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一位摩登的職業粉領上班族,她最初在下班後回家的路上,看到沐浴著太陽灑下的金光,僧袍在風中飄動的,一位出塵的出家人,他是「北門口的師父」。佛緣巧合,從一齣佛誕節擔綱演出的〈蓮華女的覺悟〉舞台劇開始,一生追隨星雲大師翻譯七十年,從台語到日語,深入翻譯三昧。
慈惠法師是當年台灣留學日本,第一位取得碩士學位的比丘尼。他被譽為佛教界「第一才女」,文化、教育事業遍及全世界;他是佛光山律儀的最高「執法官」,他的嚴格、嚴厲,正是另一面的大慈悲之心。
他協助大師翻譯七十載,最後能「翻譯一切」,從僧伽教育到社會教育,從音樂到學術,從「世間」,翻譯到「佛界」,成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幸福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說:「美國西來大學、台灣佛光和南華兩所大學,一磚一瓦也是慈惠替我去籌建。大學之外,他除了擔任過普門中學校長,今天佛光山多方面的教育事業,從幼兒園、國中小、高中,到佛學院、都市佛學院、海內外的中華學校、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等,能在世界各地發展,他真是功不可沒。我在台灣到處講經說法,都是靠慈惠替我翻譯台語,他還以優異的成績取得日本大谷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我到日本弘法,他就替我翻譯日文……七十餘年,從不間斷,也沒有要求我放過一天假,他整個『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放眼古今的比丘尼,也沒有這種人才。佛教東傳中國二千多年來,也有不少傑出的比丘尼,但能在教育上,幫忙建幾所大學,邀請多少優秀的老師,普遍的發展全世界的佛教教育,能有幾人呢?」
91歲高齡的慈惠法師,口述的這部佛光山開山史,記載了佛光山從無到有的歷程,細述了星雲大師為佛教培養人才的用心良深,紀實台灣佛教七十餘年發展的軌跡,更見證了台灣比丘尼對世界佛教的偉大貢獻!其中佛門師徒的相互知心,彼此尊重,溫潤含光的慈愛,彰顯人間佛教人情味的深義!
作者簡介:
慈惠法師/口述
慈惠法師,法名心玄,號依中。台灣宜蘭人,俗姓張,1934年生。
父親張輝水為宜蘭雷音寺護法,童年時期親近雷音寺,直至1953年星雲大師來到宜蘭弘法,因緣際會成為大師的台語翻譯,同時加入佛教青年歌詠隊。1956年起,參與籌辦宜蘭慈愛幼稚園,擔任首任園長。1962年奉派至三重佛教文化服務處,負責《覺世旬刊》等編務工作。1965年大師創辦壽山佛學院,擔任首位監學老師,同年10月依止星雲大師披剃,11月在苗栗法雲寺受具足戒。1986年受法為臨濟宗49代弟子,法號:智通。
法師嫻熟國語、台語、日語,擔任星雲大師的翻譯七十年,譯語高雅流暢,被譽為「佛教界才女」。歷任佛光山寺管理人、佛光山首任都監院院長、佛光山教育院院長、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會長,及《覺世旬刊》、《普門雜誌》發行人等等,一生受獎無數。
法師一生佐助星雲大師弘法、辦學,籌組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亦擔任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董事長,在佛教辦學事業,居功厥偉。
2011年起擔任「開山寮特助」,佐理大師事務。此為法師最引以為榮之務。著作有:《佛經概說》、《諦聽生命之歌》、《古今譚》,及改編的「三好兒童系列」套書等。
譯者簡介:
蔡孟樺/記錄
台灣屏東人,13歲皈依星雲大師,1991年進入佛光山編藏處,1996年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1998年應大師邀請,加入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擔任書記。2000年大師創辦《人間福報》帶領書記全員參與編報,主編副刊十年。於此同時,於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進修,兼任香海文化出版社執行長,編輯出版大師著作百多本以上。2012年回到本山,承侍大師身側,參與大師各系列編寫計畫,主編《百年佛緣》、《獻給旅行者365日》等,2016年銜師命主編365冊《星雲大師全集》及395冊增訂版。著有《青年書簡:心中的風鈴》、《青年書簡:溫柔的記憶》、《書香味》等套書。現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人間佛教學報.藝文》主編。
章節試閱
第四章 日本留學生涯(節錄)
佛教大學 知名學者雲集
我父母親對於兒女的教育、前途,向來比較開明,聽由我們姊弟兩人適情適性的發展,並未規定我們一定要做什麼。但是對於一對兒女愛讀書、能讀書,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做人也本分,想來在父母親心中也是很欣慰的。聽說師父要送我去日本讀書,別提他們心中有多麼歡喜了!
