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是為了回來。
創作,是為了記憶。
清曠,是為了一步一步,清楚明白地走過似錦繁華的人間與天地。
記得一九九六年《雄獅美術》停刊時,我的心中有惆悵有疲憊,更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輕鬆與覺醒。伴隨美術月刊的二十六年間,見證過臺灣美術締造的輝煌歷程,而今,彷彿可以卸下時代的交付與階段的任務,把自己還原成當年那個純真熱愛寫生畫畫的少年。
重拾畫筆,整頓身心的第一步,就是離開從小居住的臺北城,移居中壢,捨離慣有的場域,自然激發出更新的觀照力;在清新的郊野田疇中,日夕與筆硯相親的歲月,竟意外地曠達明亮。
是以〈卜居〉、〈筆墨〉、〈人間〉三卷,爬梳重新寫字畫畫十六年以來的清曠滋味。
──李賢文
★以寫生的眼睛記錄台灣,以筆墨的皴擦創作山水
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本美術專業期刊─《雄獅美術》月刊停刊後,發行人李賢文得以從忙迫中抽身,生命中突然有了「清曠」的意外收穫。他開始用寫生的眼睛記錄台灣,以筆墨的皴擦創作山水。在本書中,他也以文字,搭配三十多幅的作品,自述近十六年的創作心得,是一本集藝術欣賞、生命哲學及寫生遊記的散文佳作。
●就在仔細地看,慢慢地畫之間,內心彷彿也有難言的喜悅;因為用畫的,所以看的速度變慢了,因為速度變慢,許多細節突出了,以前看不到想不到的,現在忽然出現了。用「畫」的角度取代用「看」的態度,一朵花裡,隱然有一個全新的世界。
──摘自首卷「卜居清曠」之伍〈千花一樹〉
●能夠提起毛筆,畫出一片葉子,就可以畫出一棵樹;能夠畫出一棵樹,就可以畫出一座森林;能夠畫出一座森林,就可畫滿一個世界。
──摘自貳卷「筆墨清曠」之壹〈菩提三章〉
●橫向冊頁,被迫收納縱走的山形;蜿蜒的溪谷,忽隱忽現。構圖上的空間壓迫,與寫生中的時間壓迫,雙重壓迫帶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慣性解放。當我們愈是不能深思熟慮仔細安排畫面的邏輯性時,我們就愈接近一個全新的視覺經驗。
──摘自參卷「人間清曠」之捌〈合歡道上〉
★抒發人文關懷,記錄時代的歡愉和悲苦
李賢文的山水寫生非僅寫景,借景寄情而已。他意在抒發人文關懷,記錄時代的歡愉和悲苦,頗有慨然警世味道,史實意味濃厚。二○一二年新作〔日升月恒〕,他記錄了台灣中部風災重建、歷劫復生的事跡。
★另闢新徑,直接訪境寫生,記錄真實感受
〔三探九九峰〕長卷(2011),是李賢文以美術,為台灣的百年九二一大地震,留下歷史的見證。在本書中,讀者可以清楚見到畫中亂石崩雲、荒草埋徑、滯水淹樹、野雁橫飛,一片災後奇景。
在名家為此作的題文中,書法家陳雲程以「畫以載道」;旅法哲學家熊秉明以「『地震』為題,古所未有」;水墨畫家鄭善禧以「當今國畫記實創作之代表」,讚許畫家另闢新徑,拋棄傳統山水的想像謄寫,直接訪境寫生,記錄真實感受,及對於大自然,對於人道的關懷。
「觀余承堯先生之山水,猶如春入夏;讀張光賓先生之畫作,彷彿秋至冬;而李賢文君之水墨,恰似早春時節。」──日本設計大師杉浦康平
