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序言
第一章 陳式太極拳源流、發展與演變
第二章 陳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第三章 陳式太極拳入門功法和手型步型
第四章 陳式太極拳提高架第一路
後記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陳式太極拳精義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0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00 |
樂天書城 |
太極 |
$ 300 |
誠品網路書店 |
運動休閒 |
$ 342 |
博客來 |
武術/拳術 |
$ 342 |
金石堂 |
太極 |
$ 342 |
三民網路書店 |
休閒生活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我於1943年出生於河南沁陽市一個武術世家,5歲時隨父母遷居鄭州。自幼受先父張來運(係原河南省國術館副館長劉丕顯和陳氏第十七世、陳式太極拳第九代傳人陳子明之入室弟子)教誨,耳濡目染,對武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2歲始向河南省著名武術家郭凱先生學習少林拳。後隨父學習陳式太極拳小架(新架)與基礎架(老架),打下了扎實的武功基礎。
1970年,在鄭州結識了師弟王西安,經他介紹拜見了陳氏十八世、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茂森(陳發科之高足)前輩,得到茂森先生的精心點撥,受益匪淺,功夫精進,被當時武林界譽為「鄭州太極三張」之首。後經茂森先生引薦拜在陳氏第十八世、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先生門下,受陳師賞識,收為嫡傳弟子。
陳師授拳,先從基礎教起,後視學習者資質和悟性,因人因材施教。陳師發現我的反應能力和悟性俱佳、模仿能力頗強,練功刻苦,尊師重道,就著意培養,傾囊相授。
陳師授拳嚴格細膩,有時甚至達到了苛刻的地步。一個勁路走不到位,動則罰練五百遍,甚至上千遍。有的勁路細心揣摩,二月有餘,頗為自得,但陳師仍不滿意,不放過關。一次,陳師讓我練拳,練了兩式就叫我停下,指出我的勁力沒能由腳底翻上來,我一連練了幾遍,陳師一直搖頭,後經陳師仔細地講解,才知道動作的關鍵在於腳部隱白、厲兌兩穴的領勁納氣,否則腿部勁力不能上串。在陳師的嚴格要求下,我的拳術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使內功更上一層樓,陳師推薦我從學於陳式太極拳名家馮志強老師,蒙馮師抬愛收為入室弟子,內功也突飛猛進。
練拳之餘,我還特別重視太極拳理論方面的學習與研究。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的太極拳術日益精進。
實踐出真知,多年的演練與教學使我悟出一個道理:「自當從良師,又宜訪高朋,雖然練武,文在其中,文武相得益彰。」自認為這是學拳明理、經三昧的捷徑。
太極拳的理論精妙,功夫高深,學無止境。在馮志強老師鼓勵和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督促下,我結合自身多年演練心得,將陳照奎老師當年傳授的陳式太極拳提高架一路總結成冊,以飧讀者。限於學識,疏漏之處,祈請各方專家、學者和讀者,不吝賜教。
本書編著過程中,得到了沙喜風、張冀鵬、李祖戲、鄭培開、黃中福、楊澤良、林潤宇、雷廷相、閻洪師、李雨強、楊朝文、李國強等的大力協助,在此一併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