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愛人的藝術
許多家長在懷孕之前,一定存有這樣的幻想:孩子是上帝給予最好的禮物。但是,對調皮搗蛋的孩子,除了上帝無限的愛外,還有什麼方法(不需要動到棒球棍或愛的小手那類的),可以讓他們稍微克制一下失心瘋呢?
如果科學家可以找出方法,我想,那才是上帝送給全天下家長(尤其是老師)最好的禮物。老實說,數年前在補習班工作時,我也希望自己擁有「魔法」,只要揮一揮魔術棒,孩子們就會乖乖聽我的話,回去好好認真讀書,而不要老是在上課時打瞌睡、傳紙條、玩手機,甚至替課本的人物「改變造型」。
但是,自從某次接觸「身心障礙孩童」之後,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開始反省自己:自己往昔是不是利用「大人」的強勢身分、「老師」的特權,強迫孩子成為「統一機器人」,希望孩子的想法、行為得完全一模一樣?
上週,我那位還繼續留在補教界搶救「失去自我學習能力孩子」的好友,傳來某位家長寫的電子郵件。信內寫道:
老師您好:
掛了您的電話,那一晚徹夜未眠,想了許久:到底,我是真的為了孩子好,還只是希望能夠「輕鬆而且不丟臉」的養育孩子?之所以說「輕鬆」,因為教養孩子真的很累。時代不一樣,現在的孩子接觸的訊息很多,不像以前的我們,笨笨呆呆,老是以父母為重,萬事替爸媽著想;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是唱反調。
之所以說「不丟臉」,全天下的爸媽都怕孩子沒往標準的方向走,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旦問起來,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會讀書、沒考上好學校、沒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往後生下了不聰明的孩子,拉拉雜雜的,到時候都不知自己的顏面該擺在哪裡?
幸好老師提醒了,我才發現自己的孩子的確跟「標準孩子」不一樣。
的確,他不愛讀書,常常蹺補習班的課,不過平常心情好的時候,他挺搞笑的,常常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遇到不爽的時候,他發起脾氣來簡直是八級強風,不過性子還不到殘惡的地步;遇到同學有困難,也會熱心伸出援手。
今早,我的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去補習班了,他喜歡吃蛋糕。長大了,他想當蛋糕師傅。
我和外子都是高級公務人員,常常為了孩子的學業問題,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不知不覺中,我才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他調整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而我們當父母的,卻還在大海中沉浮,等待救援!
這時,我突然想起來一句至理名言:在愛人和被愛之前應該學會自愛。就是要愛自己。一個不自愛的人,怎麼有可能被愛?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自愛,又怎麼會愛人而不傷害彼此呢?
親愛的家長,看到這裡,你們一定知道我的苦心了吧?
不管這「藥丸子」吃了是否會讓孩子成為「好孩子」,愛一個人,是要懂得如何給他空間,而不是禁錮他的人、他的靈魂。懂得信賴,彼此就會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