《大乘起信論》將「眾生心」這個一切的總源頭拆成兩個部分,來為我們解說。
(一) 真如門:「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真」是真實不變,「如」是平等不二。「真如」是一切現象共同的本體,大家都一樣,所以說是萬物的「大總相」。一切現象皆由此門而出入,所以稱之為「法門體」,「法」就是現象的意思,如「諸法皆空」。其實一切現象,包括「空」在內,當下就是真如,所以「真如」本身是沒有出入的,從頭到尾都沒有動過。「出出入入」、「生生滅滅」、「來來去去」的是一切現象。「出」,依於「真如」而出現,「入」,現象消失,回歸「真如」。勉強用「門」來比喻,讓我們容易了解。雖說回歸真如,其實真如一直都在,只是現象消失而已。故知「真如」指的是「眾生心性」中「不生不滅」的部分。它「自有永有」永恆存在,「遍一切處」無所不在。沒有所謂的「生」,所以也不會「滅」。它「清淨如空」不可見,沒有任何形相,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能變現出一切千差萬別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以其無相,故能成一切相」。如果它自己有個固定的相在,那就沒有辦法變成其他的相了。也因為「清淨如空」所以永不變質,如果會變質,那麼一切眾生都沒辦法修回來了。而且有形相的東西才會起變化,譬如風化、氧化、細胞的新陳代謝……等,一切都持續地進行著,從來沒有停止過,最後終於消失滅亡。所以天地萬物從來沒有真實地、不變不動地存在過,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相似的相續相」而已,有如幻相,故曰「諸法皆空」。而沒形相的東西,當然不會起變化,當然永不變質、永遠存在了。還有,我們放眼望去,天地萬物、一切人事物,包括日月星辰,以及銀河所依存的整個太空,全部都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才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可見我們這個「一切眾生本具的心體」大到無量無邊,遍一切處、無所不在,既然無所不在,那當然就「不變不動」、「不增不減」、「不離不斷」了。譬如大海水,出現了種種的波濤浪花與水泡時,變化動轉的是這些生滅去來的現象,而海水還是海水,並不曾有任何改變。出現一個大浪時,海水也不會因此而增加;消失了千朵浪花時,海水也沒有減少。浪花不離海水,海水不離浪花。海水也不會因為這些現象的出現而中斷,因為浪花就是海水。「真如」與萬物的關係就是如此。
(二) 生滅門:我們的心體是一切現象的總源頭,又具備一切的可能性,那麼既然有「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作為一切現象的本體,那麼當然也會有「生生滅滅、去來變化的生滅心」來展現出它的「體、相、用」。「體」,一切現象都以真如為體,所以這些現象依然不離真如。「相」,一切萬物,包括心念的善惡,各有不同的相狀。「用」,在運作上又各有各的作用與限制。因為「真如具備了一切的可能性」,又「一切萬象都不離真如」,所以「真如門」與「生滅門」互相含攝,互相包容,這就是「一心開二門,二門不相離」。也就是「無中有有,有不離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實都是同一個心,所以才會說「唯是一心」,難道你有兩個心嗎?
《無量義經》中說:「實相,無相無不相,不相不無相」。意思是:實相(眾生心、道體)的真實狀態就是(一)清淨無相,卻又能成一切相(二)本身不是任何一相,卻又以一切相為相,一切現象也都是它的相。
天地萬物一切現象又是怎麼來的?
《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意思是,隨著眾生的起心動念,於是相應於這些知見的善、惡、輕、重、巧、拙……的份量,就恰如其分的隨著所造的業而顯發、呈現出種種現象,而因果報應自然就在其中了。
真的有因果報應嗎?
本體是平等的,於平等中自然就平衡、安定。破壞了平衡就造成不安定。不安定自然會重新調整,讓它恢復原有的平衡與安定。水土保持也一樣,濫墾山林,土石流就出現了,為的就是重新調整、恢復平衡。所以「業力」這個反作用力,由誰造成的就由誰來承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絲一毫都跑不掉。
問:真的有「業力」嗎?
答:譬如受到幫助,這個感恩圖報的念頭,就是一種力量。或被人傷害之後,這個心想報仇的念頭,就是一種力量。有朝一日,時機成熟,就會化為行動,形成善、惡、罪、福……等不同的事實,也就是受到不同的果報。你說,有沒有業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問:不是有很多自私缺德的人,卻享受著榮華富貴,甚至還仗勢凌人,這又怎麼說呢?
