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之特色為以生態、遺傳、演化領頭,由生命之多樣與生命之奧秘切入,使學生不至於在一開始即接觸到分子、細胞等無法目擊的微觀生物學而喪失學習興趣。另外,書中插圖詳實精美尤值稱道,是帶領讀者進入生物學領域不可多得的好書。
作者簡介:
金峰燦
東國大學韓醫學博士,中醫康復醫學專科醫師。曾擔任江南宜林韓方醫院診療部長,漢陽大學看護學教授。現任韓國自然中醫診所,清泉韓醫院(www.cleansam.com)院長。著作有《吃好生活滋潤》系列中的《綠茶》。
張素英
中央大學食品營養學博士,財團法人宮中飲食研究院的研究員,現任中央大學食品營養學科講師,兼全州大學文化觀光學府傳統飲食文化教授,重要無形文化財第38號「朝鮮王朝宮中飲食」國家專修生。著作有《倒吃年齡的141種健康沙拉》、《海
裡的食物也是藥》、《用心做好我們的餅》等。
審訂/張家蓓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經歷: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 中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 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 中醫婦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 副主任
現任:
健銨中醫診所 中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 產後護理中心 特約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 體重管理中心 特約醫師
著作:
《平性美人─楊千霈的美容調養私房秘方》張家蓓 楊千霈 皇冠出版社
《中藥護理學概論》張家蓓 余淑美 華杏出版社
《四季減重》膳書房
《經期減重》膳書房
《健康媽咪,資優寶寶-準媽媽飲食密碼》台視文化
《晨星健康小百科系列》晨星出版社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平衡體質的養生飲食
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早在五千年前,中醫就提出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觀念,要順乎自然,法於自然。因此,把養生融會貫通到日常生活中,就是順應生活的養生原則。
傳統中醫養生是從食衣住行開始,且配合季節進行,早在五千年前,《黃帝內經》就是第一部養生寶典、生命百科全書,當時這本書提出的先進健康觀念——「治未病」,告訴人們養生其實很簡單,就是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人會覺得自己的體力、情緒或智力時好時壞,這是什麼原因呢?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生物體、記憶體存在著生物鐘,它會自動調節和控制人的行為和活動。人從誕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終結,自身的體力、情緒和智力都存在著由強至弱、由弱至強的週期性起伏變化,這種現象稱作生物節律,也稱為生物節奏、生命節律等。我們這裡所談的體力、情緒和智力「三節律」,其實只是人體生物節律的一部分,其他像是人在一天24小時內感官敏銳度、溫度、血壓等有規律的週期性變化,也是人體生物節律的一部分。
其實,所謂的飲食養生,並非講究山珍海味,而是以常見食物作平衡搭配,例如:主食與副食的平衡,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平衡,雜與精的平衡,寒與熱的平衡,攝入與排出的平衡,情緒與食慾的平衡,這是因為人與自然密切相關,人依賴於自然界才得以生存。人體血液和地殼中元素含量的相關性告訴我們,應懂得「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這也呼應自古以來,中醫就有所謂「藥食同源」的觀念,認為藥物與食物同樣屬於自然界的植物,由於食物的偏性遠比藥物小,不但可當主食長期食用,而且同樣兼具保養及治療的作用,但是,食物也分寒、熱、溫、涼四大屬性。根據其屬性而調整飲食結構,達到體內的陰陽平衡,收到調養兼顧的效果。然而,食物雖也有藥物的療效,但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自己。就算是再好再珍貴的食物,如果不適合個人體質或症狀也會吃出毛病,因此,作為藥物的食物要符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行。食用前,必須考量飲食是否適合自身體質。
作者金峰燦,東國大學韓醫學博士,將許多日常生活的食物配合常見病症,加以整理出容易製作的料理。本書的特點在於幫助讀者了解食物屬性,以及自己的體質,再對症下藥,讓養生生活從每天的飲食做起。
前臺北醫學院傳統醫學科 中醫婦科主任 張家蓓
名人推薦:平衡體質的養生飲食
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早在五千年前,中醫就提出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觀念,要順乎自然,法於自然。因此,把養生融會貫通到日常生活中,就是順應生活的養生原則。
傳統中醫養生是從食衣住行開始,且配合季節進行,早在五千年前,《黃帝內經》就是第一部養生寶典、生命百科全書,當時這本書提出的先進健康觀念——「治未病」,告訴人們養生其實很簡單,就是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人會覺得自己的體力、情緒或智力時好時壞,這是什麼原因呢?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生物體、記憶體存在著生...
目錄
第一章 物與環境
第二章 生態系中的能量與養分
第三章 族群生態學
第四章 人類與生物圈
第五章 演化理論的誕生
第六章 生命的延續:細胞生殖
第七章 遺傳學
第八章 達爾文理論的沿革
第九章 物種的演化
第十章 生命的分子基礎
第十一章 細 胞
第十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十三章 DNA構造與功能
第十四章 生物科技與分子醫學
第十五章 生物分類
第十六章 生命的起源
第十七章 地球生物史
第十八章 真菌與植物
第十九章 無脊椎動物
第二十章 脊椎動物
第二十一章 植物之構造與功能
第二十二章 開花植物之生殖
第二十三章 植物之生長與營養
第二十四章 多細胞結構以及恆定
第二十五章 循 環
第二十六章 呼 吸
第二十七章 營養與消化
第二十八章 細胞環節的調節
第二十九章 化學傳訊
第 三 十 章 生 殖
第三十一章 胚胎學與發育
第三十二章 免疫與疾病
第三十三章 神經控制
第三十四章 感 覺
第三十五章 肌肉骨骼系統
第三十六章 動物行為
第一章 物與環境
第二章 生態系中的能量與養分
第三章 族群生態學
第四章 人類與生物圈
第五章 演化理論的誕生
第六章 生命的延續:細胞生殖
第七章 遺傳學
第八章 達爾文理論的沿革
第九章 物種的演化
第十章 生命的分子基礎
第十一章 細 胞
第十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十三章 DNA構造與功能
第十四章 生物科技與分子醫學
第十五章 生物分類
第十六章 生命的起源
第十七章 地球生物史
第十八章 真菌與植物
第十九章 無脊椎動物
第二十章 脊椎動物
第二十一章 植物之構造與功能
第二十二章 開花植物之生殖
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