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知多少?
最早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幾歲?
是正面記憶多?還是負面記憶多?
一位名叫布萊爾利的印度男子,在幼年時期由於誤搭火車而一路來到了離家鄉十分遙遠的加爾各答,從此與家人分離,小小的他在加爾各答差一點被拐賣,還好被人送進了育幼院,幸運的被一對澳洲夫婦領養而離開了印度。更沒想到,在離家二十五年後,竟然自己找到了回家的路。
但是,離家的小布萊爾利當年只有四歲!
原來,多年來,布萊爾利並沒有忘記家鄉,並沒有忘記他的母親,儘管他提到運用Google Earth來找到家鄉,儘管我也相信布萊爾利可能因為「朝思暮想」而把記憶留到了現在,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四歲的小男孩,真的記得回家的路嗎?
四歲的你,在哪裡?
我回想自己的記憶,最早、最早的記憶只能推算到六歲—那天,我穿著漂亮的新衣,衣服上有綁在後背的蝴蝶結腰帶,還有頭頂上的小蝴蝶結。
當時是在第五個叔叔的婚宴上,被爸爸抱起身子,為賓客們唱一首日本童歌,這首歌至今我還能哼唱,那個場景也還依稀記得,然而再更早的幼童階段,可以說是全無印象。
這是我一路追索自己人生故事時,也難免若有所失的地方,不知道自己在那麼小的時候,究竟經歷了哪些事?我曾經為了什麼而開心?我曾經又為了什麼而傷心落淚?
如果各位讀者有記憶,想請問您,最早能追溯到幾歲?
你在做些什麼事?
誰正在你的身邊?
他(她)跟你是什麼關係?
你跟著這群圍繞在身邊的人,是得到了正面意識的成長居多?還是負面意識的成長居多?
潛意識主導了人生
當我在問各位時,其實我也在問自己,因為我發現:不知道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了人心浮動?還是因為社會上的不安定感造成了許多不快樂的人?人類「趨樂避苦」不是共通的習性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挫折,也正在過著壓力重重的日子?
我承認社會趨勢正在變化的這個事實,但總有安身立命的平衡點,總有可以讓自己心存感恩、知足常樂的方法。但是,為什麼人總陷入了重重的苦痛……?
身為一個經常和聽眾、觀眾、讀者接觸的人,我不禁開始又來尋找答案了。
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多數人在潛意識這個區塊所留下的負面記憶,使得人生就是快樂不起來;我也發現有不少人在經歷了破繭而出、脫胎換骨的過程,終於脫離了痛苦和恐懼—而這些人,他們多數是善用了「記憶改寫」。
記憶改寫的好處
「記憶改寫」的意思就是—從小我們別無選擇地存留了許多記憶在大腦裡,這些記憶往往是在事件發生的當下,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心覺的管道接收了訊息,同時各自用主觀的感受來記錄。
有趣的是,記憶會演化,有的時候會選擇性記憶,有的時候會選擇性失憶,也有的記憶會跳接,還有的記憶會自我增強。
可以說,我們別無選擇地受到「記憶」的影響而不自知。快樂的人在記憶區塊的潛意識裡會留存許多正面的、開心的經驗和記憶,因而形成的人生價值多數是樂觀的、積極的;但是也有人在潛意識裡儲存了太多負面的經驗和記憶,
導致成了悲觀的人,什麼事都往負面想,而且經常鑽牛角尖,你說,他(她)如何能自得其樂、凡事看開呢?
有個寓言故事提到—有一隻小雞,當牠第一天從蛋殼脫身而出時,正好看到一隻烏龜背著殼兒從身旁路過,在當下那個時刻,小雞誤以為自己也應該如此,就學著把蛋殼揹在背上,可是弱小的牠,又如何禁得起如此長期的背負呢?
想想看,我們多少人不也是揹著一個「原生家庭的包袱」而讓自己脫身不得、苦惱不已;我們多少人不也是活在負面潛意識的影響裡而不自知。所以,若能從「記憶改寫」
的探索來理解,從「記憶改寫」的做法來學習,相信就會有海闊天空,重返開心園地的一天。
歡迎大家一起來找答案吧!
