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3 項符合
你沒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透過當下的察覺,你才能從受苦的夢中醒來 (電子書)
的圖書
|
|
| 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
作者:王啟芬
出版社:人本自然
出版日期:2018-10-19
語言:繁體中文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你沒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透過當下的察覺,你才能從受苦的夢中醒來 (電子書) 內容簡介
1.向前走,同時保持清醒
唯有探索自己的心靈,你的視野才會清晰。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
聖境是這片大陸上世人信仰的中心,年輕人從小在這裡長大,現在他要離開了,許多經常往來聖境的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紛紛前來拜訪,提出他們認為對年輕人最好的建議。
駐守的將軍對年輕人說:「來從軍吧!你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軍隊是個大家庭,能幫助你成長。」
經商的大商人對年輕人說:「跟著我學習經商吧!你現在兩手空空,就算想闖天下也需要資本吧?」
做研究的學者對年輕人說:「還是跟著我學習知識吧!你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
三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建議才是最實際的,各自舉了許多案例和證據,你一言我一語辯論了起來。年輕人覺得每個人的說法都有道理,聆聽他們辯論時,也間接感受到社會環境的現實面,因此心中十分徬徨。
年輕人走到院子裡,嘆了一口氣,在一旁等候載客的司機聽到了,問年輕人說:「什麼事這麼為難呢?」
年輕人將屋裡的情形講給司機聽,接著煩惱地說:「我只是想走出去,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呢?」
司機不以為然地說:「想走出去有什麼困難的?我可以免費送你一程。」
年輕人連忙拒絕說:「多謝您的好意,但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生活過,也沒有錢、沒有知識,沒辦法就這樣出去啊!」
司機聳肩說:「在我的故鄉,哪個人不是從這樣的條件下走出來的?聽你所說,這屋子裡的人,每個人都講得頭頭是道,事實上卻誰也不服誰,這不就表示他們的話都不是真理嗎?他們想讓你走的路,說穿了不過是自己的翻版而已,又哪裡有考慮到你也能走出自己的路呢?」
年輕人迷惘地說:「但是,我能走出自己的路嗎?我又該走向何方呢?」
司機笑著說:「路在被人走出來前,誰知道它是路呢?但是當你出發的時候,總得神智清醒才行。看過別人開車吧?開車的時候不只要注視前方,也得留意後方,因為需要全神貫注,所以必須頭腦清醒。」
年輕人思考著,心中若有所悟,點頭說:「是這樣不錯。」
司機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神智不清時就休息,迷惘的時候不妨步行,若是始終原地踏步或盲目行走,那這一生才叫浪費呢!」
心的體悟:
在現行的教育和社會體制下,大多數人都是相似的,我們可能有類似的求學經歷、相似的工作經驗,然後跟隨社會金字塔的結構前進。在社會裡,敢於脫離現行體制,開創自我道路的人不多,當他們獲得成就時,我們或許會用驚訝、敬佩的眼光注視他們。
但是,不管是走在行人密布的大道,抑或人煙稀少的小徑,不管你是拓荒者抑或追隨者,實踐夢想從來不是件困難的事,外在條件不足以構成決定性的影響,關鍵在於內心。
榮格曾說:「向外看的人,心懷夢想;向內看的人,保持清醒。」若連審視自我內在的洞見都不具備,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呢?如果我們能為自己的衷心所願盡些力量,在生命將止之時,或許就能了無遺憾。
作者介紹
王啟芬
台南出生,台北長大,據長輩們說,是屬於比較好帶的小孩,只要有書看就不會吵鬧。三歲開始,由外公啟蒙讀詩,也是興趣使然,自此對中華文化浸淫日深。
大學畢業後進入網路書店工作,負責人文藝術書區,由此廣泛接觸各類型書籍。其後,轉而投入社會教育,服務於南投當地的公益教育基金會,成為長駐志工。
七年來,隨團隊講學於美國、阿根廷、澳洲等地,深感每個人對自我與人生都存在著不同的偏見、限制與疑惑,但卻無法從根本處著手改變,由此更堅定以公益教育為畢生志業的決心。
目前長住南投山上,除寫作與分享外,也著手淺釋經典的工作。
著有《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你愈愛的,愈要有勇氣往外推》。
目錄
【作者序】 1
PART1當你愈看清楚自己,你愈能掌控人生的方向盤 4
01.向前走,同時保持清醒 4
02.貧民窟裡的富翁 6
03.失去比得到更珍貴 7
04.個性並非與生俱來 9
05.聽孩子說話 11
06.沒錯,是最大的錯誤 13
07.誰是殺人犯? 14
08.企業家的測驗 16
09.不賺錢的工作 17
10.教養的難題 19
11.正向的迷思 20
12.長壽國裡的短命者 22
13.第一印象 24
14.改變自己的人 25
15.真實的圖畫 26
16.多數人與少數人 28
17.母親的勇氣 29
18.作品說明一切 31
PART2向內探索自己的心靈,視野才會愈來愈清晰 33
19.經驗不是唯一的真理 33
20.尋找自我的人 35
21.溫情與冷漠 36
22.不客氣與假正經 38
23.白天與黑夜 39
24.表演的才華 41
25.企業家的聚會 42
26.複製的成功 44
27.最後一日 45
28.無法移植的教養 47
29.先入為主的殺傷力 48
30.簡單的創意 50
31.麻煩與機會 51
32.公車上的一堂課 53
33.成就與幸福 55
34.繼承人的考驗 56
35.為學與做人 58
36.砌牆的道理 59
PART3破除信念框架,你才能改寫命運的劇本 61
37.假設的心境 61
38.拒絕榮譽的人 63
39.孩子的遊戲 65
40.在進入立場之前 66
41.誠實的商人 68
42.追求正確的人 70
43.品德與才能 71
44.退休後的夢想 73
45.長泳的啟示 74
46.內在的源頭活水 76
47.網路與生活 78
48.領導者的責任 80
49.省略的步驟 81
50.直覺者 83
51.溺愛與暴力 85
52.傷人的實話 86
53.延續生命的人 88
54.合適的人才 90
55.獨立的意義 91
56.想要成仙的國王 93
57.無限與有限 95
58.修養的方式 96
序