答:他前世也曾做過好事,一世一世地累積下來,在這一生因緣成熟,同時浮現出來,所以享受到大福報。但是他卻愛炫富,奢侈浪費,極盡享受,不能「以福養福」繼續幫助別人持續累積福報。如果還仗勢欺人,喜歡踩在別人頭上來滿足自己變態的壯大感,那就更糟糕了。不但福報會耗盡,還會為自己製造很多仇人。這種人在這一生未結束之前,有些福報就耗盡了,那麼餘生就很淒慘。有些終其一生都能平安度過,但是來生已經沒有福報了,而且還會碰到很多仇人來報復他、傷害他、障礙他。於是一輩子怨天尤人沒好日子過。這就是「三世冤」。難得前世修善,今世享福,卻一次把它耗盡,搞得來世受苦,你說是不是很冤枉?所以叫做「三世冤」。
問:真的有前世與來生嗎?
答:佛在《楞嚴經》中說,有一個國王問祂:「人死之後,有什麼東西可以不死、永遠存在?」
佛反問他:「你今年幾歲?」
王:「六十歲。」
佛:「你從小到大身體有什麼改變?」
王:「小時候活蹦亂跳。長大以後,青年時期精力旺盛。四十歲時,有一天發現了幾根白髮。五十歲時,頭髮半白,皺紋開始越來越明顯,牙齒也動搖了。
佛:「現在呢?」
王:「頭髮全白,牙齒剩沒幾顆,皮膚又鬆又皺,老眼昏花……。」
佛:「接下來呢?」
王:「據我在這個人世間所看到的,接下來就是死亡、腐爛、消失了……。」
佛:「那你的心、你的念頭呢?從小到大有頭髮變白、牙齒脫落、滿臉皺紋嗎?」
王:「沒有。」
佛:「有形相的東西會起變化、會改變,終至消失。沒形相的東西不會改變,所以永遠不會消失。你的心、你的靈魂有形相嗎?」
王:「沒有。」
佛:「所以?」
王:「我知道了,所以靈魂不滅,心永遠都在。」
所以這一生是無量前世的延續,未來的無量世,也是永遠不會斷絕。我們的心都帶著我們自己所造的業,包括善業、惡業和修行的淨業,也就是所謂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憑著這張成績單,自然受業力的牽引而投胎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長相,都是善惡有報、自作自受。也正因為生命是永恆的,所以也充滿了無限的改進與發展的空間,好讓我們能利用修行來提升生命境界而改造命運、離苦得樂。
前面說了那麼多,都是為了要說「道」。那麼「道」又是什麼呢?
「道」,就是生命正面運作的總原則,像一條道路,也像一個軌則,只要照著走、照著做,就能到達生命最美好的目的地。為什麼?
(A) 根據「無」(真如門)的特性:(一)清淨如空—知道了「諸法皆空」,所以在面對一切現象時,不會再有因為自私而出現的種種念頭「分別↓憎愛↓執著(心念的執取與黏著)↓取捨↓造惡業↓受苦報」,心靈完全地自在無礙了。亦即在「無」中選擇了正面的「自在」,而不是負面的「消極的失去生命力」。(二)遍一切處—我們這個人人本具的清淨心體,大到無量無邊、無所不在,一切天地萬物都是它所幻現的,所以這個心包容了天地萬物,天地萬物也當下就是這個心體。了解了這一點,就能打開我們的心胸,並且顯發出我們的「同體大悲心」,能夠沒有條件、不分你我地互相善待、互相幫助。就像在同一個身體中,腳受傷了,手去幫腳敷藥,須要談條件、須要講回報嗎?
(B) 根據「有」(生滅門)的特性:一切萬象都是依於眾生的「業力」所撐持才能存在,而「業力」這個「恢復平衡的反作用力」,在現象界展現出來的就是「因果報應」。聖人們在甚深禪定中顯發出「宿命通」,這個神通道力能清楚地見到自己以及所有眾生過去生所做的一切,以及因此而承受的果報。也就是見到了循環不止的「六道輪迴」。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們,最根本的愚痴就是「不信因果」。故在「有」中選擇了正面的「善有善報」。
問:老子也談禪修嗎?
