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恢復保險經營之後,中國保險業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矚目。在保險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比較注意從先進的工業國引進發展保險業的許多保險經營學方面的經驗。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不斷擴大,與保險經營、保險法律有關的新論題層出不窮。由於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西方文化在為東方國家所利用的時候,會出現比較激烈的文化衝突,這就需要一個將西方文化移植到東方的過程。而這種過程不是一天就能成就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適應和改造西方文化,使之適應中國文化的土壤,這樣才能使其「洋為中用」。
中國的近鄰日本,與中國言語文化是同文同種,該國從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引進誕生於西方的保險事業,透過數十年的努力將其改造成為符合東方生活習慣的事業。我們與其在借鑒西方保險經驗時,既要花費許多移植的時間,還要在移植後磨合的過程中必須付出代價,不如直接借鑒已經具有東方文化背景的日本保險的成功經驗。日本「為了提高自己國家文化和制度的水準,先後爆發了明治維新、資產階級民主運動,憑藉著智慧和頑強的意志,漸漸趕上了歐洲各國的水準。1866年,日本還停留在中世紀時代,是一個封建制國家,但到了1899年,日本是一個完全西化的國家,它已經趕上了最發達的歐洲國家的水準。」*【英】喬治•威爾斯著,羅建華譯:《極簡世界史》,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7年,第268頁。
明治維新至今,日本的保險業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最古老的大型人壽保險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就是明治年間誕生的。如今的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保險王國之一,每年保險費的收入及人均保險費的支出,居世界前列。在每100名日本人中間,加入生命保險的件數高達341件。由於保險公司所運用的資金量可以與銀行匹敵,可以左右國民經濟,日本曾經十分自豪地聲稱日本的保險公司是最保險的,和西方的保險公司不一樣,是不會破產的。戰後50年,日本的保險公司曾是最保險的。戰後的日本,經過了經濟復興的洗禮,終於成為世界經濟大國,而支持著整個日本經濟繁榮的堅強後盾是全日本的金融界。在金融界中最具有經濟實力的,卻並不完全是銀行,與之分庭抗禮的是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即中國稱之為「人壽保險公司」的生命保險公司。雖然,生命保險公司的總資產只有銀行的20%左右。由於生命保險公司所持有的資金運用量十分充沛,特別是生命保險公司擁有受國家委託「公的資金」(即「社會保障基金」,包括養老基金等)的運用權限,這一龐大的資金量,注入市場之後,生命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成為支持日本經濟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在長達20年的經濟危機中,雖有幾家保險公司倒閉了,但大多數的保險公司仍然能保持健全的經營機制,正常的運營保險事業,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蹟。這一切和日本擁有十分完善的保險法律制度,以及日本保險公司具有良好的經營手段及資金運用的成功有極大的關係。試想一下,如果這種長達20年之久的經濟危機移植到某一個國家,就算是西方某先進工業國,那麼在「零利率」或「負利率」的經濟環境下,面對由於這種經濟環境下所產生的鉅額「利差損」,在政府不給予經濟援助的情況下,有多少保險公司能自己擔保不會陷入經營失敗的行列?如果開始能支撐1年或2年,那麼能不能支撐20年,而保證不會倒閉?因此,可以看到,日本保險業是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也有很多保險經營的秘訣並沒有為世人所瞭解。另一方面,其也同時用事實向世界保險業顯示,日本的保險行業的監管也是十分有成效的。眾所周知,保險監管主要是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個國家的保險業是否健全,與是否具有完善的保險法律制度是有密切關係的。因此,日本的保險行業的經營方法和保險法律制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以開放的心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語)的語境下,中國的保險市場面向世界開放,中國的保險公司走向世界。中國保險業的繁榮發展需要向世界保險大國學習和借鑒。
本書是介紹近幾年日本保險市場和法律制度新動態的普及性讀物,既可面向普通讀者,又可為保險專業人士,如保險公司市場、法務、理賠、核保、合規、風控、內審專業人士閱讀,亦可為大專院校師生、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政府監管機構監管官員等閱讀,或供其研究。
本書內容涉及:保險產業、保險法律制度、保險監管、人壽保險、財產保險、保險代理業、巨災保險、社會保障。
本書以第一作者沙銀華多年來發表的各類論文為基礎,其中貫穿第二作者對第一作者的各篇論文展開的評釋或論述。第二作者結合中國保險經營、保險立法理念探索、保險司法判例專業化、保險產品更新和法律風險防範等內容進行了呼應型評釋、延展性論述。
本書彙集日本保險動態;精準梳理日本保險市場走向;深入探查保險經營與保險法律之間的交織、融合、規則互替關係;全面展現中日保險法律熱點問題;以中國保險法律人的視角探尋中國保險法治現代化之路徑。
本書有四個特點:
其一,不同國域:「人在保險中,智在保險之外。」第一作者所在國日本、第二作者所在國中國,保險經營、保險法律問題的對應和思考結果的對接。
其二,不同時域:「八面來風共助華夏,伏櫪駿馬奔行千里。」本書第一作者成文與第二作者成文的時域對接,以智識、思考實現時空轉換。
其三,不同城域:「思者無疆,行,始於筆端。」第一作者在東京、第二作者在長春。保險「雙城記」集結於此書。
其四,不同背景:「嚴謹勤勉東瀛力,堅韌肺腑、理法同言。」本書第一作者嚴謹、勤勉十五載日本保險研究所伏案不倦、八載保險公司高管經營疆場拚搏凝結於此書;第二作者堅韌不懈的十九載法理學重鎮中的保險法教學、思考凝結於此書。
沙銀華、潘紅艷
2019年元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