找回遺落在記憶裡的情緒秘密
權宜之計,
改寫記憶深層的內疚感。
冥想音樂在課室裡輕柔的流出,明馨的手剛搭到左胸,突然鼻頭一酸,眼淚就滾落而出。
下課時間,明馨跑來問我:「吳老師,為什麼我才把手搭在胸前,就有想哭的感覺?」
明馨問得很好,因為多數的我們沒想到身體裡潛藏了許多情緒的秘密。
在成長的過程裡,可能環境不允許我們去表達真心感受;可能一心想多照顧別人,而疏忽自己內在的反應;還有可能是多年來曾經有過,卻已經被「遺落」在記憶深處
某個角落的情緒。就像明馨,她在企業團體中是活躍的人,在客戶面前是熱忱的人,在家人互動中是全心照顧的人……但這一刻,她的身體比她的大腦更早反應出:「其實我愛自己還不夠。」
於是委屈、壓抑、心疼……,身體內潛藏多年的感受紛紛傾巢而出了。
冥想音樂只是一次機會的引動,而「鼻頭一酸,眼淚滾落而出」才是最真實的記憶寫照。
明馨終究理解了―愛別人之前,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生命的平衡就是讓潛藏在記憶深處的情緒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然後,好好釐清他們、照顧他們。
移動了生命空間
最近碰到幾位婦女朋友,當我看到她們不約而同,以「小套房」讓自己找到「生命的空間」,也活出另一番人生景況,不僅覺得很有意思,同時,也看到了時代脈動的新趨勢。
玉玲嫁給老公時,聽從娘家爸媽的意見,媽媽認為女兒要做個乖媳婦就是應該和婆家住在一起;沒想到,玉玲一向獨立自主慣了,當婆婆問:「妳幾點到家?要不要準備妳的晚餐?」她的壓力就開始來了。
玉玲知道公婆沒有惡意,她知道老公無法阻止爸媽的嘮叨,她也知道小夫妻倆在短時間內無法籌到購屋的頭期款。但是,情緒壓力已瀕臨崩潰的她,又要如何找到抒解的空間?
在一次辦公室女同事相約買小套房的討論聲中,玉玲靈機一動,她想到一個脫困的美妙方法。
玉玲和老公商量之後,拿出了她個人的積蓄,一方面當投資,一方面也當緩衝之地,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她開始有了「小套房的春天」。
玉玲告訴我:「原來我不需要和婆家對抗讓自己難受,自從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現在,遇到假日,我們一家四口偶而到小套房住,讓公婆好好休息一下;需要加班或放鬆的時候,我也會到小套房待一下。」
玉玲找到皆大歡喜的權宜之計,她的記憶深處再也沒有「對不起公婆的內疚感」,或是「自己沒有善盡老婆/媽媽職責的罪惡感」。這樣,豈不是皆大歡喜嗎?
生命自主,開心無比
除了媳婦善用移動空間來改變人生的感覺,另外兩位婆婆媽媽也跟上了時代潮流,改變記憶中對女性長輩的刻板要求。她們也住進了小套房,因而擁有自己的春天。
這位婆婆叫做「美人」,俏皮的她在演說會場拿起名牌衝到我眼前,讓我看清楚上面真的有「美人」兩個字。自從她搬進一個小套房後,不必再管兒媳幾點起床,孫
子是否有早餐吃,更不用洗一大簍全家的衣服。
她說:「現在的我想運動就去運動,想找朋友聊天喝咖啡,社團的好友一大群,隨傳隨到,每天還能睡到自然醒……」她終於勇敢放自己人生的大假。
另一位是三個女兒的媽媽,自從老公走了以後,她賣掉老家,另外買了女兒家附近的小套房,她告訴我:「我已看盡人生,現在除了安排一週內做醫院志工和郵局志工的行程,其他時間就是自由自在……」
以上三位女性分屬不同年齡層,但是她們在掙脫記憶裡對「女性角色」的要求,已有了全新的詮釋和作風,可以說―活出自己,進退之間是有空間的。
幸福秘笈之一: 改寫潛意識的擔心
各位有發現嗎?
