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弟茂德後書》三章16節)
本書導覽─一部跨足「聖經圖書館」的入門書
聖經是天主的話,也是以人的心、腦及手所寫成的作品,是人類文化的產物,並且是一套充滿標記的「經書組合」。正因此故,聖經是需要詮釋的。然而,這套「經書組合」的形成過程相當複雜;加以「詮釋學」的討論日新月異。兩千年來,基督徒前輩們給我們留下各式各樣、風味不同的聖經詮釋方法,藉由這些寶藏,我們體悟天主啟示的不同面貌。而本書便是在此前景下,隨著歷史脈絡、時代變遷,為我們介紹聖經的歷史、詮釋的沿革……等,概分兩大部分來進行。
首先,第壹部分探討「聖經的來歷」。作者開宗明義指出,聖經現在的組合形態,是一部由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所收集而成的組合作品。要追溯聖經資料及現今組合形態的來歷,至今在學界仍是一個相當棘手的任務。本書作者由討論猶太人及基督徒如何逐漸組合他們的「神聖作品集」開始;然後探討這些集結組合的經典是如何傳遞下來,到達我們的手中。簡言之,這也就是「聖經的正典綱目」的形成沿革。本部分最後,伴隨著聖經文本的書寫材料、形式與傳遞過程,作者也簡略地介紹了一些主要的聖經翻譯本。
本書第貳部分「聖經的詮釋」,作者仍沿循著歷史的脈絡,分別自教父時期、中世紀、新教改革與天主教的回應,乃至現代與後現代等時期,一一探討聖經詮釋的工作。不過,藉此要澄清的是,本書探討聖經詮釋的工作,並不包含個別書卷的內容、精義,這項重責大任,最好是留給這套叢書中的個別詮釋作者來說明;在此所能做的,是去導覽詮釋學發展之各方見解,以及因著看法與著重面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運用方法……等。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本書導覽完了這座「聖經圖書館」的入門之作後,以中文為主來誦讀聖經的讀者們,必然也會好奇中文聖經的譯注歷史。為此,本書特刊第一位取得聖經學博士的中國學者房志榮神父,分享這段中譯聖經的發展─從基督新教到公教在不同譯本上的翻譯工作,到修訂,再到其傳承中的政治情勢變化,乃至後來與基督新教的合作譯經過程─作為本書的附錄,有助中文讀者更完整鳥瞰這座「聖經圖書館」的全貌。
推廣聖言的使命─聖經詮釋叢書沿革
梵二大公會議再三鼓勵:「所有的基督信徒們要時常研讀聖經『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斐三8)。亦誠如聖保祿在《弟茂德後書》三章16節那段意義深遠、發人深省、有關聖經的豐富教導。教會傳承這一寶藏、也兼負推廣聖言的使命,至今仍持續扮演積極努力的推手。「輔大神學叢書」參與其間,首要在出版方面,理當責無旁貸地推介一系列「聖經詮釋叢書」給華文基督徒參考。
自2009年起,「輔大神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成立「活水聖經編譯小組」,並與光啟文化事業多次召開編輯會議,便正式向Liturgical Press(禮儀出版社)提出版權申請,計畫出版一系列「聖經詮釋叢書」。然而,這套叢書的出版歷史,其實可追溯自1960年代、梵二之前的幾年,Liturgical Press出版的第一套「聖經詮釋叢書」,題名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 Reading Guide(新舊約讀經指南)。這套叢書共有四十六冊,內容包括聖經經文及詮釋,全是由頂尖聖經學者撰寫而成的。其中新約詮釋的部分,中譯本已在1970年代,由當時在輔大神學院教授聖經的王敬弘神父,召集了一群譯者翻譯,相繼在光啟出版社出版問世了新約詮釋的中譯本。
接著,梵二結束廿年後的1983 ~ 1986年間,Liturgical Press二度出版「聖經詮釋叢書」,題名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學院村聖經詮釋),發行全套共十一本新約詮釋的小冊子,以及廿五本舊約詮釋的小冊子。這一系列出版的形態,採用最佳銷售的版本編排,總銷售量超過兩百萬本。可惜的是,這一系列,中譯本並未跟進。
直到最近,在相隔二十多年後,自2005年開始,Liturgical Press又陸續出版第三套「聖經詮釋叢書」,題名為The 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新版學院村聖經詮釋)。截至目前為止,他們已出齊了全部新約詮釋共十二冊,以及舊約詮釋的第一冊(即本書《聖經學導論》)。舊約其他冊數,目前也在美國主教團相關單位審閱之中。而「輔大神學叢書」委請光啟文化事業申請版權、由「活水聖經編譯小組」正進行翻譯中、而今也已陸續問世的,正是這套最新版的聖經詮釋叢書(The 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Liturgical Press(禮儀出版社)率先為平信徒出版了聖經詮釋叢書,累積了半個多世紀的經驗與恩寵,被公認為是「最出眾的、最具教育性及一般性的諮詢工具書之一,是為現代研經必備的工具書」。而本書試圖為這整套聖經詮釋的叢書,做一導言。基於這理由,我們也率先出版這本「活水聖經詮釋系列:舊約卷一」的《聖經學導論》,而非一本一本按新約詮釋的順序出版這套叢書。誠如本書作者所言:
「這套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中的每一冊,都在處理這座『聖經圖書館』中的某一部或數部經書。我們在學習其中的一冊書時,會問上同樣的問題。它是哪一類的書?何時寫的?為何而寫?書中材料是如何組織安排的?訊息是如何呈現的?要點是,我們要盡力回答這些問題,才是有智慧地閱讀聖經。」
有智慧地讀經─從宏觀到微觀
為能有智慧地讀經,本書作為一個嚮導,介紹這座「聖經圖書館」的整體,雖只是廣泛地觀看一項極為複雜的歷史,但它提供讀者一個有助益的架構,特別能使人賞識知悉各式各樣的經卷詮釋。尤有甚者,本書還指出一個事實:「詮釋聖經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而無時間性的……這些經書展現了一群虔誠但有限的人所作的努力,他們想集成一系列作品,是他們當時所相信是天主的話的經文作品。然而,即使聖經可能被認為是永恆真理的化身,但在詮釋時,還是會有人類的錯誤,會受到人類所處時間及地域的限制」。
確實,誠如房神父所言:「沒有任何譯本是完美無缺的,任何譯文都不能跟原文畫上等號。因此,不用原文讀聖經的人最好參考各種譯文,從多方面把握啟示的信息。只看華文聖經的人,多一分華文譯本,就多一個幫手,用來體會聖言的風采」。
梵二《啟示憲章》囑咐:「主教們有責任設備準確且有註解的聖經譯本,訓練託付給他們的教友」(DV 25號)。這樣,逐步由《聖經學導論》到各經書的注釋,不但是個穩妥而行得通的方法,也是回應了梵二的精神。
願這套詮釋聖經的叢書,在你常常讀經中策動你,帶領你進入更深、更廣的對基督的瞭解及祂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