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本書是針對刑事政策基礎概念進行整合性定位與延伸之專書,亦是本人針對近幾年台灣刑事政策學理與實務多年來所發現之問題,進行基礎與延伸之介紹,再歷經五年時間進行修正。
這五年中,我升等教授,也接任了行政職,但對研究的熱情依然不減。學者原本就是一個孤單的生命體,充滿著各種未知創作壓力與孤寂感,原以為這種的抑鬱會使人的心受傷,但那一篇篇的研究卻就這樣地產生了。一個真正的學者,似乎該有的是,靜寂與冷靜的思考。
對如同身處巨塔狀態的我而言,處在學術的寧靜下,想起曾在實務工作的奮鬥,那曾經是充滿生命悅動的時刻。然而對於學術的熱情,那片的熾熱對我而言就是茫然霧中在遠方的微微明燈,慢慢地指引,串連著生命中美麗的回憶。
現在的我,依然協助實務單位修法,
如何研擬出完善的法令成為生命中重要歷程,
雖然疲倦了一些,但認真地告訴自己,
社會多重變化的律動感,彷彿是身上的血液,
觸動與規律地環繞著體感。
這樣的我,
看了許多不公,也看了許多不義,
當品味出人生還有一絲溫暖時,
隨即來的一些障穢,有時候仍不免沖刷著自己的熱情,
然而,
告訴自己,
世間的種種總是如同美國訴訟體系的「滑動式法則」,
但我這是美化了世間的人生,
出了社會後,很多人都可以了解到,標準很嚴苛,但很多
人總是做得很彈性,很多事情過於介意,就是輸了。
我曾是一個大提琴手,
對我而言,低吟的樂音代表著生命許多的風華,
在芝加哥高樓張手飛揚,在檳城的海邊迎著晚風,
還有上海半島酒店的風雅,
這些學術的痕跡,這種感覺,若隱若離,
歲月的離脫,就是這樣,
但迴盪在記憶深處的好,
永遠深植入心。
本書於改版時歷經多次整合與翻修,感謝林鈺婷小姐多次協助校正,在此深深致謝。
本書最值得紀念的,每次校正與改版時都在東京的歸途當中,冷冽的風是一種對生命的期許與期待。
陳慈幸
2019年2月
於日本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