我那時去讀書,從沒有想要拿學位或要怎麼樣計畫,只是一個念頭,覺得自己跟隨師父出家、做事這麼久,能讓我有一段時間沉潛下來進修,看看自己、反省自己,機會難得。
台灣當時也有很多出家眾在日本留學,但也常聽到一句話說:「男眾不能到日本去讀書,因為多數去日本留學的男眾都還俗了。」所以各佛寺大都是女眾前去,男眾法師去留學的確實不多。
我常常講,慈怡、慈嘉和我三人間,師兄弟的角色轉換,可說是一個典範!在佛學院我是老師,慈怡、慈嘉是學生;我們三人一起去留學,就變成了「同學」。這種關係的轉換,後來在佛光山持續發展當中,也有很多例子。
那時候我們三人傻傻地,也不知道留學是怎麼一回事。到了機場,才想到我們到佛教大學念書,究竟要讀什麼科系呢?就問師父:「我們要讀什麼?」
師父隨口答:「這樣吧!慈嘉讀社會福利、慈怡讀歷史、慈惠讀教育好了。」我們就依照師父講的去到日本留學了。
到了學校以後,才知道佛教大學的教育學系剛剛成立,並沒有很厚實的師資,許多人都勸我不要去讀,我就寫信請示師父。
師父很快回信說:「那就隨你吧!你想要讀什麼系,就自己去選讀。」
心想,畢竟我是一個出家人,雖然擔任師父的翻譯這麼長的時間,在佛學院也做了這麼多年的老師,看起來似乎懂很多佛法,但是自覺缺乏條理,也缺乏系統與次第,於是決定趁這個機會好好地研讀佛學。所以我就進了佛教學系,慈嘉進社會福利系,慈怡進歷史系。
至今,我仍覺得自己當時做了正確的選擇。而師父為慈嘉、慈怡所選的系,也都適合他們的性格發展。奇特的是,我雖未選擇「教育」,回到佛光山之後,我卻走上教育的不歸路,從佛教的叢林學院教育,一路到社會教育,又到中小學、大學教育,無一不參與其中。甚至曾經擔任好幾年的普門中學校長,也到社會上一般的大學授課,雖不敢說「教育達人」,但至少也是一路與教育同行。
校風重男輕女,師父倡導平等
佛教大學文學部佛教學系位於京都知恩院,是淨土宗的總本山,等同於佛光山宗委會一樣的中心。佛教大學新生入學後,一定要帶到總本山「知恩院」禮祖。這個制度,感覺上很有宗教世代傳承的意義,同時也覺得身為這個學校的學生,能與此校的祖師心靈對話,特別有一種莊嚴的美感與深入內心相應的感受。但不知其他的同學,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學校重男輕女的觀念,當時很嚴重,我有一位比丘尼同學很優秀,長得端莊美麗,是淨土宗道場派下的住持,後來拿到博士學位,她想留在學校,校方卻沒有給她上課的機會,只能當舍監。
還有一位比丘尼,也是他們派下的弟子,聽說她留學印度非常優秀,梵文造詣一流,到了上梵文課大家都要請教他。但是佛教大學只給她開一門課,也沒有給她擔任其他職務。比較起來,在台灣同一時期,基本也是重男輕女的社會,但師父處處都想方設法的提升比丘尼地位,一心要為佛教兩性的平等而努力,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日本佛教學系的男眾比較多呢?在日本「佛教系統大學」中,有一些指定科目,是他們派下弟子擔任住持必修的課程。所以他們派下的子弟想做住持,就務必要到大學修習這些課程,因此才會有很多男眾到佛教大學來讀書。
來到異國學習,除了該修習的本科學分,不算在內的學分我也把握機會盡量選修。師父說:「既然去了日本,就多學習嘛!」因此,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選修課程,每天就是聽課與讀書,其他的時間簡單打理生活,自己準備簡易餐食,天天都是過這樣的日子。
肩負使命,唯有沉潛讀書
我在佛教大學讀書的時候,梵文是必修課程,第一個學期的第一堂課,教室坐得滿滿的。但春日井真也教授走進教室看一看,卻立即掉頭就走。
他說:「我走錯教室了!」
大家趕緊回說:「沒有錯啊!老師,梵文課就是這間教室!」
他說:「我開的課,不可能有這麼多學生!」
我們再說:「老師!沒有錯,就是這間教室啦!」他才進來上課。
他上課的第一句話就說:「我開課從來沒有過這麼多學生,今天這麼多學生是不正常的。到了學期末,我一定把你們整到一個都不剩!」
大家當然不敢頂嘴,但我心裡想:「那就等著看吧!」
果然到了學期末,四十個學生只剩下我一個!
