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的宿命如何磨練一個文藝青年的意志?
戰爭經驗如何淬鍊一位少年文學家的志業?
政體變更、跨越語言的挑戰如何讓一位現代詩人展現真與美的信念?
本書以陳千武已出版的各類書籍為主,輔以未對外發行的私家版,散見各詩刊、文學雜誌的作品,或陳千武的訪談紀錄,其他詩友提供的資料亦涵蓋在內。
戰前的文學啟蒙除了深入分析私家版《徬徨的草笛》、《花的詩集》之外,並輔以後來發表之戰前生活追憶的各類作品,藉此深入瞭解陳千武文學少年期的中心思想。
戰爭前期和戰爭經驗,以陳千武集結成冊的小說集《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後改書名《活著回來》重新製版發行。)為主軸,輔以相關的戰爭史料包括口述歷史、文獻記載、田野調查等作交叉比對,探討陳千武詩文學創作上的精神轉折。尤其最困惑台灣人的「祖國情結」,本書中將深入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一九四六年四月於雅加達集中營台灣人同鄉會發起「明台會」,六月在新加坡集中營,發行五期的「明台報」,藉以還原當年台灣人對「祖國」錯縱複雜的感情。
戰後轉換語言的潛伏期,作者將比對同一時代「笠詩社」同仁的經驗,呈現戰後初期台灣作家遭遇的困境及尋求突破的方法。戰後台灣現代詩壇消長,作者將比對《現代詩》、《藍星》、《創世紀》與《笠詩刊》內容,作持平客觀分析,並深入探討陳千武的中文詩作與詩觀,找出台灣現代詩反逆精神的特質。
對陳千武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活動作整體掃描,找出陳千武的創作中心理論。
《笠詩刊》創刊號(一九六四、六、十五)迄今,及笠同仁作品或與陳千武密切往來的日本、韓國詩人相關作品,都在參考範圍之內。
希望透過陳千武的研究,除客觀定位陳千武的文學成就之外,還期待進而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精神,為台灣現代詩發展提供美麗的遠景。
二○○二年國家文藝獎得主/跨越語言世代的文學大家
關於陳千武
陳千武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春岡 人、千衣子。一九二二年生於南投縣名間鄉弓鞋,一九二八年入皮子寮公學校,一九三一年通過日語口試轉學入南投尋常小學,一九三五年考入台中一中,一九三八年全家從南投移居至豐原大湳仔,一九四一年台中一中畢業進入豐原製麻會社做工,一九四二年七月入志願兵訓練所,十二月結業。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以「台灣特別志願兵」身分在南太平洋帝汶島作戰,戰後遲至一九四六年七月始返回台灣,在林務局八仙山林場就職。一九七三年二月轉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一九七六年十月擔任第一任台中市文化中心主任,後轉任文英館館長至一九八七年六月退休。
出版此書原由
作者簡介
蔡秀菊1953年生,台中縣人,台中市立漢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2002年9月開始進入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就讀。
笠詩社、台灣兒童文學協會、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女鯨詩社、日本千葉縣「吠」詩社同仁。
曾獲1996年以色列林德堡和平紀念獎入選(1996 Miriam Lindberg Isral poetry for peace prize),1997年第一屆台中市大墩文學新人獎,1998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佳作獎,2001年第十屆陳秀喜詩獎,2002年第三屆綠川個人史首獎,2002年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文學創作《司馬庫斯部落詩抄》。
著詩集《蛹變》(1997)、《黃金印象》(2000)、《司馬庫斯部落詩抄》(2003)、《春天的e-mail》(2004),散文集《懷念相思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