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少年小說論點的反思 文∕張子樟
經濟富裕、思想解放、資訊傳播快速及讀者的需求等等因素,促使臺灣的出版業十分蓬勃。出版業者為了擠入熱賣的排行榜,絞盡腦汁出奇致勝,所以愛情小說、女性小說、同性戀小說;成長學、規畫學、生死學……各領風騷。童話、故事、繪本;單冊、套書、精裝、平裝搶佔市場。尤其各類獎項的設立,更帶動風潮,對讀書人口的量及質的提昇,有一定的貢獻。然而,對臺灣的作家、讀者與評論者而言,少年小說則是一種發展頗為緩慢的文類。到目前為止,由本地作家撰寫結集出版的少年小說依然不多,評論文字則更少。事實上,臺灣社會急速變遷,青少年的生活日益複雜,面對的衝擊更是五花八門。他們的需要值得我們關切,他們的思想值得作家執筆關照,為時代留下一些動人的軌跡與感人的記錄。作家除了刻畫當前的社會變遷實況這一部分題材之外,也可以檢視與追溯歷史,揣摩以往的青少年生活,還可以想像未來世界青少年的實況,虛擬實境,揣想他們如何在不可知的未來面對生活。總之,作家可以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不斷穿梭、記錄、篩選,描繪記錄這塊土地上不同年代的青少年生活。
本書重點即在反思有關少年小說的一些論點,希望能對少年小說的閱讀、創作、評論與出版,提供一些淺見。因此,本書提及的幾個討論重點,都以國內外現有的作品做為實例來檢驗理論。
第一篇討論的是少年小說的永恆主題──啟蒙與成長。在談主題前,先界定少年小說與兒童小說的不同。少年小說設定適讀年齡層為十至十八歲。這段年齡的孩子正處於快速成長的轉變期,面臨許多困惑與期待。啟蒙與成長並非少年小說的專用主題,但少年小說的內涵卻可用啟蒙與成長全部概括之。本章重點在深入探討啟蒙與成長和少年小說的密切關係,並依據作品內容予以分類,略加介紹。
第二篇從作者、文本與讀者三者的互動,來談論青少年讀者的閱讀行為。閱讀是傳播的一種方式,人人都有自己的閱讀方式,每個人的閱讀過程無法避免預存立場。意見領袖與守門人也同樣出現在閱讀行為中。因此,讀者如何閱讀是第二篇的主要討論重點。在讀者反應方面,本章則特別強調閱讀時的填補、延伸與偏離、背叛的過程。
少年小說與成人小說一樣重視人物的刻畫。儘管少年小說的人物較為單純,但在人物塑造、人物衝突 、人物類型方面,與成人小說一般考究。少年小說的人物塑造,可從角色的動作、長相、言談、他人的評估與作者的描述等表現出來。少年小說的人物衝突雖不像成人世界那樣慘烈,但還是可分為個人與自我、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另一個人,以及個人與自然等四種衝突。人物類型以扁平人物與靜態人物較多,然而圓形人物與動態人物也不少。第三篇即針對上述重點討論。
青少年成長過程深受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影響,其中與家庭的關係尤為密切。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青少年絕大多數的時間必須與家人互動。父母除了提供養育的場所之外,還擔任兒女的學習對象。現當代少年小說常以男孩為主角,父親為配角,兩人親密與疏離的過程,成為小說中主角成長的基調。第四篇的重點在探討少年小說中的父子關係,細讀中外現當代作品,梳理出幾種父親形象的類型,詳加分析比較。當然,中外父親都是凡人,具有凡人的優缺點,才有故事的演化,也才有笑有淚。作品中父子之間的互動,即使大環境有了重大的變遷,也同樣是依據人性而反映在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上。
雖然許多兒童文學作品曾觸及生死問題,但並未以其為最主要訴求。實際上,生死問題常常成為少年小說裡,角色啟蒙與成長過程中最難以克服的關卡。作品中的青少年勇敢面對死亡後,得到某種啟示,往往能脫胎換骨,遠離青澀的青春階段,成為自立、自主、自強的成人。第五篇〈未知死,焉知生〉一文的主要內容在分析少年小說中的死亡呈現。我們發現,青少年對心愛寵物、好友與親人的死亡以及不死的幻想,依其性格及生長環境而有不同的反應,有些稍為年長的青少年甚至漠視死亡。生死問題對不知人間疾苦的少年造成的煎熬與困惑,使作品中的青少年終能擺脫天真、認識現實,邁入成熟。
少年小說以寫實起家,寫實作品一向最多。二十世紀末,奇幻文學重整旗鼓,加上圖象媒介的推波助瀾,「少年小說童話化」變成一種時尚,無人能夠抗拒,成為青少年文學不可忽略的一支。於是,所謂的「少年小說」不再局限於寫實,以比較寬闊的視角融寫實與幻想於一爐,這種文類也就沒有任何限制,作者可以隨心所欲,盡情遨遊於想像世界裡,因此,新版加上〈真真假假的幻想世界〉一文略談奇幻文學,使內容更為充實。