他的教法是什麼呢?一個梵文名詞常有二十幾種變化,全部都要背。每一次上課就叫我們站起來背,不會的就在那裡罰站。不一會兒教室裡面就站滿了人,因為都背不下去!後來大家都不敢來上課了。
我從來都沒有被罰站過,教授看到只剩我一個,覺得有點訝異。
他就說:「嗯,你不錯!跟我寫論文好嗎?」
我想,教授肯收我,那論文一定也不難通過吧!
我就回答:「謝謝老師,如果老師不嫌棄,我很願意。」
他說:「好,那你就寫《異部宗輪論》!」就這麼一句話,他成為我的論文指導教授。當時以為是「異部宗門論」,但經查資料,原來是《異部宗輪論》,可見得「此論」並不是普通的困難。
春日井真也教授與一般的老師非常不一樣,他在印度教了十年書,上課的時候曾經跟學生說,印度總理甘地夫人是他的好朋友。有一次他聽說佛陀的頭蓋骨舍利還在,就很希望前去禮拜。
他找到機會就跟總理要求說:「能不能讓我瞻仰一下佛陀舍利?」
總理也真的滿其心願帶他前去,因為總理有特權。
前去瞻仰的時候,過程十分繁複,必須是整個人進入大舍利壺裡面,而此壺一共有三十六道門,每一道門都有一把鑰匙,而且這三十六把鑰匙交由三十六個人分別保管。所以必須把三十六個人的鑰匙集合起來,一道一道的開啟三十六道門,才能到達安奉舍利的地方。終於到達之後,教授禁不住跪下來,用顫抖的手去觸摸舍利。
他說:「能夠以這個凡軀,觸摸到聖人的舍利,非比尋常的感動!」
沒想到教學如此嚴格的老師,竟是一位那麼感性的學者!他為了感受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開悟成佛的過程,於是選擇那一年十二月初八日,坐在印度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體驗。
他說:「一定要在那個空氣、那個情境下,才能體驗佛陀的經歷。」
《佛傳》裡說,佛陀因為修苦行而導致非常虛弱,直到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後,恢復了體力才去禪坐。所以,教授去體驗禪坐之前,也連續幾天沒有吃東西。
他講述飢餓的感覺:「開始餓的時候很痛苦,餓到額頭冒冷汗,頭部轟隆作響,全身暈眩無力,甚至噁心想吐,懷疑死神就在旁邊等候,簡直無法忍受!可是熬過了那個不堪忍受的過程後,身心好清明,腦子非常清楚!這時也體驗到佛陀在十二月初八的氣候、溫度下,身心怡悅的禪坐境界。」
聽教授這麼述說,對於他平常授課嚴峻,甚至有點不講情理的印象,立即改觀。覺得他有這麼感性的一面,內心的世界應該也是很豐富美好的吧!
我跟著教授寫論文兩年,他每年春季一定會帶著指導的學生,到山上踏青郊遊。山上有一個喝茶的茅草屋,一定要選某個窗子邊固定的位子,讓大家坐下來喝茶。因為從那扇窗子看出去,春櫻滿山、雲霧飄渺,有如山水畫,而窗子就像畫框,景色很美。
從他的形容,感覺美得不得了,大家都很期待。那一天快到了,上課的時候,他就問:「要去的人舉手報名。」
我每一次舉手,他就當場說:「你不可以舉手。」
啊!當著這麼多同學的面這樣說,讓我好尷尬喔!
