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決心
一位蘇格蘭哲學家卡萊爾寫了一句影響無數歐洲學子的一段二十七個字的話語:
「我們的主要職責不是看遠處模糊的東西,而是做手邊清楚的工作。」
人的優點是腦袋可以去做經驗的回溯,並把此回憶儲存且在做出結論時,能去對應好環境的變化,以作出適當的反應,亦即把過去的種種做為基礎,去為未來做準備。
這是人類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點,在不同類型的人身上發展出各應其器的不同表現。廣義的說,樂觀的人對於過去不會有太多的眷戀,他們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總信服古老的一句名言:船到橋頭自然直。
困難總會有的,未來不可預測,人人皆有相似的情況,為明天還沒到來的困難,投注了太多憂慮的情緒,不只沒辦法讓今天的你過好日子,也會因為不好的今天,給可能有機會「改善不好」的明天帶來更大風險。
不必憂慮並不是讓人不去思考明天的事情,能解決困難的人會盡可能的未雨綢繆,去為以後的可能做任何的準備,仔細的思量,用心的計劃,步步到位,但就是盡可能不去杞人憂天,或在無奈無助的情緒下做準備。為未來做最好的打算是集中一切力量及熱忱,把今天手頭上的工作做得盡如人意,哪怕只是一個細節都能做到滴水不漏。
反之悲觀的人,除了緬懷自己光榮的過去,以安慰今日落拓的身影或不斷的埋怨出身的貧微,立足點的不平等,以便訴求如果萬一失敗,非肇因於自身的不努力,而是命運或運氣使然……。
事實是樂觀的人不會永遠樂觀或一生順利;而悲觀的人也不應該永遠持續悲觀或一事無成。
過去是快樂或悲傷,對於今天的你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往前看去,明日近在眼前,可它未曾發生,把握現在,活在當下,我們只能一次活一天,在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的時間長流之中,生命的意義,總是經驗的累積,但我們懂得太遲、太慢。迎得雲歸,又送雲別,人生總在路途上,有時過程的感受勝過結果的等待。
但丁說:今天將永遠不會再天亮。「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沒有把今天過得充實的人,明天的理想再美,也不會發生,因為今天的憂慮已把未來的美好嚇跑了。
所以應該下決心把過去和未來完全斷絕於今日的前後,逝者已矣,何必苦戀,來者可追,但渺若天涯,心境的真正平靜,來自於能接受任何最壞的結果……站穩今日,才可能在明天扭轉乾坤,倒下去的人通常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有多麼嚴重,而是因為過度憂愁,壓力會把自己弄得不成人形,憂形於色,從來不會有加分的可能,「可能」沒有意外的只存於樂觀且充滿活力自信的人之中。
好好想一想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一次的公開演講中提到,一個人要深刻的注意到自己的思想,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語言;此後更要因此而慎重的檢視自己的語言,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行動;所以要小心行動的慣性,久而久之,它會形成你的習慣;要看看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影響。它會在生命的過程中形成你的性格,最後影響你的一生……。
深刻的反思是一種好習慣,但過度謹慎怕出差錯則是膽怯。言出必行固然重於泰山,但不經考慮則顯輕浮和衝動。君子要重然諾,但更不輕諾,輕諾必然寡信,人無信不立,信用破產的人是被社會所唾棄的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三代之下沒有不好名者,名者雖然重要,但沒有實力作為支撐,也是徒具虛名。以乳羊之質披虎豹之紋,最終是自取其辱而已。
孫中山言:「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亦有可成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可成之時。」
信心能增強對理想價值的追求,而實力則更有賴於歲月的考驗和經驗的累積。一蹴而成之事,從來就是僥倖的幻想。人生應該有夢,但夢離不開世道殘酷的檢驗,只為看天邊的彩霞而踩壞腳邊的玫瑰。見樹而不見林,只見其一而不見其二,不只源自短視,更是自負托大的自卑情結所投射的思維。
完成理想需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共襄盛舉,群體的合作一定勝過個人的有限英明。而夢想的建構,往往脫離不了超脫現實的想像,與無比熱忱和執著的意志方能堅持到底。夢想總是癡者的墳場,但改變世界的往往都是此類的夢想家,西哲所言:「我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路,而風景是如此的不同……,與此背離的就是妄想與狂想,貪婪與倨傲是它們的別名。」
妄想者沒有知足可做剎停的工作,毫無中心思想與處世的為人價值的標準,追逐虛名、虛利從無懸念,像極了一隻在實驗室中的白老鼠:至死方休。
而狂想者則是胸無點墨,卻認為自己是橫空出世的奇才,不守常規,自戀成癖,好言高論,引人側目,即便已是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了,也從不認錯、悔過…。
生命是透過生活與工作來驗證思維的一個過程,觀念的形成與價值的確立,並非短期間就可形成,日積月累,在成長中感受,在修正中回饋。
怎麼想,如何想,想什麼?人生的每個不同階段都應該「好好的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