答:當然。第十六章的「致虛極,守靜篤。」指的就是甚深禪定!聖人們徹見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厲害之後,於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善有善報」這條路,讓自己能「以福養福」生生世世受用不盡。也提醒自己絕對不要走上「惡有惡報」這條路,以免生生世世互相傷害、互相障礙,沒完沒了,受苦無盡……。
既然「常無」又「常有」,那麼就是「永遠同時」安住在無與有的境界中,不可偏廢,不可切割;也不是一半一半,而是兩個都同時圓滿。所以「無」與「有」融合起來變成「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證入「道體」之後,因為已經養成習慣,故於不可違逆的真理中,不須要起心動念,就能自然的安住在正面運作的規則,這就是「道」,依道而行就是「德」,可以清淨無惱,自在又善良地運作生命。同樣的,「真如門」與「生滅門」融合起來,變成「空有圓融的中道」,而展現出來的正面作為也是清淨無惱,自在又善良的不住相布施,這就是「大乘法」。它就像一輛大車子,可以乘載很多眾生到達生命最幸福、最圓滿的境界,所以叫做大乘。
故知,「道」就是「大乘法」;「道體」就是「眾生心」。所以千萬不可以人云亦云而輕率地說老子只是「天然外道」,只是「天人」的境界而已,還沒超越「六道輪迴」。切莫如是說,因為謗法會「斷眾生慧命」,阻礙了別人來親近正法、改造生命,是極重罪,也會障礙了自己的智慧。
◎那麼根據「道體」這個「本來就如此,永遠都不會改變的真理」而建立的「道(生命正面運作的總原則)」,在現實生活中聖人(有智慧又有德行的領導人)又是如何來實現的?見下章!
【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經文直解】
「道」勉強可以解說,但是解說出來的,並不等於真實的「道」本身。
就好像,一切的事物(凡是事物皆有名相,故第一個與第三個「名」指的就是事物)都可以形容解說,但是形容解說出來的,並不等於就是真實的事物本身。為什麼?因為那只是「語言、文字以及心中的想像」而已。譬如你為一個從來沒見過無花果的人解說無花果的形狀、大小與味道,即使你形容得鉅細靡遺,對方仍然無法完全了解無花果到底是什麼?除非真的讓他看到、吃到,否則他永遠都無法真的知道。
「道...
作者序
自序
「追求生命的答案」好像是我的宿命,所以在唸高中時偶然在書店發現了《道德經》,便如獲至寶地買回家一字一句拼命的啃、用力的啃,無奈光是開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十二個字,就如銅牆鐵壁般將人拒之於千里外。從此翻遍了諸家註本也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在挫折中心生氣餒,於是將之放棄。一放棄就是五十年,半個世紀……。在學了佛法,並且還出版了一本叫做《金剛經23疑》的書之後,有一天心血來潮,又把塵封已久的《道德經》拿出來看,赫然發現用大乘佛法的理論竟然可以輕易地將整部《道德經》通暢、合理地解讀出來。於是心裡就萌生了一個念頭:「我一定要把它寫出來,留給現在以及未來那些有心追求生命答案的人。讓他們可以多出一個角度來了解,或者減少一些摸索的時間」。想歸想,卻一直沒有動筆,直到去年孫子出世了,在含飴弄孫時忽然心中湧現出:「也許他也是一個勤於追求生命答案的人」這樣的念頭。於是深藏在我心中的種子就在這一瞬間獲得了陽光、空氣、泥土與水,終於因緣俱足而完成了本經的解讀。更巧的是,完成的這一天正好是他的週歲生日。希望他真的是一個「追求生命答案的人」,那麼這本書就是阿公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二○二○年九月十九日 陳博正於烏來‧龍太宮
前言
「老子」、「道德經」、「德道經」、「老子道德經」……各種不同版本流傳於世,既然要解讀,那麼應該選擇哪一個版本才比較接近此經的原貌呢?
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統治上的方便施行了「書同文」的政策,也就是統一了六國的文字。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中國各地的文字是不盡相同的。而當時又正是「百家爭鳴」各種學說競相爭豔的時期。所以各種書籍以「傳抄」的方式廣為流傳,散佈到當時的中國各地。「老子」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因為文字不盡相同,為了學習的方便勢必要經過翻譯以適合該國或該地區的語言文字。於是各種不同版本第一次開始遍佈全中國。繼而在秦始皇執行「書同文」之後,所有不同文字的版本又要再經過一次翻譯,以符合統一的文字。而此時因為已歷經了整個「戰國時期」共兩百多年,也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翻譯,流傳得更廣更多了,所以這一次的版本雖然文字統一,卻經文各異了。何況在傳抄時因為筆誤、不解或誤將前一個人的旁注混入了正文,甚至為了自己解說方便或政治目的而竄改經文……等等不一而足的現象,而使得異本充斥於全中國。太史公「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說,研究老子的大師「河上公」將他的《道德經章句》六傳至漢初的宰相「曹參」,曹參遵行老子之說,所以「蕭規曹隨」清靜無為,給人民休養生息的機會,之後的文帝與景帝都崇奉「黃老之術」,因此創造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合理的推測是文帝與景帝用的一定是與之前的宰相曹參相同的版本《河上公章句》。而且從曹參往回推,六傳約須經過兩百年,也就是河上公的注本約完成於戰國中期,這也比較接近老子生存的年代,所以因為傳抄而衍生的種種錯誤也會相對減少,亦即可信度較高。