他也很坦白地說:「你不可以去。」可是並沒有說出理由。
我心想:「大概因為我是出家人吧!中國佛教傳統的出家人吃長素,跟大家出去吃飯不方便。」教授他不讓我去,我也沒理由抗議。
當我論文通過了,教授特別找我去談話。這時候他才說:「我為什麼不讓你去山上的茅草屋喝茶?你要知道,你來讀書是有使命的,不可以出去玩!他們可以,但你不行!」
聽完,頓時感動不已。身為教授,他連學生的「使命」都考量到了!這份厚重的心意,我怎能不滿心感謝老師呢!
讀書專注的秘訣,與翻譯互通
一路讀書,到後來會讀出一點秘訣,我想可能因為學習翻譯的關係——翻譯要很專注,一上台,不管台前聽眾怎麼騷動,就是要立即進入狀況。我平常雖然很忙,但只要坐在桌子前面,自然就進入專注當中,不會受到干擾。也因為這樣,到現在還能寫一些東西。
那時候谷大的碩士班,一學期大概要修二十八個學分,有些學分是必修的,必修課程大都很重要,但也有讓我感到痛苦的必修課。比如谷大校方規定,一定要選祖師親鸞上人的這門課,上這堂課對傳承中國佛教的我而言,有許多衝突與矛盾。
親鸞上人,是把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的風氣帶進歷史的創始人。他的妻子也是比丘尼(惠信尼),雖然結婚當時兩人都是還俗狀態,是國家預備定僧眾的罪之前,勒令他們還俗的,但後來改判無罪,才又繼續他的出家身分。而這堂課,將他們夫妻日常來往的書信,也編成了教材,這些是中國佛教所不能容許的。
我在谷大的時候,距離親鸞上人的年代已有七、八百年,不但日本「淨土宗」確立他是聖人,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崇拜他,稱他為「親鸞聖人」。很顯然地,他對老百姓有著無上的貢獻,在那戰亂頻仍、政局混亂、百姓流離失所,多數人不識字的時代,為苦難人民找到「念佛生西」的希望,這也是功德無量之事。
但我最大的障礙是他們有一句話,中文意思是「肉食妻帶」,對這句話,我沒辦法跨越過去,因為心裡會有個反駁的聲音──佛弟子有好幾種,也有理所當然的在家居士啊!既要「肉食妻帶」,還俗成為大長者、大居士,不也是很順理成章嗎?所以我每一次上課,覺得這部分與佛陀的聖教有落差,因此就聽不下去。 但是我也告訴自己:「既然是留學,也是一種參學,尤其親鸞上人這麼有名氣,他倡導這些理念還得到日本大眾這麼的認同,我應該從歷史或學術立場來了解這麼一位祖師。」我就以這種想法,勉強讓自己安定下來聽課。後來我也不再掙扎,乾脆在上這堂課時,把時間用來寫信給師父,報告學習近況,也算是有效的善用時間了。
不過,雖然日本和尚有「肉食妻帶」的習俗,但是日本和尚在養成過程中,一定要通過佛教嚴格的戒律訓練,包括「行腳僧」體驗,無論是誰想要承擔住持的重任,便都要先修滿規定的學分。
有一次在現代化的電車上,坐著一位很傳統的和尚,令我有著很深刻的印象。那天下著大雪、天氣很冷,和尚戴著圓形的斗笠,身上穿著單薄的行腳裝,手拿一根錫杖,很有威儀地坐在椅子上。
雖然下著大雪,可是他仍然穿著有洞的傳統草鞋,草鞋上的繩子綁在腳上,走路的時候磨擦流血,腳上都是一條條的血痕,有些已經凍到乾裂了!而他並不為這些小事操心,整個人散發出泰然自若的安然,任誰看了都會很受震動。
本來大家上車都在講話,一看到和尚端肅地坐在那裡,大家都安靜下來。那一次的見識,讓我覺得不能以偏概全地說日本和尚沒有修行。心想,如果他們能夠「從始而終」的保持下去,不知日本要出多少高僧了。
