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我國歷史文化,淵遠流長,歷代所傳下來的著述,數量上很是可觀,因而編了很多書目。早在漢初,便編成兵書目錄。《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序》說: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楊僕捃摭遺
逸,紀奏《兵錄》,猶未能備。至于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爲四種。所_定著三十五家,當是加以選擇整理,寫成定本,是否列一目錄,並未明言。至於《兵錄》,則是兵書目錄了。論次兵書爲四種,更是分做四類。可見這一百多年間,兵書目錄編撰的情形,漸趨精密,可惜早就亡佚了。
漢成帝時,又命劉向、劉歆等校書天錄閣,編成《別錄、七略》,雖也散佚,然而清人還有輯本多種。而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便是依據《七略》編成的。此後經過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編了很多公私書目,《陏書.經籍志..錄篇》收了三十部,《新唐書.藝文志》有目錄十九家,加上不著錄的十二家,共三十一家。其實所收的都不完全,譬如佛家的經錄便不在內。而這些書目,到宋代便多亡佚了。《宋史•藝文志•目錄類》收書六十八部,五代以前編撰的,僅有十部,後來便全亡佚了,祇有正史中的藝文志或經籍志還能借史書保存下來,至於佛家的經錄,一般人很少留意。所以唐以前所編的書目,對後代影響不大。
宋代武功不競,文治卻斐然可觀。反映在書目的編撰上,也可以看出來。《宋史•藝文志》所收宋人編撰的書目,約有六十部,還不夠完備。譬如很重要的一部書目——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便未收入。至於其他私家的藏書目錄,掛漏更多。潘美月的《宋代藏書家考》,便收有四十多種,其中見於《宋史藝文志》的,僅有十二種。至於官修的書目,見於梁啟超《圖書大辭典.簿錄之部》的,共有二十二種,其中見於《宋史•藝文志》的,不過三、五種。加上佛家經錄。又如《文獻通考.經絡考、玉海.藝文部、宋史 .藝文志》,雖成書在元代,卻都是依據宋人書目編成的。所以合計起來,宋人所編書目,文獻可徵的,便有一百多種。雖然多已亡佚,所存的仍不下二十種,詳見整理《崇文總目》章。
這近二十種書目,收書一萬多種其中《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且有解題。固然都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重要資料。即是那些已亡佚的書目,從其他書目、史傳、文集、筆記等相關資料,有的也可考知其編撰經過,著錄的體例,分類的情形,仍是目錄學上的重要資料。
而這些資料中,很値得重視的,是《崇文總目》。原因有:
一、是今存解題書目中最早的一部,在體制上對後代很有影響。
二、是今存宋代書目中最早的一部,可考唐宋間圖書存佚的情形。
三、編撰的人,如王堯臣、歐陽修等,都是績學之士,可資考訂。
四、原本早已散佚,清代有輯本兩種。其高下得失,値得討論。
五、這兩輯本都不甚可據,應另行輯校。最好詳加考證。
六、後人對本書利用的情形,批評如何?散見各處,宜加彙集。
而如此重要的一部書目,雖也常見些論述文字,不過散見各家書目、筆記、文集,以及近學報、期刊中,筆者也有些已發表或未刊布的文字。今予以棄集整理,以求正於方家。