作者簡介:
李賢文
◆美術歷程:
1947 生於臺北市。
1964 師大附中寫生會創始會員,並擔任首任會長。
1971 創辦《雄獅美術》月刊。
1973 遊學法國,期間與海外學人廣泛交流。
1975 自法返臺,主持《雄獅美術》編務。
1996 《雄獅美術》停刊,遷居中壢,以書畫自修。
2004 與盧廷清、鄭治桂在臺北福華沙龍聯合舉行「群玉山頭」畫展,並出版《群玉山頭》一書。
2011 應臺北藝境畫廊之邀,與張光賓老師舉行「蒼樸‧清曠‧筆墨情」雙人展。
2012 應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之邀舉行「人間清曠」水墨個展。並出版《人間清曠》一書。
◆李賢文系列創作:
關注臺灣自然環境變遷系列:〔三探九九峰〕長卷(2001)、〔流變圖〕冊頁(2001)、〔萬頃流木〕三連作(2009)。
水墨寫生臺灣山水系列:〔雪霸登高圖〕四聯屏(2000)、〔百年大雪武嶺行〕長卷(2005)、〔玉山有待圖〕(2007)、〔合歡道上〕冊頁(2009)、〔塔塔加大鐵杉〕四聯屏(2011)、〔日升月恒〕四聯屏(2012)。
記寫生活情趣系列:〔觸賞自觀〕冊頁(1999~2001)、〔戀楝四季〕四連作(2002~2009)、〔世界荷塘〕四聯屏(2009)、〔春之五苓〕四聯屏(201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初見李賢文先生的水墨畫,總覺素雅脫逸,看似信手塗抹間,隱隱然流露出一股大家氣魄。
─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 吳方正
賢文以毛筆和水墨銜接早年寫生經驗,不採取臨摹範本的國畫陳規,直接師法大自然,著實令人眼目一新。
─手藝人 奚淞
李賢文認同水墨形式,努力深化水墨語言的表現性,透過輕描和淡寫,蘊造出悠遊深刻的世界。
─藝評家 江衍疇
李賢文走過大陸五嶽、西藏佛教聖地、印度喜馬拉雅山,重新回到台灣,才發現心中的聖山其實離我們不遠。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 林永發
從我近四十年的貼身觀察來看,發覺父親李賢文的所思、所言、所行,大概除了繪畫、大自然、人文關懷,還是繪畫、大自然、人文關懷。
─雄獅美術主編 李柏黎
名人推薦:初見李賢文先生的水墨畫,總覺素雅脫逸,看似信手塗抹間,隱隱然流露出一股大家氣魄。
─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 吳方正
賢文以毛筆和水墨銜接早年寫生經驗,不採取臨摹範本的國畫陳規,直接師法大自然,著實令人眼目一新。
─手藝人 奚淞
李賢文認同水墨形式,努力深化水墨語言的表現性,透過輕描和淡寫,蘊造出悠遊深刻的世界。
─藝評家 江衍疇
李賢文走過大陸五嶽、西藏佛教聖地、印度喜馬拉雅山,重新回到台灣,才發現心中的聖山其實離我們不遠。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 林永發
從我近四十年的貼身觀察來看,...