日本人有一個優點,就是懂得守護、堅持傳統。所以和尚在修行的過程中,也是一樣堅持從中國傳承過去,再融入日本文化的傳統。在京都有些寺廟門口,常常還能看到這樣的行腳僧,出現在人潮中,當地人不會覺得他是奇裝異服,因為知道他在修行。(節錄)
————————————————————————
第九章 隨侍翻譯七十年(節錄)
翻譯,我的入道因緣
在我們那個時代,翻譯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台灣佛教徒大多數聽不懂國語,所以非常需要閩南語翻譯的人才。
但佛教團體並沒有注意到這個重要性,當然也就不會特意培養翻譯人才。今天有法師來講經說法了,就看誰聽得懂國語,同時又能講比較文雅的閩南語,就請他上台翻譯。在宜蘭時期,最早為師父翻譯的是莊法師的父親李決和居士,他是一位很恭謹虔誠的老前輩。
等到後來,我進入佛門的時間長了,擔負的任務多了,才漸漸體會到:師父為什麼要把翻譯工作,交給我們年輕人。他最初應該不是單一的只為了培養人才而已,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度化青年學佛,讓青年有機會親近寺廟,然後漸漸地想要學習佛法。
各省不同口音,令我緊張不安
那時候年輕,翻譯緊張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不懂佛法;二是法師們的鄉音很重。許多人都說師父的揚州口音不容易聽懂,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開始我雖然緊張,但不覺得師父的口音會帶給我困擾,反而聽得滿自然的。
令我緊張的事情,是因為師父很好客,每週六共修會,接受邀請來講經開示的法師,面孔都不一樣,當然鄉音也不同。譬如:南亭長老、演培法師,或在家居士朱斐、孫張清揚等等。他們來了,師父一定會請他們開示,而我就需要在旁翻譯,這就會讓我緊張得寢食難安。
後來,我想出了克服緊張的辦法。那就是在吃過晚飯,要上台之前,先聽聽師父與這些貴賓們都談些什麼內容,一方面也熟悉他們的鄉音,這樣到了台上,也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演培法師很特別,他和師父同是揚州人,但是他的口音很不容易聽懂!除此之外,法師所說的許多佛學名相,我也從來都沒聽過,甚至不明白究竟是什麼意思? 師父講話,比較不會咬文嚼字,他的表達比較口語化,也不會講一些艱深的佛學名相,所以比較容易翻譯,至少前後意思連貫起來就聽懂了。
記得有一次,南亭老法師要來講《八識規矩頌》,我一個在家眾,沒有讀過佛學院,哪裡知道什麼《八識規矩頌》?所以我帶著滿頭霧水,以及惶惶不安的心情上台,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翻譯下來的。要將經文翻譯成閩南語已是一個難題,又加上老法師鄉音重,以及佛學名相深奧等等,更是難上加難。
又有一次,為南亭老在戒場翻譯,他竟然跟我說:「我講長一點,你再翻譯,讓彼此可以多休息一下。」既然長老開口,我自然不敢有什麼意見。但他老人家卻沒想到,他講長一點,我可要花費多少倍的專注力,來記憶這麼長的內容,這又是多麼大的挑戰哪!
幫其他老法師翻譯時,也常常有搞不懂的狀況。
譬如東初老法師講演的時候,所引用的譬喻都在講股票,五、六十年前,我哪裡知道台灣的股票是怎麼一回事?那麼多的漲停板、跌停板、利多、利空、斷頭等各種術語,我完全聽不懂!可是他講得很順口,而且一直講不停。
我想:「好吧,我也拼了。」
他講了一長串,講完後竟對我說:「現在給你講。」而他就自己走掉了!