第七篇談到臺灣少年小說的未來。筆者認為借鏡他人與自我成長是最好的方法。這一篇介紹美國出版界、學術界與學校密切互動的情況,他們三方面的努力與配合,使少年小說發揮了可觀的功能,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參考學習。對於我們未來如何發展,筆者從國內作家的努力方向、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與出版者能做什麼這三點來討論。從這三點的檢視中,希望能為臺灣的少年小說奉獻一些微薄的力量。其次,關於本土少年小說的論述不多,特地補上〈作者、文本 、出版者與讀者──臺灣少年小說現象〉和〈臺灣少年小說怎麼走〉兩篇文字,使得讀者能進一步了解當前臺灣少年小說的發展概況。
文本剖析部分有三篇。〈從歷史與閱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一文對筆者有雙重意義:它是筆者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第一篇論文,這篇作品的作者李潼先生把歷史小說的概念和魔幻寫實的技法帶進臺灣少年小說的創作,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臺灣的兒女》系列以近百年的臺灣歷史做為大背景,企圖以有限篇幅呈現臺灣某些年代的生活實錄,構想壯偉、架構明晰。本書〈發現臺灣人〉這一篇,只選擇其中與花蓮有關的三冊來討論。李潼以「愛」來闡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刻畫臺灣人的某些特殊性格,西元一九六○、七○年代的臺灣社會百態充分展現於他生動活潑的筆下。他與所有具有良知的人一樣,希望臺灣擺脫數百年來族群爭鬥的情緒,為這片土地貢獻一分力量。
李潼先生雖然已過世兩年多,至今仍然是本土少年小說最具分量的創作者。在二○○五年的十一月五 、六兩日舉辦的【永遠的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先生作品研討會】上,筆者擔任專題演講,回顧他瀟灑短暫但發光發亮的一生。講稿放在書尾,為附錄的一部分。
第十二篇討論的作品是當前問題小說的一本代表作。《嗑藥》(Smack)這本爭論性頗高的得獎小說,在大西洋兩岸議論不斷,主要是因為它的內容與形式都可以大作文章,衍生不少問題。內容不僅敘述毒品對青少年的傷害,還談到現代父母難為、同儕壓力、青少年藐視法律、人際疏離等現象。在形式方面,也有許多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例如多重人稱敘述法的應用、適讀年齡的確定、其他媒體的配合等。這本書以說實話、不說教贏得青少年的喜愛,超逸的筆觸確實傳達了部分徘徊法律邊緣的青少年的苦悶與迷惘。
另外,在數篇論文後面,筆者針對其內容特性,分別寫了引介短文:「導讀筆記」。這幾篇短文主要是說明筆者撰寫該文時的反思積澱與感情抒發,以及表達對未來讀者的期許。筆觸稍帶感性,不如論文那般嚴謹,但所談之事始終不離「閱讀」二字。希望讀者閱讀本書後,能按圖索驥,從文中介紹的優秀少年小說中,找到自己最喜愛的作品,徜徉在書中的虛幻與真實世界裡。
附錄的書目整理也是大工程一件。近十年來,有不少出版社投入少年小說的出版工作,書量相當可觀 ,整理工作十分耗時傷神,不易周全。幸好有多家出版社願意提供翔實的書目,使得工作進行還算順利,在此特別謝謝他們的協助。但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筆者無法仔細閱讀書目中的每本書,如有疏漏,還請多多包涵。
最後筆者要感謝天衛文化,該公司多年來默默耕耘臺灣少年小說的園地,這份堅持與理想是出版此書的原動力。同時謝謝內子蘇月英女士,多年來她寬容筆者全力投入學術研究,這次更幫忙潤飾全書文字,提昇了本書的可讀性。
經過各方將近十年的努力耕耘,少年小說已成為臺灣兒童文學中重要的文類之一,但由於國外譯本與本土創作不成比例,發展得並不是十分理想。這點可能還得依賴作家努力創作,出版社熱心協助出書,才有辦法改善。在高聲倡導「從具象的圖像回到抽象的文字」的時候,也許少年小說作品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