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通往自己的道路:尋找吳英長
這本書是對吳老師的還願,也是對我自己十三歲時的生命奇遇尋找解答。
歷史中存在著關鍵年代,生命中也存在著關鍵時刻。關鍵年代留下的刻痕,成為後來者的歷史印記,如影相隨,長相左右。關鍵時刻有時如同拋下錨錠,生命從此凍結,無論如何向前航行,始終迴旋盤繞,糾纏不休;有時則為往後的生命航道定向,從此決定人生的基調。
1948年舉家被驅離巴勒斯坦的薩依德(Edward W. Said),晚年出版自傳《鄉關何處》(Out of Place),封面上的少年薩依德,清楚地告訴讀者,他所開創的後殖民文化批判與省思,無非是回應十三歲時的生命際遇。於我而言,1971年處暑,當我正告別愚騃童年,迎向慌亂無措的青春歲月時,與吳英長老師的相逢,決定了我的生命基調,十二歲那年也成為我生命中的關鍵時刻。
那一年的啟航,年少懵懂,雖然大霧迷離,但我彷彿看到前方隱約有光,遂能大膽向著光前行。
十五歲,吳老師在一封信中要求我對自己深刻提問,並且說:「如果您肯多一點並且早一點去追究這些問題,相信您會很快地獲得自由之身?」
「獲得自由之身」,其實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束縛的年代、壓抑的青春,「自由」是個可望(渴望)而不可及的夢。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少年吳英長有多麼「渴望自由」。生命中有著奇妙的緣分,有時曲折婉轉,看似巧合,卻是命定。
與吳老師的緣分既淺且深、既短且長。二十歲以後,我只見過吳老師兩次。吳老師獻身教育的漫長時光,我參與得很少。書寫吳老師,對我來說是個尋找的過程。尋找吳英長,最終卻發現,吳老師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讓自己「獲得自由之身」,這也是吳老師喜歡說的,教育志業,是「為己之學」。他的一生始終走在「通往自己的道路」,他的教育志業也在陪伴孩子找到那條「通往自己的道路」。
而我終究也發現,尋找吳英長的旅程,於我而言,也是一條「通往自己的道路」。
這是吳老師給我的最後一堂課。
書寫人物,最困難的,不是寫了什麼,而是什麼沒寫,放棄的永遠比寫進去的要多得多。這當然不是ㄧ本鉅細靡遺的全傳,只是紀錄我個人探尋吳老師人格風範與特質的過程,無論如何,ㄧ定是片面而不周全的。感謝所有在書寫過程中接受訪談或提供資訊的長輩或朋友,您對吳老師的追憶與念想,如果沒有寫進這本書,不是不重要,只是剛好放不進我選擇的書寫脈絡。
謝謝師母左老師給我最大的空間,讓我自由呈現自己眼中的吳老師。這只是第一本吳老師的傳記,將來當然可以有其他吳老師書寫,能補足被我放棄或我沒有能力寫得好的部分。
我有幸結緣這位偉大的人格者與教育家,這本書留下他ㄧ生真誠的獻身、以及他如何應答生命對他提問的心路歷程。期盼能有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位生前清寂、但足為一代風範的、教室裡的溫柔革命家。
王健文 2016年5月23日
推薦序
我們一起尋找臺灣的吳英長
回政大前,教育系系友遠流老闆王榮文先生就已經跟我分享兩位學長的「不同凡『想』」,一位是建中畢業的高敬文,一位是南一中畢業的吳英長。他們都放棄其他大家追逐的科系,而斬釘截鐵地選擇被保送至政大教育學系。在臺灣社會,這種「通往自己的道路」之行動,真的不可思議,我等不及會見他們。
吳英長畢業當完兵後,自願到花蓮任教。一九七二年,我回到政大教育學系,他正好從花崗國中轉到壽豐國中,我們終於見了面。他以行動實踐其教育理念和社會承諾,徹底挑戰了我的勇氣。
年輕時我也曾想過在偏鄉擔任教師,但就是沒有化想法為行動,所以對他的真心行動佩服得五體投地。
三年後,也就是一九七五年,他考進政大教育學系碩士班就讀,開展了我們亦師亦友的教育關係。
王健文教授所寫的《通往自己的道路:尋找吳英長》,喚起了我對英長在政大學習時的樣貌。英長的渴求新知,帶動了同學互相學習的氛圍,而我居然不懂謙卑,一廂情願地傳遞美國所學的知識,反而沒有創造機會,傾聽他從偏鄉經驗中獲得的教學智慧,和對土地及其人民的關愛。
倒是在非正式交流中,我幾次提醒他,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中,他這樣的教學熱情、典範和期待,特別需要勇氣和創意解惑-舊有思考模式所提出的疑惑。
英長的確是學生的良師,他對學生的正向影響,我自嘆不如。一直到現在,我在一些教師研習、校長主任儲訓,甚至文化活動中,都有人自動跑來告訴我「我是吳英長的學生」。看他們對老師敬愛的表情和語氣,我突然體會到「生以師為貴」、「師以生為貴」,英長的學生以他為貴,而我也以英長為貴。
左榕老師在英長逝世周年後,於電話中告訴我,她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他與學生之間信件往返之內容,以及他讀過的書、文章和筆記,讓她更敬愛吳英長的良師風範。王健文教授在書中的描述,正好回應了我的感受,「英長對待友朋與學生的沒有節制的慷慨,為了學生有時「拋妻棄子」,接了學生電話就出門,與學生傾談夜深未歸,這樣的事情隨時發生,多少讓左老師感到無奈。但是教育作為一種志業,始終是兩人從相知到相守,乃至英長遠行十年,左老師仍念茲在茲、繼志述事的深切渴望。」左老師曾經問我:「這是好老師的共性嗎?」記得我跟左老師說:「加入他的教育團隊吧!就像吳英長尊敬的史懷哲醫師的精神一樣,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教育傳道士。」
今天流行的教育創新、公辦民營學校、翻轉教育、做中學、森林小學、偏鄉教育、非正式學習、從文學和閱讀中學習等等,英長在這些名詞還沒有流行之前就做得很好了。當時教育科技和社會媒體尚未出現,否則他也會適時適度地創新應用,讓偏鄉學生可以比較輕易地接觸新知。
王健文教授這本傳紀文學,以《通往自己的道路:尋找吳英長》為題,對多數人來說,可能不知道誰是吳英長。我認為以教育為志業的老師、準老師,或任何想通往自己道路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我也相信隱藏在臺灣的各個角落,還有許許多多的吳英長經驗可以跟我們分享,希望透過這本書,我們一起來尋找吳英長吧!
(健文案:感謝吳靜吉老師賜序,序言寫作時,本書原稿書名仍是《通往自己的道路:尋找吳英長》,後來改題《教室裡的溫柔革命家:吳英長》,原書名乃成作者自序篇名。兩個書名都是對吳英長老師最好的寫照:一生堅持在教室裡走向通往自己道路的溫柔革命家。)
吳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