他是老法師,他要走,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多留他一會兒。而我只能硬著頭皮撑下去,不知所以的把那堂課給講完。
還有一個更艱難的課題,閩南話在平常生活上的對談,跟台上的講演是很不同的。一般人都很難用閩南語讀出詩詞或古文,更何況是艱深難懂的佛學名相!幸好我父親平常講話,都是使用標準的閩南語,談到與詩詞相關的內容,則以漢文讀出。這一點,也幫了我很大的忙。
三種力量,鼓舞著我前進
我們平常講話都沒有用到那些語彙,所以在搞不明白的情況下,有時在台上我也會有一、兩句話含糊帶過去,可是台下的李老居士是讀漢學的,漢文很好,他每一句都很認真聽。
雷音寺還有一位老太太,大家稱她「金梅姑」,她的漢學也是一流的,對於發音上的錯誤,他們立即聽得出來。
如前面談過的,我在台上講,台下莊法師的父親李決和居士,以及雷音寺的老菩薩,常常等演講結束後,就把我叫過去指導:「我跟妳講,這個字不是這樣子說哦……。」
譬如《阿彌陀經》裡面的「復次,舍利弗」,我閩南話翻譯為「ho̍k tshù siat li̍p hu̍t」,他們說「ho̍k tshù(厚次)」,那個字是破音字,要念成「hiù tshù(齁次)」。
還有《阿彌陀經》裡的「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我翻成「phiàn ho̍k(厚)sann tshian tāi tshian sè-kài」,也不是那樣念的,應念成「phiàn fù(覆)sann tshian tāi tshian sè-kài」。
那時候雖然有壓力,但是我很感謝那些老人家,真的很愛護一個年輕人,願意主動來幫助我慢慢成長,所以我都會很認真的學習,不會認為他們挑剔我,也不會想:「你們是前輩,既然你們學問好,就由你們來翻譯好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自身有所不足,但師父既然讓我承擔了,我就努力的來完成使命。
對於翻譯,我一直都很緊張。可能,「緊張」也是我對自己要求的一種動力吧。當時每星期六的念佛會在晚上共修,其他的集會、開示、講經,通常也在晚上舉行;我是上班族,五點下班得先趕回家晚餐、盥洗,然後再趕到佛堂來翻譯。由於時間上的緊迫,加上台上、台下的緊張,每次都是像要趕著上戰場一樣。所以後來腸胃不太好,大概這也是原因之一。
當我面對著心中一直存在的不安感時,卻有三個原因,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第一、師父從來沒有責備或嫌棄過我,反而一直給我很正面的鼓勵,讓我覺得很有信心。他會說:「台下聽眾都有很好的反應哪!」或「你今天翻譯得特別好!」其實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師父本身,他每一次上台,身上自然散發出來的安定感,會讓你很有信心的跟著他。
第二、那些前輩老人家,讓我感受到的是他們真正的慈悲與愛護
後輩之心,總是很樂意給我許多的提點與指導。
第三、很感謝我的父親,我被選中成為師父閩南語的翻譯者,他很引以為榮。每一次任務完成回到家,爸爸就等在家門口大聲歡迎說,「哇!真厲害,今天又完成一個重要任務了。稍等,稍等!」然後就提著一個食物容器,到外面採買餛飩湯,或買了熱湯麵,熱騰騰的提著回來犒賞我,而且開心地說,「你今天有功德,請你吃消夜!」父親的喜悅,也是鼓勵我一路向前的力量。今日回頭來看,父母親都是生命中的貴人,在我與弟弟幼年、青少年成長期,給了我們滿滿的愛。但是若要比起來,媽媽是爸爸的太陽,熱情地照亮著爸爸。而爸爸慈愛的胸懷,令我們兩個子女深感幸福。