章節試閱
賢文自述
我的一生如果說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也許就是我的人生,跟「筆」有著不解之緣。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戰後台北圓環附近的我,父親是白手起家的文具商。成長在鉛筆、蠟筆、水彩顏料等文具環境中的我,對文具製造的興趣,遠不及對文具使用的熱情。從小我就喜歡畫畫,記得初中時,就經常到處寫生,也曾得到全省學生美展第一名。高一那年與同好組織「師大附中寫生會」,影響我日後一生行迹。
一九七一年輔大四年級二十四歲時,我創辦了《雄獅美術》月刊,將「寫生會」進一步拓展立體化為以全民為對象的美術雜誌。我手中寫生的畫筆,漸漸變成編輯台上的原子筆。一九九六年出滿三○七期後,《雄獅美術》停刊,圖書出版繼續前進。而我,也搬離台北擇居鄉間。一時之間,我的人生,忽然出現巨大留白;時間多了,空間大了。
放下原子筆的我,手中出現一支看起來很輕,拿起來卻很沉重的毛筆。從舖紙、研墨、濡筆到點染之間,每一步都戰戰兢兢,卻也充滿驚喜。用寫生的眼睛記錄台灣,以筆墨的皴擦創作山水。
筆中歲月長,人間春秋短。一回首,「雄獅美術」四十一年匆匆流過。從鉛筆、油畫筆、原子筆到毛筆,手中握的不再只是一支筆,而是一管汩汩流出,從年少到白髯,不曾停止過的對藝術的熱情。
天上浮木
新聞事件一波接著一波,再大的新聞過一段時間也漸為人遺忘,然而九二一大地震與八八世紀洪災卻難以抹去記憶。
二○○九年八月八日土石流淹覆山地部落的事件,深刻依舊;而一張台東海岸漂流木的新聞照卻引發了我的沉思。
當時,震撼於此照,遂隨著台東家扶基金會,於八月下旬前往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洪流暴衝,太麻里溪狂奔,兩岸屋舍隨惡水沖入大海,原只百公尺寬的河床,竟迫寬為兩公里。所到之處,盡是巨石、漂流木。遺跡斑斑,怵目驚心。
同年十一月,台東舉行「東海岸漂流木國際藝術創作展」,即盼此活動,能為八八水災大量漂流木,注入新的藝術人文生命。走訪台東,眼見無數漂流木,橫陳岸邊,一邊是蔚藍太平洋,一邊則是殘敗萬木塚。雖說漂流木是山林送給海洋的禮物,但想像高山之上的蒼翠林木,一夕之間連根拔起,奔流入谷,令人感嘆!當無常現起,則國土危脆,命同螻蟻,今日躺在海邊的漂流木,而昨日的它們,又在何處?!
有感於此,我畫下了〔萬頃流木〕,為天地無常,人間有情,留下印記。
當天,現場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擺放在舞台前的一根碩大漂流木。傍晚時,偶然抬頭,忽見天際「浮現」一根漂流木於迷濛霧氣間。原來,遠方一片山岳,因被海洋氣流影響產生的平流霧所遮蔽,只剩山頂一線,乍看,恰似漂浮在雲端的一根木頭啊!大自然的妙境,無處不有;大自然以其妙境,對應人的心境,卻是十分稀有。
舞台前的漂流木與浮現在雲間的漂流木,彷彿是漂流木不同的「示現」,大自然似乎告訴世人這海岸邊無數的漂流木,其實都來自山上雲間。原本生長於深山林內的樹木,因風雨交侵,而翻滾沖刷到山下海邊,每一根漂流木,都代表山上的無數棵樹;每一根現在看似腐朽蛀壞的漂流木,也都曾經是蒼翠碧綠的山上樹。「腐朽」與「青翠」,不過是生命不同階段的不同形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啊!