一名大企業的主管受到社區邀請,給里民上一堂食品安全的課。她為講課做了充分準備,把每一個專有名詞都單獨解釋,並結合圖表來做闡述。她覺得自己已經講得太淺,正擔心會不會讓里民聽厭煩的時候,大家卻舉手發問:「老師,你說的東西我們聽不懂啦,可不可以講簡單一點?」
有位家長對教養子女非常積極,他買了坊間的書和雜誌分析歸納,最後總結出一個資料夾的教養心得,並施用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的情緒愈來愈暴躁,不聽他說話、不接受他的教導。一天,當他試圖用書中的例子和孩子講道理時,孩子突然爆發:「你說的都是別人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
在生活中,我們覺得習以為常的事、絕對不會出錯的事,往往也造成自我思想上的盲點,若非別人反應給我們、提醒我們,或許一生都無法察覺;而即使別人好意提醒了,我們可能還會陷入固有的思維模式中難以脫離。
有則笑話是這麼說的:旅行者在沙漠裡艱辛地找到了一口井,他用盡身上所有布料搓成繩索,繫上水壼垂下井裡,但還是短了一截。這時,天神問他:「我現在可以實現你一個願望,你想要什麼?」旅人馬上回答:「再給我一段繩子。」
若把沙漠比喻為現實環境,把止渴比喻為目標,把淘井取水比喻為實現目標的方法,把天神比喻為機會,那麼笑話就會變成寓言:在現實生活裡,我們所擁有的環境和條件,使我們選擇了當前最想要的目標。當我們努力向目標邁進的時候,擁有更好環境與條件的機會到來了,但是我們卻依然受困在自己的思維裡,因此白白讓機會從眼前溜走。
仔細想想,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走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路時的風景、與我們相遇的人事物,無時無刻不在累積我們的經驗、改變我們的視野、型塑我們的觀念。經驗、視野、觀念,造就了每個人獨特的思想與個性,也使我們受到無形的局限。當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思考或處事才是恰當的時候,想法和做法就會被壓縮在一個固定範圍裡。
有次下課後,一位先生很客氣地請我留步。他說他對修養身心非常有興趣,每天閱讀、養生從無一日間斷,家中收藏了各種相關的著作和錄像,堆滿了整間書房,他接著講出他的目的:他想要請我推薦更多的書籍、音像資料,以充實他的心靈修為。
我好奇地問他說:「先生,您需要這麼多的資料,是為什麼呢?」
他馬上回答:「因為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啊!不管蒐集得再多,還是不足夠的。」
我再問:「那您覺得,以修養身心而言,如何才算足夠?」
他回答說:「至少要像那些大師們一樣,修得很圓滿才行吧!」
我疑惑地問說:「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是指學習知識,和修養身心是兩件不同的事啊!您想,以有限時間來追求無限知識,以人類壽命而言,應該是無法圓滿的,為何您口中的大師們,能修得圓滿,並且留下他們的經驗呢?」
他肯定地說:「那是大師們悟性比較高,我們悟性比較低,當然需要學更多才能覺悟。」
我反問說:「學習知識難道可以增加悟性嗎?」
他遲疑地說:「應該說……可以增加覺悟的機會吧!」
我勸他說:「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坐而學不如起而行。如果只是為了增加覺悟的機會,那麼,生活中處處都是覺悟的契機,不一定非要在知識裡追求不可。再者,雖然今天我可以推薦書籍給您,但是您的體悟依然必須落實於生活,否則即使學富五車,和修養身心依舊沒有關係啊!」
我們不妨也問問自己:「我們心心念念努力的方向,真的可以達到想要的目標嗎?」當我們義無反顧地往前走、向前看的時候,我們也必須了解:人的視角是有局限的。當我們選擇了一個角度,往往失去其他角度;前進一個方向,往往失去其他方向。還好人類並非死板板地生活在平面的世界,我們的思想永遠可以脫離地平面,不受地心引力的束縛,站在思路外俯瞰全局。
或許有人會問:「如何才能辦得到?」
我的體會是:「唯心不躁,處境自明」。
世俗的見解、過往的經驗往往在我們心中創造出各種情境,情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現狀、組織反應、適應環境,但是情境也使我們脫離真實,套入自我假設的模型。長久下來,我們彷彿不是生活在現實世界,而是生活在情境當中;自我的想像與他人的觀點指導著我們的人生走向,自己卻從來不曾察覺。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把心沉澱下來,讓紛飛的思緒安定下來,卸下情境的框架、摘除順境與逆境的分別,讓裝在心上的隔閡與裝飾都一一消融。當我們回復完整而純粹的自己,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也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706617
- EISBN:9789574706617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3MB
|
|
|
| 66折: $ 238 | | 66折: $ 238 | | 66折: $ 1782 | | 作者:韓雨墨 出版社:大元書局 出版日期:2010-06-29 66折: $ 199 | |
|
|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14-10-30 $ 237 | | 作者:安正鳳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04-09 $ 299 | | 作者:檜原フキ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4 $ 111 | |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592 | |
|
| 作者:謎卡 Mika Lin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9 $ 245 | | 作者:伊恩.沃姆斯利 出版社: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09 $ 266 | | 作者:結石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31 $ 247 | | 作者:大衛.H.維斯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13 $ 31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