大家對我的鼓勵,讓我覺得很溫馨。講起來,我的因緣真的很好,能遇到這麼多的善知識,都在身邊成就、鼓勵我。
師父需要翻譯,我立時出現
自從有幸成為師父的台、日語翻譯侍者,我心中暗暗立願:
「無論師父有沒有主動找我,只要知道他即將上台,或可能上台講演、開示,我一定隨時都在旁邊待命。」同時也一直很注意什麼時候該上台,免得讓師父掛念。
換句話說,師父並未指示過我何時該上台。因此,我也只有努力的自我觀察、了解。得出的結論就是:場合不同,上台的時間點也跟著不同,所以最好能待在就近的地方,靈敏、專注的等待,靜候適合的時間點出場。這就是日常我所須做好的準備。
除了上述的「隨時待命」很重要;還有一點「避免出現」也很重要,例如皈依典禮當中,有一個環節須要頂禮和尚,我也會事先避開。所以當師父走上台主法,現場唱起〈爐香讚〉,那時我就在台下靜靜等候,即使後來出家了,也不會在那時候上台。
我總想到,三皈五戒與甘露灌頂的典禮,在唱誦三遍「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時,現場大眾都要對著台上象徵佛陀的佛像頂禮三拜,而我,何德何能可以站在台上,沾著佛陀的光來給人禮拜呢?所以我一定等到〈爐香讚〉唱完,大家禮拜完畢,問訊之後,我才走上台。
這個時間點,要能把握得恰到好處;那就是當師父拿起麥克風開示,我已經站定,而且不慌不忙地立即跟著開口翻譯,就像我早已在台上等待了很久一樣。這種連貫性,通常都是一氣呵成,也是長年合作的一種心靈默契。
所以,我從最初,就時時提醒自己,既是個侍者、也是個弟子,而習慣於走在師父左側後方一小步,到後來就成為生活上的自然。這從很多場合的歷史照片上面都可以得知,從始至終,我都是持著這樣的信念。
我從當年一個上班族,成為受到師父訓練、調教的,緊張的實習生,到最後成為專職的翻譯者,從來不會有自己的立場,心裡只有一個很重要的信念:我是師父的一個侍者,也是專職的翻譯員。
因此,儘管得到這麼多的讚美,這麼多的榮耀,但是對我而言,我覺得能做好師父身邊稱職的一個翻譯侍者,這就是我最大的歡喜。所以,任何一個鏡頭,我不會擠著上去。既然是侍者,怎可以這麼大咧咧的入鏡呢?
其次,我每一次上台翻譯,都會在心裡默默地祈求佛菩薩,護念全場的大眾,祝福大家都能身心自在;同時祝願師父的微妙說法、無礙辯才,經過我的如實翻譯、傳達,大家聽了都法喜充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一定不要讓師父有下面的掛念:「講演開始了,翻譯的人到哪裡去了呢?」這會讓我感覺自己很失職。
我所想要做到的就是,「師父需要翻譯了,我一直都在。」這樣的配合,會讓我覺得踏實,心中也會長養不少的成就感。
可能有人要問,這樣的「無我」,能有什麼快樂?又能有什麼樣的成就感呢?其實在我內心當中,覺得能與師父這樣的高僧大德配合,這是我一生的榮耀。
而且在長期工作配合中,我與師父也培養了很好的默契,即使師父在會客,我也會設法讓他看到──我已經在現場待命了。一直都是這樣彼此心照不宣,不用讓師父掛念於我。(節錄)
第四章 日本留學生涯(節錄)
佛教大學 知名學者雲集
我父母親對於兒女的教育、前途,向來比較開明,聽由我們姊弟兩人適情適性的發展,並未規定我們一定要做什麼。但是對於一對兒女愛讀書、能讀書,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做人也本分,想來在父母親心中也是很欣慰的。聽說師父要送我去日本讀書,別提他們心中有多麼歡喜了!
我那時去讀書,從沒有想要拿學位或要怎麼樣計畫,只是一個念頭,覺得自己跟隨師父出家、做事這麼久,能讓我有一段時間沉潛下來進修,看看自己、反省自己,機會難得。
台灣當時也有很多出家眾在日本留學,但也常聽...