對於生命的敬畏與謙卑,祖居山地的原住民,似乎有更深的理解。阿美族的漂流木雕刻家拉黑子即表示:「木頭何必分一級木與二級木,凡是任何漂流木,不論是檜木、牛樟或雜木,都可加以善用;而人就是人,又何必分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如果說「天上浮木」是大自然現身演說「一即一切」法,那麼,拉黑子則更進一步直指人與人之間的無分別。〔天上浮木〕此畫,即誌此悟。
信步海邊,無意間走到都蘭鼻,時值黃昏,一片曠野荒岸中,看見一根高大的漂流木,巨人一般,矗立在荒野中。孤寂的樹身對映出天地的遼闊,非常超現實。
從魯凱族漂流木雕刻家峨冷與阿美族希巨的口中,得知這根兀立荒野中的漂流木,原來是一段悲愴的傳奇化身。二○○三年,部落為了保衛先民聖地,對一件BOT案積極抗議,動員組織時,一位非原住民的支持者陳明才導演,竟投海自盡於都蘭鼻。那是二○○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他在遺書中寫道:「我選擇都蘭鼻海域作為人生終站,活著,沒能為它做點什麼,就葬身大海,聊表敬意罷……」失蹤後,三天三夜,打撈不到遺體,竟意外漂來一根巨大漂流木。於是友人們把這根漂流木,高高豎起,面向大海,天問般地立足於都蘭鼻,像是永恆地抗議、吶喊著。
〔天佑都蘭鼻〕此作,即是紀念是日乍見此景,內心的傷悼與感懷。
不論是海岸邊的漂流木、天上浮木還是都蘭鼻陳明才無言的漂流木,他們都是大自然慈悲的恩賜與智慧的示現。「漂流木」不是天災的沖刷物、廢棄物,「漂流木」是天地的遺愛與教導,在一片瘡痍之中,容許世人更深的注目與沉思。
三探九九峰
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的災難記憶猶新,未料二○○九年的八八水災又重創南台。百年大震與世紀水災先後給我們帶來國土危脆的警惕與人生無常的感嘆。
那一天,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全台民眾在睡夢中被一陣強烈搖晃驚醒。收音機不斷播送著令人緊張不安的新聞:這是台灣百年來發生的最大規模地震……。
還記得,以前只要搭車從中潭公路進入埔里,都會不時抬頭觀賞青翠的九九峰。不料大地震後,新聞照片中的九九峰,宛若削了頭似的,光禿禿一片。滿山翠綠覆蓋的林相,一夕之間消失無影無蹤,好像地獄谷一般蕭瑟淒涼,令人望之不寒而慄。
千禧年四月,帶著一顆緊張的心開車南下。發現草屯與埔里之間的九九峰,山巒土石裸露,只餘少數松樹或矗立或斜臥,彷彿看到太行山危巖,黃山孤松,牽動我一探究竟的心緒。
此後一整年間,數度前往南投災區探訪寫生,在日月潭德化村邂逅了總人口數不足三百人的邵族,災後家園重建與族群文化傳承,對他們而言都是漫長而艱辛的道路;在以竹子興建傳統樣式的邵族組合屋四週,他們舉行播種祭與盪鞦韆祈福儀式,在巨震之後,更顯得邵族人對文化重建的熱切期望。
來到集集火車站附近的武昌宮,驚見整幢建物坐沉塌垮下來,歪斜的神像與廟宇,色彩依舊絢麗卻淒涼動人。「百年巨震天地同悲巍峨宮殿成殘墟;千載永續神人共奮宏基再造看今朝。」在現場讀到此對聯,不禁感慨萬千。回顧台灣歷史,每逢災難,地方百姓紛紛出錢出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觀念深植人心。
於埔里近郊的九份二山震爆點,乍睹一片亂石崩雲的奇觀;地牛翻身的造山造湖運動,帶來的是「一線天」、「無底洞」等巨石怪岩交枕的奇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堰塞湖」。由此想像,世間殊象,哪一個不是假天地之變而有如此不思議之景?
