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紅色11(精裝)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70 |
![]() |
二手中文書 |
$ 281 |
![]() |
中文書 |
$ 282 |
![]() |
電影 |
$ 288 |
![]() |
華文歷史小說 |
$ 288 |
![]() |
現代散文 |
$ 288 |
![]() |
藝術設計 |
$ 288 |
![]() |
表演藝術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紅色11」是李敖今年全新力作,內容是描述他坐牢期間,在牢中的所見所聞,全書以劇本形式展現,共分四幕:第一幕夏至、第二幕秋分、第三幕冬至、第四幕春分。故事中的幾個主要人物:龍頭(即李敖)、史處長(影射調查局處長范子文,六十多歲,一生專抓共匪,沒想到自己也在內鬥下被誣指為共匪)、余三共(影射成大共產黨案的主嫌,是二十三歲崇奉共產主義的熱血青年,最終為了女友,出賣自己十八名同志)、老黃(影射撤退來台做小生意的黃中國,被指在大陸曾參加共產黨少年團),他們各有各的故事,都不滿自己冤獄纏身,一心希望昭雪,但卻除了龍頭外,其他三人都慘遭槍斃。
「紅色」即是指共產黨,「11」則是牢房號碼,在這間牢房裡,除了有「共匪」外,還關了叛亂犯、小偷、流氓、老師。藉由這些角色,李敖寫出了各類人遭遇打擊下的心態轉變,有人更憤世嫉俗,有人皈依信教,有人仍舊渾渾噩噩。全書一片陽剛之氣,毫無半點柔情,但男人間的真情流露,絕對令人動容。
李敖在此書的最後有一小啟,自述了他耳聞身歷的一些個案出處,以示他人物名字雖不是真的,但故事卻是真的:
「寫這劇本,除了靠我三四十年來的苦心焦思和耳聞身歷外,在幾個個案上,我參考了或改寫了幾段他人的文字,變成對話體,我特別點出他們是李世傑、劫餘、李政一、林樹枝、林頌和、謝聰敏、魏廷朝、胡虛一、黃紀男、許曹德、曹昭蘇、秦漢光、谷正文、黃怡、顧正秋,特此聲明,以示不敢掠血掠淚。順便報告一下紅色十一房的地理背景,它在秀朗橋下,照死去的難友李世傑的描寫:『秀朗橋是一條橫跨台北縣永和市和台北市景美區的大橋,橋下新店溪溪水汩汩地流著。在景美這一端,橋盡處,是兩個殺氣森森的黑衙門和黑監獄——國防部軍法局和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以及它們的兩個看守所。』我寫的紅色十一房,就屬於警總軍法處看守所。」
作者簡介:
李敖
一九三五年生於哈爾濱,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 李氏文筆自成一家,被喻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之翹楚。發表著作上百餘種,以評論性文章最膾炙人口。《胡適評傳》、《蔣介石研究集》為其代表作。西方傳媒更奉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李敖回憶錄》,獲選為金石堂書店當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聯合報讀書人專刊當年度非文學類之十大好書。其續作《李敖快意恩仇錄》亦擠身暢銷書榜。
一九九九年五月,來台五十週年,出版《李敖禍台五十年慶祝十書》。一九九九年八月,獲新黨提名參選二○○○年中華民國總統。二○○一年五月新作《上山‧上山‧愛》甫一推出即引起讀者熱烈迴響。
二○○四年以無黨籍身份再度進軍政壇,當選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並於二○○五年赴中國大陸展開「神州文化之旅」。
二○○七年出版《李敖議壇哀思錄》,同時宣佈退出政壇開始專心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