河上公既然是研究老子的大師,當時他手上必然收集了極多的不同版本,故知它自己的版本也必然是經過嚴格的校刊、比對之後而確定的。漢文帝接受了這個版本,那麼在當時的科舉制度下,它就等於是欽定的統一教材。而三國時期「王弼」的注本所依據的就是這一部《道德經章句》。正因為較為可信,而且在統一的版本下也適合大家共同學習,所以很自然地流傳至今,成為最普及的版本—《今本老子》。
至於「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有人將之視為「老子原本」,當作「真經」,這是值得懷疑的。因為老子故鄉在當時的陳國(現為河南省的鹿邑縣),而馬王堆在當時的楚國(現為湖南長沙市),兩國的語言文字不同,中間又隔了一個湖北省,山高水遠,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要傳抄到馬王堆,這中間又經過了多少手的變異與訛誤。所以將之稱為目前所發現「較早的傳抄本」之一,似乎更為恰當。因為一九九三年又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出土了一部《竹簡老子道德經》,不但年代比《帛書老子》更久遠,而且內容也與之不盡相同。
基於以上的理由,所以在下選擇了「今本老子」,也就是現今普遍流傳的「通行本道德經」。並參考其他版本,再加以合理的抉擇。
自序
「追求生命的答案」好像是我的宿命,所以在唸高中時偶然在書店發現了《道德經》,便如獲至寶地買回家一字一句拼命的啃、用力的啃,無奈光是開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十二個字,就如銅牆鐵壁般將人拒之於千里外。從此翻遍了諸家註本也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在挫折中心生氣餒,於是將之放棄。一放棄就是五十年,半個世紀……。在學了佛法,並且還出版了一本叫做《金剛經23疑》的書之後,有一天心血來潮,又把塵封已久的《道德經》拿出來看,赫然發現用大乘佛法的理論竟然可以輕易地將整部《道德經》通暢、合理地解讀出來...
目錄
自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經題略解
玄玄 第一章
相生相成 第二章
不尚賢 第三章
和光同塵 第四章
守沖 第五章
谷神 第六章
無私 第七章
上善若水 第八章
功成身退 第九章
玄德 第十章
利用 第十一章
為腹 第十二章
有身 第十三章
道紀 第十四章
深不可識 第十五章
致虛極 第十六章
不知有 第十七章
四有 第十八章
四絕 第十九章
異於人 第二十章
知眾甫 第二十一章
抱一 第二十二章
希言 第二十三章
贅行 第二十四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燕處超然 第二十六章
善救 第二十七章
大制不割 第二十八章
去甚 第二十九章
好還 第三十章
恬淡 第三十一章
自均 第三十二章
八德 第三十三章
不自為大 第三十四章
大象 第三十五章
魚不可脫 第三十六章
鎮樸 第三十七章
處厚居實 第三十八章
得一 第三十九章
反 第四十章
聞道大笑 第四十一章
不得其死 第四十二章
至柔 第四十三章
知足知止 第四十四章
清靜 第四十五章
常足 第四十六章
五不 第四十七章
為道日損 第四十八章
渾其心 第四十九章
無死地 第五十章
尊貴 第五十一章
知子守母 第五十二章
為施是畏 第五十三章
善建 第五十四章
含德 第五十五章
玄同 第五十六章
治國 第五十七章
人之迷 第五十八章
嗇 第五十九章
烹小鮮 第六十章
宜為下 第六十一章
萬物之奧 第六十二章
終不為大 第六十三章
不欲不學 第六十四章
將以愚之 第六十五章
下之後之 第六十六章
三寶 第六十七章
配天之極 第六十八章
用兵 第六十九章
被褐懷玉 第七十章
不病 第七十一章
不自貴 第七十二章
天網 第七十三章
執而殺之 第七十四章
無以生為 第七十五章
柔弱處上 第七十六章
不欲見賢 第七十七章
無以易之 第七十八章
有德司契 第七十九章
不相往來 第八十章
為而不爭 第八十一章
後記
自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經題略解
玄玄 第一章
相生相成 第二章
不尚賢 第三章
和光同塵 第四章
守沖 第五章
谷神 第六章
無私 第七章
上善若水 第八章
功成身退 第九章
玄德 第十章
利用 第十一章
為腹 第十二章
有身 第十三章
道紀 第十四章
深不可識 第十五章
致虛極 第十六章
不知有 第十七章
四有 第十八章
四絕 第十九章
異於人 第二十章
知眾甫 第二十一章
抱一 第二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