「清溪九重十八重,迴環九十有九峰;朝來爽氣撲眉宇,人立煙巒倚古松。」日治初期寓台舉人蘇菱槎的這首詩境,寫出人們對九九峰的美麗想像。記得初次嘗試登爬九九峰,可惜在半途為土石流所阻;第二回由大坪頂往馬麟窟的芒埔坑的山崗上,找到了觀看九九峰的最佳視點,冒著炙熱陽光,針對同一景觀,寫生七種不同構圖,是挑戰也是考驗;最後由雙冬的石灼巷進入,徒步兩小時,終於成功登頂,沿途盡是逼眼禿峰,令人緊張,幸有少數松樹孤零零地緊捉住黃土地,帶來一點綠意。佇足鞍部可遠眺霧峰丘陵,台中盆地以及烏溪出海口。
有了足夠的寫生稿與資料照片,幾經思量,覺得以傳統手卷形式,較能展現大地震給人的感受。這就是〔三探九九峰〕長卷誕生的因緣。
旅法著名藝術家熊秉明(1922~2002),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曾為〔三探九九峰〕留下了跋文墨寶。他說〔三探九九峰〕此圖與前人不同者有四,並以美術史的眼光與提攜後輩的胸襟寫出:
以地震為題古所未有,一也。
面對大地震,自然生發一種使命感與責任心,在此特別時刻,藝術的可貴在於以文學、以詩、以畫、以音樂來安撫與振奮人心。因此做為一位畫家的我,記實九二一大地震,是使命,也是責任。
開卷用飛沙散點法寫洪濛混沌古之未見,二也。
筆墨應該服膺感覺;寫地震後怪石交疊的場景,宜就地用眼觀察,用心想像,寫出自己當下的感受。而「飛沙散點法」乃熊先生的創語。
寫峰巒湖海用自家之法,追客觀之實貌,不因襲古人舊規,三也。
傳統山水皴法固然是前人留下的智慧,但也侷限了創意;我們固然要學習傳統,但也要由傳統中打出一條新路,古人未曾畫過的景象,正好給我們創新的機會。
展卷縱觀,氣勢開闊而逼察一木一鳥一草一石皆細膩可愛,亦巧亦拙,亦拙亦巧,悲憫眾生之心自見,四也。
手卷方便畫者處理不同時空場景,而觀者隨卷開展,先看到的是頭戴斗笠,伏地寫生的畫者,接著九份二山震爆點、堰塞湖、原住民祖靈的祭禱,寫「佛」字的出家師父、山林再造的工人,以及九九峰的遠近景等,一一構成〔三探九九峰〕的內容元素。
回想當年,畫者如果不是感情的驅使,很難畫出這件高六十公分,長二千八百六十二公分的長卷。然情真意切,畫意自然湧出,不能截也不能擋;它能打破傳統山水畫的條條框框,很自然地以自己的方式去表達。畫中所思,無非是自己所欲表達者,而沒想到章法形式,但形式自在其中。
歷經十多年,九九峰已大致回復往昔翠綠山巒的景觀,而野生動物也陸續遷回棲息,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貌。地震崩裂的九九峰奇景已不復存在,而〔三探九九峰〕長卷,卻以水墨記實創作,見證我們這一代永難忘懷的共同記憶。
賢文自述
我的一生如果說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那也許就是我的人生,跟「筆」有著不解之緣。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戰後台北圓環附近的我,父親是白手起家的文具商。成長在鉛筆、蠟筆、水彩顏料等文具環境中的我,對文具製造的興趣,遠不及對文具使用的熱情。從小我就喜歡畫畫,記得初中時,就經常到處寫生,也曾得到全省學生美展第一名。高一那年與同好組織「師大附中寫生會」,影響我日後一生行迹。
一九七一年輔大四年級二十四歲時,我創辦了《雄獅美術》月刊,將「寫生會」進一步拓展立體化為以全民為對象的美術雜誌。我手中寫生的...
作者序
序一
斷裂與傳承──讀《人間清曠》有感
──奚淞
清晨電話鈴聲響起,我趕往接聽,是熟悉的聲音:「哈囉!我現在正在玉山山頂上……」
李賢文,我半個世紀的老友。五十年前在師大附中創辦「寫生會」的小夥子,現在是揹了水墨畫袋到處趴趴走的老神仙。白鬍子老先生「人在山上」豈不就是「仙」嗎?
