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迤邐因緣文字情
春節前後,泊著久違的森寒,為《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新書作交稿前的最後一次校對,一字一句仔細斟酌,不過盞茶光景,盯著電腦螢幕的雙眸,就不聽使喚的模糊起來,無奈的摘下老花眼鏡,揉揉痠澀的眸子,閉目將息。熟稔的詞篇,兀自清晰的疊映心版上如美麗圖騰,咀嚼著、咀嚼著……登時,一份久遠卻澄明如新的畫面,依依盤旋心海圍繞,耿耿就在眼前,不禁暗暗掐指一算,驀地心頭一驚,逾五十年光陰矣。
常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和文字的因緣呢? 我從小環境不好,文盲的雙親和小學程度的兄姊,給我讀書識字方面的啟發相當有限。上學之後,老師的啟蒙教誨,獲得知識帶給心靈上滋潤的雀躍,至今記憶猶新。尤其初中開始接觸古典詩詞那段時光,國文老師造詣甚深,把古文、詩詞意境帶得清逸高妙,令人驚豔神往。初一時擔任班上學藝股長,這項職務得排班到學校圖書館擔任圖書整理工作,因此多有機會接觸古典文學和詩詞歌賦等經典,經常翻閱後把自己喜歡又稍能理解的,就借回家研讀。除了一些文言唐人傳奇小說,像《鶯鶯傳》、《霍小玉傳》、《李娃傳》等之外,最大宗的就是詩詞選輯,雖然沒有旁人特別指導,即使生吞活剝、囫圇吞棗,卻也往往能心領神會,彷彿突然開了竅、醍糊灌頂的酣暢淋漓,曾令年少的心澎湃悸動,久久不能自已。分明初會,卻又有相識千百年般的熟稔,往往讓自己又驚又喜,莫非真有前世今生,莫非孟婆湯真喝得不夠徹底? 這一「重逢」就再也不忍須臾或離。
十六七歲,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獨沽一味就愛古典詩詞。時在基隆工讀,有年臘月就到書局選定一本《李清照全集》,作為年假饗宴。已讀過不少詩詞選之後,準備開始涉獵詩人詞家的集子。詞以婉約為宗,內容不離相思閨怨,這類題材卻總是男性詞家越俎代庖,易安身為女子,且有「莊姜」、「婕妤」之嗟,寫閨怨、歎相思,身歷其境應是本色,當有男性詞家未竟之處。春寒漠漠、擁被讀詞,沉醉吟哦、興味盎然。囿於少不更事,容或體悟有限,但易安詞的溫婉、典雅,確已掀起年少多感心靈之壯闊波瀾矣。隔五十年時光,《漱玉詞》斑斕風采依舊,當年寅夜不寐不倦、孜孜翻卷矻矻沉吟的玄髮青年,如今額鬢添霜、垂垂老矣! 年少紙本溫握、耄耋電腦冷對,時空交錯,物換星移,感觸忒深。
亙古以來男子修齊治平志向紋理清晰,男尊女卑體制下之女性則無此福分,「良人者,所仰望終身也。」覓得一位值得托付終身的良人,應是古代女性最大的心志,即便才高學富如易安居士者,亦只能如女蘿攀附蒼松,以夫為貴。古文中論及女性時,通常都以「某母」、「某某婦」、「某某女」等語詞附於男性名氏出現,其自身名號早已汩沒於倍受歧視的時光長河滾滾波濤之中。易安亦復如此,檢視宋代一些地方誌或宋人筆記之類文稿,提及易安,每每是「李格非女」、「明誠婦」一筆帶過,幸然,易安詞篇璀璨耀目、文采斑斕若錦,李清照大名遂憑藉《漱玉詞》得以傳世。《左傳》云: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信然矣。
數十年來吟詩賞詞不輟,古典詩詞儼然融入生活肌理之中,浸潤自得、其樂無涯。多位年輕朋友知我獨鍾詩詞,一再邀我開講分享。自忖浸霪固久,純為自娛,既無脈絡,更鮮章法。若要作系列探討,恐力有未逮,然而盛情難卻,在芳綺大力邀約下,遂勉力應允。隨即選定《漱玉詞》為本,並著手備課,陸續撰寫賞析文稿,刪除缺字詞篇外,共收四十四闋詞章。蒙「清涼音」洪社長慨允其「清心廬」為上課地點,每週一次,老少一堂,沉醉不知歸路。約半年時間,講完全本《漱玉詞》。文稿略經潤飾增補刪修,《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遂付梓成書,是以為誌。
周清河謹識
丙申年季春於小港守愚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