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課程體系改革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核心,重視新課程開發和利用,向多元課程體系的方向發展是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中一個引人關注的研究領域。
街舞課程是美國嘻哈文化的全球化之旅在20世紀90年代末步入中國的產物。中國的街舞形成了「舞蹈和運動」多元發展的方向。一方面是在追尋街舞的本源性的發展,傾向於精神性活動,是一種偏向於藝術的舞蹈,以流行街舞的形式展現和發展。另一方面是「由舞蹈到運動」,街舞的目的和功能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和拓展,逐漸由舞蹈形態的街舞轉變為體育形態的街舞,作為一種健身運動方式,新興課程的形式名正言順地從街頭登上了大雅之堂——高校課堂。
我國對街舞運動的理論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街舞的理論教材和國家級課題立項尚是空白。高校《街舞》教材的設計和編寫工作,對高校體育積極引導該項運動的健康發展具有指導作用。基於對「大環境」考慮,普通高校《街舞》教材編寫目標定位應面向普通大學生,積極構建一個較為科學的,且符合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實際需要的,融思想教育、知識傳授和方法指導為一體的高校街舞課程教材。
本書立足於街舞項目在中國高校的發展現狀,結合作者多年對街舞項目研究的系統積累、梳理了街舞項目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全書包括了流行街舞篇、健身街舞篇、街舞發展篇三個部分。流行街舞篇主要是對本源性街舞進行介紹。健身街舞篇是在本源性的流行街舞的發展背景下,結合我國健身街舞項目的發展現狀,秉承同中求異的宗旨,借鑒移植「外來」的美、日、韓的街舞技術動作,以課程教材的形式對健身街舞概念界定,對健身街舞的教學、教學課程、創編、音樂等進行了理論的基礎支撐研究,輔以實踐套路,形成完整的健身街舞課程的教學體系,為高校健身街舞課程的開設、具體實施提供了一套成熟可行的方案,為規範現有高校健身街舞項目發展中的自由性提供了參考建議,有助於街舞的本土化方向的有效發展,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外來街舞文化。街舞發展篇主要是針對街舞的發展對競賽和團隊的組建、行銷等方面進行研究。
全書凝聚了作者王瑩孜孜不倦、潛心研究的點點心血,反映了她求真務實、不懈追求、奮進創新的個人風采,字裡行間滲透著她辛勤耕耘、精心構思的智慧和火花。儘管本書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是它飽含著作者的心血、汗水和對街舞項目的熱愛,是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結晶。對於新興的項目、新興的課程,本書是一個重要的積澱,它將成為街舞研究新的起點。作為導師,看到王瑩在學術上取得了進步,我欣然允諾。是為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
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成員
福建師範大學校長
黃漢升(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於福州
前言
緣於街舞的共同信念——「做自己,享受生命,勇於挑戰!」
謹以此書獻給熱愛街舞運動的人們。獻給高校開設街舞課程的老師和學生們。
街舞發展了二十多年了,我國尚未有一部較為完整的街舞理論教程,我冥想著構思一部較為完整的街舞著作。我受到兩大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是全國優秀的流行街舞舞者,唯恐本人對街舞文化認識的表淺而簡化了純正的街舞文化;另一方面是資深的體育理論工作者,唯恐本人對體育理論理解的深度不夠而造成體育理論在街舞領域應用的謬誤。壓力伴隨著我完成了這部著作。
街舞項目的引入實際上是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衝擊,美國街舞文化的全球化之旅在中國的存在形式卻演變成「舞蹈和運動」多元發展的方向。
本書立足於舞蹈與運動兩個方向發展的契合點,梳理了舞蹈(流行街舞)與運動(健身街舞)的相關理論和教程,為高校街舞課程的開設、具體實施提供一套成熟可行的方案,為規範現有高校街舞項目發展中的自由性提供參考建議,有助於街舞的本土化方向的有效發展。希望本書能成為我國高校街舞項目理論研究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