「我剛剛在玉山主峰看日出,真壯觀,眼前便是台灣百嶽,令人禁不住要歡呼──咿哈、福爾摩沙!」用手機在海拔近四千公尺高度與我通話的賢文,音質清晰,彷彿就在身邊。
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除了玉山傳訊,這些年來,賢文也曾在各處山林、海濱跟我通消息,分享一份體驗自然及在山野裡作畫的喜悅。大人而不失赤子之心,正也就是賢文。
欣喜賢文把多年創作結晶出一本《人間清曠》圖文集,草稿清樣先睹為快,讀完有一份感動──歷經歲月,生命展現出成熟風貌,就像秋日沉碩的果實。
回顧四十年前,一九七一年,於輔大畢業前夕的賢文創辦《雄獅美術》。這是台灣第一本專業美術刊物,對美術環境的發展起重大作用。一九八四年,他又創辦「雄獅画廊」,此後台灣畫廊如雨後春筍,蔚為一片榮景。作為一位文化事業的推動者及經營者,他居然在一九九二年拿起毛筆,一頭栽進水墨畫和書法中。或有人會以為這只是一時熱忱、業餘消遣而已,那就錯了。
賢文一生愛好是繪畫。雖然在生命盛年很長一段時間忙於事業而無暇繪畫,然而當他再度拾起畫筆,志在彌補情性上的斷裂、追回一片熱愛美術創作的初心,於是下筆而不能自休。
賢文早年畫水彩、油畫,興趣在西畫領域。在近代急遽社會文化變遷中,不察覺間傳統畫趨向沒落、在西化環境中漸漸失去大眾關心,此時賢文改換早年熟悉工具,以毛筆探觸宣紙水墨畫境,其所銜接的斷裂便又可以從文化變遷的角度來審視了。
試觀水墨國畫近代的頹弱,主要的因素是一昧尊古泥古而不知取法大自然,尋得創新契機。回顧古來藝事,唐宋繪畫的精嚴華美出於對自然的詳密觀察,而後才有元代繪畫的簡淨寫意;中國歷來畫家非凡的水墨表現到了明清,漸漸凝結成概念化的筆墨法則,例如民間流傳的「芥子園畫譜」,其中對樹、石、雲、水、花鳥、人物、造景法都立下種種法則規範,習畫者只要稍加臨摹,便能「疊石架山」,造出像模像樣的「國畫」」出來。這就像文人熟讀成語典故做八股文,往往失去生命實感,流為表面文章。當強大西潮襲來,人們生活整體改頭換面之際,水墨畫顯出它無法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弱點。可惜的是千年傳承,一向最能傳達中國人品格情意的毛筆和水墨,失去民間的活用,就要隱退為博物館古董,但供後人憑弔了。
由此來看「人間清曠」創作系列,賢文以毛筆和水墨銜接早年寫生經驗,不採取臨摹範本的國畫陳規,直接師法大自然,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自一九九二年起,賢文選擇用一枝毛筆接續他的美術人生,同時也開始進入佛學領域。孜孜不倦水墨藝事的他,起始使用小片日本製的「畫仙板」,以便攜帶、寫生。初期作品與他早年的水彩寫生風格、技法相近,也即是採西畫的單點透視法,設色也較濃重。待他體會到毛筆特殊美質,大量探觸宣紙水墨皴染效果後,新面貌出現了。一九九五年深秋,賢文與瑜珈行者瑪督拉難陀赴印度進行佛蹟之旅。在佛陀正覺地菩提伽耶,賢文作現場寫生。他磨硯取墨、小碟調色,長條宣紙就小畫板移動、落筆作畫。由清晨五點天濛濛亮直畫到黃昏日落,整整十二小時無中斷地進行水墨寫生。「今天是我平生以來最純淨又最勇猛寫生的日子。」李賢文那天晚上在日記中記下這一行字。
聖地大精舍、菩提樹、金剛寶座、靜坐冥想的修行人,投身匍伏行大禮拜的藏僧……這一切臨場強烈感觸,都在當下流貫於筆墨。因為是寫生,無從達成畫室創作的詳密與精細,卻於稚拙中顯現出童真的欣喜、心與境合一的生命感。同時,往昔類同西畫如攝影機鏡頭般的單點透視,也因為現場視點和條幅宣紙的不斷移動,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傳統國畫多焦點遊移的繪畫表現。賢文由他的虔誠和勇猛中,找到了他創作上突破框限的自由空間,是早年寫生所不曾有的境界。