有些人際關係反反覆覆的對立和爭吵,其實是來自各自有所擔心。這些「擔心」可有趣了,有的來自「自信心不足,因此過度焦慮」;有的來自「強勢主導,我的好意一定要聽」;也有的擔心,就是原生家庭,一代傳一代的集體潛意識―總是對子女不放心。
有一次,在國中父母成長班的講座裡,一位媽媽問到:「為什麼我總是搞不定自己的女兒?」
當她講到「自己的女兒」時,模樣有點複雜―在我看來是既咬牙切齒又莫可奈何,所以聲調聽起來彷彿有某種長久以來的怒氣。
「舉個例子,好嗎?」我想緩和這位媽媽的情緒。原來這位媽媽看到女兒常感冒,因此在友人推薦下,她每天熬薑湯給女兒喝,想想看―一位急著上學的國中女兒,早餐還沒吃夠,馬上要她喝薑喝,她可能有什麼反應?
「女兒堅持不喝,嫌薑湯太辣太嗆,還說『要喝,妳自己喝!』真是把我給氣壞了……」媽媽話匣子一開,怒氣又跑出來了。
我說:「等一下,我們先不談薑湯的事,我感受到妳似乎對女兒有更深層的不滿,請問―那究竟是什麼,妳清楚嗎?」
媽媽馬上回答:「她就是很強勢,每次講話都是得理不饒人。」
「哈―媽媽,請問她的強勢是從誰的身上學來的呀?」我這麼一問,這位媽媽突然有所領悟,她也笑了起來。
她說:「莫非是從我身上學來的?」
硬碰硬,沒好處
「沒錯,妳有發現嗎?妳越硬,她更硬,你們在家裡常上演鐵公雞互鬥的劇本吧?」我逐步引導這位媽媽,若要女兒不感冒,其實要先從自己做到「記憶改寫」。
改寫什麼呢?
我建議她―潛意識裡「認為聽話的女兒才是乖孩子」這個部分要改寫成:「我要練習接受反應不一樣的孩子,不再用『我對你錯』的方式來認定女兒,這樣親子關係才會有
彈性出來。」
「其實,妳很愛女兒,對不對?」
「當然,兩個女兒我都疼愛呀!」媽媽毫不思索地脫口而出。「既然這樣,何不用彈性的方式來處理薑湯事件,例如薑絲煮湯、薑絲炒菜,一定有很多菜式,可以讓妳用不著痕跡的方式,讓女兒喝到薑、吃到薑,而改善體質?」
這麼一說,成長教室裡全體學員拍掌通過,這位媽媽也心滿意足地決定改掉記憶裡對女兒過度的擔心。無獨有偶,在2014 年泰山文化基金會舉辦的「探照心靈講座」會上,我的主講題目是:「記憶改寫,幸福就來了」。
我正在談論不少長輩,尤其是媽媽,不知不覺就是會陷入「集體潛意識」的「擔心」裡,深恐孩子受苦,深恐孩子身體不堪疲累,不管孩子年紀多大,就是操心又操心,嘮叨又嘮叨。
講到這裡,我說:「我們來問一位資深媽媽吧!」
坐在靠近講台的一位媽媽,我邀請她上台,並且問:「妳目前最擔心的事是什麼呀?」
媽媽隨即回答:「女兒的工作太忙,不停地在加班,我常對她說―妳太累了,妳不要太忙啊!」
這時,我問她:「結果女兒是不是說―妳很煩咧!」
「對!」資深媽媽似乎嚇了一跳,怎麼連女兒說什麼我都知道,這時全場聽眾也都笑出聲音來了。
「哈―因為妳把普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擔心都傳給孩子,你不放自己自由,孩子看到也反過來擔心妳,妳說,她煩不煩呀?」資深媽媽聽懂了,尤其當我問到:「全場有類似這種擔心的爸爸媽媽,請舉手。」資深媽媽一看到這麼多舉起的手,她安心多了,原來要一起「記憶改寫」的人有這麼多!
「所以,妳只要每天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好開心好快樂地過,相信女兒看到妳不擔心她,她就不擔心自己,自然會把工作做適度調整,她會學到妳自由自在過日子的方式,放彼此自由吧!」
經過這麼一說,資深媽媽在全場熱烈掌聲中,開心地坐回原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