作者序
星雲大師〈序文〉說:我一生要感謝的人太多,但協助我弘揚人間佛教、推展佛教事業中,慈惠法師是我主要感謝的一人,如果沒有他任勞任怨隨我四處弘化,在講說中翻譯數十年,我無法與大眾溝通交流;如果沒有他及慈莊、慈容、慈怡等為我做推動佛教教育工作,無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僧伽人才;如果沒有他協助文化事業:《覺世》、《普門》、《佛光大藏經》、佛書出版等,佛教文化弘法難有今日的蓬勃;如果沒有他幫忙接眾、納眾,佛光山教團難有今日之規模……。(詳見附錄)
星雲大師〈序文〉說:我一生要感謝的人太多,但協助我弘揚人間佛教、推展佛教事業中,慈惠法師是我主要感謝的一人,如果沒有他任勞任怨隨我四處弘化,在講說中翻譯數十年,我無法與大眾溝通交流;如果沒有他及慈莊、慈容、慈怡等為我做推動佛教教育工作,無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僧伽人才;如果沒有他協助文化事業:《覺世》、《普門》、《佛光大藏經》、佛書出版等,佛教文化弘法難有今日的蓬勃;如果沒有他幫忙接眾、納眾,佛光山教團難有今日之規模……。(詳見附錄)
目錄
《佛光山口述歷史》編輯序
〈佛教界的才女──慈惠法師〉星雲大師序
〈慈惠法師──人間佛教文教的耕耘者〉心保和尚序
〈喜悅一生,一生喜悅〉慈惠法師自序
第一章 蘭陽,我成長的故鄉
一、洋溢歌聲與愛的搖籃
二、我們的大時代,小百姓的憂患人生
三、我的求學歷程
四、摩登粉領上班族
第二章 我與雷音寺的佛緣
一、在北門口初見「師父」
二、快樂學中文,扎根藝文弘法
三、銀河月光下的弘法記憶
四、慈愛幼稚園,踏上教育之始
第三章 弘法的鑼聲響起
一、佛教文化服務處,任重道遠
二、壽山佛學院的師生善緣
三、壽山佛學院遷移佛光山
第四章 日本留學生涯
一、佛教大學,知名學者雲集
二、京都歲月,所見所聞都是良師
三、大谷學風鼎盛,名聞遐邇
第五章 佛光山,通往永恆喜悅的大門
一、從硬體建設到僧團建構
二、都監院,僧團運籌帷幄的中心
三、高樹法幢,樹立寺院「法會」新典範
第六章 終生教育的園丁
一、僧伽教育,為佛教培育好苗子
二、社會教育,文心化世結善緣
三、建設文教橋梁的鑑真圖書館
第七章 佛光山建寺與興學的規劃
一、佛光山寺院功能多元化
二、城市高樓建寺院,創新佛教史
三、佛光山辦的第一所大學:美國西來大學
四、國內首創的佛光大學,工程艱鉅繁瑣
五、興學傳奇,再辦南華、南天、光明三大學
第八章 佛光文化的傳播
一、《佛光大藏經》的編纂因緣
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的發展
三、佛光山藏經樓的功能方向
第九章 隨侍翻譯七十年
一、翻譯,我的入道因緣
二、翻譯台上的善因好緣
三、翻譯要訣與角色定位
四、師父獨一無二的「講演氣質」
五、翻譯最終章:以心印「師心」
第十章 回望,我的生命之河
一、我的人生觀:淡中有味,有無皆美
二、我的修行觀: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附錄1:人物訪談——我們認識的慈惠法師
佛光教育的開拓者 ◎楊朝祥
如是,如佛——效法慈惠長老 ◎林聰明
博士等級的信仰 ◎廖乾榮
慈惠長老,此生為護持大師而來! ◎黃國芳
「以不要而有」的大菩薩境界 ◎程恭讓
柔軟的心、嚴謹的律、深究的藏——記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 ◎辜懷箴
永遠的恩師——生命中的貴人 修行路上的明燈 ◎慧哲法師
回首來時路 青山依舊在 ◎性瀅法師
隨分飲啄 機關不露 ◎永本法師
慈惠光耀,師志長存——我認識的慈惠法師 ◎滿可法師
佛教才女慈惠長老 ◎如常法師
潛移默化的提攜 ◎滿蓮法師
念茲在茲 全盤接受——我見到的惠師父 ◎覺省法師
附錄2:慈惠法師記事
附錄3:慈惠法師榮譽事蹟
採訪後記:大孝全忠——久久的虔誠 ◎蔡孟樺
《佛光山口述歷史》編輯序
〈佛教界的才女──慈惠法師〉星雲大師序
〈慈惠法師──人間佛教文教的耕耘者〉心保和尚序
〈喜悅一生,一生喜悅〉慈惠法師自序
第一章 蘭陽,我成長的故鄉
一、洋溢歌聲與愛的搖籃
二、我們的大時代,小百姓的憂患人生
三、我的求學歷程
四、摩登粉領上班族
第二章 我與雷音寺的佛緣
一、在北門口初見「師父」
二、快樂學中文,扎根藝文弘法
三、銀河月光下的弘法記憶
四、慈愛幼稚園,踏上教育之始
第三章 弘法的鑼聲響起
一、佛教文化服務處,任重道遠
二、壽山佛學院的師生善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