二000年春日,賢文約我看他耗時半年完成的〔三探九九峰〕。這幅橫卷高六十公分、長達兩千八百六十二公分,表達出「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埔里九九峰的景象。畫面由伏地寫生的畫家(賢文)起首,連接上九份二山震爆點土石橫流、岩塊交疊的狼藉景象,而後是樹梢聳立水面的堰塞湖災景,接著有原住民於震後向祖靈祭禱祈求保護……這已經不是一幅畫,而是畫家用心與手創作出來的記錄電影。中國手卷邊展開、邊觀賞的形式如此貼合寫生的臨場感,不只是一般繪畫中抽離的景物,就連時空流動都包含在內了。〔三探九九峰〕令人驚訝、歎賞;這也是賢文投身大地,感受國土危脆,以悲心與愛心形諸筆墨的傑作。
當時賢文囑我為此畫寫跋,我心中浮現的題目是「情濃於墨,意比紙長」。內容文字如下──
「賢文為九二一地震繪成〔三探九九峰〕長卷。畫中亂石崩雲、荒草埋徑、滯水淹樹、野雁橫飛,一片災後奇景。然造化中生機不息,人民依舊理荒植籽。直此自然人文遽變之新世紀初,觀畫別有一番感觸,故為記之:
莫歎行路難,難行之路有人行;莫慊人生苦,歷苦之後見真心。」
〔三探九九峰〕之後,賢文依舊精勤於水墨寫生、書法,又是十多年過去。當此際賢文推出畢生第一本圖文集《人間清曠》時,埔里一帶地震裂傷已經痊癒,九九峰回復往昔翠綠,野生動物復育,一片欣欣向榮。於此,我們可以相信無論是自然、人文乃至於個人生涯所遭遇的斷裂,都可以在挑戰下重新找到希望和精進的能量,把一份活潑生機繼續傳承下去。以此與老友賢文共勉。
序一
斷裂與傳承──讀《人間清曠》有感
──奚淞
清晨電話鈴聲響起,我趕往接聽,是熟悉的聲音:「哈囉!我現在正在玉山山頂上……」
李賢文,我半個世紀的老友。五十年前在師大附中創辦「寫生會」的小夥子,現在是揹了水墨畫袋到處趴趴走的老神仙。白鬍子老先生「人在山上」豈不就是「仙」嗎?
「我剛剛在玉山主峰看日出,真壯觀,眼前便是台灣百嶽,令人禁不住要歡呼──咿哈、福爾摩沙!」用手機在海拔近四千公尺高度與我通話的賢文,音質清晰,彷彿就在身邊。
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除了玉山傳訊,這些年來,賢文也曾在各處山林...
目錄
賢文自述
序文
序一 斷裂與傳承──讀《人間清曠》有感/奚淞
序二 淡寫悠遊,輕描深刻──李賢文的水墨途徑/江衍疇
出版序 繪畫、大自然、人文關懷/李柏黎
自序 清曠三卷/李賢文
首卷 卜居清曠
壹、 戀楝四季
貳、 觸賞自觀
參、 模糊的歲月──母親的畫像
肆、 世界荷塘
伍、 千花一樹
陸、 體露金風
柒、 鼠牛虎兔
捌、 樂在春聯
貳卷 筆墨清曠
壹、 菩提三章
貳、 雪霸登高
參、 南橫三山
肆、 玉山有待
伍、 不二‧不盡‧富士山
陸、 三探九九峰
柒、 流變
捌、 天上浮木
玖、 黑與白──綠島現地寫生
參卷 人間清曠
壹、 人間清曠
貳、 日出台東
參、 菩提伽耶組曲
肆、 重看生命的篇章──拉達克寫生的啟示
伍、 心在高原
陸、 京都春秋
柒、 黃澄紅醉
捌、 合歡道上
賢文自述
序文
序一 斷裂與傳承──讀《人間清曠》有感/奚淞
序二 淡寫悠遊,輕描深刻──李賢文的水墨途徑/江衍疇
出版序 繪畫、大自然、人文關懷/李柏黎
自序 清曠三卷/李賢文
首卷 卜居清曠
壹、 戀楝四季
貳、 觸賞自觀
參、 模糊的歲月──母親的畫像
肆、 世界荷塘
伍、 千花一樹
陸、 體露金風
柒、 鼠牛虎兔
捌、 樂在春聯
貳卷 筆墨清曠
壹、 菩提三章
貳、 雪霸登高
參、 南橫三山
肆、 玉山有待
伍、 不二‧不盡‧富士山
陸、 三探九九峰
柒、 流變
捌、 天上浮木
玖、 黑與白──綠島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