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關於道教的新認識
二、從「玄通」之門看道教符號特徵
三、易學與道教符號相關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道易融通:架構基本信仰的橋梁
- 一、「道」在道教信仰中的核心地位
(一)「道」是道教信仰的根基
(二)從黃帝君臣故事看「道」的地位
(三)鍾呂關於大道對話的啟迪 - 二、以易解道:古老文化殿堂的巧妙建構
(一)冉冉升空河上公與《道德真經注》
(二)引發佛道論爭的顧歡與《道德經義疏》
(三)默而長嘯的孫登與重玄派理論的易學底蘊
(四)崇道皇帝注解《道德經》的易學蘊含
(五)以易解道的集大成者:鄧錡 - 三、道易融通原因追蹤
(一)道家的學派淵源潛藏著以易解道的種子
(二)道門中堅本有易學涵養,是以易解道發生的直接原因
(三)玄學的勃興與演進為以易解道提供了文化土壤
第二章道教神仙的易學光環
- 一、由老子到太上老君:易學符號光環在教主身上的閃現
(一)外貌奇特的太上老君天生有卦象
(二)太上老君胸懷易學法寶,開天闢地,降世傳經
(三)太上老君教化世人:善惡感應的易學底蘊 - 二、老子一氣化三清:易學符號光環的頻頻遞增
(一)紫氣紅雲成變化
(二)三清勝境與易學天地人三重結構
(三)三清尊神貫穿易道,廣宣教法 - 三、天尊屬下眾仙與易學思想之弘揚
(一)八卦神的故事及其易學理趣
(二)東王公、西王母的陰陽合和及人體神明
(三)神仙體系的梳理與易學符號的對應結構
第三章仰觀俯察:徵兆與天地說的易學根底
- 一、從「太原有天子氣」說起
(一)術家預告:天子氣連太原
(二)由「天子氣」所引發的徵兆聯想
(三)從「梅花易數」看天地徵兆與卦象的關係 - 二、風雲變幻悟真機:天地認識的昇華與易學比應
(一)觀天文察地理與經教暢詠
(二)觀天文察地理的原因
(三)道門中人對觀天察地的經驗總結 - 三、遊山玩水的易學妙趣與洞天環境選擇
(一)遊山玩水:靈機一動有卦意
(二)風水幽趣:八卦五行示氣機
(三)協和有情:道教建築佈局的易學符號模式
第四章易學在金丹養生中的貫通
- 一、不死之道的符號隱喻與金丹思想淵源
(一)黃帝騎龍升天——「不死」觀念的一種隱喻原型
(二)扁鵲禁方與不死隱喻的變形
(三)彭祖故事與「內丹」之前身
第五章召神驅邪:符咒紛紛彙易道
- 一、符咒法術的緣起與流行
(一)符咒的名義與來源
(二)從神仙故事看符咒法術的形跡 - 二、符咒法術中的易學象數蹤影
(一)符法中的易學象數蹤影追尋
(二)咒語中的易學象數蹤影稽考 - 三、符咒法術的易學象數蹤影之哲理蘊含再探
(一)符咒法術的類比思維與易學象數代碼
(二)符咒法術與易學的宇宙演化模式
(三)符咒法術與易學融通的文化哲學考源
第六章道教齋醮科儀與易學數理象法
- 一、齋醮由來與科儀類別
(一)齋醮之名義與緣起
(二)道教對齋醮儀式的繼承發展
(三)道教科儀分類略說 - 二、從類型方面看道教科儀對易學之融攝
(一)「玉皇十七慈光燈儀」與易學九八之數
(二)「上清十一大曜燈儀」與易學五六之數
(三)「五鬥星君燈儀」的易學象數義旨
(四)「三官燈儀」的象數易學理趣
(五)「土司燈儀」的九宮八卦模式與干支象數內容
(六)「三齋儀」對易學卦象方位學的應用
(七)「祭煉科儀」與易學象數理趣 - 三、從科儀語言看易學象數的隱性影響
(一)從系統的語言符號性看道教科儀與易學象數之關係
(二)從通訊功能看道教科儀與易學象數之關係
第七章測算玄機:道教占卜對易學的繼承與變通
- 一、道教占卜活動的歷史文化追溯
(一)張巨君為許季山占病
(二)扈謙的占筮生涯 - 二、道教占卜主幹的符號解讀
(一)從象數的角度看道教占卜的符號意義
(二)亦象亦數:道教占卜的符號延伸 - 三、筮數與易圖的溝通及其生命哲學意義
(一)筮數與易圖關係引說
(二)從雷思齊著述看易圖、易筮之要義與關聯
(三)從筮數與易圖的符號轉換看生命意識的多重表達
第八章易學變體與道教奇術
- 一、靈棋課法的由來及其符號解讀
(一)靈棋課法的傳世與歸屬
(二)靈棋課法與易學的關係
(三)從占卜過程的神明崇拜看靈棋課法的道教色彩
(四)靈棋經辭的思想底蘊與象徵表達 - 二、奇門遁甲緣起與符號解構
(一)奇門遁甲與《遁甲真經》由來考
(二)奇門遁甲的易學象數框架及其符圖化傾向
(三)奇門遁甲的符號發展及所運載的主要思想概略 - 三、太乙、六壬術的符號結構
(一)太乙術的符號結構及其內容特色
(二)六壬術之由來與符號結構體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