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將世界視為一個大市場,臺灣占不到1%,因此有企圖心的企業家都想在國際市場競逐。企業意圖國際化,須回答五個問題,前兩個問題是:「有足夠的優勢在國外與他國企業競爭嗎?」和「有必要在國際市場競逐嗎?」。如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企業就要評估另外三個問題:「進入那些國外市場(國家)?」、「選擇何種市場進入策略?」及「如何管理國際業務?」。假設企業已回答了前三個問題,本書的「國外子公司之管理」和「產品與國際通路管理」兩篇,即在協助業者回答第四個和第五個問題。
企業在國際市場競逐,除了靠自己的能力外,還可以透過和業者的合作使能力互補和風險分攤,更可以採取購併的方法來取得資源和增快速度,本書的「國際策略聯盟」和「國際購併」兩篇,即在強化臺灣企業從事策略聯盟和購併的能力。
由於各國在經濟發展和文化的差異,各國的管理實務和理論也有差異。對位於臺灣的企業和學者而言,這有兩項意涵:解決臺灣企業的問題時,可能無法直接援用西方理論,可能須修改;當解決臺灣企業的獨特問題時,極有可能發展出與西方不同的理論或延伸現有的理論。這也是本人在撰寫「關鍵思維」時,嘗試遵循的邏輯:先舉出國際企業和臺灣企業的案例,再根據理論和本國業者的管理實務提出本人的看法或建議。因此,本書雖強調企業的國際化,也是植基於本國企業的特色。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財訊》,自2015年6月起邀請本人撰寫「管理新視界」專欄,本書的文章均源於此專欄,其次要感謝智勝文化事業的專業協助使本書增色不少。
期望您會喜歡《成功在國際舞台競逐: 3 6 個關鍵思維》,也歡迎您的批評和指教!
于卓民 於木柵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