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而僻遠的貴州,流傳著一種原始古樸的戲劇-儺戲。儺戲淵源於儺祭和儺舞,儺祭和儺舞起源於遠古驅鬼逐疫的巫術活動,其歷史可上溯到文字形成以前和氏族社會。商周時期,卜巫之風大盛,大的儺祭活動每年舉行三次,時間是季春、仲秋和季冬。前兩次祇有天子和貴族才能參加,稱為”國儺”或”天子儺”,後一次才下及庶人,稱為”鄉人儺”。主持儺祭的中心人物名叫”方相氏”,祭祀時他頭戴黃金四目面具,模樣猙獰可怖。《周禮˙夏官》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 方相氏帥百隸索室驅疫的習俗,從商周以迄隋唐一直沒有中斷,而且增加了由樂人子弟扮演的十二神獸和侲子等角色,儺祭隊伍不斷擴大,最多達到數百人。宋代,儺祭由於受到雜劇、散樂、南戲等民間戲劇和伎藝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增加了娛神和娛人的因素,開始向儺戲發展。這時,方相氏、侲子和十二神獸已從儺祭中消失,代之以”將軍”、”門神”、”小妹”、”鍾馗”等現實生活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場面更加熱鬧壯觀。不過,宋代的儺戲還很不成熟,祇粗具了戲劇的一些要素,屬於儺戲的初始階段,明代以後,儺戲纔進入了成熟時期。 在儺祭和儺戲演出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儺祭中,”方相氏”佩戴的面具是用青銅製作的。由於青銅價格昂貴,戴在臉上又很重,因此逐漸被廉價而有輕便的木質面具所替代。到了宋代,儺戲面具有了很大發展。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寫道:”政和中大儺,下桂府進面具。比進到,稱一副,初訝其少;乃是以八百枚為一副,老少妍陋無一相似者,乃大驚。至今桂府作此皆致富,天下及外來皆不及。”這說明宋代的面具不僅製作工藝較前一時期有了巨大進步,而且角色也變得更為繁富多彩。這是儺祭向儺戲演變的必然結果,它反過來又加速了這一演變的過程。 儺祭和儺戲,最初祇在中原一帶盛行,後來由於戰爭頻繁、民族遷徙、民族交往等多種原因,逐漸向邊陲少數民族地區擴散。明清以降,儺祭和儺戲在中原地區日趨衰亡,而在邊陲少數民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科學文化落後、生產水準低下形成的封閉性社會環境,為儺祭和儺戲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貴州在古代屬於”蠻荒”之地,它特殊的地理、歷史、經濟、文化條件,使之成為當今中國保留儺戲最多的一個省區。據初步調查,在貴州的漢、苗、布依、侗、土家、彝、瑤、仡佬等八個民族中都有儺戲流傳,覆蓋面遍及全省大部分州縣。貴州豐富多彩的”儺戲群”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變人戲、儺堂戲和地戲。這三種儺戲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流傳於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在表演上各具特色,使用的面具也大異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